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目:XXXXXXXXX中学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系部:土木工程系
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XXXXXXXXXXXXXXX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学院(系):土木工程系学生姓名论文题目学号专业年级、班指导教师XXXXXXXXX中学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目随着中学的设计标准的日益提高,对于中学建筑设计有新的规范和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熟悉掌握中学建筑与结构设计,熟悉新的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研究的意义1、为农村提供高质量的室内生活环境。通过设计任务书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室内环境设计项目的能力。2、学生在设计中通过联系实际空间尺度,把握住宅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室外庭院及住宅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规划,从中更好的理解把握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空间与环境的依存关系。3、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合理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拓宽思维,开阔思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新建、改建、加建的学校设施逐步增多。然而,在学校设施的大量建设,空间布局灵活多样的同时,空间品质能否满足教师、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要求,成为学校研究中有待探索的课题。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而对于结构方面,近年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防火性能好,刚度大,可减少侧向位移的特点,它的材料来源的方面也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迅速,应用也最为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移到了建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还有如下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式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时,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桩基础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深基础,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相对于浅基础,桩基础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均匀,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又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适应性强。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主要内容1、结构形式:基础采用桩基础,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1)建筑设计部分:a.建筑的平面、里面、剖面设计;b.墙身、楼梯及主要节点的构造设计;c.绘制建筑施工图。(2)结构设计部分:a.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b.结构构件初步估计与选型;c.内力计算及结构分析;d.结构梁板图平面布置与配筋;e.基础设计;f.绘制结构施工图;g.整理计算书。写作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结构设计第三章:荷载设计第四章: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第五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第六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第七章:框架内力组合第八章:截面设计第九章:基础设计4、主要参考文献(一)建筑设计部分[1]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2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5]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4、8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9]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图集(陕02J01~06).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201*(二)结构设计部分[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J186-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201*[7]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梁兴文、王社良、李晓文等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梁兴文、史庆轩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丰定国、王社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3]霍达主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1*(三)地基基础设计部分[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J220-201*)[4]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国家标准:筏形与箱形基础设计规范(JGJ6-99)[6]桩基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刘金砺主编.桩基础设计与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8]华南理工大学等编著.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9]陈仲颐、叶书麟编著.基础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史佩栋、高大钊主编.高层建筑基础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沈杰.地基基础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美]H.F.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钱鸿缙、叶书麟等译校.基础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5、、完成措施及写作进度计划一、11-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10月10日-10月14日(第7周)确定指导教师及资格审查第二阶段:10月17日-10月21日(第8周)指导老师呈报设计课题,准备设计资料;学生分组第三阶段:10月24日-11月4日(第9-10周)选定设计课题,指导教师发任务书,并开始开题报告第四阶段:11月7日-11月25日(第11-13周)根据已提交的开题报告,开始实施毕业设计第五阶段:11月28日-12月2日(第14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第六阶段:12月5日-12月23日(15-17周)毕业设计实施第二阶段第七阶段:12月26日12月130日(第18周)提交初稿,教师审阅后学生修改二、11-12学年第二学期第八阶段:2月13日-4月6日(第1-8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第九阶段:4月9日-5月4日(第9-12周)定稿,教师评阅毕业设计成果第十阶段:5月7日-5月11日(第13周)毕业答辩第十一阶段:5月14日-5月18日(第14周)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部)审核意见1、通过;2、完善后通过;3、未通过系(部)公章年月日注:此表由学生填写后,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
