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社庄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17:35:1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社庄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

社庄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

社庄小学德育处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向是学校重视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媒的发展,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的涌现,原先的德育工作方法已渐渐不能完全满足德育教育的需要,所以,我校一直在需求有效的德育突破口,如礼仪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等,为学校总体的办学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特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早在201*年我校导师制工作已全面开展。在这些年时间里,我校的导师制工作在学习摸索,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因而取得了些良好的实效和理论效果。

一、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理解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在具有个性特长、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具有心理辅导能力或较强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导师指导与关爱下,使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条件差等被导学生行为习惯向良性化方向发展,使具有个性特长、某方面有发展潜力的被导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是立足于农村小学,面向农村孩子,导师对于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条件差、心理有障碍、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使其行为习惯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对于具有个性特长、某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搭建起更大的舞台,促使其潜力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展;而对于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特长,又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使其朝好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导师制的必然性

(1)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父母进城经商,也有不少家庭离异,他们将孩子留在家里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这样的孩子的教育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外地民工子女到我校就读(目前有100多人),他们普遍基础差,家庭教育环境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造成了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也制约着学生的成长,这些学生身上带着较多问题,如:行为偏差(粗暴、野蛮、不合群等);心理有障碍(胆怯、自闭、不爱说话、有抗拒性心理等);学习有困难(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懒散、自觉性差等)这些学生需要时不时地有人牵着扶着,提醒着;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需要老师给予更多更浓郁的爱,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对传统德育工作的反思。德育工作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小学德育的地位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另外,目前学校中对德育工作的偏差和升学压力、择校压力、教师业绩竞争等,使得德育教育主要由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实施。一位班主任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要让他真正做到对如此多的学生“用心沟通,以情动情”,指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展”也不符合实际。调动更多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主动性势在必行。导师制工作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工作载体。

三、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必须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对教育学、心理学有一定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都清楚:在对个体学生的全面教育中,最不合理的莫过于几种教育思想的冲突,不必要不合理的反复说教,教育的效果彼此抵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导师制工作不能独立于学校的整体工作之外,特别要紧紧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我校的导师制工作在计划的制定、工作的开展中充分考虑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安排,把导师制活动融于德育工作中,例如结合家长会的召开与家长进行交流,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在法制教育过程中突出导师的引导作用等等。

四、导师制工作中被导学生的确定

作为导师工作的对象--被导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被导的学生学习有了热情,有了目标,人际关系有了改善,我们的工作才算是有了一点点的起色。在被导学生的选择上,学校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合群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校召开了一次班主任会议,将一批有以下特征的学生列为被导学生对象:

(1)学习成绩落后,上进心不强,对学习感到畏惧的学生。(2)性格孤僻,不合群或有破坏、侵人等倾向的学生。(3)家庭教育条件差,心理有问题的学生。(4)贫困学生。

在明确了导师与被导学生的基础上,学校要求导师与被导学生家长进行见面交流,以便对被导学生更多的了解。

五、导师制工作中导师的选择与培养

导师工作的实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质量,导师的责任心,导师的工作方法我校导师的聘任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对现代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2)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

(3)对导师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教师。(4)充满活力,有一定特长的教师。

目前,我校聘任的导师,有不少在市、区论文评比和指导学生竞赛中都有过不俗表现。30是学校中层领导,业务骨干,另有一位是心理辅导老师。可以说这样的一支导师队伍是非常强大的,是我们导师工作取得成功的保障。导师工作又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学校还有计划对导师们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举行专题讲课“导师的职责与工作方法”,进行“导师论坛”相互交流导师工作中的方法、体会、感受等。

六、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的具体做法(1)人人参与提高效益

我校重点开展相关的活动,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201*学年开展了导师“五个一”系列活动,内容是:①跟踪调查,教育一名结对的问题生;②设计一份教育方案;③写好一份家访随感;④撰写一份导师工作专题总结;⑤重点写好一个案例。学校德育处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下发了导师制工作手册,要求一周内教师人人与学生结对并把结交学生材料报德育处备案。

(2)建章立制,规范工作①建立工作持久性制度。

导师每周至少主动找结对学生交流一次,把交流内容做记录、分析,并对学生每一星期的表现作重点观察记录和诊断性分析。通过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生每周至少向导师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一次,并提出下一周的进步设想,导师做好内容记录。

