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煤矿开采技术学习总结

时间:2019-05-29 20:20: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煤矿开采技术学习总结

煤矿开采技术学习总结

在学校的严格管理下,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在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我又度过了两年半的专业学习。回首几年来的学习过程,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老师的关爱。煤联大的老师,对煤矿职工怀着炽热的感情,对煤矿安全抱着深深的关切之情,对新技术新工艺具有浓厚的兴趣。每当我因为工作耽误一节课时,老师会在最短的时间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工作情况,身体情况,以及安全情况,并与我商量补课的时间。为了让我学得既扎实又广泛,经常发给我们资料或者是邮件。尤其是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我们讲解,给我们收集资料,使我们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每一位老师对我的关爱!

二、自己的坚持。业余学习,关键在于坚持。为了保证学习,需要妥善安排工作,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牺牲,坚强的毅力。为此,我挤时间多上夜班,牺牲了全部节假日,每天工作时间在十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非常自豪,坚持到了毕业的时候!

三、学有所获。通过系统的学习,筑牢了煤矿开采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和技术素质,了解和基本掌握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我基本上能够做到一边学习,一边提高,一边在工作中应用。我真正尝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甜头!我衷心感谢煤联大!衷心感谢我的老师!

扩展阅读:煤矿开采技术教学团队总结

严字当头干字为重实字为本

校矿携手扎实推进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开采技术教学团队

(201*年4月18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开采技术教学团队”,201*年10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高函【201*】18号)。自项目立项建设以来,在王永祥教授的带领下,严字当头、干字为重、实字为本,校企教师紧密合作,围绕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科学论证,编制任务书,逐项落实建设内容,不断优化团队结构、提升团队工作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团队建设要求,高水平编制任务书

团队建设任务书,内涵丰富,指标具体,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合理规划,统筹考虑。201*年10月24日,根据教育部有关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教学团队邀请了平煤股份副总经理涂兴子、平煤股份副总工程师张金常、平煤股份生产处处长陈林清、平煤股份六矿矿长陈长河、平煤股份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欧阳

广斌、学院教学副院长陶昆教授、教务处处长郭金明教授、机电学院院长梁南丁教授等矿校专家就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共同进行了论证。教学团队负责人王永祥教授代表团队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任务书的编制内容,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团队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反复讨论,并对任务书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时上报教育部。

二、完善制度、形成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根据团队建设总体要求,团队建立健全《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管理工作制度》、《团队项目建设任务考评方案》等工作制度。制定了团队建设规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实施办法、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等团队建设管理制度等,初步完成了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建设。在具体的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团队带头人对团队项目负总责,团队成员对子项目负责,层层传递责任、逐项分解任务、分工协作的项目建设管理与工作机制。并采取月检查、季考核、年总结,对实施过程进行绩效和监控管理,确保了任务书的实施落到实处。

三、专兼结合,团队结构和素质得到持续优化提升

按照“校内为主、外聘为辅、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

团队建设思路,注重团队结构优化,加大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团队结构和素质得到持续优化提升。

(一)名师引领、培育精神,树良好形象

我们把师德建设、教风建设确定为推进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发挥团队带头人王永祥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郑光相教授名师示范作用,利用“名师课堂”的平台,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良好作风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其深厚的专业素质、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同时,通过开展学习、研讨等形式,激发团队成员的育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培育“敬业、奉献”的团队精神。还通过建立师德档案,定期进行考核,实施多渠道的立体的管理,不断提高了团队师德建设成效。在学院201*年年度师德考核中,团队成员全部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二)贴近需求、依托专业,调整素质结构

团队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较为明确,基本涵盖了煤矿企业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安全等主要生产领域。但是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企业需要大量的采掘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为适应企业对煤炭现代化综采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经过深入煤矿企业调研,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依托,新增综合机械化采煤专业方向。为此,团队采取挖掘学院原从事该类课程

的教师继续承担教学工作;选派相近学科的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引进高学历毕业生;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措施,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团队成员职称结构的改善,团队主要成员郑光相晋升教授职称,使正高职数由原来的3名,提高到4名。团队成员丁杰晋升为高级技师,填补了专任教师高级技师为零的空白。

(三)校矿合作、多策并举,促青年教师成长校内实践,校外锻炼。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高职教学工作,系要求青年教师陈崇、王永辉参与校内综采车间改扩建工程。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全程参与了模拟综采工作面设计、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工作,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201*年寒假期间,派出青年教师陈崇、王永辉分别到平煤四矿综采一队和六矿综采三队实践锻炼,他们将收集到的新技术、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在岗学习,提高学历。团队中的青年教师非常注重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更新,系为他们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陈崇、王永辉分别到宁波职业技术学、桂林等地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技术及采掘新技术。通过学习,转变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初步具备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他们通过积极努力,201*年3月分别被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录取为工程硕士研究生。

导师带徒,能力达标。为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导师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教学作风过硬、教学质量高的中老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就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提出具体要求,实时指导,并确定了培养目标,建立了培养档案。201*年,两名青年教师已全部通过教学能力测评。

措施得力,效果初显。青年教师王永辉、陈崇参与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煤矿开采方法两门精品课程制作,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年,青年教师陈崇主要参与完成了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院级精品课程制作;同年,该课程被评为教指委级精品课程;201*年4月,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又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01*年11月,陈崇参加中平能化集团优质课大赛,在1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等奖;201*年3月26日,陈崇代表学院参加了中平能化集团组织的现场观摩教学,受到了各厂矿职教中心教师的高度评价;201*年,在学院组织的课程设计大赛中,青年教师陈崇荣获学院三等奖;同年,分别荣获学院先进职工、优秀辅导员、党员先锋岗等荣誉称号。