扩展阅读:开题报告毕业设计(中学教学楼)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
设计题目学生姓名沂源县三岔中学24班教学楼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学号专业工程管理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目的: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熟悉有关设计规程、手册和工具书,提高自己毕业后到第一线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意义:1)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在科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2)获得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4)树立外国先进理论和本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和观点。5)培养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1、世纪末,人类社会迎来了继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的又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意味着智力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知识的生产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高校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学校的兴建和现有学校的改造和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对我国学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有许多学校均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多数校园的建筑布局按学科、院系“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设置,建筑的密度较大而容积率低,教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工程技术管网设施复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交
流,不利于现代大学强调人际交往、学科交流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学校有限的土地资源日益显其珍贵。教育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使新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满足这些变化和要求,是摆在教育决策者和设计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任务。所以,学校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朝集约化方向发展,使有限的资源,如资料、信息、设施等,为全校所共用这符合市场经济简约、高效和便捷的要求。校园集约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院校建筑发展的趋势。一是集约化的教育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集约化是指“城市建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和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在校园的建筑规划上,将有限的校园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使建筑空间呈现聚集效应,以聚集空间结构形成集约化的建筑布局。高校教育建筑的集约化体现在功能组织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功能组织的集约化是指在区分各系部或教育环节的各项功能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综合组织教学功能,从而将它们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机结合成建筑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将各系部的公共教学部分和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把特殊实验室和教师科研相结合,与公共部分有所区别。又如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延续性,如上自习和信息查询,可以将教室和信息中心综合设计。空间结构的集约化包括空间功能的集合与空间配置的简约,具有下述特点:空间有序化,通过基于,提高效益建筑空间组织的秩序原理来建立有序的空间体系,才能实现教育建筑多种功能并存于一体;"空间层次化,集约化教学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空间设计中应包含从公共到私密不同等级的完整的空间系列。空间层次化和明确的归属感可以提高场所的可识别性,加强使用者的自豪感;空间弹性化,建筑空间结构必须具有弹性,体现在基础技术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结构系统及房间分隔的通用性,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空间复合化,封闭的积层式与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相结合,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空间创造,使之趋向于立体化、开放化。二是集约化的建筑新类型教育建筑综合体大城市综合开发对建筑功能提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趋向。它既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需求,又要讲求高效、多能、低耗的综合效益。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一种建筑新类型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又称综合体建筑。其基本形式有:单体式(即只有一栋建筑)和组群式(含有多个建筑)。单体式综合体可以是各层之间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层内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组群式建筑综合体是完整的建筑群,各建筑群
之间互为多种性质及功能的复合。建筑综合体是对传统建筑类型和功能单元的叠合重组以实现多种功能交叉、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综合体内部多种功能间相互协调平衡、相互激发使得建筑更加能动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它可提供比普通建筑更多的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对象服务,使环境产生巨大聚合力。集约化教学模式使在校园规划设计方面将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适度聚集而形成组团格局,或者因用地紧张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单元聚集一体,构成一种新型综合体教育建筑综合体。2、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新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3、汶川地震,按照重建规划,今年9月1日开学时,灾区的大部分学生都应该离开临时板房教室,去新建教室上课。所以灾区主要在建项目之一就是教学楼。审计人员的目光,更多聚焦在教学楼的质量上。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谭志武副处长告诉记者,在审计署制订的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方案中,特别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中小学校等民生工程的质量管理情况。事实上,在传统审计中,资金的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才是审计的核心,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倒在其次。