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浙江省“林下经济”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29 19:43:1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浙江省“林下经济”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浙江省“林下经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了解浙江省林下经济(经济林)的经营情况,并获得林下经济经营的第一手数据,调查目前林下经济在不同模式下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推广林下经济典型模式进行社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奠定基础,从而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林下经济;典型模式;调查;实践

一、前言

201*年的暑假期间,在学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加深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在研究生姚进队长的带领下,我还有我的队友郑灏、姚思俊学姐被分别派到金华市进行林下经济的调查实践,本次实践活动总共有三个地点,分别是金华市的武义县、东阳市和磐安县。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其特点主要是:首先,它是一种林业经济,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为依托发展的产业经济,主要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其次,它是一种循环经济,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也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第三,它是一种高效经济,以科技为支撑,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且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近年来,按照浙江省的“八八战略”和“创新强省、创业富民”的总战略,浙江省坚持科学发展,以打造森林浙江为抓手,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同步,立足兴林富民和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立体符合经营,推进了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开辟了增收增效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特别是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在金华市武义县的实践情况

我们一行是在7月26号早上出发的,当天早晨大家约定好,八点半准时在

学校大西门口处集合。我远远地就看见队长托着行李箱朝我们走来。万恶的热浪已经开始向大地蔓延了,可是天气再热也掩饰不了大家兴奋的心情。

坐着汽车一路奔波,中途转了大概两三站我们才来到金华市武义县,到的时候大概已经下午两点半了。一下车,队长便带领我们前往当地的林业局。打听到了联系人所在的办公室,我们来到了三楼的营林科,接待我们的是热情的余国富余科长,他一一向我们四人问好,在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我们又向他说明了我们此次前来的目的,然后他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武义县经济林的发展概况和武义县一些典型的经济林发展模式。我们了解了武义的梅花鹿,还有以油茶、梨、板栗为主的经济林,为了方便我们的数据调查,余科长还给我们查看了他们的年终报表以及一系列的数据统计。第二天早上,他便安排我们去武义县新宅镇梅花鹿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而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当地的林下经济林禽养殖模式的运营情况。

三、在金华东阳市的实践情况

因为行程紧张,在武义逗留了两天之后,我们便又前往金华东阳市,第一天我们就在宾馆里忙着整理资料。第二天早上,东阳林业局的楼科长接待了我们,在问明来意之后,他很热情地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东阳市的林下经济概况。东阳的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是以香榧为主体的林下套种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的林粮模式,当天我们就出发来到了当地的鑫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一路上扭来扭去的盘山公路让我胃口大跌,好不容易才来到了香榧种植基地。在那里,基地负责人金刚峰很热情地拿来山上种的西瓜款待了我们一行。闲聊之中我们获取了该企业的基本信息和一些运营情况的信息,队长问,我们记,获得了不少原始资料,之后我们就去了山上,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拍了一些照片。在那里,清澈的湖水和蓝蓝的天空实在是美。

原本以为在东阳的实践任务已经完成,不料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点,要去山核桃基地进行调查。所以第二天,楼工又带着我们一行四人去了浙江省金华东阳市虎鹿镇厚文村的薄核核桃基地,该基地是以薄核核桃为主的纯林经营模式。同样,在做了仔细的问卷调查,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原始资料之后,我们稍作整顿,又开始了新的行程。

四、在金华市磐安县的实践情况

终于到最后一个点了,我在心底里暗暗舒了口气,不过调查的工作可千万不能马虎。在经过公交车一路的颠簸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调查地点金华市磐安县。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和“中国香菇之乡”,磐安县境处天台山、会稽山、括苍山、仙霞岭等山脉之发脉处,为大盘山的中心地段,自然环境优美,为国家级生态县(市),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从接待我们的当地林

