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计划

时间:2019-05-29 19:58: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计划

扩展阅读:201*年民兵政治教育3

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培育民兵战斗精神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学习,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深刻理解,战斗精神是民兵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民兵队伍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教育课时]:4小时。

[教育方法]:各基层民兵营要统一安排时间,运用集中授课与分散复习相结合的办法,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教育要求]:

1、各单位要按照民兵政治教育的有关要求,统一组织,认真实施。2、民兵干部和民兵,要先理解学习内容,把握好其精神实质。

3、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授课内容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工作实践与思想动态相结合。[教育内容]:

战斗精神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民兵战斗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军事斗争准备的进程和水平,关系到未来作战的胜负。努力培育和砥砺民兵的战斗精神,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民兵政治工作一项重要任务。一、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内涵

要在实践中提高民兵战斗精神,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战斗精神的科学内涵。一般认为,战斗精神是民兵信念、意志、信心、勇气、作风、心理等精神因素凝结和升华而成的一种潜在的精神状态和品质。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讲战斗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讲政治目的、政治任务、政治立场、政治觉悟和政治态度。广大民兵必须做到:听党指挥,政治可靠,即自觉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自觉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努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贡献力量,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永葆民兵队伍的革命性质;精忠报国,赤诚奉献,即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大义,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誓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忠贞不渝,威武不屈,即具有崇高的革命气节,能够勇敢面对各种诱惑、威胁、困境、挫折,始终站稳立场,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刻不变节。

(二)召之即来的国防意识。强烈的国防意识是民兵铸造战斗精神的强大思想动力。广大民兵必须做到:献身国防、崇军尚武。要清醒地认识到,国不可一日无防,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保障,深刻认识民兵在巩固国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献身国防事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居安思危、牢记使命。要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牢记民兵的光荣职责和根本职能,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反对松懈麻痹和疏忽大意,时刻准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为国而战;刻苦训练、积极备战。要端正训练态度,提高练兵热情,从实战要求出发,积极投身军事训练,切实搞好军事斗争准备。

(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战斗作风是战斗精神的核心内容。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行动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全面展开,作战手段十分复杂,作战环境极端险恶。要求民兵扎实做好在未来险恶环境中参战支前的精神准备。广大民兵必须做到:士气振奋,斗志昂扬。具有高昂的军心士气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投身各项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打赢;机智果敢,勇于牺牲。要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具有敢打硬仗、善打恶仗的战斗作风,具有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顽强意志,具有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品质,一往无前,勇猛对敌,牢牢掌握作战主动权;不畏强敌,敢打必胜。要继承和发扬以劣胜优的光荣传统,澄清各种模糊认识,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树立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坚信正义在我、优势在我、胜利属我,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

(四)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军令如山、守纪如铁是战斗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民兵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参战力量多元,作战要素繁多,系统对抗激烈,任何层次的梗塞、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失利。广大民兵必须做到:通力合作,密切协同,即着眼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样式的特点要求,努力配合部队的军事行动,切实营造团结、和谐、融洽、亲密无间的内部关系,团结协作,合力制胜;严守纪律,保守秘密,即自觉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严格保守军事秘密,坚守政治纪律、战场纪律和群众纪律,始终保持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五)崇尚科学的时代精神。战争不但是武力厮杀,更是智谋较量。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信息化战争越来越重视科技和智谋的角逐。广大民兵必须做到:科学严谨,学识渊博,即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掌握各种现代军事业务技能,为未来参战做好素质能力准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即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意识,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立足民兵建设实际,认清严峻形势,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勇于开拓,敢于超越,防止安于现状,杜绝僵化保守;善用谋略,以智取胜,即具有很强的谋略意识和用谋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分析战争,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战争,善于运用谋略决策战争,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机智灵活,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六)沉着坚毅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斗精神的必备要素。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由于战场环境的变化,民兵心理面临着不断变化着的复杂、危险情况的冲击,如果没有良好的动态心理智力,就难以胜任和完成自己担负的参战支前等任务。因此,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民兵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够从容应对、处置得当;面对残酷艰险的战争环境能够泰然处之、临危不乱;面对敌人的宣传和诱惑能够立场坚定、不为所动。

二、充分认清弘扬民兵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战斗精神是民兵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民兵队伍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能否尽快锻造和培育民兵过硬的战斗精神,不但关乎民兵全面建设的成效,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安危,是一项极端重要的现实任务。

(一)战斗精神是民兵战斗力的重要构成。民兵战斗力是由民兵的政治素质、军事技能、武器装备、体制编制、战略战术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政治素质中的战斗精神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他要素紧密联系的中介,发挥着粘结作用。说到底,战斗力的其他构成要素,在本质上也都是政治素质的自然延伸,其作用的释放、发挥和维持都离不开人的战斗精神的激发。民兵只有具有战斗精神,才能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才能发挥民兵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挖掘民兵的各种潜能,才能激发民兵的学习和训练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效能。而这些正是提高民兵战斗力最基本的途径。此外,战斗精神在战斗力实现的过程中也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如果民兵没有坚定的信念、高昂的士气、顽强的斗志和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在战争行动中还是在执行其他任务时,战斗力都无从谈起。