(四)校矿共建、突显优势,壮大教学团队实力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201*年新增外聘教师4名,其中专业带头人1名。我们经过调研,聘请平煤股份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欧阳广斌(安全)、平煤股份生产处主任工程师李永杰(采矿)、平煤股份六矿副总工程师李志本(综机)、平煤股份十二矿生产科科长朱国贤(综机)4名现场工程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承担07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五)以人为本、突出绩效,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能否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包括师德、教学工作量、教科研业绩等为主要内容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自评、教研室评、学生评价(座谈会、网评)和系综合评价的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团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学生专业能力等评价,特别是对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进行评价。坚持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津贴和评优挂钩。同时,团队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对规定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调离团队。营造了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团队内部环境,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团队水平不断提高

(一)立足创新、促进教学,教研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团队成员在承担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做到了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两促进、两相长。

1.团队带头人王永祥主持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煤矿开采技术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于201*年11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主持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订单培养与顶岗实习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教研项目,于201*年4月通过学院验收。

2.团队主要成员郑光相教授主持的《高职煤炭类专业“四融合”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于201*年1月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

3.团队主要成员张登明副教授主持的《采矿类AutoCAD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教研项目,于201*年4月通过学院验收。

4.团队主要成员杜卫新主要参与的《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研项目,于201*年1月作为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被立项建设。主持的《中平能化集团非煤专业安全培训基地建设》于201*年4月通过省级验收。

5.团队主要成员王培强主持的《平顶山矿区冲击矿压发生类型与机理的分析研究》、《综采安撤切眼的设计优化和快

速安撤技术研究》两个项目,于201*年11月申报中平能化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主持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声源识别技术的研究》和《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对下煤层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的评价分析》两个项目,于201*年10月申报平顶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二)立足育人、丰富内容,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新突破1.团队主要成员张登明副教授主编的《冲击矿压防治》中平能化集团培训教材,已完成编写任务,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2.团队成员刘保福主编的《矿井通风工》中平能化集团培训教材,已完成编写任务,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3.团队成员陈崇、刘保福于201*年4月分别开发了《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煤矿安全技术》多媒体课件,并编写了学生学习指南等教学资料。

五、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依据采掘生产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显活力团队成员经常深入煤矿企业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从业方向和范围,与现场工程技术专家共同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依据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节和生产过程,筛选出应具备的知识点和和技能点,并将其归纳和整合,重构体现煤矿采掘生产过程的“一主、两辅、三方向”的课程体系。同时,校矿专家共同开发了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

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四门核心课程标准。

(二)坚持教学一线,校矿教师实施教学添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教授、名师作为学院的宝贵资源,发挥着教学示范、科研模范和学风典范作用。团队成员王永祥、郭金明、郑光相等教授始终坚持教学一线,年均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起到了带头作用。

在核心课程实施过程中,校矿教师合理分工,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利用校内综采综掘实训车间、现代化矿井模型等真实的设备和仿真的环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本专业07级和08级(综采2年制)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共聘请8名现场工程技术专家担任指导教师。确保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三)提升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增实力

团队带头人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201*年4月,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两门核心课程:《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煤矿安全技术》课程被评为教指委精品课程。目前,团队所在专业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8门,做到了资源共享,使全国同类院校的师生受益,发挥了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示范作用。

六、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提升服务、辐射能

目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已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专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条件,积极为中平能化集团煤炭生产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深入百里矿区,送教到基层,开展综采成建制转岗、继续教育等各种技能培训。一年来,团队所在专业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点,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教师6名;为陕西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教师4名;为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化煤业集团培训26名煤矿开采技术人员,培训煤炭中职、高职院校综采综掘师资67人次。校矿共建的模拟综采工作面,201*年先后接待了120多所院校的参观、考察,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七、团队建设保障条件已得到落实

领导重视,形成机制。学院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教学副院长为组长、团队带头人为副组长的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逐项检查建设内容;制订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对成绩显著、效益突出人员,予以奖励,确保按期、高质量各项建设任务。

政策支持,保障有力。为了确保团队建设任务书正常实施,学院出台了教学团队建设及管理办法,省教育厅和学院配套的30万元专项资金已足额到位,从而为教学团队建设

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机制。

八、团队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培育团队精神是建设的核心

在团队建设中,我们坚持“重在合作、重在建设、重在创新、重在育人、重在提升”的团队建设理念,积极培育“敬业、奉献”的团队建设精神。无论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矿合作,还是在产学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等,我们既重视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协作攻关整体合力,又充分尊重团队每个成员的工作独创性、主动性,使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始终保持持续的发展力和战斗力。

(二)足额的经费投入是建设的物质基础

学院设立教学团队建设专项资金,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财政专项资金和本院配套和自筹安排的专项资金,统一由团队建设领导小组管理规划。项目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从而,为团队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有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建设的关键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的保证;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团队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推进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激发了

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九、下一步建设设想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教学团队建设从教育部立项至今,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各方面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全面完成任务书所确定的建设任务,还需要扎实的工作和努力,还需要得到教育部、教育厅领导、专家的指导和方方面面的帮助、支持;还需要企业、学院持续的资金、资源保障。

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按照任务书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目标,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努力建设好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为煤矿企业培

养更多、更好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煤矿开采技术学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煤矿开采技术学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煤矿开采技术学习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725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