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模板)201*1118

时间:2019-05-29 18:56: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模板)201*1118

附表2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学生学号专业所属学期20-20学年第学期一、项目介绍与设计目的姓名班级二、项目环境要求三、电路图及原理分析四、项目电路实现步骤五、体会与感想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该表格由学生填写,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表格大小随内容调节。

扩展阅读: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模板

大庆师范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基本模型机的模拟设计与实现子题目:学生姓名:院别: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201*年7月8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4一、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5二、模型机的结构................6三、微指令格式..................7四、指令系统....................9五、指令流程图..................9六、程序清单...................11七、微程序清单.................11八、心得体会...................12

大庆师范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主要内容:

对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能够自己设计机器指令并且能够翻译为微程序,并能将机器指令和微程序分别打入模拟机的内存和控制存储其中,并通过程序调试能将所编写的程序正确运行。

主要参考资料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

完成期限:一周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在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以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次实验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有微程许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有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本实验的4条机器指令有IN(输入)、RR(右移)、NEG(求补)、MOV(移动)、OUT(输出)。其中IN为单字长(8位),MOV为双字长指令,其余为双字节指令,XXXXXXXX为addr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

=====================================================助记符机器指令码说明

-----------------------------------------------------IN00100000数据开关状态-〉R0RRR0,29901100000********RO不带进位的右移NEGR010000000********RO+[addr](1)>ROMOV[addr1],[addr2]11001010********[addr1]->[addr2]=====================================================

当拟定“取指”微指令时,该微指令的判别测试字段为P(1)测试。由于“取指”微指令是所有微程序都使用的公用微指令,因此P(1)的测试结果出现多路分支。本机用指令寄存器的前3位(IR7~IR5)作为测试条件,出现8路分支,占用8个固定微地址单元。

二、模型机的结构

三、微指令格式

四、指令系统

本实验设计的机器指令程序如下:地址00H01H02H03H04H05H06H08H09H0AH内容001000000100000001100000000010001000000100001001000010100000000101010101助记符INR0,SWRRR0,299NEGR0求补MOV[09H],[0AH]说明数据开关状态-〉R0RO不带进位的右移R0取反+[0EH]-〉R0[09H]->[0AH]NEG取反加的1移动后存放的数五、指令流程图

运行微程01PC->ARPC+102RAM->BUSBUS->IR08P(1)IN09SW->R0RR0AR0->299030A右环移04299->R007R0->DR10A10R0->DR111RAM->BUSBUS->DR212DR1+DR2->R015PC->ARPC+116RAM->BUSBUS->AR17DR1->BUSBUS->RAM0A

10NEG0BPC->ARPC+105RAM->BUSBUS->AR0CMOVPC->ARPC+113RAM->BUSBUS->AR14RAM->BUSBUS->DR1

0A六、程序清单

机器指令格式说明(“P”代表机器指令)地址P00P01P02P03P04P05P06P08P09P0A内容2040600880090A0155助记符INR0,SWRRR0299NEGR0求补说明数据开关->R0R0不带进位的右移RO取反+[08H]->RO取反+1移动后存放的数MOV[09H],[0AH]七、微程序清单

;32位微控制代码说明("M"代表微指令):;MXXXXXXXXXX;微地址32位微指令代码

M0000000080;空操作M01201*6040;PC→AR,PC+1M0201*01012;RAM→IR

M0360040020;向右循环移动M0460000280;299→R0M05008040E0;RAM→ARM0606400280;M0780000408;R0→DR1

M0800000080;用户自定义单元M0900000281;SW→R0M0A80000CC0;R0→299M0B201*60A0;PC→AR,PC+1M0C201*60C8;PC→AR,PC+1M1040100488;RO→DR1M1100800848;RAM→DR2

M1240290280;DR1+DR2→R0M1300804028;RAM→ARM14008004A8;RAM→DR1M15201*6068;PC→AR,PC+1M16008040E8;RAM→ARM17403F0180;DR1→RAM

八、心得体会

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次学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的课程设计.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是缺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本学期我们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学习,但是课程设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陌生而且感到十分深奥的名词。课本上对微程序的编写这一部分讲解的并不多,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过去对基本模型机知之甚少,所以心里很担心最后的程序能否调试出来。不过在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将程序正确的调试了出来,并且我们从中学到了整个课程设计的流程:首先分析题目,应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画出基本模型机微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写出相应的机器指令;再次进行编写微程序;然后是上机调试,检测程序的正确性,接下来就是接受验收了;最后便是编写设计报告。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甚多麻烦,其中最主要的有微程序的编写,它需要和指令格式表中进行严格的对照,尤其是在UA5~UA0的6位后续微地址,分别由6个控制位译码输出多位。根据UA5~UA0所对应的代码进行P测试,使微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微程序的顺序、分支、循环。再者就是在调试程序中所遇到的困难,由于一个学期的使用实验的模拟机的某些部件可能存在问题,尤其常见的是电源线的故障,所以我们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排除机器故障的问题.接下来便是将相应的机器指令存入内存,微指令存入控制存储器中.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琐碎的工作所以稍微疏忽便会出错.

这次实验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就不能完成这个实验.正是由于大家的团队精神,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不断的交流和学习,我们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顺利的完成了这个实验.

总之,经过一个周的试验我受益匪浅,同时我还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帮我们分析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也为我拓展思路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模板)201*1118》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模板)201*1118: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模板)201*1118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052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