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课程案例

时间:2019-05-29 17:55:4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课程案例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案例目录

农业生产力

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平菇生产..............................................................1一个日益兴旺的集约经营体........................................................................2靠生态农业致富..................................................................................3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河北华龙面集团........................................................4由昆明市一个小花卉场的成功之路谈起..............................................................5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构建方略及经营绩效探究............................................7关于我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8由国营农场走向社区农业.........................................................................10让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动力.......................................................................12发挥优势开展技术服务.........................................................................13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西瓜协会...................................................................14科技进山军城巨变............................................................................15管理科技助龙都公司腾飞及分析...................................................................16依靠科技发展农业...............................................................................17广西河池宜州:特色农业惠及新农村试点农家.......................................................18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富兴苹果协会.................................................................19兴业:“低碳农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20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农村股份股份制的考察与分析.....................................................21南街村的经济发展...............................................................................23鹅公岭村的股份合作制:从封闭走向开放...........................................................25张家口地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26农业产业之路...................................................................................28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30农业产业化实现路径探讨来自塞飞亚公司的经验.................................................31论河南科迪食品集团发展模式承租返包.........................................................33荆州的兴旺之路.................................................................................341979201*年的西部农业.........................................................................36梧州长洲镇: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着实让农民受益...................................................37上海农村工业发展研究...........................................................................38“飞地”型城镇的研究...........................................................................39打工造福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40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救活一厂,致富万家...........................................................42选点阳谷庄,建立试验区.........................................................................43广东中山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对策.............................................................44农村劳动力流向乡镇势差小于城乡势差.........................................................47寻访农民增收路.................................................................................48“民工荒”根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49“生态土鸡农家乐”大胆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50敬畏自然.......................................................................................51

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平菇生产

唐县的食用菌栽培,从1980年起步,经过二年的试验,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河北农大老师及省微生物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发展很快,特别是地面栽培,1982年400平方米,1983年发展到4万平方米。1983年秋季开始推广塑料袋栽培技术,到1984年秋,全县普及了塑料袋栽培法。1985年春季栽培数量达140多万袋,产鲜菇100多万斤,产值40多万元,秋季400万袋,成功率90%以上。产品的销路打破了单靠外贸的局面,使平菇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由无销路变成了畅销。

1986年全县栽培平菇数量猛增到201*万袋,约产鲜菇1600万斤,组织出口加工盐渍平菇5000吨,创汇35万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

1983年唐县承担太行山开发研究食用菌课题后,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但通过努力使食用菌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广泛进行技术培训;(2)扶持和充分发挥蘑菇专业户,重点户的作用;(3)多种渠道打开国内市场,解决平菇销路;(4)提供原料信息,组织原料供应。

通过几年来的技术推广和生产实践,广大农民看到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平菇栽培是是少,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因而栽培户越来越多,由1982年的一户,1983年春发展到400多户,遍及全县10个乡,单户或联户规模越来越大。栽培万袋至10万袋的有十几户,收入万元以上的有6户,1986年栽培数量增加到15倍,出现全村80%以上的户种植平菇的专业村8个。目前平菇栽培不但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促进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蘑菇罐头厂3个,年加工蘑菇达千吨以上。大规模的蘑菇生产致使栽培原料棉籽皮供不应求。

唐县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因为它正确确定了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构筑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农业大学、省研究机构实现了主体多元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坚持了试验示范,逐步推广的原则和发挥“科技户”的作用,在推广过程中,经过了典型示范,由点到面,由小面积到大面积,逐步扩大推广范围。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环节之一。

1.大力普及农村文化教育。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特别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其次,要用各种形式,在农村广泛开展扫盲运动,逐步提高农民的平均文化水平。

2.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向农民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的重要渠道。

3.切实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一个日益兴旺的集约经营体

河北省山西技术开发中心怀安珍贵毛皮动物综合试验场调查

河北省山区技术开发中心怀安珍贵毛皮动物综合试验场,是由怀安县科技人员李柱联合养殖专业户和农民,集资入股创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现在总场下设几个分场,3个联营场,1个全价颗粒,饲料加工厂,共有职工240人,固定资产200多万元,貂,貉饲养量达3万多只。4年来出口裘皮为国创汇100万美元。1985、1986和1987年,该场纯收入分别为3万元,17万元和84万元被张家口地区名为“明星企业”。

从专业户到股份制,他们找到了创办合作制大企业的适宜形式,近几年来,养殖业在怀安县发展较快,但是,一家一户由于资金、技术场地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扩大养殖规模。影响效益的发挥和市场竞争,县农业局干部、河北师范大学系毕业生李柱,在县领导的支持下停薪留职,联合柴沟堡镇11户农民和2个集体单位,于1984年10月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创办了一个股份制合作企业,集股10个,共10万元,他们用这笔钱,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商业门市部,办起了20吨位的运输队。1986年和1987年,以5000元为一股,集起了22.4股,筹款13万元,购回种貉40万只,养貂发展到1.5万只,1988年股东发展到120户,集股180股,发展起8个水貂场,饲养水貂3万只。

股份制使劳动者技术意识,风险意识大为增强,责任心大大提高,劳动体组合不断优化,由于劳动者多有股本在企业内,都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几年来,他们努力学习技术,在提高毓成活率和养殖出栏率上下力气,在降低消耗成本上做文章。

从经商失败到养殖成功他们找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增值途径。

这个股份企业成立之初,叫华夏实业公司,80%的精力放在百货、副食、土产、肉菜、饮食、运才经营上,经营2年亏损4万多元,而仅用20%精力办的貂场、猪场,1985年动盈利6万多元。

事实教育了他们,他们当即立断,调整内部产业结构,砍掉商业和运材业,集中精力搞养殖业。1986年春,他们引进的4万只种貂,第2年产仔成活率90%以上,成活种貂500多对,仅此一项收入30多万元。加上出售的种貂和貂皮,1987年纯收入达84万元。

从单一饲养到达形成生物链,他们找到了科学投入获得连续产出的高效益手段。

这个场在上规模,搞集约化经营的同时,坚持摸索珍贵毛皮动物与普通家畜配套饲养的生物链,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次投入带来多次性产出,降低成本,稳定毛皮生产质量。几年来,他们投资40万元,建起全价颗粒饲料厂,同时养起奶牛,奶羊和鸡等使生物间相互依托,相互供补,有效成份得到充分利用。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集约经营的农业,才能克服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同社会对农产品需要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其次,从社会发展来看,科学不断发展,技术日益进步,生产力是向前发展的。这就为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创造了条件。

靠生态农业致富

从新业塑料制品厂下岗的曾妙兴一度找不到合适的新工作。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生态农业旅游的文章,顿时豁然开朗:是啊,如今城里的人们非常向往回到大自然中间,体验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滋味。既然有这个消费需求必定就有可以开拓的市场。而且,目前在杭州此项目几乎是个空白点,投资的回报率当然也就不会低了。经过这一番的分析,曾妙兴信心倍增,他想,现在自己底子薄,摊子不易铺得太大,先搞一个小规模的生态农业旅游园,待生意红火走上正轨后,再适当考虑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不迟。

为选一块理想的建园地点,他考察了杭州周边的十几个乡镇,因为这直接决定着今后的客源。选址的标准,并没有现成的规模模式,但必须符合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要便利,最好能有公交车抵达;其次环境要好,宜选择依山傍水处,千万不能选在厂矿云集的工业污染区附近;另外,田地的土壤要肥沃,这关系到收成。按照这样的标准,曾妙兴在杭州西南的周浦乡选中了一块地,当与地村干部一商量,一拍即合,以1万元租下两亩地的两年使用权。

接着,曾妙兴为未来的游园设计了一些活动项目,对游园作了相应的规划并开始建设。他先划出五六分地,搭了几个简易的塑料大棚,一半种上鲜花,另一半种上了时令蔬菜,让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亲手播种、浇灌、翻地、除草、收获的滋味;然后他又用五六分地挖了一个鱼塘,套养一些鱼、虾、鳖、蟹,鱼塘边种了葡萄、桔子、梨子等水果,以便让游客在这里钓钓鱼、网网虾、修修枝、摘摘果;他还另留了一块地种粮食,因为插秧、耘田、收割这些“正宗”的农活,只有在粮田里才能体会得到;最后,他还养了一些猪、羊、鸭、鸡、鹅之类的禽畜,安排了烧柴草饭,吃六谷糊等项目,把活动内容设计的十分丰富。这几项建设完工后,曾妙兴算了算,只用去9000多元,主要用于购置种子、苗木、种禽、鱼苗及搭棚挖塘的人工和材料费用。

随后,曾妙兴又花1万元在附近租了一处面积约有100平方米的民房,用几千元钱简单布置一下,搞出一间办公室和几间游客休息室,并安装了一部电话,这样一来可以定点承接业务,同时又可以方便游客中转休息。此外,曾妙兴还在当地请了好几名农家好手帮他料理农活。

由于这是一个新的旅游项目,人们知之不多,曾妙兴在几家受市民欢迎的报纸做了广告,这一招还果然奏效,不少人看了报纸上的广告后纷纷赶来农业生态游园过把“农夫”瘾。

当年,曾妙兴不仅收回了35万元的投资,还获利近3万元。他的农业生态游园知名度日渐提高,经济效益逐年递增。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河北华龙面集团

案例:河北华龙面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3月,经过十年的坚苦创业,华龙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员工1201*余人,总资产达30多亿元,而且华龙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且荣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第31位,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的前三位。华龙是一家依托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从面业为龙头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并且,华龙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致使当地通现出了多家小型方便面厂,面粉加工厂等,并且使华龙所在地莲子镇乡连续数年成为隆尧县的纳税大户。农业经济学的重要性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华龙集团的发展说明了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它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着大量优质小麦,综合利用资本,本着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和人民重要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优化各种经济关系,使资金、劳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在产业环境中畅通无阻,使农村经济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协调发展,适地、适宜地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转换能力。

华龙的发展,适应了新经济形势,转换增长方式。在以往商品短缺时期,主要靠增加产量以求发展,在华龙的幼年期,农业产业已告别短缺,出现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各类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必须提高产品质量为条件,农村的各类产品也要实施“名牌战略”。

华龙,作为一方的龙头企业,在组织体系中居于率先,核心的地位,它组织和指导农业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一体化生产体系,而且吸收了大量农村的劳动力,使农村居民一些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另一时间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当他们的生产为了获得利润时,农业生产开始成为产业行为,从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然后经过一系列发展和演化,日益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系统和产业化经营体制,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农业开始向现代产业转化,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可以称它为农业的产业化。

华龙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调整和优化产业化结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它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严格遵守自然规律的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并保持生态平衡,它的成功更加坚定了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由昆明市一个小花卉场的成功之路谈起

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材料:昆明是春城,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花卉产业正在城郊农村蓬勃兴起,1998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7万亩,花农达1万户,有花卉企业200多家,种植花卉品种40多个,产值达1.6亿元。花卉业正在成为昆明的新兴产业。

在昆明郊区的呈贡县斗南村,花卉业一枝独秀,斗南村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花乡”。全村95%的耕地和95%的农户走上了种植和经营花卉的道路;1998年,全村生产销售鲜花4.98亿支,占昆明鲜花销售的89%,产品90%销往国内10多个大城市,部分鲜花还远销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花卉收入成为该村农户致富的主要门路,199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5元,人均储蓄存款9000元,该村成为靠花卉致富的“小康村”。现在,斗南村的花卉已成为昆明市和云南省的花卉名牌,斗南村的发展之路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范例。

斗南村濒临滇池,现有农户1619户,人口5189人,耕地面积2715亩,人均占有耕地0.52亩,以前,该村一直是昆明的粮食,蔬菜基地。那么,做为这样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要产业的农村,为主要选择花卉生产这条路。而又能从这条路走向成功呢?

作为斗南村走种植花卉之路的选择,我个人看来是有一定根据,经过考虑而做出的一项明智之举,首先,从大的市场,我们看到了花卉业的发展潜力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并确定该产业在发展之初,并未过其顶峰时期。尚有潜力可挖,必须现在抓住时机,看准了就大可不必考虑范蠡的“待乏原则”等待下一机会。

其次,在斗南这个小村庄,还没有其它人种植过花卉,对于这里的人来说还是一项新鲜事物,很可能激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正所谓“人弃我取”,而且这里有较好的物质资源,充足的土地,较多、较廉价的劳动力。

在这里发展此产业真是天时,地利、人合。

作为新事物的发展,总会存在着曲折性。那么又是什么为斗南村花卉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其发展?比较效益高,成为花卉专业户,他们的带头作用使人们明白了搞农业要讲比较效益,伦济实惠看,种菜每亩收入大约五六千元,而种花每亩收入可达一、二万元,种菜收入比种粮高,种花收入又比种菜高,种花是一条致富之路,效益的驱动,激发了农民、发展花卉产业的积极性。

二、花种的再多、再好,如果没人要,也无从谈效益,市场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斗南人正是紧紧把握住市场供求变化的脉搏,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带动农户加入,扩大生产规模,使该村成为生产花卉的专业村,市场营销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斗南村购销花的省内外人员达300多人,各公司先后在斗南村和花卉的其它市场设立分理处,加速了斗南村花卉的销售速度,1994年斗南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办花卉交易市场取代了原来的路也交易市场,大大提高了交易量和交易速度。

随着斗南花卉的各气不断提升,斗南人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品牌效益,又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占地面积100亩的鲜花交易市场,提高了市场的档次,扩大了市场功能。现在的斗南人,有了强烈的市场意识。花农说:“只有依托市场才能求得发展,要做到斗南卖全国的鲜花,全国卖斗南的鲜花。”

三、任何一个新事物都不会一开始就被同时接受,所以就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斗南村在发展花卉产业中,特别重视培植和引进龙头企业,该村制定各种上优惠政策,鼓励

