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英德市教育局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29 18:11:41 网站:公文素材库

英德市教育局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英德市教育局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我局201*年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改办的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201*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后的变化情况。(1)201*年布局调整前后中小学数量变化情况。我市201*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256所(其中完全小学87所,教学点136个,初级中学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

经201*年布局调整后,撤并中小学53所,其中小学撤高留低保留教学点30所,撤销教学点16个,撤销小学5所,撤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恢复教学点16个,新建小学1所(青塘镇益海小学)。根据年初报表统计,我市现保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0所(其中小学53所,教学点166个,初级中学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

(2)师资力量、结构、水平等变化情况。

加大新教师招聘力度,解决部分学校教师空编问题。201*年我市公开招聘新教师共195人,重点补充到边远乡镇学校,

较好的解决边远学校教师不足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和文化素质,为提高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教育装备方面的变化。

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上了新的台阶。201*年布局调整后有83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所有学校(完小以上学校)配备了办公电脑,共有电脑8808台,教学仪器配备总值达11亿元(105677万元),教学仪器达标学校有53所、音乐器材达标的有66所,体育器材达标的有85所、美术器材达标的有67所,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还配有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室等。

2、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情况。

在布局调整工作中,做到四个“结合”: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和英语教育的开展相结合;与改造薄弱学校和C、D级危房改造,建设优质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规模相结合;与创建教育强镇和规范化学校建设相结合;与调整学校班子和充实提高教师队伍相结合。同时,根据经济、人口、学生人数、区划和社会发展程度,结合地理和交通情况,科学确定学校网点,既使规划调整的学校适应生源的变动需要,又保持定点学校的相对稳定和相应的发展空间。

(二)主要成效

1、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资源配。

调整前,农村学校布局普遍存在“小而散,零而乱”的问题,导致教学班额不满、教师不足、办学条件简陋,人、财、物难以集中,增大了教育的损耗,降低了办学的效益。学校合并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得到充实和更新,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而且有利于农村学校形成适度规模,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2、缓解了师资紧缺矛盾,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调整前,由于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英语、信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配备不够,班额小的学校因缺乏专业教师,一名教师兼任多门课程,很多课程就无法落到实处,学生接受全面的优质的教育往往无从谈起。布局调整后,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师资配备情况好转,同时教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得以发展。这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走十几里路上学的困境,给农村孩子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通过学校里的集体生活,农村学生自己打饭洗衣、铺床叠被,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更容易养成现代社会的文明习惯。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撤并到大规模的学校,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也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4、有效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布局调整后,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中心校,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农村学校处于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也不断缩小,对推进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师资问题。

从全市学校布局情况来看,目前农村初中、小学教师比较缺编。尤其是乡村小学表面上是超编,但实际小学分布各个村委会,教学点较多,加上小学教师年龄逐年增大,因病请长假(一周以上)的每年都有几百人次,造成有些学校尤其是村小师资严重不足。

2、学生交通安全问题。

(1)小学撤高留低后,高年级的学生安排到中心校就读,离家三公里以上的都按学校要求在校寄宿,离家三公里以内的部分学生按其及家长要求由学校安排寄宿(只要提出要求学校都安排寄宿);初中合并后学生都在校寄宿。因此,基本没有因上学距离过远、耗时过长而导致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甚至辍学的现象。

(2)因布局调整在校寄宿的学生周未离校回家及返校,需乘车的部分地方由地方政府全额补贴交通费(如岩背、城北小学等);部分地方由学生自己负担,这部分学生确实增加了

费用支出。

(3)近几年没有出现学生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的安全事故。但由于寄宿制学校学生集中放学,乘车学生数量较多,学校没有条件提供校车,接送学生的车辆出现学生超载情况,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学校布局调整后,农村中心校基本上成为寄宿制学校,由于现行小学教师编制规定的限制,学校的保育员及管理人员普遍不足,加上内宿生的管理对这些学校来说是新生事物,经验不够成熟。因此,在加强农村中心校内宿生管理、提升内宿生管理水平的同时,建议上级研究调整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编制指标,以适应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

(2)学校布局调整后,为确保农村教学点的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建议上级制订农村教学点办学标准要求方面的规范。做到既提升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又不盲目投入,避免因重复建设而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四)201*年工作设想

1、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意见的通知》要求,规范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计划扩建英华小学并改名为东华中心小学,原东华中心小学、鱼湾小学、黄陂小学均扩建为寄宿制完全小学,分别改名为东

华镇第二、第三、第四小学。

2、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教师的合理交流,优化学科结构。建立和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继续实行校长聘任制。

