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品牌专业建设总结

时间:2019-05-29 19:56:54 网站:公文素材库

品牌专业建设总结

附件2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品牌专业”

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二○一○年五月

填写要求

1.项目实施情况总结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数据详实。所在系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扩展或加附页。

3.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按规定时间(5月14日)前提交教务处。电子版请发送到OA教务处,并限用A4纸张打印(加盖系公章)交到教务处。

一、品牌专业基本情况1、品牌专业立项建设情况品牌专业名称项目级别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2、当前品牌专业建设配备情况教师正高职副高职中级其他合计专职教师1实验教师管理人员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必修课门数电子商务立项时间项目负责人201*、5郑志丽3实验门数人均册数自治区32仪器设备总值媒体图书(相当册数)教育部首届毕业时间412生均设备值国外学术杂志(册)其他合作单位201*年1132合计实验开出率国内学术杂志(册)合计必修课门数开设双语课程门数开设网络课程门数实验室总面积专业图书(册)39006图书资料资金投入(万元)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本专业设置时间本专业现有在院生人数学院学院3、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201*年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列出近3年每年毕业人数)现录取批次专科二批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1、实施程序(表中空格不够可另扩展)(1)项目(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整体立项建设进程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最早建立于1999年,201*年被学院确立为重点发展专业之一,经过三年的发展,在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教学条件逐渐成熟的后,201*年被评为院级品牌专业,201*年又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我们的发展目标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的建设标准进行专业建设,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建设,力争在201*年申报国家级精品专业。(2)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调研结果如何我们采用深入企业、接触用人部门、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调研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了解到企业对勤学肯干、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上交易流程、网络营销方法、能够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3)根据实践调研情况,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课程理论体系、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变化情况)依据调研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两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1,同时进行专业课程考试的改革,加大实践技能考核的力度。在课余时间,组织专业教师为学生做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发展前沿等方面的讲座。(4)品牌专业新建设计划及落实情况随着新校区商务实训中心的建成于投入使用,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除了机房能够满足实验及培训的需要,物流实验室、商务洽谈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室为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基础会计等多门课程提供了实训场所。2、项目建设情况,重在突出“建设品牌”(表中空格不够可另扩展)(1)师资建设:教师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变化,中青年教师培训情况,引进人才情况(2)课程体系建设情况(3)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情况(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情况、院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培养等)201*、10年新校区商务实训中心投入使用,除了电子商务实训室外,还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商务洽谈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室。201*年3月,建立了商务教学实训基地。(4)参加或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与教改会议情况,做学术报告情况201*年8月,郑志丽同志去澳大利亚考察学习新的职业教育模式(5)教材建设情况(选用先进教材、编写、出版教材等)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各门课程选用的教材全部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及校本教材。201*年3月《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两本校本教材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投入使用,201*年底,着手改版《电子商务实用教程》(201*年8月出版),预计201*年9月份可以出版。(6)本专业建设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情况

(7)本专业建设体现“品牌”定位的建设情况三、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面等)(仅限该项目和项目的参加者,在项目建设前后的对比,有数据、有实例,表中空格不够可另扩展)1、该项目的示范带动及辐射效果2、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方面成果(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师测评成绩、学生能力、成绩及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升学情况和就业率)3、人才培养方案自院级立项以来修改次数,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教学大纲的品牌改革成果4、师资团队建设及培训方面(包括引进人才情况)成果5、品牌课程(包括双语课程、精品课情况)、品牌教材(编写)建设成果201*年《网络营销》、《基础会计》被评为院级精品课6、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室、院内外实习基地、实验设备及仪器)建设成果201*、10年新校区商务实训中心投入使用,除了电子商务实训室外,还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商务洽谈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室。201*年3月,建立了商务教学实训基地。7、专业的社会评价、社会服务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从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评价良好,认为他们专业知识扎实、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及创新能力

8、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发表的教改论文、争取到的教学与科研立项和获奖成果(包括教师和学生)9、参加或举办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做过的报告情况10、成功经验建设期间有无其他“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称:教学名师名称:精品课程名称:《网络营销》、《会计基础》教学团队名称:级别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立项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201*年7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院级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项数:院级项,自治区级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称: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三、该项目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条叙述,表中空格不够可另扩展)1、缺少教学名师2、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难以找到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四、进一步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的有关建议(表中空格不够可另扩展)

扩展阅读: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办学优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概况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的前身是1983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连云港职业大学,1999年3月易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于201*年9月迁入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功能设施更为齐全和现代化的新校区办学。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医药与化学工程系、公共管理系、艺术与旅游系、外语系、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政治教学部等11个院(系)部,开设了四十余个专业,涵盖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交通运输等12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大类。学校