本地花农兴办公司,又积极引进一些高起点,高科技含量的花卉园艺公司。

1994年以来,斗南村先后引进了港绿叶花卉公司,武汉隆格兰园艺公司,台湾千卉公司等,这些公司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科技含量高,辐射面较广,企业带动力较强。

斗南第一个成立起来的“昆明呈贡花卉公司”通过建设基地,带动农户学种花、种好花,使花卉面积不断扩大。

这些龙头企业在培育良种,指导农户花卉生产,搞活流通,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公司和农户形成了鱼水关系。

四、斗南村花卉产业的发展,各项社会服务发展了重要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只有在农资供应,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全面“优越、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解决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问题,才能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由斗南村花卉产业成功之路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经济效益是农业产业化发民的内在动力;二、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三、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四、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的条件。

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构建方略及经营绩效探究

湖北省黄冈市曾是一个贫困地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市仍有230万人未解决温饱。区域经济由于缺乏骨干产业的支撑而一直处于发展的慢车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该市一改常规发展思路,大力实践“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有效地带动了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经济腾飞。

“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概括地讲,就是通过对农业特色资源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类聚,现代化提升,迅速将由农业特色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产业培育成区域主导产业,并通过主导产业的吸纳与扩散,带动区域其它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腾飞的一种经济增长方法。这一战略的具体构建框架和实施步骤为:

1.从农业特色资源入手,以县域为单位布局。1996年,黄冈市市委、市政府着眼市场经济规律,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重新筛选和整合,选择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农业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和培育的对象,提倡将过去以村组、乡镇为单位的资源布局上升为以县域为单位布局,并硬性规定一个县(市)只抓一两种特色资源,做强一两个特色支柱产业。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黄冈地区最终形成了“蕲春药材武页鸭,浠水生猪黄梅虾,麻城黄牛龙感湖花,团风马蹄黄州菜,红安花生英山茶,罗田栗桑甲天下”的一县一特色品业的格局。

2.从专业化生产起步,以产业化方式推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冈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他们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当某种特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成长为主导产业时,必须要求有相应的组织为其提供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和科技等服务。

3.以多种经营形式展开,靠适度规模经营取胜。一种是“小群体、大规模”型经营;另一种是大户型经营,再一种是公司型经营。

4.以先进要素为支持,靠现代科技和管理提升。在支柱产业成长过程中,各地注意把传统资源与现代要素进行嫁接,用现代技术、人才和管理推动支柱产业发展。并大力推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农民上网、特色产业上网工程。

该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摆脱资源瓶颈的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于我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生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家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进口农产品增加对我国农业冲击不可低估,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果不能抵卸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势必加剧我国内农产品的“卖难”影响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

下面我们来讨论我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的主要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养的农产品加工制度巩固城市消费市场,开拓农村,小城镇和国际市场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2.发挥区域化比较优势,依据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资源、经济,市场技术优势,依托优势产品农业化生产区域,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有机结合。

3.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工业要与原料基地的规模和市场需求相适应,有特色,有潜力的小型企业。

4.采用先进适用先技术,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选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

5.发展和保护相结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切实实地推选清洗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发展。

6.加强宏观指导

根据这几个标准寻得一个实例进行论述,如下:

大荔,古称“同州”地处华山北麓,黄河西岸。国土面积1776平方公里,人口77万耕地面积170万亩,是陕西省第一农业大县,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和绿色产业示范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沙苑“108”(黄菜,红枣,花生),誉满全国,同州大西瓜闻名遐迩,畜牧业久盛不衰,反季节果菜的规模和效益雄居西化之首,大荔矿泉水被誉为“世界罕见,中国之冠”。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国人全力开发红枣产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水果四大产业,唱红特色经济富民强县大戏,初步形成了“沙苑108,反季节果菜瓜,滩区渔笋杂,牧业牛当家的区域化农业结构新框架。目前,全县粮经面积比为5:5,产值比为3:7。四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光亮,因而在陕西农业中有“西看杨凌,东看大荔”之美称。

大荔红枣甲天下大荔是我国红枣的主要发源地和少见的优生区,大力引进开发冬枣,梨枣等优质鲜食品种,目前红枣1500万公斤,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鲜食红枣基地和蜜枣加工基地。

设施农业冠西北围绕西北设施农业第一县争做“西部寿光”宏伟目标,通过干部先示范,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全力推进塑棚规模扩张,已形成“一乡一业,一林一品”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农业设施后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7万棚,大中棚53万亩,总产15万吨。大棚油桃、圣女果、礼品瓜、黄瓜、香椿等反季节成果菜值销海内外市场。

畜牧业牛气冲天大荔县古为“皇家牧马之乡”是秦川牛的传统产区,全县以秦川牛为龙头,采取“小规模,大群体”和专业化养殖两种模式,全面加快秦川牛基地建设。目前全县秦川养殖规模10万头,年出栏优质秦川肉牛3万头。

特色果品誉秦大荔是久负盛名的“杂果之乡”。全县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突出发展其中

熟菜果及特色杂果,引进推广了优系嘎拉,黄金梨,布朗李、红堤葡萄等名优品种,特色果品基地初具规模。其中,中华寿桃等先后获全国银奖,陕西省优秀水果奖。产品远销海外。

通过上述实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化经营水平,有利于集中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推广和运用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地区专业化从实例中可以反映为五个关键环节。

一是产业化。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形式。二是科技进步,这是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三是质量安全,这是检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成效的重要标准。四是标准化建设。这是现代农业一个重要标志。五是市场信息服务,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关键。

农业的地区专业化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疆域辽阔。区域性差异显著,适合发展多种农作物,和综合性特点的作物生长。

由国营农场走向社区农业

“三道模式”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海南省国营三道农场是农垦系统产权改革和体制创新的示范单位。近几年,该农场的改革有声有色,被称为“三道模式”。

三道农场是海南92家国营农场之一,创建于11957年,7月,全场拥有土地面积8.3万亩,其中可垦地4.03万亩。农场职工总数3962人,其中在职职工2460人,离退休人员1502人。改革前企业有43个基层单位,包括4个生产作业区,26个农业生产队,9个二级企业(供销、商贸、农牧,物业,销售,水电厂,橡胶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泡沫箱厂),中学,小学各1所,医院1家,外资合作旅游公司1家。截止到201*年底,全场固定资产总额6223万元,是海南农垦系统的一个中型企业,也可以说是工、农、兵、学、商等各业俱全的小社会。三道农场与其他国营农场道,为海南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一企业背景下来透析改革动因。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迫使整修农垦系统加快改革步伐,从而营造了三道农场深化改革的外部环境。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而有计划的行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三道农场过去也曾进行过多次改革,但没有抓住农场产权和经营机制这个核心问题。国营农场僵化的管理体制以及依附于这一体制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社区文化,与全社会市场化改革的趋势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了农场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2、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求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力。三道农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负债经营,且连年亏损,1991年后竟沦为海南农垦系统5家特困企业之首,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几十家客户反目纷纷上门讨债,索赔,终止合同。企业生产,职工生活难以为继,干部队伍涣散,对企业失去信心,外出谋生达1268人,占全场在职职工总数51.5%。改变企业和职工命运的时机往往蕴藏在躁动之中。长期积怨的职工队伍,既是潜在的不安因素。但如引导得法,他们又可能成为企业改革图强的强大动力。

3、频繁的自然灾害为三道农场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契机,三道农场所在地是自然多发区,1970-201*年强台风及水涝,如灾害达50余次。201*年9月又遭受16号强台风袭击。长期亏损又遭自然自然灾害袭击,农场经济雪上加霜。如何恢复生产,恢复三道农场诸多难题迫使三道农场走上了第二次改革和创业之路。

三道农场的改革是在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海南农垦总局的高度关注和指示进行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与职工身份紧密相连,按工龄长短划拨“责任田”,实行“四权到户”,“五费自理”。划拨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对象是三道农场登记在册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具体标准是:“工龄10年以内的,每人划拨千亩;工龄11-20年,每人4.5亩,21年以上的每人5亩”。职工取得责任寺后,实行“四权到户”,“五费自理”,即土地使用权,自主经营权,劳动用工权,收益分配到户;职工的生产费,生活费,一般性医疗费,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由职工个人自理,职工不缴土地使用费,通过实行“四权到户”,“五费自理”,用土地使用权置换职工工资,福利,社保等基本费用,三道农场每年节约生产和定理费支出1100多万元。

(二)效率优先,由职工按照一定规则申请承包地,实行定额承包,职工家庭经营。在规定

承包土地数量上“已经营责任田”的职工,职工配偶,年满18周岁的待业子女,每人可申请承包5亩地。填补中分视超额内部承包。定额内和超定额承包的地按不同的地租标准。为了调节投资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于有建设投资农场,还规定了按投资比例分成交纳土地承包费方式。并赋予农场职工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减轻了企业的财政负担,农场经济和职工生活开始恢复和稳步上升。

(三)资产评估,将国有橡胶园长期承包或转上给职工及职工家庭经营。在承包和转让之前,先对橡胶园进行资产评估。再通过公开招标长期承包或转让租赁胶园经营权。

(四)充分发挥农场规模经营和职工家庭分散经营两个优势,构建有国营农场特色的双层经营体制。能否既保持农场集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优势,又充分调动农场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家庭分散经营易管理、监督成本低而效率高的优势,这是新一轮改革成功与否关键。三道农场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农场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最大限度降低职工家庭分散经营的劣势,弘扬农场“统”的优势;培育规模经营的企业法人实体,形成场内,场外多元投资和共同经营的局面;在规划管理下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五)适应农场土地使用权创新的配套改革。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全面实行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多种经营形成盘活二级企业,用土地收益补充企业发展资金;用经营土地的收益化解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支撑农场事业发展,建立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这一有声有色的农垦系统产权改革和体制创新,分析评价认识到:

1.“三道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通过“划拨转让”和“申请承包”,建立起以“责任地”和“承包地”为基本内容的农场职工家庭经营制度,打造了农业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

2.培育农场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和联户规模经营的企业法人实体,同时利用现有技术和生产力,弘扬农场集中统一经营的优势,把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和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国营农场特色的双层经营体制。

3.通过社区股份合作,开辟国营农场融入县域经济的崭新道路,创立了有中国农垦特色的社区农业。三道模式打破了农场的界限,拆除了“围墙”,创造了土地国有,社会经营和人同发展农业的新形式。

4.以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基础的一系列创新,极大地挖掘了‘国有民营’制度的潜能,带来了企业运行机制脱胎换骨的变化。“三道模式”盘活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极大调动了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并开始辐射带动周边农村,一个崭新的经济格局已具雏形。

完善“三道模式”的建议。(1)完善发包人与承包人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关系。(2)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等产后服务方面构造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国营农场内部的双层经营体制更加完善;(3)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切实解决农场土地当前利用和未来持续发展的矛盾。(4)虽然,三道农场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农场内形成了“全员皆农”的局面,但是从长远看,应该注意顺应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让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动力

记普定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班

贵州省普定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的发展中的贫困县,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296个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40.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4.4%,人均耕地0.7亩,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党委的安排下,在县领导的带领下,以建设“先进县”、“六好”乡(镇),“五好”村“三创”活动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组建专门机构,规范培训工作。

“八五”期末,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证书”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并制定了全县农民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1995年还专门成立了“普定县科教兴农讲师团”,常年在全县农村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工作。201*年,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普定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下发至各乡镇、各部门,从而使全县农民技术培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轨道。

二、突出重点,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

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中,重点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山区,妇女劳动力和各乡镇,村基层领导下部倾斜,并与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相结合,开展名,优,特农副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方面的“绿色证书”培训。紧扣农事季节,围绕农业生产的“六普及,三提高”,狠抓春耕,秋种期间的农民技术培训,各业务部门和各乡镇结合实际,在自己的示范样板点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使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生产技能,做到了示范一块,成一块,示范一片成功一片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培训领域

在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注重市场导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利用遭受的有线电视,根据各村的经济特点,选择有适宜发展内容介绍的VCD教学光盘定期播放,使农民坐在家里也能接受农业技术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在农民中形成“二传手”的格式,使受培训的农民再教授未培训的农民。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领域,有力地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邓小平曾经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做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部分,它的发展和推进更离不开科技,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教育产业逐步攀什的态势,科技做为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显得至关重要,纵观人类进步的每一个阶段,科技都是主导者,推动者,是科技让人类飞速发展进入新的数字信息时代,科技兴农的政策正是广为人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都离不开科技,在围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核心的今天,让我们将“科技推进人类发展,推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导航,以先起早摸黑模式手段去实施,去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挥优势开展技术服务

内邱县杨建秋技术开发服务集团

杨建秋技术开发服务集团,是在科技“双放”改革深入发展中诞生的,是由农技师杨建秋发起并组织的一个以科技员人员带头,以乡土人才为主,以优势资源开发对象,以科研单位为技术后盾,进行技术开发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实体。

大恶石村有67户,273口人,耕地面积人均2分,山杨面积达700多亩,林、果、草资源丰富,全村有柿树2500多株,核桃、板栗各1500株,红果树5000多株。多年来,由于没有应用科学技术,果树管理跟不上,各种果品收益甚微,柿子平均株产不足20斤,核桃平均株产仅2斤。板栗从未结果。村里人守着“摇钱树”就是没钱花。1987年,杨建秋来到该村后采用综合适用技术,打开靠科技致富的大门。首先,狠抓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加强果树科学管理。杨建秋考虑,该村数万棵各类果树单靠个人力量是适应不够的。于是他狠抓了技术培训,仅1987年上半年就办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30多期,全村80%以上的劳力程度不同的学习了一些科学技术。其中,有15名青年农民学习掌握技术知识较快、较好。成为技术开发服务集团的骨干力量。他搞的培训工作是本着边学习、边实践的原则进行的,划定了500亩柿树、核桃、板栗等均有的综合果林区作为示范区,根据各种果树生育季节要求,从刨坪、修树盘、剪枝、施肥、浇水、喷激素等科学技术管理做起,走一步带一步,把果树管理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使每户都有一个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人才。他针对果树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虫害,组织技术人员员昼夜观察、分析情况,掌握发生规律,一旦发生幼虫孵化出来,立即通报全村,组织群众当即杀灭。从而,使广大农民掌握了初步的果树管理技术,加强了科学管理工作。