②建立家校联络制度。

导师与结交学生家长每月必须有电话联系,实地家访至少一次,以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③建立会诊制度

以年级组为主要活动阵地,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中各种情况的交流、会诊,在交流中各位导师畅所欲言,相互取长补短,为导师制活动的健康成功开展保驾护航。

④建立个案分析制度

每次工作的开展,都有记录、分析,这是最朴实的个案。我们要求在此基础上,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你认为最好的个案,由学校统一印刷后,大家交流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⑤建立假日不停步制度

假日,学生往往放松自己,“走回头路的现象”普遍出现。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建立“导师制”活动假日不停步制度,要求各位导师采用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关心,帮助学生。

(3)强化训练,注意整合①与学生知识学习的整合“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不是脱离学生学习生活的单一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很注重它们的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成长中加速成长,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人的品位,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加速知识的接受,加大知识的容量。

②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的整合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是我们每所学校的一项日常重点工作,我们把“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一言一行的规范本身也是学生将来成为一个文明人的起码标准,所以这两个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促进、提高。

③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导师应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学生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我校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有的导师还为大家抛砖引玉,上了“心理健康辅导观摩课,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有心理辅导老师为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通,打开心灵窗户,学校校长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自学或培训,争取拿到心理健康辅导上岗证书

七、“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取得的成效(1)教师的教育观念极大转变

在很多教师普遍感到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理解,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我校“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教师们能正确地看待问题生,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其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很多导师感叹:导师制活动有机地与新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并举的转变。

(2)德育方法得到了更新

导师活动采用师生结对形式,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家长的关心。导师教书育人,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教师的主观性能动性,从原来单一的批评、说教拓展到采用家访、电话、书信传递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文关怀,这种个别化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为问题学生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它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模式。

(3)师生情感更加融洽

导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的朋友、参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坦诚以待,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可信,师生之间建立了积极平等的互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沟通,以谈心形式关注学生的整体生活,师生间的感情深厚。(4)家校育人氛围明显加强

导师制活动开展以来,家\\校联系多了,导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理解,家长能主动配合导师好工作。

(5)被导学生深深受益,自身素质有了提高

首先体现在教学相长。由于情感的投入,学生对导师所任的课程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另外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轻松和有效多了。例如我校曾有一名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的王某某同学,前几年,很多老师对他进行耐心教育,有批评的,有引导的,有说教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然而在实行导师制之后,在他和导师成为朋友之后,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令教师和家长非常失望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能自觉克制,遵守纪律的学生。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八、存在问题

1、教师对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认识的差异,将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个别教师对“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认识不全面,只是停留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补课状态,忽视学生的心理沟通,这将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

2、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心理方面的反复,将直接导致少数导师的信心不足,热情不高。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学生的行为有较大的反复性,因此导师应具备良好的素养,持之以恒的韧性,循序渐进。

九、后阶段工作的设想

(1)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的评价机制及“优秀导师”考核奖励办法。

(2)进一步开展《对行为偏差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探索》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新形势下适应学校德育新路子。

(3)协助新导师做好工作。

总之,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是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符合家长望子成才的需要,符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决心继续认真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显著成效,真正实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目标。

以上是我校在实施导师制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和工作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导师制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创新。

含山小学德育处

201*年5月18日

扩展阅读:三元区长安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方案

三元区长安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需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重构和审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发生深刻地变化,进一步推动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二、学生成长导师的职责:

学生成长导师必须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教育工作者。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所任年级和班级实际重点跟踪1-2名学生,并尝试让让班级的优秀同学和他们结成伙伴关系,每学期结束时根据指导效果决定是否更换跟踪对象。

成长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1、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注重经常与学生的交流。

2、经常与学生家长、其它科任教师联络,协调、指导家长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3、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引领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4、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疏导学生的心理。

5、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的实施与操作要求(一)工作原则

1、个性化原则。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制定相应的工作策略。

2、亲情化原则。以情感交流为手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

3、渐进性原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

4、实效性原则。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实效。(二)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重点跟踪的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追踪学生的成长轨迹。

2、建立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月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家访或电话联系,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4、建立个案分析交流制度。学校每学期至少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一次个案分析,交流探讨工作方法。

