公文素材库 首页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初探

时间:2019-05-29 17:23:2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初探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初探

我班有几个幼儿去年曾读过一次大班,因年龄小没去上小学,他们对我说:老师,班上的玩具我早就没兴趣啦!也曾经为幼儿争抢玩具、收拾玩具大伤脑筋,因为人太多,总有人在其中捣乱,不听话,找不到是谁,我总感觉被他们弄得晕头转向!别以为有玩具给孩子玩就万事大吉了!怎样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图书和可操作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多种感官、多种方式与事物不断互动的条件,为他们创造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丰富的物质操作材料,促进每个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进行不断反思,到实践中去寻求答案。后来在我班三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我班孩子的区角活动开展方法,毫不谦虚的说,现在我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对区角活动充满了期待,不但会玩,而且非常有序,结束后收拾也干净利落,再也不用我操心了。孩子们愉快了,老师也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一、根据幼儿园条件,开设有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区角活动。我班开设的区角有:娃娃超市、我爱表演、小巧手、玩豆豆、小建筑师、我爱运动,玩毛线、图书角。比如:角色区娃娃程式。大班幼儿对超市很熟悉,印象很深。开展超市,能满足幼儿参与成人交易活动的欲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还可和幼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牙膏盒、香皂盒、月饼盒、药盒、饮料瓶等好多东西,更让我惊奇的是,如此之多的东西居然被孩子们按食品,日用品、药品、玩具摆放的整整齐齐、无可挑剔。还有专门的交易货币。后来他们还

在超市开辟出小型厨房,因为要买卤菜,工作人员也要用餐,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创造力。开设运动区投放锻炼幼儿基本动作的自制简单器械:沙包、跳绳、毽子、花棒,幼儿在活动时不仅能开心尽兴地玩,还锻炼了大肌肉动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小巧手区,幼儿可以捡树叶,有的幼儿粘贴,有的幼儿用树叶来画出一幅幅可爱的树叶宝宝画,虽然孩子们的绘画技巧不够,但是这一幅幅作品真是他们所要表达的心声。我就和小朋友一起把它们布置在墙壁上。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尽情放飞,创造力尽情地发挥,同时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是在幼儿园那狭小的空间中所不能代替的。

二、我们幼儿园处于城乡结合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选择了安全、卫生、无污染的自然材料用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操作和游戏。比如:树叶、草、蛋壳、松果(小巧手区)、各种盒子(娃娃超市)、毛线(玩毛线区)、大小不一的彩色布、幼儿自制头饰、自制沙锤、双响筒(表演区)、植物种子蚕豆、杏仁、桃核(玩豆豆区)等,这些材料的数量足够幼儿使用。这样便解决了室内、室外操作材料少的问题。

三、我们幼儿园活动面积小,幼儿人数多。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综合利用,巧妙结合。比如:在开设美工区、图书区时,桌椅便可就地利用;走廊上挂毛线练习编辫子、翻花绳;门后挂图书袋,幼儿拿到图书到自己座位看,不利用空间且不占地盘。