其次,因地制宜的发展养殖业,努力拓宽生财之道。大恶石村山场广阔,饲草资源丰富,为利用这一优势,杨进秋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一是从外地引进优种牛76头,对原来的小山牛进行改良,现已繁殖到120多头;二是发展养兔,该村过去没有养兔的。他积极联系购进300只代种兔分到户养。现在全村户均养兔40只,共发展3100只。三是利用河沟塘坝建成两个养鱼池,投放鱼苗10000尾。

第三,发挥群体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技术开发服务工作,1987年大恶石村大见成效。在一年的工作中,他竭尽全力,克服各种困难为群众提供服务。如果树嫁接时,他骑自行车翻山越岭累计行程500余里,先后到赞皇,临城等县联系购回优种接穗,同群众一起搞稼接。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使该村柿权由1986年总产5万斤,提高到15万斤,增产10万斤,增值3万元。养殖业创利2.5万元。全村经济收入由1986年的4.5万元,提高到11.5万元,净增7万元,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165元,增加到421元。使该村一年脱贫,群众生活明显提高,村里盖了教学楼,23个光棍有16个结了婚,盖了新房。昔日无人知晓的穷山庄,一下成了远近闻名的太行山深处的一颗明珠。周国两省(河北、山西)四县(赞皇、监城、邢台、昔阳)50多个村,纷纷派人来,要求杨建秋去搞技术承包服务。杨建秋作为邢台地区科技人员先进代表先后参加了许多大、中型会议,并做典型发言。1987年后,杨建秋正式成立了技术开发服务集团,以大恶石村他亲自培训的15名技术人员为骨干,组建起有个技术服务队,与13个村签订了20余份技术承包合同。承包服务面积扩大数十倍。目前,他们正在发挥集体优势,扩大服务范围。至1990年在搞好技术服务同时,拟为山区建议培训万名技术人员,使其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丰硕果。

杨建秋通过办学习班,使农民自身素质得以提高,采用科学的果树管理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大恶石村饲草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引进优质品种,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使大恶石村民在一年内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太行山深处的一颗“明珠”,并成为邻县邻村效仿的对象。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西瓜协会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西瓜协会是在5户西瓜种植专业户的倡导下于1992年9月成立的。西瓜协会成立以来,让当地不少农民摆脱贫困让协会所在地的农民“吃西瓜饭”、“赚西瓜钱”?西瓜协会在市场调查基础上,把目光瞄准四川大小江河的河滩资源,以资本为纽带,以劳动合作为基础,推行股份合作制,进行集约化经营,大规模种植西瓜,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利润总量,增加农民收入。8年以来种植西瓜10.77万亩,会员发展到1020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234万元,利润4875万元,支付工资6000万元,支付土地租赁费2700万元,使得西坝镇农民每人均增收300~400元,一些种植西瓜的农民迁入城镇,形成西瓜街,为西坝镇的繁荣兴旺做出了突出贡献。

协会成员都经协会统一安排进行生产。第一:统一组织种植小组。在充分尊重会员意愿,自愿结合的基础上,以股东会员为骨干,统一把会员组成若干个种植小组,对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小组的规模,以承包土地多少而定,一股保持在50人左右。第二:统一评估论证,针对开发河滩风险大的特点,协会统一组织专门力量对拟开发河滩地的水文、气象、土质以及该区域的交通、销售市场、邻里关系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尽量避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几年来,协会统一评估土地20多万亩,否定了不符合种植条件的河滩地2万多亩,预计减少投资损失700余元。第三:统一技术培训和管理,协会从西瓜育苗、定植、病虫防治、配方施肥,采摘等技术环节对会员进行培训;还派出技术组深入田间,进行巡回技术指导,使良种、地膜覆盖等的普及率达100%。第四,统一物资供应,根据种植小组提出的种子、化肥、农药等需求计划,协会统一向生产厂家或批发商进行规模采购,再按成本价供应给种植小组。仅1997年一年就统一供应西瓜良种4200筒、农药23吨、化肥1000吨、农膜100吨,节约生产成本100万余元。第五,统一信贷服务,协会利用聚积起来的股本金作为何信用社贷款的保证金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协会按照当年的种植计划向信用社申请贷款指标。然后分解到各种植小组。种植小组用股本作为保证金(一般占贷款总数50%左右),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再分贷给会员、协会以种植小组为单位,向信用社签订贷款连带担保责任书。销售季节、协会和信用社统一组织收款小组,回笼现金、协会坚持先还款,后分配的原则。第六,统一联网销售,力争超额利润。根据西瓜产量高、批量大、上市集中的特点,为了避免无序竞争,由协会统一调度、统一联网销售。

协会的统一经营活动为协会节省下许多资金同时也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让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年收入明显增加,一个好的经营体系股金筹集及分配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协会采用5种分配方式:第一,按生产季节(半年)筹集股份和分配股金红利。第二,按产品周期(三年)筹股和分配股金红利。第三,按生产周期筹股和分配股金红利。第四,协会和农户联合筹股,收益按比例分成。第五,技术承包,合理的分配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民(会员)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也使许多非协会成员看到西瓜协会利润的丰厚。

西瓜协会的成立,加之这几年的发展,不仅农民得到了好的收益和利润,并且带动了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西瓜协会的实践是成功的,是值得其他地方学习的(指结合地方特点进行学习实践)。

科技进山军城巨变

唐县军城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介绍

唐县军城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地处唐县西北部深山区,距县城50公里,面积约85000亩,15个行政村,201*户,10962人。有耕地10669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5300为,旱地5369亩,另有以大枣为主的果园5216亩,果粮间作地3771亩。

1982年,河北农业大学与唐县科委等有关部门,共同承担四个课题:大枣丰产技术研究,柿子丰产技术研究,家兔良种选育与科学饲养技术研究和稻麦高产技术研究,均在军城设立试验基点,将军城列为技术开发示范区,又将食用菌,蔬菜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和坑塘养鱼引进军城,1984年军城成立唐县太行山技术开发中心。1986年,将唐县早军城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的研究,列入省科委“七五”科研计划,由河北农业大学与唐县太行山技术开发中心等有关部门共同承担。

具体改革措施就是由专家提出的“八改八结合”。

1.改单项技术开发,为综合技术开发为主,综合技术开发与单项技术开发相结合。2.改以知识型技术性推广为主,为物化型技术经营为主,技术经营与技术推广相结合。3.改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为主,有偿与无偿相结合。

4.改按上级指示推广技术,为按农民要求技术服务为主,按农民要求服务与按上级指示推广相结合。

5.改大面积推广为主,为小面积典型示范为主,小面积示范与大面积推广相结合。6.改以承担上级下达研究项目,为以对外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为主,技术咨询服务与承担研究项目相结合。

7.改按上级拔款为主,为经营创收为主,依靠经营创收与争取上级支持相结合。8.改行政管理型,为以企业经营型为主,企业经营与行政管理型相结合。

在实行“八改八结合”后,军城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五年迈出三大步,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林牧副渔五业齐发展;生态环境同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镇工商业服务业大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唐县军城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在实践中探索科技进山的新路子,被国家科委、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和河北省科委所肯定,认为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合理的农业技术结构,除了技术成要本身性能可靠外,还要适应成果使用单位的自然经济条件、劳动者的事项和管理水平等,因此,各单位在确定农业技术结构,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生搬硬套或盲目追求“高精尖”的技术结构,而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注重选择农业适用技术,所谓农业适用先进技术,指那些与技术使用单位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能取得生产经营所预期的最佳效果的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示范工作,要注重培植农村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科技示范户是在农村带头试用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户。

总结出山区技术开发系统经验,示范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将得到发展,山区的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改善。

管理科技助龙都公司腾飞及分析

龙都香茗集团,前身为自贡县荣县附城区的一个小型乡镇企业佛山茶厂。这个小厂是在四川省发展乡镇企业高潮时的1984年创办,1985年正式投产。建党之初,一无技术人员,二无先进加工技术,三无配套设置,四无高质量的管理,凭的是一股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勇气,由一个行政干部带领几十个农民,靠几间破旧的闲置厂房和几口炒茶用的铁锅,生产无品牌,质次价低的粗茶在当地销售,结果投产的当年,生产茶叶155吨,产值160万元。亏损7.40万元。

1986年,全国各产茶区纷纷自建小型茶叶加工厂,低档粗茶大量拥入市场,使佛山茶厂不仅加工原料来源受阻,而且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茶价大跌,使企业不得不靠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生存。1986年下半年,连仅维持生存的原料加工也出现了困难,难以继续,区政府为摆脱企业亏损的巨大压力,于1986年将佛山茶山承包给一村办茶场场长邹华年经营。

邹华年顶着巨大压力,接手这个茶厂,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他深切感受到技术落后造成产品质量低下,而低质产品又必然带来市场占领的困难和生产经营效益低下,加之低质产品的市场恶性竞争,必然使企业雪上加霜,难以生存,因此痛下决心依靠先进技术,创造企业自己的优质名牌产品,去开拓和占领市场,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时企业处境十分艰难、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与西南农业大学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拨出专款,依靠高校的专家教授进行优质名牌产品开发,1987年上半年,在西南家业大学,菜叶加工、茶叶包装茶叶贮藏保鲜,食品化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协同攻关,通过上百次试验,创制出品质特优、包装精美的高档茉莉茶和高档绿茶并根据自贡为恐龙之乡,以二龙都为产品商标,将这两种产品分别命名为:“龙都香茗”、“龙都毛峰”。试生产500千克在1987年夏天投放市场,在北京和成都引起轰动,以其浓郁优雅的香型,漂亮的条型,外观、精美的包装和冲泡后碧绿的汤包受到交口称赞,以每千克500元以上的高价被抢购一空。企业从此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和名牌,当年生产茶叶红400吨,实现利润31万元,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了拓宽市场,满足同层次消费水平需要,从1988年开始,佛山茶厂又依靠西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先后开发了“龙都黄芽”,“二龙都甘露”,“二龙银针”,“龙都毛峰”,“龙凤成祥”等6个高档名茶和10余个不同品级的花茶,使企业高、中、低档茶叶品牌配套,“二龙都”品牌茶叶很快形成生产规模投放市场、生产规模、产值、利税随之稳步上升,到1990年,佛山茶叶成了四川省茶叶加工待业中的一匹黑马,受到同行的瞩目,并开始在全国同行业中显现出发展的生机和较强竞争力。

佛山茶厂在依靠科技振兴企业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利用现代企业制度对旧的制度进行改造。因该厂为荣县附城区区办企业,虽由邹华年经营,但由于政府办企业的体制,使企业缺乏充分的自主经营的权利和自担风险的责任,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为打破旧制度的制约,1994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将佛山茶厂改建为龙都敬有限公司,政府资产折旧入股,企业职工筹资入股,使企业职工股权占到80%,使企业真正有了自主权,并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企业内部活力,为保证企业发展有稳定的原料、材料来源,使企业进一步壮大,于1996年与荣县的茶场,雷波县马湖茶场等八大茶场和十余家原料茶和茉莉花茶生产场联合,组建龙都香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企业发展成了一个产加销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集团,并且还与贵州润丰彩印复合包装厂和重庆巴山印刷厂等企业建立长期业务关系。由此,企业完成由基层政府创办的小型乡镇企业向现代股份制企业集团的过渡和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了自主经营、自我成长、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具备了充当市场经济主体的条件和能力,使其在12年内固定资产增长80倍,茶叶年产量增长6倍,产值增长24倍,收入增长22倍,利税增长87倍的巨大茶叶产业航母。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

在我国,整个农业处于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原本很落后,建国以来,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在逐步地提高。而且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子中科技在农业中的影响,也可谓是举足轻重,农业产出增量包括产量的增量,产值的增但,商品产值的增量和产效益的增量,70年代末我国只有21%,97年已提高到40%,而发展国家有的高达70%-80%。展望21世纪,要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根本任务就在于大力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

在华农场拥有耕地10万亩,是安徽农垦系统规模较大的农场,主要以棉花生产。而近年来农场认真贯彻安徽农垦集团公司“地分二类户为单位,全员有地,退自耕养,地权流转”的精神,积极探索“三费自理”经营模式。三年来,农场按照稳定棉花面积,优化水稻种植;扩大油菜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的活动,调整思想,为确保“企业增效,职工增出”农场紧紧依靠科技,引进新品种,发现“保龄棉“不仅适合本地种植,产量高,而且基本不需要防治棉龄虫,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种棉的成本。为此,农场201*年拿出100万元购进新品种,发给职工,全面推广“保龄棉-32B”达到历史上种棉成本最低的良好效果。201*年全面推广“32B”的同时,扩大“1560BG”、“410BG”的示范面积达2万余亩,其中“410BG”多围保龄棉“32B”的替代品种,品种性能更加优良。

农场单产超历史新高,职工受益,并辐射周边农村,同时还小面积示范“双抗”效果也很明显,今年将全面推广;二是利用物内现有的科技推广网络,普及种学科知识并举办讲座,进行言传身教,学科技,用科技在农场已蔚然成风。

广西河池宜州:特色农业惠及新农村试点农家

近年来,宜州市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挖掘特色资源,努力建设一批上规模、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示范新村,并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划分特色产业区域,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专业化经济发展格局,着力在科技上下功夫,在产业上找出路,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来抓,构建以桑蚕、糖蔗、水果、桑枝食用菌、中草药、水产畜牧为主的6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新农村试点培育坚实的产业支撑。