二○一三年一月十六日6

扩展阅读:镇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河口镇201*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河口镇位于大悟的东南端,东与红安县,南与黄陂区都仅隔一桥,是市级口子镇。现辖有11个自然行政村4个街道社区,总户数户。全镇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镇区人口万人。版土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山林面积万亩,水面面积万亩。201*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三农、改善民生”,我们进一步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力度,做到了乡镇机构改革和“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到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位,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到位,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有序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到位,从而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根据县综改考核评估内容具体汇报如下:一、镇机构改革和“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到位1、镇机构改革情况

一是机构设置。改革前镇有内设机构5个;改革后,镇内设机构合并为3个,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二是镇机关“三定”(定编、定岗、定人)。三是镇党政班子全部实行交叉任职,镇有党委委员9人,党政一把手“一肩挑”,设党委副书记2名,其中:1名兼任常务副镇长,1名兼任人大主席;2名党委兼任副镇长;4名党委委员兼任纪委书记、组织委员、人武部长、宣传和统战委员。改革后,党政班子成员减少到9人,乡镇事业单位财政所和经管站合并为财经所,镇财经所原有人,定编人,人员、工作全部按要求落实到位。2、延伸派驻单位机构改革情况

一是合理定岗定编。改革前,延伸机构有工作人员17名,通过采取“理论考试、民主测评、党委推荐、综合评定”的形式,现定岗定编共计6人(其中国土所4人,林业站2人);二是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对分流人员实行一次性买断,鼓励他们自主创收业。三是经费落实到位。各机构经费均按照县局有关政策得到了落实。3、“以钱养事”资金落实情况

201*年全镇安排“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万元,其中:(1)、农技服务资金万元;(2)、畜牧技术服务资金万元;(3)文体服务资金万元;(4)计划生育服务资金万元;(5)城建环保水利服务资金万元。

201*年,我镇进一步搞好“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拔付工作,每月对各公益性服务人员按60%拔付劳务报酬,直达服务主体;物化投入拿正规发票由镇政府审核到财经所报帐;大宗物资采购按照市政府采购政策实行政府采购。至年底止,通过考核后全市“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资金已按照省里要求,全部拨付到位,不存在截留挪用等问题。

4、“以钱养事”合同签订、考核和兑现情况

为了搞好全镇“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按要求认真做好公益性服务合同管理、考核和兑现工作。

一是年初按照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切实安排好全年“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资金。二是严格服务资格准入。由县直业务主管部门通过考试和考核的办法,对要求参加公益性服务的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三是根据农民需求,确定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对这些项目采取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形式,向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和个人购买服务,由镇政府为甲方,市直各业务主管单位为鉴证单位与其签订服务合同。合同明确了服务范围、目标任务、完成合同任务及质量及考核办法,确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四是对严格公益性服务考核及兑现。我们制订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各部门根据考核管理办法制订了考核细则。对农村公益性服务人员的考核我镇分两步完成,即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平时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年终进行。我们要求公益性事业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填写工作日志(服务日志),对自己日常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记录,并要求农户在日志中签字。日常考核由镇和主管局抽查工作日志,镇财经所通过一折通形式每月发放60%的服务资金。年终考核由镇牵头,市直主管单位参与,采用看、查、听、访等方式,按百分制考核评分,按照考核结果领取40%部分劳务报酬。由于中央政策好,资金安排到位,充分调动了公益性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作风好,服务质量高,服务到位。

5、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养老保险政策落实情况

201*年,我镇所有公益性服务中心人员共14人(其中计生3人、文体2人、城建5人、农业3人、老干1人)全部按有关政策参加了养老保险。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位

1、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保障情况(1)、全面落实免杂费及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我镇有学校所,其中初中1所、小学所。共有学生人。在职老师人。按国家有关政策,我镇201*上半年免杂费补助资金万元。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万元。

(2)、对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为了将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严格工作程序,教育与财政部门下校核实贫困寄宿生家庭情况,建立了贫困寄宿生界定制度、公示制度、审批制度、上报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发放制度、助学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有了制度保障,我镇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真正做到了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确保了学生资助工作公开、公正、透明。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受助对象,其中贫困寄宿生人。201*上半年我镇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万元。(3)、按规定落实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201*上半年我镇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万元,至年底各项工程已竣工验收,项目资金拨付到位。

2、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我镇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了“校财局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中小学预算以独立设置的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