(二)战斗精神是民兵履行职能使命的思想基础。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巩固国防、配属人民解放军战场支前的重要任务。加快培育民兵顽强的战斗精神,能够促使民兵筑牢思想长城,自觉抵御各种不良侵蚀和诱惑,永葆革命战士本色。培育战斗精神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民兵搞清楚“扛枪为了谁”、“打仗为了啥”等最基本的政治信念问题。在长期和平环境中,部分民兵的国防观念、战争意识有些淡化,练兵习武热情不高,滋长了和平麻痹思想,吃苦耐劳和牺牲奉献精神普遍趋向弱化,战争恐惧心理也趁虚而入。如果任由这些现象发展,一旦有战争,民兵就不可能有效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此外,民兵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和突击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经常出现。面对这种社会局面,部分民兵思想认识不高,责任意识和使命观念淡化,有时甚至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培育民兵过硬的战斗精神,就会严重阻碍民兵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影响其履行自身职能的成效。(三)战斗精神是民兵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作用的强大力量。民兵能否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继续保持自己的重要地位、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战斗精神的强弱。有的认为,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抓民兵建设就是抓武器装备的改善、抓高科技武装,战斗精神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这种认识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毋庸讳言,在信息化战争中,短兵相接和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作战形态越来越少,但这对战斗精神的要求丝毫没有弱化反而愈益提高。因为,信息化战争的突发性大大增强,导致战前准备和动员的时间大大缩短;武器精确度大大提高,导致战斗更为激烈、残酷、惨烈;精神“软”杀伤作用大大强化,导致军心士气越来越成为敌人的首选攻击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民兵不具有过硬的战斗精神,势必会产生厌战、恐惧等心理,精神涣散、斗志丧失,其重要作用的发挥无法保证。

三、自觉培养和锻造民兵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不会与生俱来,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努力学习和长期培育的结果。我们必须从民兵建设的实际出发,统一认识,加快行动,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寻求和拓展培育民兵战斗精神的现实途径。

(一)靠学习积累。学习不仅是提高民兵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培育其战斗精神的重要手段。如果广大民兵不注重学习积累,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支撑,没有厚实的军事技能和素养作依托,战斗精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合民兵队伍自身的实际特点,培育战斗精神应该学习的内容很多,其中关键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永远听从党的指挥;广泛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明确民兵履行职能使命时所处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增强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外语,借以提高自己获取、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为参与并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

(二)靠实践磨砺。宝剑锋自磨砺出。民兵战斗精神最终要从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的大课堂、大熔炉中摔打磨炼出来。在具体实践中,主动做到:强化军事训练。在民兵军事训练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置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和气氛,帮助民兵不断提高实战本领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未来作战中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遇挫不馁、百折不挠。抓住有利时机。和平时期,民兵参与执行的重大演习、军事比武、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援建施工等急难险重任务最贴近未来实战的要求。要利用这些有利时机,有意识地摔打民兵,使执行任务与练思想、练作风、练意志、练纪律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民兵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不怕困难、善打硬仗的战斗精神。注重点滴养成。要把民兵战斗精神培育贯彻落实到民兵各项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民兵平时的各项工作和各项活动中去,帮助民兵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培育和展现战斗精神的良好习惯,督促民兵自觉按照各种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搞好管理、教育和训练工作,养成求真务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三)靠环境熏陶。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对民兵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培育民兵战斗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做到:切实搞好民兵内部环境。要采取各种方法营造有利于形成高昂士气、集体精神、无畏勇气的浓厚氛围。尤其要在规划民兵建设、布置营区环境、组织战备训练、安排各项工作时,努力营造浓厚的战斗氛围,让民兵不断增强战备观念,做好精神准备。积极营造社会舆论环境。民兵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舆论环境直接影响民兵的战斗精神培育。要善于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军事斗争方针和安全战略,增强全体国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部队、理解民兵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风尚,以此激发民兵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努力改善政策制度环境。通过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的视角提高民兵战斗精神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要加强培育民兵战斗精神的科学方法的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法规制度,将法规制度贯穿于民兵的教育训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形成战斗精神培育的合力。从政策层面说,要逐步完善各种奖惩政策,做到奖惩严明。既要注重精神奖励,也要努力使民兵的奉献和工作得到相应的物质待遇。捍卫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兵的神圣使命

[教育目的]:通过认真学习《捍卫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兵的神圣使命》,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充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源源历史长河,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节,从而肩负起建设家园、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教育课时]:4小时。[教育内容]:

1、伟大的祖国,壮丽的河山;

2、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牢记民兵的根本职能,誓死保卫祖国。

[教育方法]:各基层民兵营要统一安排时间,运用集中授课与分散复习相结合的办法,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教育要求]:

1、各单位要按照民兵政治教育的有关要求,统一组织,认真实施。2、民兵干部和民兵,要先理解学习内容,把握好其精神实质。

3、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授课内容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工作实践与思想动态相结合。

在浩瀚的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祖国曾经有过无数的辉煌。秦始皇逐鹿中原,统一六国;唐王朝开疆拓土,版图无双;成吉思汗弯弓射雕,饮马欧亚……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祖国“母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之下,一次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次地割地赔款,使得江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现在,尽管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但是,台湾还没有和祖国组,“台独”分子还十分嚣张。对此,广大民兵必须牢记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伟大的祖国,壮丽的河山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山河壮丽,特产丰富,是一个由汉、满、壮、回、藏、蒙古、维吾尔等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家。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土之大,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我国领土东起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主航道汇合处,西到帕米尔高原,南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达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东西和南北的距离分别为5200公里和5500公里。在这辽阔的国土上,有著名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和巢湖;六大江河: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海河、淮河;七大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大兴安岭、秦岭、横断山脉和南岭山脉。其中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还有无数驰名中外的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包括各具特色的“三山五岳”,被称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苏州园林,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以及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等等。

