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建筑工程技术系定向越野总结

时间:2019-05-29 20:32:1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建筑工程技术系定向越野总结

建筑工程技术系

201*-201*学年第一届定向越野活动既干部培训

工作总结

一.活动背景

为了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加强我系学生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认识了解。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精心准备了第一届定向越野活动。

二.活动主题

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加强我系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三.活动前准备

1.我们素质拓展部针对此次活动制定了周密详细可行的活动策划书。2.针对每个干事的特点,将任务分配给每个干事,各干事认真负责活动前

的每一步。共同将活动事务完善。

3.我部积极鼓励各个部门参加此次活动,并通过校园挂横幅、网络上发微

博等做好宣传工作,干事们做好场地的布置及设备到位工作。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于3月17号下午2时正式拉开帷幕,当主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时,各个参赛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找到各自的监视员,并从其手上拿到各自的地图,开始了寻宝中旅。其中各个队伍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凭借着一张地图的引导,去寻找那些隐藏在校园各个角落中的点标。同时当找到自己的点标后,都能很好的完成点标中的任务。最终,凭借着秘书部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拿到了此次活动的冠军,体育部得到了亚军,学习部得到了季军.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对活动规则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队员因没有了解好活动规则而不小心破坏了点标。

2.各个部门没有对其干事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干事不够重视此次干部培训。3.活动设立的点标过少,导致部分参赛队伍共同寻找同一个点标,降低了活动的趣味性。

4.活动中对参赛队伍的寻找点标的难度控制不足,导致队伍与队伍之间用时相差较大。

六.活动中的亮点

1.增强了团学11个部门之间的感情,让我们11个部门更加亲近,使建筑工程技术系团总支学生会队伍更加强大,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2.本次活动中,我部门的干事们积极参与,既锻炼了能力,又使大家更加团结,加深感情。

3.活动使各个部门的成员都走到一起,扩大了每个人的交际圈。

七.活动的启发

1.以后的活动中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成员参与进来,把更详细的活

动信息告诉大家。

2.争取赞助商的合作,加大奖品的投入,使的比赛更具有吸引力。3.将活动考虑得更加周全,制定更详细的方案。

八.活动感受

回顾本次活动,各个队员之间不仅展示出各自的才华和想法,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部门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不断的提高了他们全面素质。定向越野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也达到了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在这次活动中,本部门干事们热情、积极地工作,他们毫无抱怨的工作,正因为有他们,才能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这项活动。同时,他们也通过此次活动,从中学到丰富的经验。这次定向越野的举办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凝聚力,同时也提高了本部门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相信,凭借着定向越野活动的出色完成,我们素拓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圆满的完成接下来的每一项工作。

建工系团学素质拓展部

201*年3月23日

扩展阅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阶段建设总结报告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二○一四年四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年度总结

201*年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组,认真领会名校建设精神,严格按照建设任务配档表要求,积极组织精干力量,把任务详细分配到人并明确完成时间,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项目建设(完成)基本情况1、机制体制建设

依托学院理事会,建设了系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组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机构,制订了委员会工作章程和《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建筑工程系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暂行办法》、《建筑工程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建筑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负责人统筹、专兼职教师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工作职责;建立了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形成了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成立了建筑工程系教学督导小组的职能,制订了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人才培养过程监控,实施了由社会、企业、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

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对日照市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调研,把握了建筑企业的工作任务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的要求;建筑行业用人单位今后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企业文化及职业行为准则等,形成了《201*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沟通把握毕业生能力需求,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调研方案》,和《专业调研计划》,完成了《建工专业2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召开了3次师生座谈会,对在校生学习状况、知识现状进行调研,及时发现在校生现有能力与行业企业能力需求的差距,及时修订了培养方案。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调研和研讨,从而制定和完善了本专业的“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基于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

通过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职业发展要求,在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了专业核心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与素质及相关工作岗位,构建了支撑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体系;参照建筑工程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完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年内修订了201*级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构建了工学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强化了学生“双证书”制度,形成了分析报告。