(三)“两制”实施的主要内容:

1、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容。它是班主任工作必要有效的补充。具体地说就是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每位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等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全体教师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每一位教师联系3-5个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和亲情化的教育引导工作,努力形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兴趣特长的挖掘者、生活困难的扶住者、习惯养成的帮助者。

2、“学生成长伙伴制”的内容:是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伙伴关系,引导结对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进行伙伴之间生活、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的伙伴的关爱,切实达到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快乐生活学习的目的。

(四)实施“两制”的重要原则:

1、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导师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学生。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2、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3、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6、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不随意泄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7、互补性原则。“学生成长伙伴制”的建立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家庭等情况,导师引导、双向选择,力争达到优劣互补,通过努力实现双赢或多赢。

(五)实施“两制”重点抓好五项制度:

1、建立导师工作档案袋制度。通过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二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或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要有明确记录,并要求高年级学生以书面形式向导师汇报一次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导师每月至少要对被帮扶的学生两次电话家访或登门家访,及时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并进行认真分析作出相关判断,努力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把“两制”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要求每位导师针对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每月进行一次个案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做到案例分析有主题、有案例、有剖析,并提出下步调整方案。

5、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导师制工作的评价进行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伙伴制重点看班级落实各方面工作的过程性资料等,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在经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

(六)实施“两制”操作的大体模式:(1、2、3、5、6、7)一种理念: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

二大目标: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人生成长。

三个步骤:一是师生双向选择结对子;二是与学生共同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导师工作方案;三是导师利用有效时间、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导育”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五项制度(同上落)

六大职责:(1)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2)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的学习。(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辅导。(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5)善于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络,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6)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七项原则(同上落)

(七)推行“学生成长伙伴制”认真抓好“六个一”

一是交一个好伙伴。学校、班级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暂时有困难、或存在问题的学生结交一个好伙伴。二是互赠一个成长进步卡。每周通过自己设计制作的成长进步卡,交流学习心得,写出自己或伙伴一周的点滴进步和有待改进的不足,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共同进步。三是交流一本好书。每月将自己看过的一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伙伴。四是学习一种好习惯或新本领。根据各自的实际确定互学内容,目标达成的期限,共学共进,及时总结共勉。五是同做一件好事。开动脑筋想办法,每月共同为学校、班级、社区或双方家庭等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六是进行一次团结互助竞赛。学校每学期从不同的角度评选一次或两次“进步好伙伴”,使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享受集体的温暖,人人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三、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确定对象:

由班主任将需要进行辅导的学生予以确定,重点考虑家庭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每班2-4名,由学校统一审定后,为其建立成长挡案。学校教师可以自主与辅导对象结对,原则上不重复,最后由学校确认或指定后,导师与学生签定协议。其伙伴可以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指定,主要考虑性格、兴趣、爱好比较接近的同学。

第二步明确目标:师生双方协商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应相对低些,使学生受到尊重、关爱和温暖,通过努力能尝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我还行”“我能行”的信念。远期目标要运用“理解、点拨、激励”等教育手段塑造健康人格。

第三部制定措施:针对学生实际,导师确定有效措施,并相应建立“学生、家长、导师”对话机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2、实施阶段:

首先导师要对结对辅导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为导师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个别谈话、家访、学业指导、对话交流、生活指导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找准突破口,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交流阶段:

成长导师提供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反思和指导学生的成长档案等基本素材,交流探讨成长导师制、伙伴制的工作规律。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聘和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工作记录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

在试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逐渐扩大推广。

四、时间安排:三月:

1、各班上报辅导学生名单,学校进行确认。

2、学生之间按照自主申报的原则,成立互助学习小组,建立伙伴关系。

3、教师自动确认辅导对象或由学校指定,签订协议。4、周一“双制”启动仪式。

5、导师与被辅导对象见面交流,确立短期目标。四五月:

1、全面实施阶段,导师通过个别谈话、家访、学业指导、对话交流、生活指导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找准突破口,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注意留下活动资料。

2、期中学校安排调研,对活动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调查。六七月:

1、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典型。2、评选“十佳导师”、“十佳伙伴”3、总结表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社庄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社庄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庄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388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