我国陆上的疆界达201*0多公里,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5个国家接壤;在海上与我国相邻的国家除朝鲜和越南外,还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7个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多数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大陆海岸线全长18000多公里,从北往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有台湾省、海南省、舟山群岛、崇明岛等50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我国伟大的祖国物产丰富,资源雄厚,素以“地大物博”著称。我国横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绝大部队地区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对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自古以来就以盛产稻米、茶叶、蚕丝、生漆、桐油等闻名世界。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水力资源,居世界首位。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有3201*多种,能食用的植物就有201*多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为我国特有。我国还有鱼类201*多种,是世界上渔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向太平洋,这种海陆位置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海洋事业,也便于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

我国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藏共150多种,而我国有132种,其中17种地质储备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现有钨、锡、钼、锌、汞、锂、稀土等8种有色金属的探明量居世界之首,其中钨金属储量为国外各国总储量的3倍还多,铁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量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盐国之一。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开发和振兴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在我国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水资源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矿产以及鱼类等资源更为丰富。

我们的祖国是人类历史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约在公元前201*多年的时候,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比古希腊和古罗马早1000多年进入“文明时代”。我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奴隶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发展为封建社会,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以后又经历了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封建社会。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从此,各国侵略者接踵而来,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中华民族一向以勤劳和聪明智慧闻名于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栽培水稻。我国商代已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在春秋中期就掌握了冶炼生铁技术,比欧洲早近两千年。特别是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为世界科学文化和军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历史上,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建筑技术、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者曾居世界领先地位。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四世纪建造的长城,气势雄伟,绵延万里,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最早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可将天体变化尤其是星辰运行情况极为真切地标示出来。南朝时期的祖冲之,最早测算得出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7位数;他制定的大明历所测定的回归年日数与近代科学家测定的数仅差50秒。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祖国的大好河山被蹂躏、遭践踏。1921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战,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祖国才真正获得新生。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平等参加国家管理;在经济上,消灭了剥削,建立了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在意识形态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表明,它是当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发展上,我国现在不但拥有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纺织、建筑材料等基础工业,而且拥有汽车、飞机、船舶等先进制造工业和电子、核工、航天等现代化工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当然,我国现有的生产水平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整个社会的前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必将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二、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国主义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优良传统,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的一面旗帜。我们知道,无数的革命先烈,离妻别子,南征北战,抛头颅洒热血,目的是“为了新中国”;千百万民族英雄面对侵略者的屠刀,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总是“祖国万岁”;也有许多志士仁人,在临终之前,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湖海或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也经常看到,离别多年的海外侨胞,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几乎人人都面对祖国的热泪盈眼眶;许多在国外居住多年并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侨,在他们含笑九泉的时候,最后提出的要求多半是把遗骨埋在祖国的大地上。

什么叫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中反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在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给予各民族的前进发展以重大影响。我国人民的爱国主意识和爱国精神,正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壮丽辽阔的河山,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世世代代反对国内反动势力和外来侵略势力的斗争实践,始终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藉以产生、发展和弘扬的源泉。爱国主义是历史的产物,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作为其根本点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祖国的地理山河,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优良历史传统,坚决保卫祖国的安全、主权和民族尊严,一如既往地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始终表现出来,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激励人们世代相继地生活和战斗。具体地说,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争取自己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2)不畏艰险、世代相继地开发祖国的自然资源,改造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3)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追求富国富民的真理,敢于改革弊病,变法图强;(4)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此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5)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敌,奋起抵抗,直致彻底战胜侵略者,坚决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6)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作英勇顽强的斗争,推动祖国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

中华民族有爱国主义精神,伴随着本民族文明史的发展,已经几千年的古代文化陶冶,经受了近代史中内忧外患的砥砺,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独有特色:

一是维护团结统一,对祖国无限忠忠诚。在我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爱国主义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一项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它渗透融合于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其它意识形态所无法比拟的精神力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反映了整个社会黑暗,反映了广大人民争取国家和民族光明前途的主流。以春秋、战国和唐朝等为主要标志的民族大融合,则表明了祖国大统一、民族大团结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特别是在外敌入侵面前,爱国主义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更为突出。抗倭御侮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甲午海战的邓世昌,不畏“洋枪队”的太平军,痛击侵略军的义和团,这些来自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群体和人物,为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共同创造了一幕幕爱国同心、义勇御侮的历史。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道德力量,炎黄子孙总是自然、执著地把祖国叫做自己的“母亲”,把对华夏山川、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拳拳之心,化为世间最崇高的道德和行为,世代相继,永不泯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了无数像方志敏、吉鸿昌、杨靖宇、赵一曼等一样的爱国主义志士。他们把祖国和人民的解放、抗击外敌侵略看成是自己的神圣职责,为了祖国和人民而英勇奋战,视死如归。吉鸿昌在起义前写下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休,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山西抗日女英雄王九焕,14岁时女扮男装参加八路军,和男同志一起在抗日疆场上战斗了6年,被誉为“花木兰”。建国以后,在反击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又涌现了于庆阳、罗光燮、李海欣、史光柱、展亚平等爱国英雄。他们懂得,自己保卫的是人民的国家,离开了国家的安全、民族的独立、祖国的繁荣,就没有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可言。因此,当祖国一声召唤,他们就立即奔赴血与火的战场,用鲜血和生命履行自己崇高的职责。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战斗英雄刘保雄,在前沿战壕里写了这样一首诗:“祖国山河美如画,岂容虎狼来践踏。前辈舍身建中华,吾辈忘死保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这种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化民族的历史写下了崭新的光辉篇章。二是崇尚气节,注重感情。与西方民族崇尚理性的倾向相比,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更多地表现崇尚气节,注重感情的特点。中华民族有一种浩大民族之气,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些世代流传的格言警句,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所身体力行的。这种崇尚气节情操的传统,培养了历代中国进步人士和人民大众。他们在内外黑暗势力面前,总是付之以顽强的斗争方式,表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力量。正义所在,拼命为之;真理所在,不畏横逆,形成中国人民的“民族之魂”。战国时期的屈原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政治理想,“秉德无私”、“横而不流”,结果怒投汩罗江,以身殉国。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虽惨遭谗言,却以其高洁节操“壮怀激烈”、“天日昭昭”。这些民族英雄都受到了后世人民的敬仰和怀念。