目前,该市10个试点屯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11314亩,“一屯一品”或“几屯一品”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试点横山屯、大水车屯、安宁社区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现有水资源和桑园资源为依托,开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培育观光农业屯,发挥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风民俗和具有典型南方传统村庄的人文景观优势,实现观光农业与了解民风民俗、品味农村文化的度假休闲有机结合,拓展桑蚕、水果、中草药、糖蔗、桑枝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农业旅游“农家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年以来,三个屯共接待游客4.8万人,收入达34万元。孟山屯、纳贡屯、冲翻屯、下枧屯、果地屯、清水潭屯、麒麟屯在现已形成的桑蚕、甘蔗、桑枝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水果、水产、禽畜等传统产业,积极开辟循环农业,增加农民收入。201*年,10个试点种植桑园4035亩,年产鲜茧1120吨;甘蔗3221亩,年产糖蔗1.6万吨;年产水果1970吨;年产中草药材525吨;年产食用菌408吨;肉类总产量1068吨;水产品450吨。10个试点屯2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343万元,比上年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4565元。

目前,6大农业优势产业已成为该市试点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也得到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特别是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道路、饮水、通电、能源、教育、卫生、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完善与实施。全市10个试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615万元,占计划的66.9%。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试点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试点屯又辐射带动周边许多村屯群众致富奔小康。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富兴苹果协会

201*年4月,承德市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久广发起成立了“兴隆县富兴苹果协会”,协会下设生产服务,经营销售等各部,协会现有苹果树50万株,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员工30人。年生产优质无公害富兴苹果2万吨,富兴板栗、富兴红果、富兴核桃、梨等干鲜果品2万吨。协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服务范围由本村向全乡、全县苹果产业辐射,会员不断增加,固定资产不断壮大,相继为全县提供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资金180多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中介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多年来,协会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加强果农的科技培训,致力于提高果农的科技责质,在科技普及、技术推广和协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示范推动作用。一是在技术服务上,协会按照“八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剪枝、统一打药、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采摘、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要求组织果农进行科学化管理,在施肥、打药、疏花、疏果、铺膜、套袋等方面,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在采摘、选果、包装、销售等环节上统一标准,既保证了果品质量,又提高果品效益,深受果农信赖。二是在推广普及上,协会聘请了河北省林业局副局长、博士生导师葛会波教授为名誉会长,省林业站副站长梁慧聪研究员,承德市林业局果桑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子海等为技术顾问。201*年6月由协会主办成立了兴隆县苹果技术传播站,聘请中国农大土肥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赵玉萍教授为首席专家,并与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签订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组织会员到北京中日友好观光果园参观学习,推广苹果小冠开心形、主干高光效开心形先进修剪技术,实现了优种苹果质量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并以此制定了适合本地推广的“承德市地方标准-红富士苹果生产管理综合标准”(DB1308/T040)。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协会以“科技+协会+基地+农户”互动合作模式,实现了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协会基地被市科协命名为市级科普基地。“协会为平台、支部作后盾”的协会运行机制,创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种新模式,被誉为“支部+协会”=“发展+实惠”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之路,201*年,“支部+协会”的工作经验在全省农村进行了推广。

201*年,河北农业大学“三优一体化”苹果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在了车道峪村,其项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挖掉自己效益较差的板栗树和山楂树,将其改造为“三优一体化”苹果园,果农自筹资金购置“三优”苹果苗共两万多株,栽种“三优一体化”苹果苗200多亩,协会多次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家陈海江教授来村里为果农传授“三优一体化”苹果园相关技术。“三优一体化”苹果园建成后平均亩产9000斤,商品果率达85%以上,每亩收益可达两万元,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原有老果园。该技术体系将逐步取代现有落后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快车道峪村老果园改造、调整产业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兴业:“低碳农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兴业县是广西生猪主产地之一,现有有规模养猪场、养猪户5000多户,全年出栏肉猪60多万头。为减少养猪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县加强环保型畜牧养殖业管理,积极推行无公害畜牧养殖,引导规模养猪场、养猪户以建设沼气池为突破口的方式推进无公害化养殖,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方式,发展畜牧产品。同时,大力实施“沼气进农家”工程,把沼气池建设作为民办实事项惠民工程来抓,深入推广生态庭院建设。目前全县建立了2.3万座沼气池。如今,在该县广大农村都流传着建设沼气池的顺口溜:“早建赢、迟建亏、不建支出实不低!”沼气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现在,该县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多项综合利用循环模式。该县葵阳镇农民吴点文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坡地500亩搞立体种养,采用“养殖(猪+鸡)+沼气+沼肥+果树”模式,种植黄金橘、贡柑、砂糖桔、荔枝、鸡心黄皮等,年出栏肉猪5000头,肉鸡80000羽;种出来的贡柑、黄金橘等水果肉嫩鲜甜,受到了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大力发展免耕种植业,把秸秆还田是兴业县发展“低碳农业”的又一亮点。去年底,该县大平山镇山南村、阳村、三联、高良等村出现了抢收稻草新现象。农民梁大伯说:“以前,秋收结束后一把火就烧掉的稻草,现在可值钱了,随着村中的免耕马铃薯面积不断扩大,需大量的稻草覆盖,我们不但不烧还要购买稻草才够用。”由于马铃薯免耕技术具有薯块大、表面光滑,色泽光亮,收获不用挖薯的优点,即:摆一摆,盖一盖,捡一捡就可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所以很受农民朋友青睐。日前,该县在大平山镇南村、阳村、三联、高良等村建立“稻薯双免技术”万亩高产示范田,全县发展冬种马铃薯10万多亩。仅食用菌、免耕马铃薯每年消化稻草秸秆约占该县26多万亩晚稻产生秸秆的12%左右。

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农村股份股份制的考察与分析

历年生产、生活实践证明,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因此,各个地区因地制宜,积极发挥其地区位优势,产生了多个亮点:本文仅对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农村股份股份制的发展历程做一简单回顾。

周村区位于淄博市西北部,总面积263平方公里,辖11镇,3个街道办,215个行政村,总人口29.1万人。自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改革,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羁绊,从1980年产生股份合作制雏形开始,至今已经历了自发形成,选点试验、全面推进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目前,股份合作制企业已成为全区经济组织的主导产业,达到1392家,占整个区层及乡镇企业总数95%。1994年,周村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2亿元,财政收入1.4亿元,粮食总产11643万公斤,亩产714公斤。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043.7元,农民人均收入1813元。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果。周村城乡显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但之前,农户并没有意识到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会在联合起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下实现。当他们认识到这样做有必要时,农村中的合作经济组织也就营运产生了。周村的经济之所以发展的快,很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实行股份合作制。但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也同其它经济体制的产生一样,经历了模索,试验,深化等阶段。

80年代初,农村中新旧体制在相互碰撞和磨擦的时候,周村人从产权明晰找到突破口,在不断探索和试验中使服务合作逐步完善和深化。大体分为下列四个阶段:(1)自发形成阶段(1980-1986);(2)探索试验阶段(1987-1991);(3)迅速发展阶段(1992-1993年底);(4)全面深化阶段(1994以来)。在这个过程中,周村区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其中也不令周村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新秩序努力奋斗。山东省省长赵志浩与副省长王建功先生指导工作,各级专家也对股份合作试验工作进行了研讨论证。到199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比改革试验前的1986年增长6.84倍和26.4倍。全区607家乡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产总额达到12.3亿元,比1986年增长了10倍。

为什么股份制纠纷农民带来这么大的甜头呢?归根到底是股份制的产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个别到迅速发展,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周村区经济波动的普遍现象。人们已全继续谈论,研究和关心它的运行和发展,在实际中不断完善它的运行机制,使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十余年的不断试验探索,股份合作制深化发展中表现出如下形式:(1)公转民营型,特色是企业权属由公款有变为私有;(2)民有民营型,这种形式是大家共同筹资入股,共同办厂,共同经营;(3)拍卖型,如周村镇关家村的东风化工厂,企业的66万元资产除8万元量化给企业职工外,剩余的5万多元资产由21个职工全部买下,实现产权有偿与为;(4)私人控股型;(5)共向参股型,这种形式,即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专院校,企业与法人单位互相参股入股。这5个组织的形式是向着有利于生动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将继续进行大专、周村人也随着深化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对企业产权制度尝试着生产的举措,举措1:产权归属界定,现有国有企业的资产,其产权归国家所有;现有集体企业的资产,区属企业的产权归区所有,乡镇企业的产权归所属乡镇所有;村办企业的产权归所属村集体所有,企业现有职工集体购买的产权,按企业净资产80%出售,剩余20%,根据企业现有在职职工贡献大小,折股量化到人。措施2:资产评估与剥离。措施3:产权出售与转让。

不可否认,上述措施使得股份合作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股份合作制初期,解决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完善了企业的分配制度和运行

机制,使企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经济与社会多多益有了较大提高,为发展市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一)股份合作制明晰和优化了产权关系,但使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使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实现了由“公有”到“共有”的转变,从是股东,人们真正当了家,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建立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舟共济的局面。(二)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为促进企业发展形成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三)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四)为经济腾飞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经其以上分析,我们能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呢?周村区在这十几年探索股份合作制中,经历了酸甜苦辣,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合作批准为省和国家体验区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一)基本经验与体会。(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一抓到底;(2)教育引导、政策激励、加强领导、全面推广;(3)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组织规范、确定目标;(4)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做到当面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企业在分配中,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三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职工除了领取工资外,还可它拿到股息,同时,企业注意加强职工社会保险,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5)健全企业章程,化组织层次,发挥组织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二)在实践中继续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必然趋势,是亿万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现阶段最佳选择,人们在几十年的实践探索认识了一个道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建立一个管理上联营、经济上联利,政治下联心的组织,在农村存在着多经济成分,多生动层次,多经营方式的条件下,股份合作制是最好的组织形式,它实现了群策群力,群体共有,合作经营是社会化,具体化的公有制,当然,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股份合作在营运中还显露出来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但,请消费,股份合作制在农村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组织形式。

南街村的经济发展

南街村距郑州并不很远,驱车向南也就是120公里。此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京深公路),西临京广铁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05户,3130口人,1000亩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

村党委会下设22个基层支部,279名党员,村民委员会下辖15个村民组;村企业组织?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大一企业。和全国无数个乡村的百姓一样,昔日南街村的群众承袭着祖先的传统美德,伴着沉重的历史车轮,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祖祖辈辈在那几分贫瘠的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维持生活,繁衍后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吹绿了南街村。这个在中国地图上难以寻觅的普通农庄,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崛起。当岁月娣嬗,往事已成为陈迹,与村里老人们在一起,回忆那个年代,不胜感慨。过去的南街村,是全县出了名的“难街村”。

大多数村民住的是破草房,粮食少,光棍多,吃盐买油,只有靠一点鸡蛋兑换;路面上尘土飞扬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南街人无不心酸痛苦,不堪回首。

实行联产责任制后,村集体所有东西都分给各户。后来因为地处城区的农民一部分弃农经商,部分农田撂荒,加之缺乏统一管理,出现了粮食生产下降及小偷小摸、不赡养老人、孩子辍学、邻里争吵等不良现象,原先承包给个人的两个集体工业(砖瓦厂和面粉厂)不能按合同上交所得利润。1984年,村党支部在广大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把个人承包的土地、工厂,逐渐收归集体,实行公有制,集体的规模经营出现了。他们以“农”为出发点,靠农业上工业,围绕龙头上配套,终于使南街旧貌换新颜,穷了多少个世纪的南街富了起来。

南街村在一个好班长(村民对村党委书记王宏斌的爱称)和一个好班子的领导下,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沿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探索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营中他们坚持外圆内方的策略,从“玩泥蛋起家”到“玩面蛋发家致富”,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91年摘取河南省村办企业“亿元村”桂冠,而1997年产值突破16亿,利税8600万元。1998年计划完成产值18亿,本世纪末要突破20亿大关。

由于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村民的生活实现了供给制;就近入托入学,人身保险等实现了全免费,公益事业日益发展,形成了一个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小区。但南街人并没有满足,眼下,他们又提出了向共产主义小社区(指具有一定共产主义因素的南街小社区)迈进的宏伟目标。到那时,南街村的业绩将更加辉煌,成为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颗更加璀璨的明珠。

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改变着自己,生活和环境。

加大农业投入农业是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村党委始终把农业放在基础的地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坚决抓农业不放手。他们依靠农业转化经营,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为了加强农业这个基础,他们结合南街实际,按照政策,尊重民意,实行了农业生产上的统一规模经营,建立集体农场,分设专业队,如农机队(主要负担农产品的运输和工程建设),农业队(主管农田的播种收打)、积肥队(主要是扫厕所和积肥)等。队与队既分工又协作,较好地控制了农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

为了加大农业生产的投资,村采取了以工促农的方法,连续多年从村办工业积累中抽出420多万元资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上

的耕播收打机械化、浇水喷灌自动化、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管理专业化,形成了林、田、路、渠、水、电、机械配套,实现了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近几年来小麦、大豆、玉米等年平均亩产900公斤。

增加科技含量

近年来,由于新的工业项目接连上马和公益设施的兴建,南街村目前仅有耕地950亩。村党委决定在严格节约用地的同时,要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率,充分得用耕地,搞立体化农业,开展无土栽培实验,向空间要产量。从喷灌逐步向滴灌过渡,加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慎选良种、科学耕作、施肥、浇水、改变耕作制度、实行套种间作、实行多种多收等方面下功夫。并通过职工科技培训中心为提高农技人员的技术素质,确保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前进。

南街养殖场,始建于1992年。养殖场由原来单一的养鸡场起步,逐步发展到养猪、养鱼及水特产养殖。鸡蛋车间年生产鲜蛋180吨,水产车间现有设备一流的饲养水塘9个,温棚两个,车间实行鲤、草、鲢鱼混养,年出塘鱼12吨。为了改善群众生活,又建立了元鱼、蝎子、鳝、鸭、牛蛙等繁殖场。1997年,扩建母猪舍一幢、商品猪舍一栋,占地1600平方米,为了保证生产,又投资24万元,为养猪配备了新设备。家禽、家畜、鱼类饲料实现了管理规范化、饲养科学化。

加大科技投入求发展?