业局的林技站楼站长那里了解到,磐安县的林业主导产业为毛竹和板栗。凭借着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磐安生态优势,近年来,磐安县大力发展木本药材和草本药材套种的经营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广阔的前景。现在该县已有的模式为林药模式。我们来到了位于磐安县大盘镇林峰村的磐安县金磐绿色药材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这里的林下经济模式是以红豆杉为主体的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林药模式。这里的中药材种类丰富,有金银花,浙麦冬,桔梗,猫人参,杭白勺,迷碟香,厚朴,杜仲,三叶青,七子花,丹皮,白术,鸢尾等三十余种,在一一拍了照之后,我们又向该基地的管理人员那里了解了基地的一些基本运营情况。

五、本次实践活动总结

行程终于告一段落,我很珍惜这次外出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也让我真真切切地了解了各地基层工作是何种形式的,是怎样开展的。更重要的是收获到了很多的友谊,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会包容和理解。感谢那些在实践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那些行予方便的人,我希望以后还会有这种实践的机会,从而能让我自身的社交与处事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详见《浙江省县市区林下经济(经济林)调查方案》

扩展阅读:关于台头镇林下经济富农政策调查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

团队成员:徐森杨伟达于珊珊调查内容:林下经济富农政策调研活动时间:201*年8月13号8月15号联系电话:15002276355邮箱:578478978@qq.com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

作者:徐森杨伟达于珊珊

摘要:林下特色经济是天津市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

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天津市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条件。目前全市林地经济发展面积已达到18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我国各地可利用的林地很多,不少地方正开展春季造林。但林业生产周期长,为使农民尽快从种树中收到效益,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林地,搞林下种养,以短养长,延长生态林产业链条,这无疑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新路子。本文着重介绍天津市静海县台头镇林下经济的成功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关键词:林下经济富农政策静海县

正文:林下经济是天津市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

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本市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条件。各涉农区县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取得初步经验。静海、宝坻、蓟县、武清等区县在发展林菌、林粮、林畜、林草、林药等林下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全市林地经济发展面积已达到18万亩。在较好地解决了树木养管问题的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林地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发展林下经济,是本市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本市规定,对发展林下经济需要进行生产设施建设的,参照设施农业的补助政策给予扶持。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北依京津、东临渤海、西南与河北省多个市县接壤,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县,素有津南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212.2万亩,辖18个乡镇、384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103.8万亩、户籍人口56.16万人。县内有国省干道18条,京沪、唐津、津沧、津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福铁路、京沪高铁贯穿南北,是南下沪杭、北上京津的交通要道。静海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打造天津林业大县、构建天津西南绿色屏障。通过努力,生态建设实现了大发展,拉动了产业建设,林下经济初具规模和效益。

一、林改改得大地绿

从201*年8月开始,静海县按照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展了调查研究、政策指导、检查监督以及宣传培训,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推动林业发展,全县林子多了,大地绿了。201*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把发展林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件大事之一。实施了“绿色通道、绿色河道、绿色林网、绿色村庄、绿色园区、绿色城区”六绿工程,201*年至201*年,造林绿化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递增,截止目前,全县有林林地达到95.7万亩、5690.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全县适宜绿化的高速路、主要干道、河、渠、大地、村庄得到了绿化,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静海大地绿起来、生态环境好起来的林业发展目标。

二、多措并举促发展

一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静海县采取四项措施,助推林下经济发展,效果显著。201*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意见》,县政府每年拿出1.5亿元资金支持生态建设。对于交通沿线造林规划内新增以速生杨为主的生态混交林,县政府给予每亩500元-300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于植树每500亩配置1眼深井的标准,县政府给予每眼深井25万元的打井补贴。201*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意见》。对当年集中新建林地食用菌设施100亩以上,按建筑面积每亩补助600元;对新建林地食用菌设施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县给予配套微滴灌设施;对当年新建林地散养蛋鸡设施,饲养规模1万只以上,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范围内的六个乡镇,给予每个乡镇1000万元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