而且,以往的事后审计,审计人员只能从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来判断工程是否有质量隐患。全过程跟踪审计,给审计人员提供的便利是,他们可以在施工现场查看钢筋的粗细、水泥的标号,以及监理人员是否尽责等工程建设细节,一旦发现质量隐患,能及时纠正。在一些学校重建的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可以说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在绵竹的新市镇,记者遇到了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的董波。一次质量巡查过程中,董波和他的同事发现,一所学校砌筑内墙的水泥多孔砖的强度达不到要求,而且这批材料没有质量保证方面的资料。于是,他们向驻地援建指挥部提出审计建议,立即停止使用这批材料,已经砌筑的墙体也必须拆除。同时,还要将这批材料送到质检部门,在专业检验结果出来之前,不得再施工。可能在专业人士看来,内墙砖的强度并不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可审计人员认为,细节问题可能折射管理方面的漏洞。他们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会特别关注一些被施工方认为无关痛痒的细节。比如,内墙抹灰砂浆的厚度及配合比,外墙保温层的材质等,而关注细节的目的,是希望施工方严格细致地反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4、抗震方面的问题: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第6.0.8条中规定:“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而设防类别的划分是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针对乙类建筑,要求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方面,一般情况下,当抗震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对于此类建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2)低层建筑结构类型的选取除了常用的砖混结构外,框架结构被广泛采用。而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平面布局的规整性。换而言之,仅仅通过结构专业自身的工作尚不能完全设计出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物。5、空间组合方面的问题:在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中学教学楼都是比较综合的,里面会有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师、计算机教室等,而在大学中,这些教室都是分开的,与之相比,分开比较好统一管理,也不会出现互相影响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逐渐改进。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可行性分析:1.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建筑设计能力,制图能力,建筑的结构选型,加强建筑的功能分析、空间组合、内外环境、造型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熟练掌握了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等程序阶段,能够独立完成整套的完整的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2.这次设计参考了三岔乡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背景,是在尽量符合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对三岔乡基本概况(区位条件、地形地貌、人口与用地、道路交通、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等)、现状条件、发展背景等的了解分析,以及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力求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业主方的期望。3.具体程序: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及剖面设计屋面形式、构造及屋面排水形式的确定材料、装修及构造在建筑平面设计中,除应考虑甲方提供的具体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建筑物所必备的基本功能。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教室、教师休息室及教师办公室、男女卫生间、门厅、休息厅、走廊及楼梯。各房间所应考虑的内容包括:房间面积、形状、平面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建筑剖面设计包括: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与各部分的高度、建筑的层数。根据教学楼的功能及使用要求,剖面形状应采用矩形;各房间的高度包括:室内外地面高差、房间净高、窗台高度、黑板及讲台的高度、门的高度及层高。考虑到构造简单、节省造价、施工方便等因素,一般采用平屋顶;屋面做法应考虑其防水、保温及排水功能而相应设置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及相应的找平层;屋面排水应采用有
组织排水及优先采用外排水。材料、装修及构造包括:楼地面、墙身、顶棚、踢脚、窗台板、门窗以及其他。4.本次设计学校及院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综上所述,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精心指导下,三岔中学24班教学楼设计是切实可行的。预期目标:新的教学楼建成以后,力求成为布局合理,符合现代教学要求,具有多功能、现代化设备优秀建筑,希望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另外,通过这次的设计,也会使我对软件的应用能力有很大提高,学习新的软件3D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这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们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四、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电脑、AutoCAD软件、天正建筑软件、Photoshop软件、相关参考书籍。参考书目: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公共建筑设计基础》鲍家声杜顺宝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公共建筑设计图集》李德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出版社5.《现代建筑集成教育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6.《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技术等相关建筑学类杂志8.《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9.《建筑设计组合论》彭一刚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10.主要相关标准和规范11.《中小学建筑设计》张宗尧刘宝仲建筑工业出版社12.《中小学建筑设计图集》中小学建筑设计图集编写组建筑工业出版社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序号123起止周第7周第8周第9周工作任务拟题选题及课题内容调整资料查阅,熟悉设计任务及相关规范、图集熟悉基地状况阶段成果拟题选题及课题内容调整完成开题报告完成总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456第10~11周第12~13周第14周方案设计确定方案立面、剖面图及构造详图设计完成方案设计草图完成各层平面图立面、剖面图及构造详图设计7第15周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编写设计说明书、编写设计说明书、外文外文资料翻译资料翻译排版出图,打印并提交毕业设计成果,刻制光盘,制作毕业答辩课件毕业设计答辩提交毕业设计成果,刻制光盘,制作毕业答辩课件毕业设计答辩8第16周9第17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7395.html
- 上一篇:砖混底框结构设计总结
- 下一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