三是勤劳勇敢,注重实际。中华民族是一个求实的民族。中国人民传统的爱国主义从来都体现在实际行动之中,他们不仅用生命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用鲜血和汗水建设自己的国家。这种重视现实的爱国主义,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保卫家园的斗争中,衍生为自强不息、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了数不清的领先于世界的思想、文化、科技和艺术成就,而蕴藏于这些成就之中的强烈的自强自立胸怀,脚踏实地、勤于探索的精神,重视人生、造福人类的胸怀,永远是中华民族奋发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财富。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使中国人民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乃至残酷战争的考验,永远保持中华民族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因此,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巩固国防的思想基础。三、牢记民兵的根本职能,誓死保卫祖国

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一方面需要搞好现代化建设,使祖国不断强大,永远强大;一方面需要保卫,使祖国完整、安全,不受国内反动分子和外国侵略者的宰割欺侮。我们民兵既是民、又是兵,不仅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而且肩负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1991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民兵工作条例》明确指出: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努力实践好这两条要求,就是热爱祖国最有说服力的体现。“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指我国民兵由不脱离生产和工作岗位的适龄人员组成。这个组织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群众性和军事性的统一。所谓群众性,是指导民兵遍布城乡,是不吃公粮、不穿军装、不住营房,平时不脱离生产的武装组织,与正规部队不同。按照兵役法的要求,乡、民族乡、镇和企业事业单位都要建立民兵组织。凡18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了应征服现役的以外,应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这种广泛的群众性,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基础。所谓军事性,是指民兵是以军事形式建立起来的,以保卫祖国为主要目的的组织,是由适龄青壮年参加的有严格组织纪律和战斗狂风的武装集团,与一般的群众组织有很大的不同。民兵的群众性和军事性,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中形成的。在战争年代,民兵坚持一边生产,一面打仗,亦兵亦民,较好地适应了我国革命战争的需要,形成了我国开展人民战争的广泛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兵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各个生产岗位上,平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集中训练,遇有情况立即组织起来,遂行各项任务,成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一支有生力量。

“民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是指民兵作为我国的一支武装力量,一方面在防御国家外部敌人的颠覆和侵略,保卫祖国安全上,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着共同的职能。战时,民兵既要主动配合部队作战,担负支前任务,又要单独执行作战任务,支援部队,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民兵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是我军扩编和补充的强大后备力量。部队兵员补充,绝大多数是适龄的青年民兵。这是由民兵的自身条件决定的。28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按照规定,未服过现役的基干民兵,应当参加30至40天的军事训练;专业技术民兵的训练时间,按照实际需要适当延长。民兵的政治条件和身体条件也有明确的规定。民兵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政治上可靠,没有违法乱纪行为;必须身体健壮,没有残疾,没有严重的疾病。上述这些民兵的自身条件,符合部队的需要,因此,民兵理所当然地成为部队重要的后备兵源。

按照上述要求,民兵必须完成三项基本任务。一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民兵大多数是青壮年,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好,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参加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和平时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就成为民兵的首要任务。二是担负战备执勤,维护社会治安。广大民兵还要负起维护国家的安全团结,同敌视和破坏国家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责任,起到人民民主专政柱石的作用。我国有着漫长的海陆边防线。广大民兵要积极同部队搞好军民联防、警民联防,担负各种战备值勤,防止敌人的袭扰和破坏。内地的民兵在加强对工厂、矿山、铁路、重要隧道、桥梁、军事设施等重点目标的保卫。民兵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四化建设成果,维护安全团结的局面,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人民生活秩序,保障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随时准备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我国实行民兵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好地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因此,对付内部分裂和外来侵略,保卫祖国,是民兵根本性、终极性的任务。广大民兵要树立高度的国防观念,积极参加民兵的教育训练,不断提高保卫祖国的本领。一旦发生战争,民兵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保卫祖国做出贡献。

