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师优质课评比反思

时间:2019-05-29 17:24:41 网站:公文素材库

教师优质课评比反思

教师优质课评比反思

优质课评比终于结束了,真正感觉轻松是在今天上完之后,思想包袱终于放了下来。我也知道每学期都要走这么一步,只是早晚的问题,可是每学期的这个时候都很紧张,同事开玩笑说我是“老江湖”了,还紧张什么,可是还是每次开都心慌慌。

我发现每次开课我都会特别在意听课的谁,有几个人,然后就有了心理暗示,原来这么多人,就像今年,多了很多老师,包括助教,都要来听我们的课,要一起评课等等,然后越想就越紧张。现在想来,自己已经不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了,是有几年教龄的老师了,再这样实在是不应该了。虽然每次在前面上课时,都不会注意下面的人,但是还是要努力克服开课前的这种心理,自己的心理素质还要再提高。

语言课我也开过几次,但绘本是第一次开。拿到教案后,看了几次,读了几遍绘本,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没有试教,就这么去上了。虽然是在激动的情绪下结束,但感觉轻松,自我感觉还比较良好,觉得自己都按照教案上下来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最后还这么感人等等。但在之后的评课中,大家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意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活动中不足的地方。当南老师说让我二次跟进,再上一次的时候,我先是愣了下,但很快我明白,她是给我机会,让我趁热打铁,及时得到提高,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但因为没有把教案及时修改,评课时有也很多建议都没能记下来,以致在准备二次跟进的教案修改中,我糊涂了,不知道该从哪下手了。于是在周三下班时,留下问了林凡,周四晚上,又和几个老师一起留下来,边上课,边研究,

有哪里不妥的马上停下来改正。几乎每一个环节,林凡,小南,阿琴,都很耐心,很细心地帮我分析,一起探讨最好的方式。我记得在一个环节的小结上,因为一句话,我重复了很多次。我想,正是因为我没有真正读懂作者写这本书的用意,和这个故事内在真正的含义,我才会这么难接受。我没有去读透,去琢磨,去分析,去挖掘更深层的东西。那天在磨课时,大家在讨论,开课前的试教真的很有必要。确实,起码对我来说不但让自己心里有数,而且还能及时把出现的问题先解决。可是这次优质课,我却没有试教,可以说这是一次损失,失去了一次提升的机会。经过这次磨课,我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从什么角度对这个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原来我之前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教案的分析一直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抓到真正的重点和贯穿整个活动的线索。回到家,又对教案进行了整理,仔细研究着老师们和我说的每个意见。

今天,一到幼儿园,我更紧张了,不是因为什么人去听,有多少人听,而是因为感觉压力很大。因为是二次跟进,所以要比前一次有所提高,我更不想像去年那次二次跟进一样,上得比第一次还糟糕。但在整个活动中,我也感觉到自己有些慌,有时孩子的回应还是会让我把我不住,于是语言变得繁琐,不精练。上完课后,就没有像第一次上了的良好的自我感觉了,而是很糟糕的感觉。但在评课中,大家肯定了我,认为我比第一次有所提高了。我知道我还没有达到南老师想要的那个效果,特别是在语言方面。南老师说得很对,因为缺少课堂驾驭能力的经验积累,平时没有注重和孩子的互动,对他们的回应

处理,所以在一次的公开课上就会露出尾巴,就会慌掉,语言就变得不精练。这是我现阶段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也是重点要攻破的问题。南老师说如果现在不努力解决和提高的话,一旦这个阶段过去,就要过一两年才会有所提高了,我听了心里非常沉重,这样就说明我现在如果不注意,不求提高的话,在将来的一两年里将是原地踏步,没有进展的。这是我不愿意看到,我也知道这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接下来我的教学努力重点很明显,就是在每节随堂课上都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和幼儿的不断互动,利用对他们的回应,和环节上的总结,以及对问题的价值判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为了自己的提高和进步,一定要努力和坚持!

郑周莹201*-10-29

扩展阅读:对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几点反思(参赛论文)

对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反思

摘要:反思语文优质课评比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要语文教师淡化优质课

的功利性,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有自主意识,要有理性的思考,既不盲目跟风,又不固步自封,而是以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和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丢掉花架子,练好真功夫,努力追求既有创新思想又实实在在的教学境界,使课程改革始终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语文优质课反思

新课标颁布以来,为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各区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评比活动。这些优质课在课程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式方法及角色转换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就课型而言,把讲授型变成讨论型、自学总结型、诵读评价型、发问评点型,让学生在活泼多变的课堂上,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去感悟,去体验,而不是让学生死板地去记抽象的结论。但是优质课评比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重新研读新课标,对优质课评比进行反思。

一、优质课评比中存在的弊端1、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肤浅化。

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对文本认认真真地钻研,实事求是地解读,深入细致地鉴赏,恰如其分地评价。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化或者生发,切不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去寻求表面上的热闹。

如果文本的主旨、意蕴很明白,可以从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入手,传授学生一种终身受益的读书、写作方法,切不可无论任何文章,一律品味语言或联系现实进行拓展,看似热闹,实则舍本逐末。如一位教师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整一堂课,除了开始请一个学生读过一遍课文外,就是全班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与“杜甫”对话"。几十个学生,海阔天空、信马由缰。热闹是热闹了,热闹过后呢?这便是"课堂虚假的繁荣",目前这种"语文课"好像有了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引导学生脱离文本、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教学,培养的只能是一种肤浅、浮躁的学风。2、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而教师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刺激和征服评委,导致许多教师从导语到课件、板书、结束语都精确化、程序化了,整堂课硬逼着学生朝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进行,学生无丝毫发挥的空间,并且模仿名师教学的痕迹也很重。看上去,教师文采斐然,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实际则是一种作秀,像戏剧表演早已程序化。这样的课堂缺少开放性和个性,其真实性和创新精神也荡然无存。