二是建立组织、变革模式。201*年底静海县成立了由分管县领导任总指挥的林业建设指挥部,实行政府启动、企业运作、农民主体、产业经营、自我循环、滚动开发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配编、配人,强化队伍,在组织人力上给予保障。201*年投入2.5亿元,完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重点打造、示范引领。为带动全县林下经济的发展,静海县在林海示范区内首先建设规模1万亩的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为农民开展集约性经营提供平台;第二建设占地1200亩的菌种繁育基地,涉及食用菌种植、林下药材种植、林下养殖示范区、苗木驯化车间以及林海菌业研发中心等,生产规模为年产母种8万支、原种40万瓶、栽培菌种1亿棒;第三建设保鲜库和加工厂。为预防生产旺季食用菌滞销,扶持有实力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兴建了保鲜库,进行食用菌短期保鲜贮藏和加工,减轻社员的销售压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

四是成立合作社、促进发展。林改以来,静海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在政策、资金、信息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最近3年,全县共成立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87家,入社农户达472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前、产中和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其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种植,实现土地产出高效化。为林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绿荫之下产业兴

截止201*年底,静海县发展林下经济3万亩,涉及王口、台头、梁头、独流等乡镇。主要以林下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花卉,初步形成了林菌、林禽、林花、林药、林油、林棉等多种林下经济形式。其中林下食用菌种植2万亩,主要品种包括“武香一号”香菇、“931”香菇、“九九丰”毛木耳、“9987”黑木耳、平菇,年产食用菌9万吨,生产方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产品销售以实行代理经纪人的方式为主;林下禽类养殖1万亩,主要品种有蛋鸭、肉鸭、肉鸡、肉鹅、生猪、羊等,年出栏禽类90万头只。同时组建“天津市静海县民发林地养鸡专业合作社”和“天津市静海县宜好林地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实体2个,建设“民发林地散养鸡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座,注册“绿康、盛蛋”散养柴鸡蛋品牌2个,认证“民发、宜好”林地散养无公害鸡蛋产品2个。实现产值6亿元、经济效益3亿元。目前已基本建成以津涞路为轴心的林下经济产业带,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庄美了、农民富了。

四、静海县台头镇

目前,静海县台头镇有18个村,津涞公路周围10个村都将开展“林下经济”模式。3年前镇里专门发展林木经济,预计10年后将产出每亩2万元的经济效益。为了让种林农户在10年中产生更高的附加值,经过考察学习后,他们决定发展林下经济,并运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方式,同时加大对农户的扶植力度。年初公司为了适应林下种植,投资130多万元建成水利设施,每天进行喷淋,一天要搞3到4次。县里给予养殖户150元的补贴,一大部分资金可以解决了,镇里给他们打井、架线,从基础设施上给他们解决难题。本着政府建设施、农民搞种养的方法,该镇统一规划了占地6500亩的林地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占地7000亩的都市型农业示范区,有效解决了农民分块种植成本大、分户经营资源浪费的问题。共建设林地食用菌400多亩,放养林地养殖鹅27000多只,鸡50000多只,非洲雁8000多只,瓜菜林果地近3万亩。

静海县台头镇通过政府帮、示范大户带、科学技术引领的办法,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推广“林下经济”模式,截至目前,全镇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民有8000多人,每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3000多元。为配合发展林下经济,静海县先后成立了蔬菜、柴鸡蛋、食用菌等5个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静海县还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菌种栽培试验场,繁育出了一批适宜本地栽种的菌菇新品种,切实为种植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率。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出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新路。

结束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近年来,

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意见》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我国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有46亿亩林业用地,其中集体林地27亿多亩,是耕地的1.5倍。发展林下经济,综合利用广阔多样的林地,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具特色的水气热条件和森林景观资源,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花卉,养殖林蛙、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发展观光休闲、果品采摘、生态疗养等森林旅游业,生产多种多样丰富的绿色产品,相当于扩大了我国几十亿亩的土地利用面积,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林业产业发展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为实现了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双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中国林业》201*年08期

《河北林业科技》201*年04期

《林产工业》201*年第03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浙江省“林下经济”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浙江省“林下经济”暑期社会调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浙江省“林下经济”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431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