广大民兵在履行保卫祖国的历史使命中,必须努力继承和发扬以往的光荣传统。一是踊跃参军。我国民兵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把参加人民军队当作无上光荣的义务。只要一声令下,民兵就踊跃报名,积极应征,保证部队兵员的需要。1931年,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发出“保卫土地、保卫苏维埃,当红军去,到前线去”的口号,立即得到赤卫队、少先队的响应。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广大民兵踊跃参军,走上抗日战争第一线。在抗战开始时,我军只有9201*人,经过8年艰苦奋战,人数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十几倍。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的战略决战,部队需要大量的兵员。广大民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仅在解放战争开始的头3个月,就有30万民兵走上前线。大批民兵源源不断地补充部队,对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于1955年实行了义务兵役制。每年征兵,广大民兵争先恐后报名,积极要求应征入伍,为保卫祖国自觉地尽义务、做贡献。

二是积极参战。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既积极主动配合部队作战,又单独执行作战任务,对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参战民兵有174万人次,作战近30万次,歼敌20余万人,还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这是我国民兵为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在战争中,民兵为部队侦察敌情,传递情报,使我军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对敌人封锁消息,使它变成聋子、瞎子。民兵充分运用灵活机动的传统战法,开展游击战、巧妙地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一套杀伤敌人、保存自己的作战方法,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部队集中歼敌时,民兵就地坚持斗争,保护群众利益,保卫革命政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我主力部队开赴前线集中歼敌时,国民党特务和当地的反动武装乘机造谣破坏,杀人放火,反攻倒算,抓丁抢粮,强奸妇女,进行猖狂的反革命活动。民兵坚持同敌人进行反倒算、反抢粮、反抓丁的斗争,用战斗保卫胜利果实,保卫革命政权,巩固解放区。

三是奋勇支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把支援前线当作自己一项极其光荣、尤为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民兵支前的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距离之远和任务之重,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保证大规模作战的需要,民兵们提出“部队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许多地区组织远征民兵团随军支前,有的长达一年之久,行程近万里,保证部队“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为把粮食、弹药及时送至前线,民兵们迎着风雪走,顶着战火上。许多担架队员不顾及生命危险,冲上火线,把伤员抢救下来;又在敌人的炮火中,把伤员送到后方。在转运伤员时,遇到敌机扫射,他们就用身体掩护伤员;过河时,他们用头把担架顶起;在路中,他们脱下棉袄给伤员盖上;自己饿着肚子,省下干粮给伤员吃;有的甚至用自己的吃饭喝水的缸子给伤员接尿等。他们的行动,使伤员深受感动和鼓舞。广大民兵还为部队抢修公路、铁路、桥梁,保证我军畅和无阻,实施机动作战。

四是巩固政权,保卫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广大民兵在配合人民解放军巩固革命政权,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又为人民立下了新功。建国初期,各地民兵配合部队肃清国民党武装残匪80余万人。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东北民兵积极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开赴朝鲜,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作战。从1950年至1958年,仅东南沿海的民兵就配合部队作战18000多次,单独作战11900余次。处在东北边防的牡丹江地区的五林洞民兵连,在珍宝岛两次自卫还击战中,积极配合部队狠狠地打击敌人,荣立了集体一等功。1974年月日1月,南越当局连续派军舰入侵我西沙群岛海域,我南海水产公司,西沙群岛的民兵英勇作战,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了入侵之敌。1979年的自卫还击作战,我广西、云南地区的民兵,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现在,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我国现在所处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不容乐观,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还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在加紧推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同进,千方百计对我施压,总想利用人权、民主、宗教等问题挑起事端。我国所处的亚太地区军备竞赛有新的升级,在边界及海洋上的争端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要看到,由于外国反华势力的插手,使台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祖国的统一面临着严重威胁。我们广大民兵一定要牢记根本职能,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为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促进祖国的繁荣和强大,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一课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确保党对民兵绝对领导

我国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确保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确保民兵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民兵组织巩固、队伍纯洁,确保民兵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党管武装是民兵建设的根本原则

我国民兵是在党的领导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党的十六大就已经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确保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民兵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党管武装的基本含义是:我国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人民武装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切行动必须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这一根本原则,对于保持民兵的性质,保证民兵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是保持民兵人民武装性质的根本保证。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这种属性是民兵的本质特征和政治灵魂。民兵组织只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按党的政治主张、思想路线和组织原则来建设,才能永远保持正确的方向,始终保持人民武装的性质,真正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因此,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二)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是民兵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管武装原则,从我国民兵初创时期就已经确立,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民兵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和政治保证。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民兵,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支强大的民兵队伍。只有坚持党管武装原则,使民兵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兵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是民兵履行双重职能的根本保证。我国民兵是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巩固政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双重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斗争形势和严峻的台海局势,面对振兴中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民兵建设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创新发展,才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作出新贡献,完成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四)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根本保证。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为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国家改革建设大局和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近年来,我军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常备军虽然减少了,但国防任务没有变,国防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更高了;精简常备军,可以集中有限的国防经费建设“拳头”力量;大力加强民兵建设,可以解决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的问题。因此,只有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军队走精兵之路的战略思想,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二、双重领导是党管武装的根本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民兵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党管武装最根本的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对民兵实行双重领导的制度。这一根本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实行双重领导是民兵工作的优良传统。民兵工作坚持双重领导制度,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传统制度。早在战争年代,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各级党委不应该仅仅是领导地方工作的党委,而应该是该地区党、政、军、民的统一领导机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的一系列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中,更加明确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对民兵工作的领导职责。《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和预备役部队,实行军队系统和地方党的委员会的双重领导制度。”历史表明,实行民兵工作双重领导制度,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坚持双重领导制度是由民兵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军事性。军事系统对民兵实行垂直领导,有利于保证国家武装力量的高度集中统一,平时可以统筹安排建设,战时能够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动员,组织指挥民兵参战支前。同时,民兵又不脱离生产,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只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才能够把民兵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保证民兵工作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实践证明,民兵工作离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不行,离开军事系统的领导同样也不行。