近年来,集团公司倡导科技兴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产品检测系统和电脑网络系统,对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年度科技开发投入占上年收入的5%左右。

在工业区内设有职工科技培训中心,图书馆、技术室、微机模拟操作室、产品实验室等,有各类技术书籍,也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科技进步的关键是人才。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公司现拥有一大批各层次的技术人和一支德才兼备的企业管理干部队伍和素质较高的职队伍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工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抓教育、重科技、重人才,把握住了工业脉搏;增大投入,加大了工业自身的能量的使企业充满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批又一批名星企业在南街脱颖而出。

鹅公岭村的股份合作制: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鹅公岭村的基本情况

鹅公岭村是属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管辖的行政村,下面不设自然村。鹅公岭村北接东莞,南靠布吉镇,距市区不到20公里,交通便利。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该村除了已被深圳市征用的“菜蓝子“用地,村集体实际上已没有农业用地,发展经济只能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鹅公岭从行政村的名义办有鹅公岭经济发展公司和鹅公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公司。其中,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鹅公岭实业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按《公司法》要求,规范登记为实业股份合作公司,201*年更名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鹅公岭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是为了满足兴办“三来一补”企业的需要,以村属企业名义注册成立的。鹅公岭经济发展公司拥有鹅公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56.5%的股份,相当于鹅公岭村的控股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租金和“三来一补”,企业的产品加工费的结汇收入,其他收入来源还有商铺租金,鹅公岭实业有限公司的分红。

二、鹅公岭村股份合作制的创新:“对横岗模式”的突破

鹅公岭村股份合作制是在“横岗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对“横岗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设置募集股,引入资金要素,走出了开放的第一步。设置募集股的起因是鹅公岭村为了建一个自来水厂,因为资金缺乏在村民中筹集了100多万元,全村1153名合作股的股东只有58名没有参加募集。设置募集股,引入了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同时,也得到了股东的支持。这使村民认识到,通过资金等要素的投入,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对于从集体获得的无偿的、金额不具体的合作股,如果村民预期不足,或者村民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搭便车”行为,那么,村民的理性行为就是争取更多的分红,即形成分红的刚性,而不是关注集体经济的发展。设置募股集资后,由于村民有了直接的物质投入,且这是一种投资行为,弱减了原有股份的福利色彩,村民将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以资金入股,其产权明晰,股权易于流动,也为今后吸纳外来资金和其他要素埋下了伏笔,形成了一种开放的示范效应,使股份合作制走向成为可能。

二是允许股权在社区内流转。合作股可以抵压,可以依法继承转让,但必须经董事会审查同意和办理有关手续后方为有效。募集股可以在公司内部转让,抵押和依法继承。虽然股权流转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允许股权流转意味着打破社区封闭性的初步尝试。有了股权流转,社区内后要素可以自由地流动,特别是社区成员不再担心,因为外出就业而被取消分配资格,或者担心因人口流动其利益受到侵蚀,有了股权流转,将来股权向有能力的人,例如经营者适度集中也有了可能,而这将激励企业经营者采取一些长期投资行为,从而扩大企业规范,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果继续规范运作,这将是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直接走向公司制的重要尝试。

三是构建了公司治理的初步框架。鹅公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按有关法律规定注册登记,并构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的运作框架,这为村委会与股份合作组织两者的职能分离打下了制度基础,也为今后的进一步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成立有限公司的,规范市场的竞争主体的出现,将为社区向外发展,拓展合作空间提供良好的机遇。

张家口地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

1984年,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部分乡镇试办了农村合作基金会,成为河北省率先建立这种组织的地方。康保县芦家营乡合作基金会又是张家口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乡会。经实践探索,1989年7月,张家口地区制定并印发了“张家口地区农村合作基金会示范章程”,加强对全区合作基金会规范化指导,到1990年,全区12个县265个乡镇,已有259个建立了基金会。其中以乡镇建会的236个,占乡镇总数的89%,占已建会乡镇总数的91.1%23个乡镇以村建会,共建221个村会,还有11个县建立了县联会。

一、筹建与组织

张家口地区筹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动因,就是为了管好用活集体积累资金,包括原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和新提留的积累。

张家口地区农村于1982年普遍实行了家庭承包制,集体的牲畜、农等作价归户,使这部分集体资产中实物形态变成了货币形态,由于人民公社的解体,原来由社会统一管理财务的体制不存在了,集体积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相当混乱,出现了“管不住、用不活、收不回、漏洞多”等问题。致使集体资金大量流失,集体家庭越来越空。

同时,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户和集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何摆脱上述困境,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

张家口地区各县为比曾提出各种主张,做过各种探索:一种是将集体积累资金冻结存入银行。这样做虽然可以保住剩余的集体资金,但只作为“死钱”管理,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一处是实行“队有村管”,即将原各生产队的集体积累资金交所在村委会统一管理。这样解决不了乱借乱用问题,还会出现村委会平调原各生产队积累资金的新问题;一种是拟将集体积累资金平均分给各生产队社员。这样做不仅集体家底削弱了集体的经济实力,而且还造成集体完全瓦解的印象。在否定了上述几种设想和做法后,张家口地区创办了可以管好又能用活集体资金的形成合作基金会。

依据中央有关政策,张家口地区规定,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乡村企业经济内部的管理和融通。集体资金的非营利性有偿服务组织,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股分红,不向社会搞存贷的原则。其借用信代手段管理、融通资金。

村合作基金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及各入会生产队的代表组成领导班子,在乡镇指导下工作。由于村会资金有限,张家口地区拟将所有村会向乡会过渡,以使调剂各村资金余缺,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二、资金筹集

与建会的宗旨相一致,张家口地区农村合作基金会初建时,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部分,即农业合作化时社员投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公有化股份基金和生产费股份基金;合作社以来历年积累的集体积累资金,统称原集体积累资金。

上述资金转入合作基金会的基本做法是:首先清理原生产队的财务、分清债权、债务和财产物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然后将各项积累资金净值折股到户,以户入会。

少数原生产队集体积累资金较少,不便折股到户,还有部分原生产队因各种原因,不采取折股到户做法。这些单位则以原生产队集体名义入股,加入合作基金会,由基金会镇发集体股金证。

三、资金运营

建立合作基金会不不仅是为了管好集体积累资金,还要用活,使这部分资金在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充分有效地管理、使用基金资金,张家口地区作了一系列规定,并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其实施,其内容主要有:合作基金会的资金使用对象是会员,重点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坚持谁的钱,谁优先用的原则。在资金自用有余时,也可代给经营好,效益大的乡村企业,但只限于短期的流动资金。

借款一般坚持数额小,期限短、见效快、效益大的原则。对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其他非生产性项目不予支持。

实行有偿服务。对借用合作基金的单位或个人合作收取资金使用螺丝帽,以保证资金保本保植。资金使用费根据不同用途订出不同档次,一般不高于信用社放款利率,对贫困产给予优惠。对逾期欠款,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提高资金使用费,以实物抵账等办法。

建立借款和资金管理制度。如贷款要主体人申请,有担保人经一定审批手续,实行贷款分管,健全财务管理和现金管理制度等。

由于各县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存在差异,各基金会在实践中,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有些变通。

四、收益分配

合作基金会的收入主要来自放宽获得的利息。还有少量存款利息和服务收入。

张家口地区基金会章程规定,基金会不以营利为目的,但要讲究经济效益。基金会的收入除开支工作人员报酬和业务费用外,主要用于股金分红和集体积累,不得用于其他开支。代管金只付息不分红;新扩股金一年内只付息不分红,超过一年的既付息又分红;原生产队集体积累转化来的股金只分红不付息。章程还对基金会净收入分配作如下规定:股金分红一般要占50%~60%,集体积累一般占40%~50%,集体积累也可以采用配股的形式落在会员名下,股金分红要及时兑现。

在执行中,各地各年底实际情况又有变动。如怀来县沙城镇基金会,初建时股金分红占净收入的比重曾高达80%左右。近两年,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不再按比例提留股金分红款,改为每年从净收入中固定提取5万元作为股金分红。1990年股金分红占净收入的比重仅为24.3%。

但是,有少数基金会因各种原因,未能兑现股金分红。据地区统计,1990年区内有24个行政村,151个村不能做到股金分红。

五、主要问题

1.行政不适当干预严重。各级领导利用职权干预基金会业务不作的事屡见不鲜。如指令性批放贷款;动用基金会积累用于与基金会建设无关的事项;随着解聘和任命基金会工作人员等,使基金会难以自主经营,为解决这个问题,张家口地区有关部门多发出文件,明确指出:“不准依仗取权批条子,随便动用基金会资金”,对“依仗职权违章动用合作基金者一律按违反财经纪律论”处。1990年又专门发出《严格罅行政不当干预合作基金会的意见》。

2.普遍存在逾期沉淀贷款。造成的原因很多,有的属于基金会管理疏漏,放宽时未对贷款户作仔细调查;有的属于贷款户经营亏损;严重的是行政不适当干预,一些党、政领导人指令性贷款。

3.可融资金数量有限。受现行政策制约,基金会资金来源路窄量少,加上新旧沉淀贷款,实际可活动资金不多,有的乡会内,各村的钱由村管,不让外借,乡会内不融资,更显资金不足。

农业产业之路

在我国,农业的地位尤为重要。农业的特殊地位,不仅源于农业是一切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我国是有12多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有9亿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但作为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仍然较大,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还占18.4%。农业不仅提供粮食和各类食物,而且农产品还是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还是工业品的重要国内市场,所以农业的发展状况,对整个国农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重要的直接作用。

农业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这条路。以下可知,湖南省西洞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这路在长期探索中逐渐拓宽。目前西洞庭农场农业产业化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湘陵糖业公司、天宏纸业公司、银鼎纱线厂、烽威粮油食品公司、汇美罐食品公司,三家脱水菜厂等12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1*年以后,西洞庭农场GDP每年增长16%以上。201*年GDP可达2.95亿元。

一、粮食吃不完,卖不掉酿酒!西洞庭农场有9万多亩耕地,1978年以前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国家的投资和扶持,西洞庭粮食生产出现了飞跃性发展。经历了几年“卖粮难”的困境,西洞庭人深刻认识到,要想赚钱,就必须把农产品加工增值。

于是,西洞庭人充分利用经济底子较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即针对稻谷多,收购价低的特点,开始利用稻谷酿酒。当时100公斤稻谷仅值30多元,但可酿成白酒3040公斤,能卖60多元钱,利润十分丰厚。而后,在短短5年内,酒业的蓬勃发展。其中一分场酒厂的“沉玉泉”白酒销往全国各地,每年向国家上缴收200多万元,分场效益也大幅度提高。

酒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相关待业的发展,特别带动了包装行业和运输行业的发展。于是非农业人口队伍壮大起来了。上世纪80年代来,西洞庭农场共有职工1.7万多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职工也有8000多人。

二、无序竞争起内江调整

由于全场9家厂分属总场和8个分场,没有形成集团,也没有建立行业协会,各家酒厂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内江使和各家酒润逐渐下降,以致亏损,不到三四的便纷纷倒闭。与此同时,外面设备先进,规模宏大的酒厂乘机发展起来,占领了市场。

西洞庭人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市场规律,摸索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之法。农场党委认为,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百战百胜,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全场一、二、三产业及各企业必须形成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首先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干预措施,有效地制止了低层次项目的重复上马。目前杰豪包装厂在常德市同行业综合实力排第二,在湖南省也享有盛名,每年完成销售收入201*万元以上,税收200万元以上。

打造四条农业产业化链条。一是“蔗糖纸环保餐饮具”产业以糖厂为龙头,由农工种植4~5万亩甘蔗供糖厂榨糖;蔗糖除投放市场外,还供罐头食品厂生产罐头;甘蔗渣供纸厂制造浆和造纸,纸浆用以生产环保餐饮具,部分纸供包装行业生产纸箱;滤泥及废水供混配肥厂生产有机化肥。二是“柑橘、西红市、头、湘莲、食用菌”产业,三是粮棉油及蔬菜加工产业。四是办好与家砖瓦厂,保证本场建设需要,并向周围乡镇输出。

三、企业与农工绑起

201*年以前,西洞庭农场虽然形成了全场一、二、三产业齐全的企业群体,但企业农有各自

的利益,结果导致了“工业产品畅销时收不到原材料,工业产品滞销时原材料多得成灾”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实行了把同一行业链条上各企业和农工绑在一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同进同退”的整体。一是建立蔗糖协会,瓜果罐头食品协会,砖瓦协会,柑橘协会、养牛协会、珍珠协会、食用菌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实行“订单农业”。三是引导工业及哺农业。四是制定了“双调”方针,围绕市场调整工业,围绕工业。

四、实现超常发展招商引资

大力招商引资,推动龙头企业产权制度,积极开拓的经济增长点,获得新突破、新发展。201*年,西洞庭农场引进资金1.5亿元。随着客商的到来和资金的流入,一大批高、中级人才,成套的先进技术完善的管理经验和广阔的市都到了西洞庭。

我国农业中商品化程度,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提高,自给性、半给性、农业的比重已隆为次要的地位。商品性农业在不少地区已上升为主要地位。特别是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分析,要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即转变为市场农业,还需要从各方面前进。

农业产业化之路是农业发展的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是按照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经营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两经、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的产业化作用就在于它对传统农业概念的更新和拓展。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我国现阶段时有发生的“买难”、“卖难”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农村亿万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势单力薄的小生产不仅难以抗御市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农民的稳定的经济收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性产业与大市场的矛盾,逐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的方向。而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以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他的可行性。