根据岗位分析报告,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领

域的行业规范、企业职业标准纳入到核心课程开发中,整合了课程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系统化。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营造真实职业环境;积极丰富教学资源,初步建成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项目年度目标2152311完成情况2555511完成率(%)100500100250166100100制定课程标准(门)新建省级精品课程新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核心课程网络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本教材4、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参加学习、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对王安、伊安海等2名专业带头人进行了培养,提高其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两同志能够全面把握专业发展和改革方向,正确指导团队建设;伊安海老师从事了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主持了《基于小组学习的迷你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专业带头人伊安海老师13年7月到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师资培训。

培养骨干教师培养:通过教改研究、主持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及到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培养了张伟等4名骨干教师,丰富其实践经验,提高其教

学和课程开发能力;张伟、朱建建老师近3年内利用课余时间下企业学习实践,实践能力大大强化,增强了其实际工作能力。闫荣春老师负责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张爱云老师负责了《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按照教师的发展方向,建立了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立足岗位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内的各种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使教师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得到提升和扩展。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了90%。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兼职教师库,保证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制定了兼职教师聘任、管理与考核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职责,对聘用的兼职教师实施弹性授课时间安排,并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进行帮带,使兼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课时比例达到了35.5%。

项目年度目标11337完成情况21466完成率(%)201*00133201*5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人次)引进或培养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企业顶岗锻炼(人次)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人次)项目年度目标2590%2535%是完成情况2590%2535.5%是完成率(%)100100100102100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聘用兼职教师人数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是否建成省级教学团队5、实训条件建设室外施工实训场已经初步具备砌筑、框架结构实训条件,满足700名学生的教学要求;建筑工程特殊作业实训中心初步具备焊接工程、桩基础检测和预应力工程等生产性实训条件;施工实训场、建材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土工实训室、力学与结构实训室、测量实训场、检测实训室、工程软件实训室等已有实训室加强了标准制定和管理规定,功能进一步完善;与宝胜建筑工程公司、山东新昌隆咨询公司2家企业签订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对现有22家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潜力进一步挖掘,从合作项目、合作深度和合作方式各方面入手,进一步实现了校企共赢。

项目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新建校内实训室扩建校内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达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个)

2280%2280%1001001002100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到生产一线去,指导中小企业工作、承担工程任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开展科技创新。年内完成技术咨询服务工作12项,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岗位培训工作96人次;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测量员、监理员、架子工、焊接工技能鉴定478人次。

项目承担课题(项)完成技术服务(项)技术服务收入(万元)申请专利(项)企业职工培训(人次)开展技能鉴定(人次)年度目标1102020400完成情况11221.1796478完成率(%)1001201*5.5100480119.57、专业群建设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进一步带动了工程监理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建设工作。年内构建了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制订了专业群课程建设规划,编制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培养张爱云骨干教师;选派李春梅等2名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了徐波田等2名兼职教师担任“建设监理概论”等专业课程讲授。

8、对外交流与招生就业

年内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学院、

河南环境与水利职业学院、长江水利职业学院等进行了有关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师职业素养、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项目课程建设等交流活动,实现了成果共享。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年内完成招生411人,201*年毕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56%,约一半同学就业到日照天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建筑企业。

二、存在问题

1、资金使用难度较大,报销麻烦。

2、教学改革虽然得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及实践,但仍难保证每一节课都能按新的教学理念实施。这主要是没有激励机制,建议学校加大这方面的激励工作(如定期考核后,计算工作量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愿投身到名校建设工作中。

3、专任教师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4、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安排需进一步细化,需要相关制度及政策和教学理论指导。

5、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编制需进一步加快建设,确保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三、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建设思路

1、依据现有理论和新政策,不断补充修订名校建设方案;继续提高现有成果质量,迎接验收。

2、研发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全体师生名校建设积极性。3、继续组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4、组织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团队,

共同编写项目化教材,实施项目化课程。

5、选择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强调课堂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零距离结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组

二一四年一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系定向越野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建筑工程技术系定向越野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建筑工程技术系定向越野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815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