(三)落实双重领导制度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对民兵建设主要负责把关定向,办实事、解难题。具体要做到“四管”,即管政治方向,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民兵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在基层的贯彻落实;管思想建设,主要是教育和引导民兵从根本上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信赖;管组织指挥,主要是确保民兵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和指阵下,有效地履行职责,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管解决重大问题,主要是对民兵教育训练、开展大项工作、重大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解决。军事系统主要负责民兵的组织建设,政治工作,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管理等。

三、民兵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广大民兵要了解党,信赖党,热爱党,忠于党,坚持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宗旨为宗旨,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一)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政治信念,最核心的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民兵,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认清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武装力量非党化、非政治化”等反动言论,同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邪教组织等作坚决的斗争。要高举旗帜,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站在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经受住复杂政治斗争的考验。

(二)要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体现到为国家建设大局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来。要带头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带头拥护和支持改革,带头参加“三个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当先锋、打头阵,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同时,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和指示,爱军习武,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履行职能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一切听从党的指挥,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武装力量,是民兵必须时刻牢记的政治纪律。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明纪律,不讲代价,确保军令政令的畅通。要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严于律己,自觉维护团结,保持民兵队伍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要始终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社会主义制度的忠实保卫者。

第二课积极参加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履行根本职能的自觉性

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民兵的性质和担负的任务,决定了民兵必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自觉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实践活动,不断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军事技能,为履行根本职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加强国防教育,是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客观要求

民兵亦兵亦民,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教育,提高民兵建设质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一)国防教育是强化民兵国防意识的迫切需要。长期的和平建设环境和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容易使人们逐渐滋生和平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解除思想武装,放松斗争警惕,淡忘国家安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大忌。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面对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威胁,广大民兵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一方面,要自觉接受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和带动周围群众,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聚万众之心,集各方之力,共铸现代国防的精神长城。

(二)国防教育是提升民兵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技能和国防法制。国防教育所产生的国防观念、国防意识、国防意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和体魄,是衡量民兵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民兵整体素质,必须广泛持久地组织民兵参加国防教育。

(三)国防教育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基础工程。未来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更是精神力量的对抗。民兵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担负着特殊使命。组织民兵开展国防教育,培养民兵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气节,调动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热情,培养坚定的战斗意志、必胜信心、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能否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国防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民兵作为生产建设的生力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通过国防教育,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在军事上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转化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自觉接受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的强弱,表现为公民对国防的责任感和关注程度。广大民兵要时刻牢记使命,自觉参加国防教育,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和支持国防建设。对民兵来说,应树立以下四种观念。

(一)富国强兵的观念。党的十六大就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九部分“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强调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我们民兵要深刻认识国防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的丰富内涵,既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富国”出力,又要爱军习武,苦练本领,为“强兵”尽责。

(二)忘战必危的观念。国防建设维系着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荣辱。我们要充分认清“国无防不立、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清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认清“台独”等国内外分裂主义势力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危害,认清巩固国防、抵御侵略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牢固树立“忘战必危、忘战必亡”的观念,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三)依法尽职的观念。履行国防职责,是法律赋予民兵的神圣使命。民兵要认真学习《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国防法规,全面了解法律赋予的国防职责和义务,牢固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正确行使国防权利的观念,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自觉性。

(四)谋求打赢的观念。民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是人民战争的基础。在未来战争中,民兵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战争结局。广大民兵要牢固树立“谋打赢”的观念,树立准备打仗的思想,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以未来战争需要为牵引,努力学习军事科技知识,苦练军事本领,为实现“打得赢”奠定坚实基础。三、带头履行国防义务,为加强国防建设多做贡献

参加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关键是要落实在国防建设的实际行动上。对民兵而言,就是要模范履行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

(一)踊跃服兵役,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凡符合服兵役条件的民兵,平时要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到指定地区进行兵役登记,做好应征入伍的准备;战时一旦祖国需要,应当挺身而出,积极参军参战,以实际行动履行保卫祖国的崇高使命。

(二)积极参加军政训练,掌握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参加军政训练,是提高民兵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储备合格后备兵员的主要途径。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加强军事训练,学习军事高技术常识,了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熟悉手中武器,掌握军事技能,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做好军事斗争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搞好战备执勤,提高战备水平。广大民兵要充分认识搞好战备执勤的重要意义,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武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加军警民联防,配合军事部门搞好战备规范化建设,加强战备管理和战备教育,打牢执行军事行动和应急任务的基础。

(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和平劳动。积极开展护村、护厂、护矿、护林、护路等活动,维护本地区、本单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协助公安部门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搞好重要目标守护,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执行应急机动任务,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五)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支持部队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协助各级组织落实好军人优抚政策,广泛开展“帮战友”活动,主动帮助军烈属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为部队、军人及其家属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支持军人安心服役,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

第三课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广大民兵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踊跃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

