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一、为何开设这门课程?
在当今信息社会,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成为世界上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随着信息处理工作的迅速增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应用的功能由一般的数据处理走向支持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正在向信息化迈进,信息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三大资源。
以人为主导,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而建立的集成化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获得信息资源的手段、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的规划、建设和利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获得成功。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边缘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新兴学科,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在一些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反复不断的探索中,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
方向和发展分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框架。当然它也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随着将信息系统应用于组织管理而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服务于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它被确定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城市规划等建设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这是适应当今信息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学期里,学校为我们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这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知识总结
在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导论、管理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等)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应该不是很困难。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温故了旧的知识,同时又获取了新的知识,可谓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管理,就是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和最大的产出目标。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从前期到实施期,再到使用期的全过程的管理,这其中当然包含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单位对工程的管理,即: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项目试使用期的管理方,其三大基本目标是投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三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要任务是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组织和协调。从上面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在纵向上,管理贯穿始终,决定成效;在横向上,管理涉及多方,影响多方。
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能起多大的作用,对管理能做多大的贡献,都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信息具有真实性、层次性、时效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线、分享性、增殖性、转换性、以及不完全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这里的机就是计算机系统。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成为现实的应用工具提供了技术支撑。计算机发展至今,得益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力的飞速发展,它已具备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处理并且已经帮助处理了许多复杂数据。然而,传统的文件处理系统出现了如数据冗余,数据结构不一致,缺少数据字典等问题。随着数据处理量的不断增大,对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产生了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管理是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发展形成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地理信息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依托。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地理信息系统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地理信息系统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处理项目信息的人机系统。它通过收集、存储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辅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规划、决策和检查,其核心是辅助对项目目标的控制。它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规划与控制,以建设工程系统问辅助工作对象的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构成包括投资控制子系统、进度控制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
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要及时了解新技术,使用新技术,使目标系统较原系统有质的飞跃。
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合理的‘闭环’系统。目标系统应当是这个‘闭环’系统的完善。企业完整的实现计算机管理不一定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实现,但必须完整的设计系统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原则,体现超前性。为了提高使用率,有效的发挥MIS的作用,应当注意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MIS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不断发展和超前意识。
经济原则,体现实用性。大而全和高精尖并不是成功MIS的衡量标准。事实上许多失败的MIS正是由于盲目追求高新技术而忽视了其实用性。盲目追求完善的MIS而忽视了本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进
行二次开发几种形式。一般来说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不可行的开发方法:组织结构法,机械的按照现有组织机构划分系统,不考虑MIS的开发原则。
数据库法,开发人员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开发。
想象系统发,开发人员基于对现有系统进行想象为基础进行开发。可行的开发方法:自上而下(Top__Down),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自下而上(Bottom__Up),设计系统的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缺点在于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
两者结合是实际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而从逻辑模型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
这种螺旋式循环优化的设计模式体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设计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完整实用的文档资料是成功MIS的标致。科学的开发过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文档资料,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目前使用的开发方法有以下四种:
1、生命周期法
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结构程序设计(简称SASDSP方法)用生命周期法来模拟。基本思路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生命周期法意味着在生命周期各阶段间存在着严格的顺序且相互依存。生命周期法是早期MIS设计的主要手段。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是①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②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③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④质量保证措施完备。缺点是①预定义需求;②不能很好地解决从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的过渡;③文档编写工作量太大;④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适用于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发生大变化的复杂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