在江苏锡山市一大批产业化的站办农场正在崛起,而陈市村站办农场最具特色、在短短的三年内形成了拥有120万元固定资产的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在办场的第一年,他们实行农牧收结合,以少量资金投入,利用菜边养鸡,用鸡粪和自加工饲料喂畜、畜粪作蘑菇料或养鱼、再用蘑菇废料和河泥肥因的良性循环路子。农牧并举,互补互利、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他们的发展中有效地促进各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农业最大限度地增产,在资源利用、结构调查、功能转换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陈市站办农场围绕产业化经营取得发展的举措是:围绕市场经济、不断开拓产销直流经营。在镇、村集中设摊、销售蔬菜、西瓜等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市场。这样一般自销比批发每公斤多售0.6-1.0元,规模经营农场稻草处理难是个普通问题、每公斤稻草4元钱也无人要,陈市站办农场将好稻草加工成粗饲料喂畜。将质量差的稻草加工成草筋,以每50公斤20元的价格出售给施工单位,变废为宝,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了农场的综合效益。在他们的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农业生产是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弱质产业,若不加以引导、资金人才技术往往自比利益高的非农产业流动。这将使农业处于严重不足,发展缺乏后劲的困境。农业产业化使生产往后延伸至二、三产业。把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贸易联系起来,形成商品生产的大循环,从而有效地挖掘了农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能力,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陈市站办农场年年翻番的业绩下,增强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信心。例如:加快吨粮田的建设。逐步扩大粮田经营规模、养殖业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他们正在着手制烧鸡,盐水鸡等出售,并筹集资金建小型冷库。搞好旺季农场蔬菜、瓜、果、禽畜产品的储运、加工;再进一步办好酒厂、饮料厂,启动产品工业、消化本地区农副产品,保证农场经济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了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围绕市场进行生产、企业力求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商品率的产品,并在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中实行高科技投入,在品种改良和农副产品储藏、运输、加工方面进行深度开发,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小城镇的工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业的发展又将更多地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和设备,促进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经济交融,促使城乡优势互利,打破城乡分割。

陈市站办农场的经验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树立了榜样,通过对他的分析,使我们更坚定了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口号提出的情况下,农业的产业化道路,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使我国农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因此,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实现路径探讨来自塞飞亚公司的经验

塞飞亚公司座落于内蒙古宁城县汐子镇,其前身为塞外实业公司属乡镇企业,企业的主营产品经过多次更迭,后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论证,最终于1997年选择了肉鸭养殖,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饲料,肉鸭养殖与深加工,公司拥有种鸭厂、食品加工厂、包装厂、饲料厂、养殖厂等。

内蒙古汐子镇有农业人口3201*人,主产玉米,要在这样偏僻的山区发展养殖业,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产业选择必须切合当地资源禀赋。②要有相当的原始积累或能通过置信的抵押品,来获得必要贷款。③要能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从而将产业发展成一个政府愿意支持,农民热忱参与的共同事业。④产品要有好的市场前景,而且投入产出的周期不要太长。⑤要适用于发展农业化的稳定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稳定的制度安排,从使参与交易的各方获得持续性的合作(交易)剩余。

塞飞亚公司通过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调查后发现,饲养肉鸭的好处在于①鸭饲料由当地主要农作物玉米加工而成解决了农户卖粮难问题;②鸭类通过水流循环回归农田是天然无污染肥料。

二、“公司+农户”合约的签定

塞飞亚公司经过多次的发展试错,最终选择肉鸭产业作为企业的主导产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市场行情,1997年企业上马600万只肉鸭产业化项目,由于在发展之初击破要大量资金,而这正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将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决定与农户合作,将雏鸭养殖到可以屠宰的肉鸭由农户完成。

这给企业带来的隐含好处之一是,众多农户一起为企业提供数额具大且长期免费使用的一笔资金,现在以年产600万只,一年平均5个养殖周期。大概在任意一个时间点上农户手中拥有120万只养殖中的鸭子,由于鸭子和鸭饲料是从公司购买的,一只鸭雏6元,一只鸭雏配3公斤饲料,每公斤饲料3元钱,经过计算便知,企业从农户手中筹集了120×6+120×3×3=1800万元零利息资金,只要企业存在、规模不改,该笔资金将永远使用下去,除此之外企业还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也节约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解决了公司发展过程的土地问题,因为农户开始阶段均是利用家庭闲置空间养殖,其农产品的边际生产价值几乎为零,所以企业分期向农户支付租金便可相应的鸭舍,而这租金是相当低的,这使企业获得了潜在收益。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发现分散型的家庭养殖有很多缺点。①家庭养殖污染居民区的环境对居民区内其它家庭造成负面的外部效应,这不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也受到其它家庭的抑制。②在居民区内的鸭子容易受到细菌侵害。③分散型家庭养殖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应用。④鸭农仅利用宅前屋后的剩余空间来养殖,扩大再生产的养殖数量会受制于房屋的面积,因此企业通过重新策划决定采用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公司+农户+基地”。

三、“公司+农户+基地”合约

由于塞飞亚公司的合约经营的生产方式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得塞飞亚公司成为当地政府的生态农业的重点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多方面支持。

汐子镇政府为了配合塞飞亚公司的基地建设,以低价出让荒滩沙地和山头以促进基地建设,政府还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为农民争取了400万元的扶贫贷款,这样养鸭户就以20户为

单位,集中在某个荒滩(多是盐碱地)或山头,按合约规定和房舍标准集中建房进行规模养殖。

“公司+农户+基地”的合约安排可以给交易双方带来效益上的改进和成本的节约,因为这种替代使生产(养殖)、管理技术指导、运输和鸭粪处理等诸多方面集中在一起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既节约了农村用地,又优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四、农业产业化路径优势

公司具有充裕的雏鸭生产潜力而公司养殖厂的实际生产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公司必须应用产业化合约的形式,供助农户在养殖上的参与来解决公司生产流程中局部生产能力大及用此带来的产品结构不调的矛盾,同时通过和农户签约的产业化经营,能保证及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公司在同类生产企业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雏鸭食料主要由当地主要农作用玉米加工而成,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鸭粪又可回归农田,塞飞亚与农户合作,这不仅对农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201*年仅养鸭一项就为农民实现社会效益3000万元)而且对生产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效用。这也可使企业得到政府的支持,使公司有了要求金融部门贷款支持的充分理由。

本案例分析证明: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完全一体化的中间形态“公司+农户+基地”的合约形式,是如何集中市场的高能激励和组织(管理)效用的双重优势,因而被农业产业化所选择,以及在应用过程中企业、农户、政府三方面的合作博弈,最终导致农业产业化的成功,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论河南科迪食品集团发展模式承租返包

科迪公司是注册于河南省商丘市的一家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在全国民营企业中排第43位。)

科迪公司的产品大多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所以,优质农产品原料的稳定供给是公司稳定经营和不断发展的基础。这些农产品原料的一部分可以随机从市场上获取,但大部分从市场随机获取有难度有困难,芦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作物生长周期长达20年,而且下种以后前两年都没有收成,第三年也只有少量的收获第四年以后才能进入收获盛期。这就意味着生产者承受长达3年没有收获或少量收获的风险;当芦笋进入盛产期后,产品能否卖掉以多什么样价格卖掉也具有不确定性。出于对于这种市场带来的风险的担心,一般农户在公司需求量很大的芦笋种植上往往止步不前,公司对这种原料的需求在很多年份不能得到满足。

为了解决芦笋的稳定供应的问题,公司在综合分析上述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从1997年开始,下决心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并创造了独具有特色的“承租返包”模式。

“承包返租”运作的基本思路是:公司以一定代价把原由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从农户种承租过来,对所租土地进行规划并建设水、电、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然后再节换承包给农户耕种。公司和农户承担按公司要求的品种种植,交纳承包费,以及把产品全部卖给公司的义务;公司则承担向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服务和保证按一定价格收购产品的义务。

“承租返包”模式的实施不但使科迪公司的产品生产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而且给公司、原土地承包户再承包者三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创造性解决了土地使用权的分散化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实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符合《农业经济学》中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要求;将农业生产过程直接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循环体系中去;大大提高了家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农产品的产品化水平。保护价和保证全部收购举措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农民的风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产品中生产的积极性。对产业化商品化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

大幅度扩大了农民收入,对其购买力增加,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有深度影响。

“承租返包”作为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确有深远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

荆州的兴旺之路

荆州市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总人口628万人,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万亩,是国家粮、棉、油、鱼、猪等产品的商品基地,也是传统的粮绵集中产区。为了摆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产品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困境,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从发展特色经济入手培植主导产业,通过开展资本营运状大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了较快发展。

一、以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荆州市始终坚持从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特色产品入手,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为产业化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1.是培育优势产业。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状大粮油,棉花、水产、生猪、禽蛋、蔬菜、瓜果、林木、种子等九大产业,目前这些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已初步显现出来。全市已建成养殖基地128万亩,去年水产品产量达到44.25万吨,实现产值27.19亿元。建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兴建了大型粮油产品加工企业,使传统的粮油产业焕发了生机。

2.是开发名牌产品。我们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比较雄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好的优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争创农业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特色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荆州市很多产品都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仅国内市场畅销,有的还打入国际市场。

3.是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商品的生产基地。我们发挥企业和农民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到农村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如湖北天颐科技股份公司在全市建立优质油菜基地14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100万亩,公司产前提供良种,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保护价回收产品提高了农民建基地的积极性。我们对部分农产品制定了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农产品从品种选择,栽培一直到收获等各个环节实行比较严格的监测,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农业效益。

二、以抓好资本经营作为壮大龙头企业的着力点,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资本经营手段,开展大融资,兴力大项目,培育大龙头,推动大发展。

1.兼并重组活化资本,培育龙头。引导一些企业抓住有利时机,以资产为纽带,开展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实行低成本扩张,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如湖北银欣集团从1994年开始,先后租赁兼并了新沟镇12家经营不善的乡镇企业,盘活存量资本2500多万元。

2.组建集团,优化资本,壮大龙头。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汲取优质资本,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3.合资嫁接,引进资本,发展龙头。坚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一方面着力盘活存量资本,一方面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多方寻求合作伙伴。如分别与英国、台湾等地工商企业合资兴办了吉象、福江两家企业。其中吉象木业公司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2亿美元。

三、以发育中介组织作为龙头企业加基地农户的联结点。把发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市场中介组织作为重要方面来抓,既减少了交易成一,又为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提供了保障。

1.引导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充当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在信息、技术、渠道

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他们转变思想,为龙头企业当好配角,在服务产业化中搞活自己,石首市林业局积极组织下属为吉象公司搞好配套服务,木材公司为吉象公司运输产成品。

2.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充当市场中介组织。如荆州区纪南镇养鸡协会通过双向合同的形式在龙头企业和养鸡户之间搭起桥梁,与正大集团等鸡苗孵化,饲料企业签订鸡苗,饲料供应以及部分产品回收合同。

3.鼓励乡镇机关干部下海创办中介服务组织。115个乡镇共有95个乡镇分流干部,创办了不同类型的农贸公司,示范基地等中介服务组织。洪湖市戴家场农贸公司从帮助农民销售辣椒,豆角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镇60%以上的农副产品由公司经销。公司对农民采取三定三供一回收的方式实行全方位服务,调动了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

四、以创新利益机制作为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点。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确保农民合理得利。目前荆州市龙头广泛运用的利益连接机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1.合同制。这种形式是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的主要形式。如银欣集团今年与监利及周边县市近10万农户签订了30万亩优质稻收合同,公司向农户承诺“四包”,承诺优质稻收购价格比常规稻高出10-15%,调动了农民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2.合作制。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各种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以会员身份加入协会,按协会要求组织生产,协会负责回收产品,并提供无偿或抵偿的配套服务。

3.股份制。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在龙头企业中拥有股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五、以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增长点。在龙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大力引进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2.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动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开发,高薪聘请专家,建示范基地,买断技术等多种形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

3.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的发挥科技实力较强的优势,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

六、以创造良好的环境作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支撑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和服务。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营造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1.改进领导方法。摒弃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农村工作领导方法,实现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变指标约束为信息导向,变行政推动为市场拉动,变部门封锁行为融合;变区域割据为开放经营。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制定、落实产业化政策上,放在培育兴建,扩大龙头企业和各类市场上,扩大龙头企业和各类市场上,放在提供,改善,优化配套服务上。

2.落实优惠政策。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结合实行,对龙头企业在征地、办证、融资,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同时,开辟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对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工棉粮加工龙头企业在收购,运销农产品上,任何单位不准随意拦在检查、扣压车辆货物和罚款,确保畅通无阻。

3.搞好协调服务。重点是对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市委、市政及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协调和服务的工作,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1979201*年的西部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不论是在农业化末期还是在工业化初期,都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即使在以知识经济为底蕴的21世纪,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不但养育着成千上万的生灵,而且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走出院全面短缺的困境,并出现了结构性剩余,农民生活水平也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但农产品剩余没有给农民带来喜悦,接踵而来的是通货紧缩和卖难问题。面对无情的市场竞争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种种游戏规则的约束,传统体制下农民靠政策和价格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业资源配置低效,农村经济低位运行,农民增收渠道狭窄。面对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外部环境的挑战,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在富有历史性挑战的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我认为甘肃省为了摆脱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进行的农村战略性调整是很有成效的。

目前,甘肃省总体上处在农业经济对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对城市经济贡献向反哺转变时期,即初步步入工业化。但如果剔除以典型资源型建立起来的而并非由农业化过渡到工业化的白银、金冒、嘉峪关三个城市,甘肃省尚处于农业化后期,即农业生产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在整体步入工业化假相掩盖下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极大丰富日趋突现。从改革开放20年的资料看,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不断优化的演变过程,带动了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从增量和结构上都有了大的进步。尤其是农产品存量增长为甘肃人民摆脱饥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调查资料看,甘肃省农业结构仍是在满足数量前提下的小范围调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0.4%调整到201*年的19.7%,农、林、牧、渔业占家业总产值的比重更是举步维艰,可以说改革开放20年来,甘肃省农业总体徘徊在量的积累上。