编制预算时一是组织召开财务人员预算编制培训会,指导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以学校为单位编制部门预算。二是坚持公开透明。在编制学校部门预算时,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确保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三是坚持收支平衡。各项收入的来源可靠、稳定,支出有依据,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收支平衡,不留缺口。四是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农村中小学校日常支出所需资金,除学校部分零星支出实行授权支付外,其他大宗项目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五是按规定在公用经费中预算了万元信息技术教育费。

201*上半年中小学财政教育经费总支出万元,其中人员支出万元,公用经费支出万元,专项支出万元。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考核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我镇除按国家规定足额发放教师工资,还按规定的比例为在职教师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离退休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足额发放了教师绩效考核补贴。

各中小学按考核的程序、项目和标准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各学校在教育局核定下达的绩效考核补贴额度内,以教师的工作量、工作实绩和贡献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分配教师绩效考核补贴,并报教育局人事股审核,计财股审核汇总。三是财政统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考核补贴按标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由国库直接支付到教师工资代发银行,由银行代发。三、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到位1、进一步完善乡镇转移支付制度

201*年,县财政按“关注基层、关心乡镇、关怀农民”的宗旨,一是调整了乡镇财税管理体制。二是提高乡镇基本保障水平,确保乡镇维持运转所需经费。县将乡镇机关人员工资津补贴、村干部报酬等全部由县级财政按标准予以保障,切实解决了基层运转困难。三是改革完善政务公开网络系统,增强转移支付的透明度。我们借助大悟县财政编制与政务公开网络平台,将乡镇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方案、资金拨付、落实等情况全部通过网上公开,大大增强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2、“镇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情况

多年前,我镇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实行了以“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镇财镇用县管”的财政管理改革。

3、村级基层组织基本运转经费落实情况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经费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201*年,针对过去村级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了弥补村级经费不足,县委、县政府决定加大对村级组织的投入,共安排村级经费万元全部到位。

4、农村五保户供养人员与标准情况

201*年我镇核定五保户供养对象户,其中集中供养五保户户人、分散供养五保户户人。供养标准确定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元/月、分散供养元/月。201*年安排资金万元,并已拨付到位。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积极开展

201*年,我镇按照省政府办要求,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制定化解“普九”债务实施方案

我镇为了及时推进化解“普九”债务工作,成立了化解“普九”债务领导小组,开展偿还债务工作,并按时上报县综改办。2、落实债权人、建立债务监管系统

为避免债务化解引发新的矛盾,按上级文件要求和县综改办安排,对学校每笔债务逐校、逐项、逐笔核定进行核定,落实了具体债权人,将每笔债务的债权人、数额、时间、成因、构成、偿还情况、个人信息等完整地录入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监管系统”,按要求上报县综改办。

3、筹集偿债资金,及时偿还债务

截至201*年9月,我镇“普九”债务实际余额万元。对剩余部分镇政府与各“普九”债主签订了债务偿还协议书,通过一折通发放到债权人的手中,已发放万元,还剩余万元,从而保证“普九”化债任务得到有效落实。4、制止新增义务教育债务

我镇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了“校财局管”,财务收支严格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支出规范。同时,市财政按照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精神和要求,将我镇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县教育局及乡镇中心学校严格对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监管,坚决杜绝学校举新债搞建设或改善办学条件,不允许学校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发放人员补助等其他用途。通过严格管理,义务教育学校未增加新的债务。五、农村税费改革到位1、部门涉农收费治理情况

201*上半年我镇组织对农村中小学、农村集体土地建房、办理居民身份证、计划生育等涉农收费等进行了专项检查,结果表明,各单位、各部门均按照政策执行,没有乱收费行为。

2、农村政策监督卡填写和发放情况。

全镇农业户户,其中应发“农村政策监督卡”的农户有户。

3、村组筹资筹劳及集资摊派情况

从201*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市出台了“一事一议暂时不议”的惠农政策。今年以来,我镇积极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村村通公路不存在集资摊派和强行捐资问题,无违反规定向农民筹资筹劳和强行以资代劳现象,无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问题。对涉农收费也实行了严格监督管理。4、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

据统计,201*年,我镇通过“一折通”共发放了五项惠农补贴资金万元,具体情况是:(1)、粮食直补资金:省下拨资金总额万元,全县亩平补贴元,已于4月底以前通过一折通兑付到位;

(2)、综合直补资金:省下拨资金总额万元,分三次通过一折通兑付到位,每亩补贴标准为元。

(3)、良种补贴:省下拨资金总额万元,分二次通过一折通兑付到位,补贴标准为早稻每亩10元,中稻和晚稻每亩补贴15元;