从20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多人,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4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5390.45万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学校自主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7个。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1个,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和1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我校专业布局比较合理,特色较为鲜明,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加强机电、建筑、化工等传统骨干专业建设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特别是根据连云港市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从201*年至今先后新增了《数控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与审计》、《报关与国际货运》、《港口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业务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一批新专业,调整了部分应用性及人才需求不强的老专业。我校现有《建筑工程技术》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监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等8个校级品牌专业。

二、主要工作和政策措施

1.我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积极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201*年学校重新修订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提出在全面推进我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用4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建设16个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方案富有创意、专业特色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公认的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已建成8个校级品牌专业);建设2~3个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建设点,并确保按期通过验收。同时从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大建设与改革力度,扎实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特色,确保专业建设取得预期成果。

2.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和要求,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尤其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强化对专业带头人的重点培养以及在专业建设上的带头作用。重视师德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重视教师提高学历、职称的基础上,对专业课专任教师更加强调技能水平提高以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制定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比例逐年提高。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现有江苏省教学

名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4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9人。有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学校制订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供政策保障。不断加大对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近三年累计投入建设经费201*余万元。201*年,我校获中央财政资助260万元,学校按1:1配套经费,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201*-201*年建成《数控技术工程中心》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财政资助400万元,我校配套400余万元,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201*年学校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建筑专业实训室11个,201*年申报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点,我校将按标准配套建设经费,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基本建成,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践教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教学内涵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4.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目标、素质为特色、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开发。加强教改研究,201*年至今,共获得7项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其中6项为一般项目,1项为重点项目。获得多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百篇。加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现有7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校级精品课程。主编教材8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省评优、立项精品教材7部。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201*年学校制定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奖励办法》、《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管理办法》,建立专项基金对获得教学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同时规范教学成果建设,形成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5.加强教学管理,建设规范有序、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建立完备、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从严治教,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建立多元化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现管理机制创新。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目标责任体系,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努力在教学工作中规范常规,彰显特色。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别是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顶岗实习的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根据学生实习分布及实习企业等情况建立顶岗实习

管理工作站,对顶岗实习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将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站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我校顶岗实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收到成效,形成我校实践教学管理与改革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6.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借助“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这一平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我校201*届毕业生1893人,有1412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1*届毕业生2433人,有1996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1*届毕业生2238人,有1894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近三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分别达到75%、82.03%和84.62%。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201*-201*年共为社会培训中高级工1396名,技师、高级技师566名。我校为“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连云港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

7.做好科研工作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术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保证。学校出台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学校明确提出科研工作的“三个导向”,即科研要“以与教学相结合为导向、以高新技术研究

为导向、以产业化前景为导向”。每年校级立项科研项目中,有关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课题占很大比重,使我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促进了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近年来,我校共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省级科研项目22项。

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管理

学校以文件形式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且严格执行。具体包括:

1.对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给于经费资助,要求所在院系原则上按1:1配套建设经费。学校除资助经费外,在教师进修学习、顶岗培训、专任教师引进、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加大投入,重点支持。

2.对国家与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按1:1标准配套建设经费,国家与省下拨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必须严格按文件规定专款专用,不得违规使用。专业建设项目组和专业所在院(系)对专业建设经费的具体使用提出方案,报学校研究批准后实施。专业建设项目组和专业所在院(系)负责经费使用的日常管理,监察室、教务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宏观管理、过程监督和检查。

3.除资助经费和配套经费外,学校对获得国家级精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品牌专业,分别奖","p":{"h":23.662,"w":624.036,"x":135.187,"y":166.

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建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8个校级品牌专业。

3.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覆盖率高,所有专业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以上,多数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加大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通过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设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站,实现对顶岗实习的过程指导与管理。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条件不断改善。建有1个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以上高职实训基地数量超过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成绩突出,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在80%以上。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

4.师资队伍。教师学历、职称层次较高,省市级高层次人才近60人。基本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师科研能力较强,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78项,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录55篇。

5.教学管理。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建立了以生为本的多元化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教学改革

和内涵建设,努力做到规范常规、彰显特色。

五、存在的问题

1.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还需不断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特别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工作需要加强,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以及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

2.对学校办学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内涵建设的发展。实训条件建设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校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偏少,专业建设发展也不平衡,在全省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的优势专业还不多。

六、下一步工作

我校专业建设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进一步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建设与运行机制,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继续坚持建设主体多元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

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改善实训条件。

3.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和专业特色建设上狠下功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加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形成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品牌专业建设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品牌专业建设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品牌专业建设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538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