1978年,党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重大决策,实行一系列搞活经浊的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放了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逐步摆脱了单一生产的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农民收入的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来源,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由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快速。201*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28.70元,是1978年的13倍多。年平均增长率达13.45%。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和阶段性。如:1978~1988年,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农村承包和国家对农业的投入;19881~1998年,农民收入的增加是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收入渠道多元化带来的。

甘肃省农业的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点,以下将从表现比较突出的几点加以总结: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即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优化结构。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的稳步增长,立足国内保证粮食的供给、于是,甘肃省省委1980年虽然突破了“以粮为纲”,但仍“以农为主”。(另外还有农牧并举、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农业经济发展方针。

实行农业集约经营。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一方面农民为了获得高产、优质和高效而运用农药及农业器械。

实施科教兴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甘肃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切实把农业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梧州长洲镇: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着实让农民受益

“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就是好,我们家有了分红,生活比以前好多了。”长洲区长洲镇竹湾村十组村民黎云萍如是说。黎云萍家是纯女户,只有姐妹,无兄弟,她结婚后户口留在本组。在竹湾村未试行股份制前,她家按村规不能享受组里的集体分红,因此很有意见,并多次向上级反映。201*年,该村开始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后,她所承包的集体土地折价入股,有了股份,当年每股分红所得100元,201*年每股分红更是达到了200元。该村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后,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迁入、迁出、出生、死亡”四类因户口变动而引起的分配难题,促使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竹湾村的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在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很多村都推行了农村股份合作制。逐渐实现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据了解,竹湾村针对该村各小组集体经济提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两大契机,借鉴广东发达地区股份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于201*年开始在全村15个村民小组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示范点。这也是广西唯一的农村股份合作示范点。股份合作制实施后,制定了《股东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审计制度》等,各项工作在村干部群众的监督下有序地进行。通过股权和收益的分配,集体资产从原来的“看得见,摸得着”,变为“看得见,算得出,拿得牢”,村组干部对村务的管理由“说了算”转变到“定了干”,推动村务走向民主管理并逐步规范化。

推行股份制后,集体资产折价作股,量比到人。按股分配,彻底解决了过去在收益分配中存在的诸如“出嫁女”、“倒插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矛盾。多年来,没有因为集体利益分配因“出嫁女”、计生问题的上访,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长洲区已对竹湾村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总结,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完善,201*年,全村15个股份合作社分红总额达到64万元,分红较多的小组每股达300多元,平均值比改制当年提高了50%。该镇将于201*年9月在其余6个村全面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

上海农村工业发展研究

上海农村工业作为中国农村工业的一个典型,其发展自己特殊的历史轨迹,上海农村工业萌生于50年代,徘徊于60年代复苏于70年代。

上海农村工业发展现状

1.上海农村工业总产值已近全市全壁江山:经历近5年的调整高速发展,上海农村工业实力显著增强,1997年上海农村工业总产值达2410亿元,比1990年的678亿增长2.5倍,年递增28.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2年24.6%上升到43%,农村产值占全市新增产值的68%,上海农村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上海农村工业增长方式实现了重要转变。这几年上海农村工业规模化,园区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97年底,上海农村已初步建议9个市级工业区,20个县级工业区,其中,9个市级工业区已投入资金39亿元,建成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的区域,已建成投产企业60产,1992年实现产值128亿元,世界排名前500家的国际著名公司中,已有30多家在郊区市级工业区落户,与此同时,郊区加大资本动作和资产重组力度,先后组建各种企业人集团160多家,其总资总达405亿元,1997年实现工业产值利润分别占上海农村工业总产值利润的20%和25%。

3.上海农村工业的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一是大力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使上海农村工业逐步融入世纪经济潮流。至1997年底,上海农村累计批准三资企业8633家,占全市三资企业总数的44%,协议吸收外资147.9亿美元,占全市总数的27%,三资企业已成为上海农村工业和郊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扩大外贸出口交货值,仅为5.48亿元,到1997年,已达470.76亿元,增长386倍,占上海农村工业产值近1/5,上海农村工业的外向依存度显著提高;硬主动拆除行政区域,所有所差别等各种“围增”吸引国内兄弟省市的大企业大公司来上海农村兴办工业。

4.上海农村工业初步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1992年以来,上海农村率先在全市建立起一批私营经济园区,排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至1997年底,上海农村已有个体工商户10万多户,私营企业4.9万多户,注册资本295亿元,私营经济园区80多个注册资本40多亿元,1992年前,上海农村三资企业仅480家至1997年底,上海农村累计批准三资企业达8633家,实现产值600多亿元,至1997年底,上海农村集体经济,外贸经济,私营经济的产值比重为1992年86:12:2发展到1997年的60:25:15初步形成了上海农村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上海农村工业新发展的原因

上海农村工业能有如此发展,是它能克服不利条件,发展有利条件,并制定目标,运用发展措施的结果。

产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需求在为制约上海农村工业继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产品结构趋同知识经济产业比重很低;上海农村工业商品的成本较高,劳动力素质不高,管理较粗放,这些不利条件的制约使上海农村工业发展缓慢,但是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上海农村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上海农村工业新发展创造了体制条件;国家“九五”期间大力加强基本建设等重大决策。为上海农村工业发展新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和三大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上海工业合理调整结构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为上海农村工业实施产业梯度转移,优化行业及产品结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这种有利条件使上海农村能克服困难,大力发展,再加上其发展构想的合理化,一并使上海农村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发展中的典范。

“飞地”型城镇的研究

“飞地”型城镇是指在某一个贫困落后地区中的“飞地”区域里,由于拥有某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长期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人尖对其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自己的增长极和推进型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创新型产业迅速发展,从而带动城镇发展,并最终成为著名旅游城镇和地区。

之所以提出“飞地”型城镇概念,是因为传统的三大城镇化理论存在关缺陷。

传统的城镇化理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特征,即都强调农村城镇化必须经过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完成,而“飞地”型城镇与之鲜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不经过农村工业化阶段直接向农村城镇化过渡,实际上传统的农业城镇化理论只解释了农村城镇化实践中的普遍现象,只具有普遍性。

当今世界上成功的“飞地”型城镇例子有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美洲的摩洛哥和巴西的玛瑙斯,而中国湖南的张家界也可以算是在湖南西北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这种城镇类型。

位于美国西部内达华州境内东南端的拉斯维加斯是一座位于沙漠中的城市。交通闭塞,毫无工业基础,而最终发展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没有开始开发前也是与周边国家一样贫穷落后,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大国,自1950年起摩洛哥政府开始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摩洛哥一跃成为非洲著名的旅游大国与经济强国。

湖南省张家界以前也是座落在武陵山岖中的贫困小城镇,在80年代以后短短20年内,它依靠拥有举世无双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这一自然资源而发展成为一个全国及到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地区。

从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飞地”型城镇必须具有的五个特征:(1)周围环境必须与之不相同,必须拥有一种丰富而特别的自然资源,并且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其二,政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内部形成一种具有增长极的特殊推进型产业旅游业,从而带动其他相关创新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独特的主体经济旅游经济;其三,必须产生一定规模的城镇或城市,这种城镇或城市最终成为国家或世界著名的旅游城镇和旅游胜地;其四,是这种城镇虽然有一定的工业一般是为了旅游服务的农产品加工业;其五,人口结构表现为常住人口增长慢,旅游人口增长快,交通便利。

纵观本地各市县经济发展情况,其中,保定市满城县的“飞地”型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满城县位于保定西北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古迹,而且境内也没有大型工业支柱产业,随着满城凌山汉代中山清王墓的发现和其中国宝级的金缕玉衣,常信宫灯的发掘,满城县也逐渐名扬全国。当地政府也不失时机地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也不遣余力地开发新的旅游项目。相继开发龙门风景区和境内的其他的一些石山。同时,旅游业也带动了当地的一些其它产业。如:餐饮,娱乐,洗浴,住宿等待业,也飞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当地政府审时度世,又相应地大力发展了为旅游业的服务的农产品的种植、加工等等,现在满城的草莓种植基地也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每年的草莓收入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现在的满城已经成为一个以旅游为支柱的“飞地”型城镇了。只要坚持这条正确的路线走下去满城必将更加富裕、繁荣!

打工造福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向工业和其它生产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使从事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单位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农产品,其次在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客观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可利用自然资源有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许多原属农业部门的生产过程,项目,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等都需要众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再次,与农业劳动对象的自然属性有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消费比重相对缩小。

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

201*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79.9万人,占农村劳动总数的43%以上,其中向重庆市内转移280.37万人。向市外输出298.1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265.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9%以上,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决定从201*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

直辖以来,重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开始重点建设103个经济强镇,按每镇吸纳600个劳动力计算,将有6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同时遍布重庆的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重庆市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的乡镇企业中,务工人员与占当地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达到64%和62.5%。沙坪坝地区乡镇支付的工资相当于为当地农民人均提供257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6.37%.

重庆市公安局,对户籍制度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入户的政策,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对涉及农民工就业和农民工设置较高的就业准入条件等规定进行清理。通过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不合理限制、营创出农村写作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制定的《重庆市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中,重庆对保护好外也民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明确规定,确保不因农民外出务工使其家中的利益受影响。

加强农民职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现代化素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做作业水平。在重庆,凡持有重庆市农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参加重庆农村劳动转移就业重点培训机构,开展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均可享受财政的直接补贴,并将培训与市场相连,推行订单培训,重庆市农业学校,面对市场开展“白领”、“蓝领”人员培训,输出率达99%,他们对务工的重点进行工业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对经商的重点进行商品流通知识教育,对投资创业的重点进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对从事服务的重点进行服务礼仪教育,在招生时与学生签订协议,学生毕业时,不安置月收入低于600元的工作单位,未能安置工作的学生可退回学费,这项承诺的背后是学校掌握很多企业单位的用人订单,只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培训出符合标准的人才,学生就能顺利就业,近年来,这所学校已向联想集团,四川长虹,江西、华映视讯等知名企业输送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

在“打工经济”的洪流中,重庆农村劳动力逐步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由第一产业加速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非农化转移,使重庆农民的职业、身份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大多数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仍然保留土地承包权,许多人平时出外务工,农忙时从事农业,一部分农民脱离了土地逐步融入了城市,变成了新一代的城市居民。

农民外出打工挣回的不仅是钱,而且带回了新思想,新理念和现代城市文明。重庆开县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开县赵家镇农民付祖科通过多年的打工积累,回乡投资1000万元,组建了以植物油加工,销售为主的帅笑工贸有限公司,年产值3000万元,解决了当地100我名农民就业问题。近年来,开县向外输出农村写作劳动力30余万人。一年挣回纯收入1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5倍多。

实践表明:在改革开放后,经济浪潮的大力推动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农村劳动能力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依托市场机制调节和政策引导,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产业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救活一厂,致富万家

介绍唐县罐头(乡镇企业)

唐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150平方公里,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半山区县。我出生在唐县一个小农村中,小时候经常听一些老人说:“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旱涝风霜今年有,十年九灾使人愁”。这就是他们记忆中的唐县。

1983年5月唐县第一果品加工厂就这样诞生了,7月正式投产,因条件和设备所限,当时只能生产苹果、桃、梨三种罐头,到1983年底生产罐头250吨,产值50万元,获利润3万元,当年上交税金2万元,可是随着先进机械设备的购进,工人人数的增加,第二年便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情况(水果来源不足)。就在罐头厂,面临倒闭的情况下,厂领导深入农村调查,发现唐县境内山场广阔,气候适宜,全县有73万亩林荒山、谷滩,虽然拥有丰富资源,但是多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江河依旧,大量的果品得不到合理开发,有优势也不能发挥,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得不将熟悉的满沟黄橙橙的甜杏装入柳筐放到浅水沟用脚踩去果肉随水冲掉,剩下杏晾干后背出深山,换些年后必需品。时代的愚昧,资源的学杂费,激励着太行山技术开发工作势在必行。厂领导立即决定了自己出钱请农业专家给农民讲授果树栽培技术主动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并派车到农村收购。农民看到了发展果品的前景,栽果树积极性越来越高。罐头厂解决了资源不足的问题,还新增加了山楂、桔子、红枣、杏等4个品种,年产量提高到7000吨,产值增加到200万元,利润50万元,交税金对国家贡献也越来越大。

1986年在我国蘑菇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首创盐渍清水蘑菇500余吨,出口创汇和40万美元。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畅销全国各地,深入用户欢迎,为了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料生产基地,河北农业大学、省蔬菜研究所的教授,曾多次来厂帮助规划、指导果品、蔬菜的技术,并建立了大面积黄桃,芦笋等原料基地。由于抓紧了科学技术这个根本,才保证罐头厂欠盛不衰。罐头厂的发展腾飞中得到了实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现在农民都积极开垦荒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努力提高水果产量来增加收入。

正是充分利用资源,引进先进的新产技术救活了一个企业。一个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1.乡镇企业促进了农业发展,乡镇企业在各方面支援了农业,它为农业的生产进行了社会化服务,提供农业所需要的技术与生产资料,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为农业提供了资金,起到了在农村内部“以工补农”的作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2.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变。3.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乡镇企业通过支援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直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渠道。

4.乡镇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98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5%,乡镇企业上交国家税金占全国税收总额20.4%,乡镇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创汇的38%。可以说,乡镇企业,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格局。农村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总之,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极为重要而突出的特色。

选点阳谷庄,建立试验区

易县阳谷庄山冈综合治理试验(以下简试区)位于太行山北段东麓,北易水上游,易县城西二十余华里,全乡山峦起伏,一条人字形山谷横贯境内,为清西陵八大山沟之一,包括9个村,1770户,9185口人,总面积为81730亩,耕地为8960亩,人均耕地不足十亩。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民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过着贫困的生活,加之近亲结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当年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变成了穷山恶水。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广大人民兴修水利,河滩造地,荒山造林,以及在科学种田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平原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总之,建立试区前的特点是:一是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二是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群众生活贫困,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四是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差,生产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情况明、方法对、决心大。

