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食品安全的调查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29 20:49: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食品安全的调查总结报告

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的调查总结报告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通过对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状况的调查,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现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同时为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提供参考。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以选择题和开放题方式进行调查,共30道题,我们共计向大连市4所高校发放问卷,每所学校50份,共200份,同时又在3个问卷网上发放问卷,平均每个网站60份,高校问卷回收184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184份,网络版问卷回收102份,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56.7%,总回收率75%。具体分析:

根据问卷总结出以下数据:

答题者性别文化程度专业

食品质量关心度何处就餐安全隐患最大食品安全担心问题

食堂安全工作大学生忧患意识日常饮食习惯在食堂买过不安全食品

学校食堂和无证流动摊点卫生食堂餐具是否卫生

食堂塑料袋是否卫生

食堂饭菜中不卫生的东西食堂是否用消毒餐具

男性51%专科29%文经理37%很关心78%食堂43%食品添加剂31%很好21%很强37%吃绿色食品12.7%经常8%当然27%是63%是56%是73%

女性49%本科63%医管11%一般15%外卖36%有害物质残留21%较好48%一般49%

本科以上8%教法17%不怎么关心6%超市11%批发零售12%转基因食品13%

有待加强17%比较弱8%

其他35%不在乎1%其他10%餐饮消费15%卫生问题35%很差14%很弱4%美味就可以15.7%从没有19%

种植饲养28%生产加工45%

美味营养62.7%营养8.8%偶尔35%差不多58%否37%否44%否27%

非常少38%无证摊点更干净15%

消毒餐具66%一次性34%服务人员服装卫生

工作人员着装符合安全标准食堂性价比关注

哪类食品最担心我国食品安全环境

遇到安全问题如何处理保障措施解决度如何提高意识做出贡献

会53%是36%很高26%口味37%粮油13%

不在意47%否64%一般45%价格31%肉奶35%

很差29%质量16%蔬菜28%越来越差32%过保质期23%有关部门投诉14%

开展教育12%一些41%拒绝不安全食品24%揭露事件27%

营养16%其他24%说不清18%没问题24%消协投诉14%倡导自律9%没有7%

逐渐好转19%差不多31%注水肉17%

食品中毒36%

忍气吞声14%要求退款58%加强管理42%加大处罚37%全部24%

大部分28%

阅读资料57%以身作则19%提高意识41%宣传知识32%

通过上面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大学生对于食品质量还是很关心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食堂就餐,外卖也是学生解决吃饭问题的一大途径,但大部分同学对于食堂的卫生满意度并不高,认为满意的同学也大多是基于对学校有关部门的信任。食堂卫生安全总体来讲不错,比如使用消毒餐具,既卫生又环保,使用的塑料袋也是食品专用袋,这方面在同学中口碑还是较高的,但是也有有待加强的方面,比如饭菜中偶尔出现不卫生的东西,或者服务人员服装卫生不合格,这严重影响了食堂食品安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食品忧患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对于饮食方面也是美味营养两手抓,既要照顾到味觉,也不能忽视营养。而他们担心的食品大部分都是比较容易腐坏的食物,比如肉奶还有蔬菜。对于已经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够捍卫自己的权利,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能够勇敢的说出来,而他们遇到的问题,以食品中毒和过保质期为多。关于两道开放题,同学们的答案不是很统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很多同学选择去医院,通知学校,或者报警,至于如何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同学们还是比较赞成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询资料,我们发现,整体管理层次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并按要求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具体管理层次上,学校根据我校实际,设立了食品安全与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来管理学校食堂以及其他方面食品安全工作,学校后勤作为一个服务经营性实体,一方面做好相关师生饮食工作,另一方面,作为经营单位,同时担负着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是学校食品安全的重点。大部分的学校食堂都是以承包给个人的形式经营,但学校要对整个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实行责任到人,层级化管理。推行管理与监督双管齐下的层级化管理,使管理更具科学性,管理效果更具时效性。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能够看出,济南高校整体的食堂卫生及食品安全还是比较过关的,虽然有不足,但只要积极改正就能够解决,希望各高校的食堂能再接再厉,为保证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尽一份力!