(4)油菜良种补贴:实际拨付万元,每亩10元。

(5)退耕还林补助万元,每亩元,并于201*年底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到了产权明晰,均山或均股到户。

为保证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每村确定了一名专(兼)财政专管员,负责各类惠农资金的审核、发放及监管工作,防止出现虚报冒领现象,确保惠农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户手中。5、制止发生新债工作情况

201*年我镇通过“三清理、两核定、一锁定”,全镇共锁定村级债务万元。为了有效化解村级债务,我们通过建立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债务控制制度,完善村帐所审制度和民主决策及监督管理制度,有力的推动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近几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化解村级债务,截止目前全镇共化解村级债务万元,各村都没有新增债务。

总之,在过去的大半年里,我镇农村综合改革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根据20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好。

六、存在问题

近几年,由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各类矛盾不断涌现,甚至集中暴发,这从近年信访案件不断上升的情况就能看出来,而影响全局、带有共性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村级债务包袱沉重。实行“零税费”政策后,村级逐步消化债务的渠道被切断,债务包袱已成为影响干群关系、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我就村级负债情况进行了调研,我镇邱岗村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邱岗村是河口中等村,全村耕地面积946亩,有12个村民小组,357户农户,截止201*年12月,村级负债37万元,其中欠银信部门贷款10万元,向本村群众借贷27万元,涉及农民93户。税费改革前,这个村的财税入库基本上是与群众“结账还债”,找银信部门更是借贷无门。税费改革后,与群众“借贷还债”的路被截断,群众怨气开始上升。村级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群众增收举步维艰。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河口镇在优质粮、林特兴镇、商贸活镇和劳务输出等方面实施多措并举的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群众增收的途径不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留守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今年,在经济危机的夹击下,这类矛盾表现得更充分:我镇顺山村12组的彭启生,今年种了10亩中稻,总产量约1、3万斤,。按目前市场价格0、75元/斤来算,收入约975元/亩,总收入9750元,而全年已投入4000元,还不包括中间生产的全家的人力成本,辛辛苦苦一年,全年的收入只有5700元。

林果方面,大部分的荒山坡(全镇国土面积42平方公里,田和旱地不足八平方公里)以近几年退耕还林约1500亩的板栗的为例,今年外销板栗价仅为0.9元/斤,还没有人收购,产量又有限,栗农收入锐减。

3、公益事业投放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进行水利、交通等集体公益事业建设,按政策必须严格实行“一事一议”,但由于部分农民议事决策水平不高,缺乏集体和长远观念,思想难统一、资金难筹集,使公益事业陷入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尴尬局面,给镇村两级为民办事带来许多困难和障碍。

近两年,我们河口镇筹资近200万元,改造了镇区主干道,投资80多万元,建了镇福利院和维修镇政府机关办公楼。全乡11个村中,9个村建成了水泥路面的通村公路,但也还有2个村及相当一批城区街道、下水道、等公共设施由于缺乏资源和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全镇平均水平拉开了距离,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堪忧。

4、相当部分村干部工资和养老保障难落实。尽管全县转移支付确保村干部工资保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场干部的工资不能到位的问题。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实行“零收费”后,没有收入来源,维持正常运转的费用只能靠村场干部垫支,如:报刊费、突发事件等。村主职干部年工资只有2800元,而邻近的黄陂村干部主职年达9000元,相对村级费用更充足。而以前和大悟在同一水平线的红安县的村主职已达4000元以上,费用更是同比大悟翻番。村干部意见较大,但同时镇党委对很多村干部只凑合着用、年纪大了也不能换、主要原因是在职时为完成国家税时都向农户借的有钱,现在农户都抓住他们不放,不退以后问题的解决或许容易些,所以同时他们也咬住镇党委政府不放,积累了大量不稳定因素。如此的待遇导致无法吸优秀人才到村干部中来,农村发展缺管必要的人才支持。即使现在让主职看到有政策可解决的希望,但还有标准及相当的一批副职没有解决,辛苦一辈子不如外出务工经商一、两年,全镇600辆以上的私家车没有一辆是村干部的,以前无论经济、社会地位都比他们强,现在实在差距太远。

5、五大中心运转还存在些问题。尽管“以钱养事”新机制已建成,但是由于身份的转换,他们认为在经济上无待遇,政治上无前途,事业发展无空间,工作的积极性难调动。同时找镇党委政府要待遇,安排工作时讨价还价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河口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英德市教育局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英德市教育局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英德市教育局201*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690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