为了弄清阳谷庄试区的历史和现状,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展研究工作,河北农业大学于1979年,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对试区的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生产历史、生产水平、群众的生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察,完成了农作物、林业、畜牧、土壤、地质、棉被、害虫和有益昆虫、经济、社会九个方面的调查,并写出院专题报告。

通过调查表明:阳谷试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问题有:

1.生产有所发展,各业比例严重失调。整个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则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少,形成了粮食为主的单一化生产结构。

2.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山场大、收入少,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效率差。3.山场遭破坏,自然灾害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资源规律认识不清,加之瞎指挥,不能作出用山养山,相反,毁林、毁草。山坡开荒,使山上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了“阳谷庄两条沟;十年就有九不收”的现状。

4.山区建设需要投资,农民积累少,山区的开发治理需要资金的投入,用于武装农业生产。不难看出,阳谷庄试区的主要特点是,一是人穷,二是灾多。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研究制定了阳谷庄试区的《综合开发治理方案》、《生产发展规划》、《科学研究规划》等。

按照总的战略思想和方针的要求,在开发治理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治穷致富阶段,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生产项目,尽快使农民增加收入,调动积极性。

第二阶段:为治水蓄水、培肥地力、推广良种。第三阶段:综合开发治理,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

总之,按着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尊重山区大系统固有规律,从现实出发兼顾长远,紧密与当地人民的生计相联系,确定从治穷致富起步,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实现振兴资源,改善环境,量多质高,本轻利重的目标。

广东中山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在我国城镇化既是一个关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艰巨工程。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标志。

一、中山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山经济已完成了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演进,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已发展成为初步的现代化工业体系。1998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5.7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7.9:35.1:17。全市非农人口18.48万人口的比重仅为18.3%,农村城镇化尚未起步。到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49.0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9.7:51.93:38.36。全市总人口130.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2万人,非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升为55.5%,达到中等城镇化的水平。1992年全部镇区实现社会总产值超亿元,1996年全部镇区通过广东小康达标验收,至1998年度全部镇区社会总产值超五亿元,超十元的有21个。其中小城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还超过五十亿元,成为镇区经济龙头。

随着镇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一大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随着小城镇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商品集散功能,生产要素集聚功能,剩余劳动力吸纳功能,科技文化信息,传播功能等逐步增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和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在短短三年里,新建和改建了城区9.3平方公里,全镇71平方公里范围内,村村通水泥公路,家家有电视、电话、煤气,自来水普及率近100%,农村人均年收入6500多元,农民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接近城镇居民,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被全国小城镇建设会议誉为“村镇建设全国楷模”。

在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市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城镇群体,这些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的发展,为中山小城镇面貌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山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山小城镇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辖19个镇中,有8个镇人口不足5万人,4个镇总人口不到3万人。而所有镇中非农业人口超万人的只有4个。各镇经济发展速度悬殊,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城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不利于小城镇建设

一是镇政府职权不到位。市镇两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镇政府的功能不完善,事权不落实,缺乏必要的经济管理权限,二是镇的财政不独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镇的财政收入范围较小,收入金额上交,支出由上级下拨,镇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镇级发展经济搞活财源的积极性。三是户籍管理制度不够宽松,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因户口不能随迁,身份转化不彻底,临时观念强,“城乡西栖”,摇摆于城乡之间,影响共在二、三产业的长期投资。对于在镇区打工的外来人口,尤其是企业的管理与技术骨干,老不能较好的解决户籍问题,有可能出现人走机停的现象,对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个潜在的威胁。

2.经济发展体制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一是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造成基础设施不配套或重复建设,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上下游产业协作不紧密,增加生产成本,加大了治理难度。二是乡镇企业资金紧缺,负担过重。乡镇企业起步靠的负债经营,国家对乡镇企业没有专项扶持资金,而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又远远未能建立,信贷难度不断增大,致使部分乡镇企业发展融资困难。三是农业产业化方面投入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一批机制灵活,技术实力比较雄厚,有广阔市场的龙头企业。

3.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体制存在误区,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规范建设缺乏硬约束,短期行为严重。由于受短期利益的驱动,部分小城镇治路而建,成为马路城市,不仅影响城镇的整体景观和生活环境,建成交通事故频繁,而且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利于环境污染的防治。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有些镇贫大求全,盲目铺摊,初期围地范围过大,土地利用率不高。

二是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权力过于分散。镇管理这村都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出租,出让土地。有的将土收益作为一种福利量化至个人,农民滞留于土地收益,并将这部分收益的大部分就地投入住宅建设或办企业。一方面影响了城镇发展的统一规范,另一方面,使投资过于分散,镇政府不能获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城镇建设没有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建设资金日见匮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筹集,具体包括出让土地收入,农转非收入,集资以及十分有限的镇级财政收入。

三、中山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与对策1.发展战略

中山小城镇建设的战略目标,应纳入全市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来考虑。突出以中心城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建设若干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强,环境优美,文明富庶,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带动全市城乡的共同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力争到201*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

精心修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着重明确小城镇健康的有序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中心镇的规划建设。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出特色,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力,加快城市化步伐,推动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2.发展对策

(1)健全与完善小城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

镇级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健全与完善,是农村小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必须明确市、镇两级政府的事权划分,要按照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赋予镇政府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包括投资项目,土地使用,建设规划等审批权限,以提高其加快城镇建设进程的统筹开发和经济管理能力。

其次,必须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起小城镇的独立财政。达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①改变多头收费,规范各项收费来源,凡属镇政府各部门的各项收入,由镇财政统管统支,实行“收支两条线”。②小城镇财政体制的规范,改革,要坚持镇事镇办、财政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调动镇的当家理财,发展经济,开辟财源的积极性。③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支持财政收入丰裕,具备条件的城镇建立金库,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建立完整统一的预决算制度。④市从城镇收取的城建税应专项金额返还。⑤提高镇级税收超收收的分成比例,镇级财政应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

⑥小城镇在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范围内,土地出让金和转让费除上缴国家部分外,应全部留镇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⑦有关部门在城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费,市政配套费,市场管理费等,应主要用于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再次要改革现行以农业和农村管理为主的政府机构体系。

(2)加快乡镇企业改革调整的步伐,创造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优势

一是要积极调整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开展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变单一公有制企业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广泛吸收外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参股,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在放宽,做作业对象,放开经营范围,简化审批手续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规费减免,信贷支持以及涉外经济活动的方便,要切实保护个体,私营企业及做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严禁向个体,私营企业乱摊派,乱处罚,乱集资等行为,保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之成为农村城镇发展进程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二是推动乡镇企业兼并,重组,实行扶持强的发展战略,促进存量资产向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向小城镇规划区内集中,利用小城镇的聚集效应,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节约用土。村办企业向镇区迁移,要保证其产权关系不变,管理费上交渠道不变,村里给予的各种优惠条件不变。今后管理区和村新办企业,原则上应设在镇的规划工业小区内。

(3)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小城镇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原则上要实行按居地划分城市和农村户口,按职业划分农业占非农人口的办法。凡符合条件者均可申请住城镇落户,落户后的农村人口占当地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对已取得城镇户口的农村人口,必须交出原有的承包田和宅基地,逐步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将使用权转让给集体经济组织或种养大户。要逐步放宽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条件,鼓励农村到小城镇买房建房,务工经商免收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此外,要积极为大中城市到小城镇的反向流动人口提供方便条件,增强小城镇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能力。随着小城镇入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城镇第三产业的兴起。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逐步转为城镇人口,促进小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稳定。

农村劳动力流向乡镇势差小于城乡势差

在人口流动理论中,发展中国家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势差。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有地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伞兵从业情况分布是:农业从业人员1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人员中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业人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

1.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的吸纳情况,很多学者和决策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吸纳对象的,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被吸纳:但是,只要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其他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的20.8%。绵阳市的情况与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和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乡镇企业只吸纳3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乡镇企业只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吸收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是以相对数还是绝对数都在不断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大中小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率11.3%,作为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并以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就业率,则会发展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仅为421.72元,而且低于农村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机会成本为零,仍然可以获得农村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的收益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于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寻访农民增收路

古田县桃溪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立项、报批、实施建设至今已有三年时间,省、市、县以及涉农部门共投入100多万元进行道路、水利建设,先后引进3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的高优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早中稻套种玉米、优质米等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茶薪菇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80%的农户年增加收入201*元以上,最多的农户年收入20多万元,给示范园区增添了活力。

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之初,受传统耕作方式和口小农经济思想的制约,农户有一种“让我喜欢让我忧”的心态,对试验示范顾虑重重。对此,园区在1999年初试行了新技术风险基金制6按示范项目的成本30%至50%发给示范户,如因技术、种子、市场、气候、土壤等原因造成损失,该资金顶作补偿。若成功,则将资金收回滚动使用。当年发出2万元,支持58户桃溪村农户中稻套种“腋丹13号”优质玉米,58户全部成功,风险金100%收回。示范户邱丽钦套种玉米3亩,增加纯收入3000多元。201*年,该村套种“腋丹13号"500亩,仅此一项全村就增加收入50万元。

至目前为止,园区累计发放风险补偿金8万元,其中75%收回滚动使用。得益于风险基金制度的运行,园区还相继发展了400亩的优质米基地,300亩西瓜基地,200亩以大棚为主的高优蔬菜基地,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农民获得了丰厚的实惠。园区建设实施,锻炼了镇、村两级干部,学到了新的农业科学知识,有领导农业创业致富的能力。李小青等被省里评为“农科教结合工作”先进工作者。村干部空前的团结协作,唤起了广大农民的新一轮创业。市、县各部门捆绑资金100余万元,以民办公助形式,支持园内农田基本建设。镇、村干部发动村内外乡贤捐款近100万元,建成了园区连接公路干道的7公里柏油路面和各村内4条1800米水泥公路,3000米机耕路,4000米官牛头水利、横泽坝水利V型槽等,区内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在试验示范过程中广大农民科技意识提高,80%的农民掌握3至5种致富技术,再有政府资金、技术、信息扶持,致富门路拓宽,许多外出经营、打工的农民回村创业,仅坑里村就有100多户农民返乡发展高新农业。

园区建设已有3年,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按规划,国家资金投入明显滞后,农民自行投资乏力。村试验示范没有规范化的规划,规模过小,有十多项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仅限于几亩和10多亩,收效不大。引进、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推广服务的三大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已经成熟的技术推广和大批生产的产品加工、销售,市场拓展,产品更新换代等后继服务没跟上,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如茶薪菇大量生产之后,已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大起大落,将对生产者造成致命打击。

透过桃溪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启示一:只要工作做到家,农民创业力量是无穷的。园区建设的“硬件”是投资浩大的山、水、田、路综合开发。农民知道这一工程虽然花钱,但能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提高劳动产出比率,他们不惜砸锅卖铁,集资、投工100万元,修路修水利。

启示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风险基金制度,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风险基金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由于传统耕作方式带来的对致富新技术、新品种的热切渴望和又担忧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无力承受风险、对新生事物不易接受的矛盾心理,从而极大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为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启示三:资金扶持和科技灌输,相辅相成是园区示范、推广的前提。农民的科技意识,农业生产所需的成本,形成特色农业的新品种,劳动成果的市场效益,构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四个要素或环节,离开了其中一点,农产品的价值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而资金注入和技术灌输的结合便成为首要的条件,没有资金,新技术、新品种便无法示范推广。因此,农业科技部门要坚持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育大批“永不走的农业专家”,让农民掌握、更新农业知识,从容应用科技发展农业。

“民工荒”根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

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公民权利、择业就业、工资待遇、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能够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荒”是真荒还是假荒?“民工荒”的真正原因何在?从媒体的报道和政府公布的珠三角缺工情况不难看出,更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且大多是廉价劳动力。这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登上了城镇化进程的舞台,并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把自己看成“准城里人”,希望在公民权利、择业就业、工资待遇、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能够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他们不想再当廉价的劳动力。

广东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数的75%。分析和讨论珠三角“民工荒”的原因和实质,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首先,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搭建一个公平就业的平台。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摆在公共服务的突出位置,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保证就业服务的均等化。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依靠非正规就业渠道就业,难以进入有组织的就业市场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也很少有享受公共服务和待遇的机会,就业风险较大。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承认和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

其次,要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落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城乡统筹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乡公民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别。20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必备素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扮演成功者顺利融入城镇成为新市民,扮演失败者其中一部分回到农村成为新农民,一部分成为城市流民。新生代农民工从一个熟人的农村社会进入一个陌生的城镇社会有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改变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适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再社会化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就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角色转换失败。

第四,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分期分批融入城镇形成一个良好环境。1亿新生代农民工不可能同时融入城镇,必须分期分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即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权益保障制度、资源分配制度等方面使他们获得公平的对待,提供基本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因此,政府要认真研究,制定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设计一个可考量的融入城镇的社会指标体系,如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并有若干年工作经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基础等等。

政府的立场、态度和政策可以鼓励农民迁入城镇,但不可能政府一声令下,农民就蜂拥入城。因为农民要全面比较、衡量自己的进城收益和成本。我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也将随着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分期分批融入城镇。

农民工融入城镇是一项系统工程,落户是他们融入城镇的一个标志。目前,一些城镇对优秀农民工出台了优惠的户籍政策,采取“积分制”方式,吸引了许多的优秀农民工前往城镇务工落户,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农民工融入城镇是涉及我国约五分之一劳动人口的问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待遇,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平等就业、维护权益、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健康教育等制度方面,营造一个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良好环境,从而实现他们融入城镇的梦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课程案例》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课程案例: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课程案例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559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