一、充分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的英明决策,必将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广大民兵必须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即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21世纪开始,我们党对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施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必将对振奋民族精神、焕发民族斗志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了这个奋斗目标,能够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更直接地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正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英明决策。对我国来说,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把握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历史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步伐加快,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丰富的改革和建设的经验积累。我们党正是在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才果断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决策。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途径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内的宏大工程,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全体人民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共同的发展任务和正确的前进方向。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体目标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1*年翻两番,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具体讲,就是对于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都要坚决破除,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必将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力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所有的行动,都要向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进程。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将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加快建设步伐,发达地区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最终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广大民兵要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民兵分布广,人数多,年纪轻,有组织,素质高,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广大民兵要自觉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农村民兵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的关键。每年党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都突出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充分反映了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广大农村民兵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投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头参加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开创农业和农村建设新局面。

(二)城区民兵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城市民兵的主体是企业民兵。当前,我国企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体制僵化、效率不高、效益低下,迫切需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企业民兵的切身利益。对此,广大企业民兵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把自身的利益同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定信心,以主人翁精神为企业改革多做贡献。

第四课民兵预备役人员要积极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求全军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民兵预备役人员虽然不是现役军人,但与现役军人一样肩负着捍卫祖国,保卫的重责大任,学习理解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也同等重要。那么,民兵预备役人员该如何培养学习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呢?

一、忠诚于党,听党话,跟党走是不二选择

忠诚于党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民兵预备役作为国防力量的后备军,既肩负着保家卫国,又担负着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忠诚于党是对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树牢忠诚于党的价值观,并不是特殊情况下的一时之念,主要是靠平时的教育和培养。忠诚于党,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一点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定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憧憬。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鼓舞斗志的巨大精神力量。民兵预备役人员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和加强教育,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忠诚于党,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事实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民兵预备役人员应树牢坚定走“一条大道”的信心,胸怀大局,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放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衡量。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经验,取得新的业绩。

忠诚于党,就要坚决听从召唤、服从指挥。伊拉克军队惨败的教训告诉我们,缺少对党和国家忠诚的军队和准军事人员,不是丢盔弃甲,就是缴械投降。须知,最能检验忠诚与否的时机和条件就是战争,只有经得住战争考验的军队和民兵预备役组织才是最可靠、最忠诚的。一旦丧失忠诚,再强大的军队都将在战争考验中成为不堪一击的无能之辈。要把培养民兵预备役人员忠诚于党的崇高政治情感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和长期任务,深入持久,常抓不懈,努力使官兵常怀爱党之心,常立报党之志。要通过灌输军队忠诚于党的光荣传统,将其内化为自觉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军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热爱,就要服务

1949年9月21日,中国解放军发起解放宁夏吴忠的战斗。吴忠是陕、甘、宁等地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而夺取涝河桥,是夺取吴忠的关键。战前,国民党军炸了涝河桥,在河对面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派重兵把守。凌晨6时,担负架桥任务的解放军某部在一阵激烈的枪声后,第一批官兵16人抬着架桥器材刚冲向河边,就有12名官兵倒下。面对枪林弹雨,官兵们没有人害怕、没有人犹豫,第二批官兵很快就顶了上去,扛起器材继续前进。接着,又有9人倒下。连长王刚调整火力部署,加强掩护,第三批官兵扛起器材又冲了上去官兵们在水里用头顶着架桥器材,边战斗,边架桥,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手榴弹不停地在身边爆炸。有的负伤倒下,有的被急流冲走,倒下一个,后面就顶上去一个,鲜血染红了河水,厮杀声响彻天空。

40分钟后,浮桥架设成功,冲锋号吹响。副连长李超带领突击队冲过便桥,迂回包围碉堡实施攻堡爆破。不一会儿,一阵阵爆破声响起,敌人的碉堡一个个上了天。当年的涝河桥激战,牺牲135人,被急流冲走45人。1951年,吴忠县政府修建涝河桥烈士陵园时,有36名烈士名字无法考证,成为永远的无名英雄。王忠学所长在讲述英雄故事时,许多官兵黯然泪下。

我军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一切为了写在鲜红的战旗上,记在官兵的心坎里。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判断军队的性质如何,评价官兵的道德怎样,最根本的就是看是否热爱、服务。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军队是的军队。热爱,就是热爱党、热爱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更加多样化。官兵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没有战争年代的恶劣环境,缺少随时随地面临的生死考验,这对官兵坚持热爱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忠于、热爱,保持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保持子弟兵的政治本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管社会怎么变、时代怎么变,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服务的优良传统不能变,军民鱼水亲情不能变。全军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只有牢固树立热爱的核心价值观,并把它转化为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各种考验,提高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热爱,就应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服务的根本宗旨,视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军队政治本色,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视利益为最高利益、需要为第一需要、满意为唯一标准。战士刘国涛听完故事后对笔者讲:“我们是新时代军人,不忘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热爱就要服务。”三、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这支耳熟能详、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唱出了当代革命军人精忠报国、献身国防的朴实心声,它启迪着一代代青年在报效祖国中成长,在报效祖国中实现人生价值。

每逢国家大项活动,哪里有灾情、险情,人们最关注的是我们子弟兵的身影,有子弟兵在,群众就放心。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区,一幅“铁军来了”的标语,让灾区纷纷说出“我们有救了”这样的话。这是灾区对子弟兵的信任,也是群众对子弟兵的寄托,这就是我们革命军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与共克时难的具体行动。时空无论如何变换,生活条件无论如何变化,报效祖国永远是革命军人不变的宗旨,也正是革命军人生存价值的所在。战时,血洒疆场,英勇牺牲在所不惜;平时,驻守一地、保一方平安、捍卫和平劳动无怨无悔。我们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组织,同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刻,参战支前,困难面前不低头,无畏无私,战天斗地,也唱响了一曲曲听党指挥、服务、英勇善战的嘹亮之歌。