四、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区角活动,各个区角有序不拥挤,我特意

设置了进区卡。先收集各种图案的卡片,一种八张,在背面分别写上各个区角的名字;再把一个合适的盒子,例如牙膏盒,剪成两截,一半粘在统一的取卡处,一半粘在区角处。把卡片装在统一取卡处,每一种卡片装一盒。幼儿区角活动时,只需到统一取卡处拿你想去的区角的进区卡就可以了。如果小朋友看到某一个进区卡取完了,就说明这个区角已经满了,不能再去了,只能到另一个区角。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有的区角太拥挤,而有的区角太冷清。而且在各个区角人数合理、材料丰富、分配均匀,再也不会发生争抢玩具打架吵架的行为了。五、在区角活动结束,整理材料时,因为是幼儿自己选择、非常喜欢的活动区,所以就有了非常强的责任意识,他们都会把活动材料收拾得整整齐齐。偶尔有个别孩子没有整理好材料,由于每个区角人数少,是哪些孩子在这个区角玩了,老师心里有数,也能很容易的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随机教育。老师在幼儿整理玩具时轻松了许多。六、将活动区扩展到家庭之中。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幼儿在幼儿园是“乖宝宝”,在家却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无奈,教师力不从心。自从开展了区角活动,我们不仅把活动区开设到大自然中去,还扩展到幼儿家中。首先请家长为孩子开拓一片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并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自由画、捏、剪、折。还可请家长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比如帮家长摘拣蔬菜,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家长肯放手,孩子就会很乐意而为。同时还增强了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样,幼儿有事可做哪还有心情做“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的区角活动仅仅是开始,但也看出区角活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深受幼儿的喜爱,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而且各种资源在区角活动汇中的开发与利用,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心灵手巧。而同时也拓宽了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路,使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生活的家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教育资源。有效的区角活动将成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的起点。

扩展阅读:大班额状况下开展区角活动初探

教学指导

大班额状况下开展区角活动初探

◇楚雄市鹿城幼儿园

王锟

大班额班级由于人数过多,教师把大量精力耗散在教学组织上,失去了与幼儿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无法做到面向全体及大面积的指导。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减少,使因材施教成为难题,理想的教学理念在大班教学的制约下难以成为现实。

由于人数多,教具、学具准备量大,活动评价量大,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不堪重负,抽不出时间从事教学研究,也抽不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教育教学质量难于突破。用统一的方式要求孩子,让幼儿统一、平均发展,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对特殊幼儿的关爱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进行个别指导。幼儿年龄小,好奇好动,安全自护意识差,班级人数增多,安全系数自然降低,加大了幼儿日常管理的难度。

在大班额的现实状况下,如何使区角活动做到有效,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身心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大带小”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大带小活动及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由教师巧妙提示大孩子,大孩子一对一指导小孩子,使孩子们都得以发展,既能方便教师的组织,又能促进幼儿互动学习,有效地解决大班额问题。如创设“宝宝社区”内设各种角色游戏区(银行、小医,院、超市、服装店、110、车行等),由大班幼儿扮爸爸妈妈,小班幼儿扮孩子。大班一部分幼儿为“上班”的

爸爸妈妈,分别自选角色到各游戏区“上班”,另一部分幼儿则扮“下班”的爸爸妈妈,自由带2~3个小班的孩子进入社区自由游戏。又如,在组织户外体能活动时,把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班级各分成两半,再重新组合成两个混龄班进行活动,这样做,人数还是原来班级的人数,但幼儿非常感兴趣。解决了大班额户外活

16

幼教研究201*.1

动时,教师难组织的问题,更确保了户外活动的安全。把男孩和女孩各分为两组,让幼儿根据性别特征及共同爱好自选游戏,并尝试大孩子作为组织者,小孩子和教师作为参与者。实践证明,活动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快乐,老师也感到轻松。当小孩子做一些危险动作时,大孩子会主动提醒,也会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男孩组喜欢玩诸如《老狼老狼几点钟》大班,的孩子扮“羊”,小班的孩子扮“狼”,之后又角色互换的游戏,喜欢《足球射门》之类的追逐、竞技类游戏,女孩组则喜欢玩《丢手绢》《踢毽子》之类的歌舞、技巧类游戏。增强了幼儿的性别意识和个性发展。“大带小”活动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创造了机会,大大缓解了区角活动中教师难以全面指导的压力,而且“大带小”既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儿童教儿童,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既满足了“大”孩子那种想当小老师、大哥哥大姐姐的需要,增强自信及角色意识,又满足了小孩子对大哥哥大姐姐的崇拜而产生的好模仿、想和大哥哥大姐姐玩的心理需求。

二、充分观察幼儿活动

幼儿人数多,教师组织难,要做到充分观察更难。但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强调: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