所谓信息系统原型,就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可以反复修改、可以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原型法的特点是①符合人们循序渐进的认识事物的规律;②将模拟手段引入系统分析的初期阶段,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员之间的距离;③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软件工具,使系统开发时间、费用、大大减少,效率、技术大大提高。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object-oriented,OO)是近年来针对(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设计新途径,是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对软件需求的极大增长而出现的,是面向过程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快速、灵活、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其基本原理是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模式,即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来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规格说明,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而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面向对象法的实现基础之一是可视化的第四代语言的出现。
OO法的特点①从应用设计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抽象化,而且具有极强的对应性;②在设计中容易和客户沟通;③把信息和操作封装到对象里去;④设计中产生各式各样的部件,然后由部件组成构架,以至于整个程序;⑤由00设计出来的应用程序具有易重复使用、易改进、易维护和易扩充的特性。
4、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软件自动化技术。CASE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来使用,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
开发方法的选择
以上4种方法的结合,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MIS时,工作重点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阶段。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对象模型也适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实践证明4种方法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三、学习体会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自己信息技术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填补了在这一学科基础知识上的空白。
首先,我们已经学过的计算机基础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导论等课程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础,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而VC、VB语言方面的知识成为我学习这门课程的较大阻碍。
其次,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出真知,如何运用这门课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尚需时日加以练习、巩固、提高。
最后,管理信息系统现在在制造业、银行业、教育业、建筑业、政府部门等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金融管理信息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并将深入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与信息”相关的概念已经深入到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面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样的形势我们应当紧紧抓住机遇,勇敢应对挑战。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仍需要我不断的理解和体会所学到的书本知识,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增加社会实践,弥补不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把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新的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
扩展阅读: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大三上学期已过去,这半年通过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获得了很多有用的新知识,特写此文总结本学期的学习。
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很多,以下一一列举,以求巩固。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概念,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部件为达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整体。“系统的基本要素”:系统的环境、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的部件、系统的结构、子系统、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系统的部件”是指完成某种特定功能而不必进一步分解的工作单元“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信息系统的组成”:输入(数据)部分、信息处理部分和输出(信息)部分“诺兰信息系统发展的六个阶段”:初装、扩展、控制、整体化、数据管理、信息管理。(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MIS的基本资源”:人、硬件、软件、数据。“MIS的三大支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组织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MIS的功能”:(1)数据处理功能:指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输提供等处理工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功能;(2)预测功能: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工作,这是管理计划和管理决策工作的前提;(3)计划功能:指对各种具体工作合理的计划和安排。(4)控制功能:指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5)辅助决策功能:只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合理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和做出最佳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MIS研究的四种基本方法”:信息学方法、系统学方法、管理行为方法、技术经济方法。“MIS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一方面,Mis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结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就无从谈起。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第1页共5页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另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是用于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环境、组织的结构、组织的行为、组织的文化以及它们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等,都是耐人寻味的课题。(1)从技术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的系统。正式的信息系统是指具有固定的和众人公认的数据定义和过程定义,系统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数据时遵守这些定义。(2)电子计算机现在已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现代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离开计算机技术的人工信息处理系统谈不上现代意义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采用何种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是由管理需求决定的,不是为了使用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而是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而使用新技术。对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对信息的研究,而且是对管理信息的研究,这包括许多非技术性的内容。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又区别于信息技术本身的计算机、通讯、电子等学科。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是管理科学的延伸而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延伸。归根结底,管理信息系统是用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的系统,信息技术是用来为管理服务的工具。工作的中心仍然应该是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因此,“为使用计算机而建立的系统”,“为信息化而建立的系统”都偏离了其宗旨。
Intranet即企业内部互联网,是企业或公司内部使用的网络,以达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信息快速传递的目的。Extranet是Intranet的延伸和扩展,它不限于企业内部成员,而是可以延伸到企业之外,把相互合作的企业的Intranet网络连在了一起,特别是包括那些想与之建立联系的供应商和客户。Extranet是一种观念和模式,并不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网络,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或专线连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而形成的一个专用网,以分享Intranet提供的信息,达到彼此的商业目的。
“数据库DB”是数据组织与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被存储起来的数据及数据间逻辑关系的集合体。“费用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费用进行估计和计划,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是为完成项目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确定一个近似估计值。“投入预算”是项目及的基准费用执行计划的形成过程。是把整个项目估算的费用分配到各项活动或各部分工作上,进而确定测量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费用基准。“管理信息系统按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可以划分为开发成本、实施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按照“成本费用类型”划分,可以将成本分为四类:硬件成本、软件成本、直接相关成本和隐性成本。“软件成本”一般包括网络管理软件成本、计算机操作系统成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成本。“隐形成本”:隐形成本是指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施相关的但不是直接由企业付费的成本投入,这类成本不易计量或容易被忽略。1人力资源成本:企业从信息系统咨询开始,就有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整个系统的工作,包括管理需求分析、工程计划安排、企业内部人员的调配等,同时企业本身还需要一定的IT人员协助开发,所有人力资源的投放及IT人员的聘用都成为人力资源成本的组成部分。2管理变革成本: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对自己的组