革命军人不仅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且以报效祖国为光荣。在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长河中,我们先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中国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等许多报效祖国的名言警句。正因为我们深深地爱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就能挺起不屈的脊梁;正因为多少航天科学家殚精竭虑、夜以继日、苦苦思索、反复实验,才能实现载人飞船出舱进舱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次次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常怀报国之志,伸出报国之手,我们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线上,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军事训练,锤炼养成了艰苦奋斗、勤于钻研、顽强拼搏、爱国奉献的良好作风,有的成了发展经济、率先致富的能手,成为一方不忘从经济、科技、人力等方面拥军的楷模;有的外出打工,成了生产技术尖兵;有的走出家门、进入军营等,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一面旗帜,成了捍卫祖国利益与安全的一面旗帜。同时,长期国内和平的环境,我们有的民兵也产生了和平麻痹思想,训练和执勤“召之不来、来之要钱、钱少不干”,不能正确处理参加民兵军事训练与生产的关系,不能真正懂得先有国才有家的关系;我们长期在国防后备力量战线上工作的同志,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下滑,工作动力不足,有的军事训练中心不居中,工作上“守摊子、混日子”等。这些与报效祖国这个崇高的字眼格格不入,也与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不相容。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句话,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其实报效祖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报效祖国就在于我们从平时工作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做起,只要我们把自己的精力融入到为国家和为的事业中去,我们的工作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和热情。

四、献身使命,不懈的追求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命比泰山还要重,比生命还要珍贵,他需要用血与火来浇铸,用生与死来磨砺。那么新时期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呢?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筑牢“坚决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这是民兵预备役人员献身使命的政治基础。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斗争形势,民兵预备役人员能否经受住考验,发挥职能作用,取决于能否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思想稳定和政治纯洁,能否始终保持“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为此,民兵预备役人员要真正履行使命、不辱使命,就要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核心,维护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牢记党对武装的绝对领导,是民兵预备役人员永远不变的政治灵魂,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何使命任务。

其次,要树立“敢于付出一切”的牺牲意识。这是民兵预备役人员履行使命、献身使命必备的思想觉悟。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我军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使命意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个人理想与我们承担的光荣使命有机融合,甚至为了使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甘愿牺牲青春、牺牲一切。

再次,要增强“勤于提高素质”的责任意识。这是民兵预备役人员履行使命、献身使命的关键。“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给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一定要克服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错误思想,彻底摒弃那种认为只有现役部队才肩负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错误观点,认清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我国武装力量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清自身肩负的重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刻苦学习军事常识和高科技知识,不断增长自身才干,努力提高履行使命、献身使命的能力素质。

最后,要强化“勇于苦练精兵”的战斗意识。这是民兵预备役人员不辱使命、献身使命的核心。要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遵循“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自觉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着重锻炼自己良好的体力、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大力锤炼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要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和技术战术动作,确保平时能够完成战备执勤和各种应急任务,战时能够配合部队作战或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切实以过硬的军事技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履行职责,不辱使命。五、崇尚荣誉,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崇尚荣誉同样也是后备力量的价值追求。同现役军人一样,后备力量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就会为了国家和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后备力量崇尚荣誉,必须体现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和日常行为中。我国的后备力量发展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后备力量发挥出的突出作用令世人所瞩目,由他们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特别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后备力量的大力支援。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兵民是胜利之本”就是对后备力量的最好褒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后备力量要继续传承与发扬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以牺牲奉献为己任,身系国家民族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南方雪灾中我们做到了,汶川地震中我们做到了,奥运安保中我们做到了,这些都因为后备力量拥有崇高的思想觉悟。培养后备力量思想觉悟,一是要利用每年民兵预备役人员出入转队的整组时机,对他们开展崇尚荣誉专题教育,引导后备力量牢固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利用训练、征兵和各种任务突击等重大活动时机,结合任务动员进行教育,让他们以崇高的荣誉感投入到任务中去;三是要利用“八一”、“九一八”、“十一”等时机,以纪念活动为载体进行教育,使广大后备力量在回顾历史中增强使命、提升荣誉。平时的教育做好了,后备力量崇尚荣誉的思想觉悟也就提高了。部队有句话就是“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具体到后备力量,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更是崇尚荣誉题中应有之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崇尚荣誉就是崇尚英雄、崇尚胜利。后备力量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后备力量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一是要同现役军人一样牢固树立“有第一就争、有排头就站、有红旗就扛”的意识,有了这种争先创优思想,后备力量在学习和训练中才有动力;二是给自己定目标,尤其要克服“后备后用”思想,要按照新大纲要求,切实把自己训练成一名素质过硬、业务全面的新型后备力量人员;三是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按照面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能,确实使我国的后备力量能够应对来自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各种挑战。崇尚荣誉,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我们要对后备力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日常行为中牢记“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理解“八荣八耻”的基本内涵,熟知“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真正把“八荣八耻”作为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依据和标准。一是在日常言谈举止上,要处处维护后备力量形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八荣八耻”要求,共创和谐社会;二是在社会生产时,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引导周边人共荣共辱;三是在履行任务使命时,要树立模范形象,不能因为自己是后备力量而搞特殊,而应突出后备力量的人多、面广、线长等优势完成好使命任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计划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551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