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这一观点启示了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在区角活动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既不是施令的权威者,也不能在活动中忙碌地穿梭,其结果只会使教师更累。因此,教师要改变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职能,要站在幼儿的背后,耐心而细致、沉静而全面的观察,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环境与材料等的准确信息。在充分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后,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游戏、介入指导,应该对哪些幼儿给予帮助,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如何做最为恰当等。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对随时捕捉到的问题,如在幼儿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发生纠纷、缺少材料学具、有破坏性行为等情况下,要适时地给予指导。

三、注重活动中的隐性指导

在活动的指导中,有的教师喜欢在做游戏的幼儿之间随意走动和提问,似乎很满足于“维持秩序”和向幼儿表示“关心”。然而,只要观察幼儿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样的“指导”未必满意。因为这在客观上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打断了幼儿思维,干扰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影响了幼儿的情绪。当然,这也不等于说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走动”和“提问”是不可取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走动和提问,而在“为什么”和“怎样”走动和提问。任何教育方法的采用都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不能太呆板,也不能太随意。为了不让幼儿觉察到教师的控制,保证幼儿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将自己的活动计划和要求,通过所提供的活动材料、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所展示的范例和榜样行为等隐蔽性方式间接影响儿童,而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活动计划与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活动事件的指导方式也应采取隐蔽的材料暗示法、行为影响法、情绪渲染法等方式暗示幼儿,让其轻松自如的、有选择的、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影响,获得发展。例如,在开展“小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可利用教师角色的转变来进行游戏的指导。当“小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很少说话或不知怎么说话时,教师可扮成“病人”或“病人”的妈妈主动与“小医生”交谈,让幼儿在自然而然中知道“医生”该做些什么,有了一定的经验,使他能成功地当好“医生”。这样,既指导了游戏,又使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逐步提高。当有的“医生”不遵守职责,到处走动,教师可扮成“医院院长”指导他应该遵守医,院规定,做好自己的工作,使幼儿在很容易接受的情况下,既继续参与到游戏中,又懂得要遵守游戏的规则,避免游戏活动的盲目性和放任自流的现象。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既指导了游戏,又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指导

四、必要的显性指导

区角活动强调的是自主游戏和幼儿的主体活动,但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必要时,教师也要恰如其分的插入显性指导。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验,了解游戏规则,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推进游戏的开展。例如,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现象,幼儿之间发生争执,出现过激行为,破坏玩具,影响别人正常游戏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指导。教师也可根据情况适时改变角色,创设一些轻松愉快的氛围,把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如在一次角色游戏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小男孩不是在进行游戏,而在一旁“捣乱”,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们回答说:我们很想和他们玩,可他们不让“我们玩!”如何既让他们不捣乱,又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游戏中?我深知这几个“小调皮”平时很喜欢做“警察”“、打仗”的游戏,于是,我试着说了一句“现在我是警长”,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嗯?”的声音,有的鼓大眼睛、张开嘴巴惊奇地看着我,有的在偷偷地捂着嘴笑,似乎有些不相信。我接着说:但我没有警员和我“

一起维持秩序,有谁愿意呢?”出乎意料,他们全都举起了手,并挺起胸脯,做立正姿势,有的还把小手翻起来敬礼。这样,他们既能接受我的“命令”,又能充分地参与到游戏中,玩得尽兴、开心。这种角色游戏所形成的心理状态是轻松自在的,其结果带给了幼儿认识上的无限收获,它比教师煞费苦心教导下强迫开展的活动,或是直接责骂孩子一顿效果好得多。可见,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少,要把握时机、方向,因地制宜地转换自己的角色,丰富其游戏内容。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教师不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因此,在大班额现状下开展区角活动,是极富挑战性、灵活性、创造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合理运用不同的组织和观察指导形式,有效缓解因人数过多引发的难以组织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幼教研究201*.117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初探》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初探: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初探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293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