第2页共5页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的问题。在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改造时,对企业内部人员与业务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企业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解决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新的业务流程建立与培训问题等,这些工作给企业运营带来较大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往往无法用资金准确计量。3数据管理与转换成本:企业建立新系统时,数据处理工作量非常大。首先需要对基础数据进行编码,其中产品与原料编码的工作量最大,其次要对现在数据进行核准,包括库存数据、顾客和供应商记录,同时对产品设计进行规划等等。由于企业内部原材料种类多,这些数据要达到统一和准确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花费很多精力做这些工作。为此,在实施系统前期要做好数据收集整理的准备,加强数据管理,尽可能使数据完备,才能降低数据转换的成本。4系统测试成本:任何系统完成后都要进行测试。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集成管理软件,包括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业务数据必须在各功能模块中一一穿过。为保证数据处理的逻辑正确,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测试,只有经过详细测试的系统软件才能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软件测试可以由软件开发商负责,企业人员一般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直接用真实数据测试并完成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这种测试成本常被企业管理人员忽略,实际上这种测试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除上述成本外,还有数据分析成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很多方面的数据分析,但不是每一个分析都可以由系统来单独完成,有些分析需要与其他系统产生的数据相结合。这时应当考虑数据分析的量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因此在预算之前掌握所有的数据分析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MIS成本管理特点:全员性、计划性、阶段性、例外性。“MIS成本管理特点”全员性、计划性、阶段性、例外性。“MIS的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分析”1、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库存费用下降;(2)采购费用下降;(3)管理费用降低;(4)产品销量增加,营销费用降低。2、增加了流动资金提高生产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3增加了产品销售量4、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加了产品销售量。5、增加了企业利润。“管理效益分析”MIS的应用所产生管理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深刻。管理效益直接反映企业的行为实践,它是由MIS直接带来的。它“主要表现”在:1、数据集成度提高,数据统一,数据处理效率提高。2、企业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职能部门精简。3、员工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企业具备了长期的竞争优势和能力。4、学习型的文化在企业内部得到加强。5、提高了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社会效益分析”1、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知名度。2、创造更多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的机会。3、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4、加快了全社会信息化进程。“外部竞争威胁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两个模型已被用于识别信息系统所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经营领域。“要使人员使用好MIS”,必须首先了解不同人员的需求,用MIS尽量满足不同人员的需要,并让他们融入到MIS之中。使用MIS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用户的阻力和抵制。阻力可能是由于对用户的教育、培训、说明不当引发的,也可能是因为用户个人的原因。研究表明,无论新系统最后方案设计成什么样,在受到一部分人支持时,也常常会引起另一些人的反对。学者们提出了三种理论解释抵制产生的原因:基于人的理论、基于系统的理论、交互理论基于人的理论认为产生抵制的原因完全来自于用户本身,他们不能克服人的缺点。
第3页共5页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基于系统的理论的理论认为产生用户抵制的原因来自于系统设计不良。交互理论认为用户的抵制是系统因素与人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克服用户阻力的策略可以有如下几种:基于人的:对用户进行良好的培训、用行政手段干预、说服教育、鼓励用户参与基于系统的:对用户进行教育、改进人机界面、用户参与设计的改进、必要时对系统进行修改交互的:应用新系统前先解决好人的问题、重新设计用户的激励办法与制度、重新确定用户与设计者之间的关系、在适当的时候鼓励用户参与实施。让人员接受MIS:作好用户的工作。处理好使用者和开发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系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1、信息资源观念与信息系统地位的建立,使企业组织结构向菱形结构发展。2、信息与决策支持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3、基于信息网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与有效性。4、信息系统对企业变革的使能器作用,增加了企业流程重组及组织机构优化的成功率。“MIS下的组织结构新形式”:矩阵式结构、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业务流程重组BPR概念”: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求在速度、质量、成本、服务(TQCS)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BRP步骤”:1、拓展业务的视野,提出组织的目标。2、确定再造或重组的业务过程。3、理解并评价已有业务过程的执行效果。4、找出利用信息技术的机会。5、建立新业务过程的原型。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CM:supportchain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系统;CMS:contentmanagementsystem协同管理系统;DSS:DecisionSupportSystem决策支持系统;EC:electroniccommerce电子商务。“MIS开发的全过程”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小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开发过程所需要的人员”有:用户、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程序员和操作员等。
“开发MIS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是每个有经验的开发者的深切体会,没有数据的信息系统就等于无米之炊。实际上,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就是对数据的不断收集、传送、处理、存储,以及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的过程。因此,对各种数据,尤其是基础数据的采集、代码化、结构化、录入、存储和共享是系统开发的核心问题,也是系统开发的瓶颈。将基础数据理顺,是一项工作量大、繁琐单调,认真细致的艰巨任务,需要企业各部门的众多人员的协调配合和艰苦努力,花费时间较长,通常贯穿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这的确是一件不容易但又必须完成的工作。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数据为主的原则,才能确保信息系统运转起来。
“MIS的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第4页共5页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定义和确定信息系统投资的优先级别,在资源有限和系统互相约束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应用组合,获得期望收益,并实现最终期望的组织变革。
“整个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含如下内容”:确定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和发展战略规划、对组织目前的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对信息技术发展作出预测、作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MIS全面管理的具体内容”人员管理、数据管理、文档管理、安全管理。“组织协调”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但是管理信息系统不单纯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一体化的“人-机”合成系统,需要在不同的人之间协调,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参与,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一把手”原则,即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原则。
以上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是我对这学期学习的总结,我会牢牢巩固,谨记在心,并把管理信息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争取更大进步。
第5页共5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5948.html
- 下一篇:张贵庄小学后勤9月份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