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教学形式的生硬模仿,整个教学过程毫无创新和个性可言。只要知道当时哪位名师最红,便可知参赛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更有甚者,甚至连提什么问,谁答都能看出,整个教学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完全是对流行教学模式的拙劣模仿。

3、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新课标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实践中却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

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已经到了无多媒体不上课的地步。有些地方甚至将课件精美与否作为评价公开课、优质课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这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君不见现在许多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的文章,教师也会将板书、练习题甚至课文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再生硬地加进一些音乐和图片,似乎这样一来课就"优质"了。其实讲授一课,需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采用何种教法,这既取决于课文的体裁、性质、内容,也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兴趣、爱好、性恪和能力。不是每一种体裁、每一种课型都一律需要多媒体,也不是每个教师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切莫将我们的关注焦点投放在那些无生命的生硬物品上,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意识才是决定学生未来的不可替代品。二、优质课评比中存在弊端的原因面对优质课评比中教材处理的肤浅化、教学过程的表演化、教学手段的形式化,以及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和日益严重的浮躁之风,我们的确得好好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1、新课标解读的简单化。

新课标重视教学过程,提出改"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等于忽略基础知识的落实,否认教师对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的讲解传授。在实践中,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却过于简单化、教条化,用一种"打碎一个旧世界"的态度对过去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经验等加以全盘否定,将新课标理解为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只重能力不重基础、只重课堂氛围而不重实效。这曲解导致优质课评价过于强化教学过程,而忽略教学效果,致使优质课中的弊端愈演愈烈。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应兼顾这两者。笔者认为语文课的目的不外有三:

一是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定量的字、词、句,这是最基础的;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文章、写作文章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三是借文本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文熏陶,或通过文本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最高层次的。语文课应兼顾这三个目标,而不应厚此薄彼,甚至舍本逐末。可现在的一些优质课教学中大有忽略基础、架空文本、追求表面热闹的趋势,而这带来的恶果则是学生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连最基本的应用文格式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章法都没有,却可以对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滔滔不绝地说一大堆,浮躁而不务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曲解新课标和评价体系不合理所导致的。2、优质课评比的功利化。

优质课应是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高、探索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而不应成为评职称、评优秀、评先进等荣誉的破性条件之一。纵观现今的优质课评比,其评价功能越来越弱,功利性却越来越强。许多教师为了一课成名而优而仕,不惜花大量的财力、物力请专业人士制作多媒体课件,请专家帮忙精心设教学方案,再反复进行排练。这样的课早已不能代表参赛者个人的水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失去了评价该教师能力的真实性。

少数教师甚至在一课成名之后不思进取,对平时的教学教研懒于钻研、学习,对琐碎、繁重而无名利的日常工作不屑一顾,只对公开课、优质课感兴趣,只重名利而淡忘本职工作。这固然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所造成的,但不可否认优质课的功利化也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3、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懒于学习。

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而成功的语文教育,总离不开执教者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我们的语文教育却越来越推崇技术。许多教师一心钻研开课技术、结课技术、板书技术、朗读技术,调动学生情绪的技术,乃至极为详尽的几课型、几步法、几环节等等。在这些技术的操作下,语文课堂确实变得热闹起来,然而由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底蕴,剩下的是组织技巧和电教手段,简言之,只是技术而已。然而语文教学又怎一个"技术"了得?尤其是初中语文,教材难度大了,思想内涵丰富了,文化积淀深厚了,没有教师坚实的基本功垫底,授课艺术和技巧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如果语文教学只是让学生大量接触感性材料而没有教师智慧光芒的闪耀和指引,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是让学生诵读、感悟、记忆而没有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点评,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只是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巧妙的引导和淋漓的发挥,不可能迅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的魅力来自教师深厚的修养,而深厚的修养只能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可某些语文教师却懒于学习,多年下来难得读几本书,更别谈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类的书籍,有的甚至连语文教材本身也读得不很深入,这些教师的自身素质可想而知。叶圣陶说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这样说:“一个语文教师每年不读五六本书,几年以后,他就当不好老师了?要提升话文教学效率,提升自身素质,语文教师尤其要多读书。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立志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而非擅长模仿、人云亦云的教书匠。”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淡化优质课的功利性,呼唤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优质课的评价体系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综合评价。既应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其终身影响,也应关注能否准确评价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现在的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却不太合理,用一节课的表现来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下定论,容易造成评优活动的导向发生偏差。因此,评优活动除了听一节课之外,还应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习惯养成等等。2.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所做的工作,如给学生作文和做人的评价、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等等。3.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共事能力、教学研究成果、自制的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等。教师在平时对教育工作付出的劳动、取得的成绩才最具有说服力。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些方式并不等于"讨论问题"、"品味语言"、"拓展迁移".这三种同定的模式,应该允许并鼓励多种形式的探索。只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即使是讲解、传授也是好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才有可能使课堂具有教师的个性化色彩。只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淡化优质课的功利性,教师自身提高素质,做到淡泊名利,才能在课堂上自由地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或情感丰富、以情动人;或博古通今,为学生打开广阔视野;或治学严谨,教学生做人;或语言精辟幽默,充满智慧,给人启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呼唤充满个性化色彩、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优质课的理性追问与反思》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作者:马迎201*/06《优质课的三大误区》学校管理作者:张际元201*/02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带给我的思考与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卢团云201*.10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优质课评比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优质课评比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师优质课评比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303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