扩展阅读: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总结

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总结

【前言】

近年来,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事件数量和危害程度日益呈升的趋势。如浙江省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块”案件;重庆市“毛发水”酱油案件;广东劣质大米案件等等。从当前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公众的广泛焦虑,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等诸多学科均对如何构建与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网络体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按照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可以归结为食品质量或安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食品质量究竟如何,一般而言,生产者、经营者总是比消费者了解得更多,一旦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就有可能遭受劣质的、不安全食品的伤害。面对消费者在食品交易市场上的信息弱势地位,政府试图建立一套行政性的、强制性的食品监管体系来解决由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然而,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则是:现行的强制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能够有效地解决食品交易市场上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吗?或者说,基于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什么样的安全监管机制才是有效的?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运用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审视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新思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构建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24个大学生,男生9个,女生15个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调查问题及相应结果:

1、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是否引发您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

A.肯定会B.可能会C.无所谓2、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您认为主要有哪些?A、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B、只使用非食品原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C、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的食品

3、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不法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B、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戒力度不够C、各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缺乏配合

4、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向有关部门投诉:A、是B、否结果分析:

由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食品不安全的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也十分担忧,但是很多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并不强烈,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得一些不法商贩有了可趁之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也不懂得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缺乏统一协调,法律体系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监督管理部门繁多、执法不一等,结果给食品安全方面出现诸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具体分析:

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予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当然,由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职权分配不合理、技术落后、监管机构协调性差和分布不合理等原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体系尚存在不少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体系的设置,是历史形成的,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多重,监管成本过高,以行政机构为基础分配食品安全监管职权,结果是几乎每一个有社会管理职权的部门都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监管职权。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可能要经过几个部门的安全监管。这种监管模式,不但增加了监管的成本,而且不利于提高食品进入市场的效率,抬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

食品安全监管混乱和监管腐败。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管理和监督关系,这导致各主体行使职权时缺乏沟通,容易造成监管职权的部门特色和监管结果的多样性。同一个食品,不同部门的监管,可能会导致不同甚至相反的监管结果。因此,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就可能会选择监管力度不大的部门进行监管,以避免不利于自己的监管结果。各个部门监管职权的相对独立性,以及监管结果的差异,可能导致一些部门超载监管,另一些部门则没有对象监管,由此产生行政机构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后果可能是为了争取监管对象,互相降低监管门槛,从而导致监管水平的倒退。因为监管职权缺少监督,所以被监管的对象有机会通过腐败的方式获得更优势的市场竞争地位,由此滋生监管腐败。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不合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只是行政机构内部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因此,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不成体系、不专业。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体系显然落后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对科技含量高的食品,许多部门根本就没有安全监管的能力,而只能用落后的监管方式,对先进的食品作出安全的监管结果。这不但不能发现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还给高科技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制造良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措施: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在机构建设方面必须强化管理体系的系统,建设相关部门,应职责分工明确,行动统一,协调有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比如可以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为主的多层式法律体系,建立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眼,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可参考发达国家此方面的经验,如美国被公认为全世界食品安全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它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非常繁多,既有综合性的,如“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和“公共卫生服务法”,也有非常具体的“联邦肉类检查法”“禽产品检查法”和“蛋类产品检查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食品,为食品安全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

提高惩罚标准,加大惩罚力度。美国法律规定无论金额多少,只要制假售假均属有罪处以25万美元至100万美元的罚款,并处以5年以上的监禁;如有假冒前科,罚款额可达500万美元;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恰恰忽视了制假售假行为本身的危害,对制假售假行为处罚较轻,应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验能力。建设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及各高校各研究机构有必要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检测工作,并为政府部门培养专门人才。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包括加强卫生监督、检验的基本装备,加强卫生监督、检验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检验人员素质。

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结束语】

要改进食品安全强制性监管机制的绩效,就必须建立起以结果监管为主、行为监管为辅的监管体系,而且一旦出现食品质量问题的完美信号,就应当据此对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施加严厉的惩罚。基于逆向选择理论的基本立场,要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绩效,不能仅仅依赖以第三方强制性监管方式来解决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是要积极采用各种激励性监管方式,让提供不同质量食品的企业自愿向消费者发送出不同的信号,形成食品交易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当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需要增加对自己的消费品的了解,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与消费习惯;同时,相关组织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附:调查问卷结果表题数A1234567891011121315066201*11037837B831813468199161264211727312C1D题数A231910B02177108118518723853715022165C5197299736331118168D212052EFGH103910112405246551204151394418529000252615272857291630331133223314343536373839121559141315191617341155902413130301812192063402403013414243211012132291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食品安全的调查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食品安全的调查总结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948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