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找幼儿园201*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地利找幼儿园201*年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根据“[201*]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我园积极组织落实,认真自查自改,现将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和工作制度
我园成立了以园长邢如芬为组长的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园长亲自抓,分管负责人直接抓,全体教职工共同抓,全园家长协助抓。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使防控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园建立了各项卫生消毒制度及传染病应急预案等,结合市县中心学校相关部门工作安排,督促有关人员及时自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及时整改,确保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措施落实到位,防患于未然
1.我园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分管园长及保健医生每天坚持巡视,检查、指导、督促做好卫生消毒工作。(1)卫生工作细化量化,责任到人。班级、食堂实行“每日三清扫,每周一大扫”制度,室内外卫生每天及时清扫、消毒,垃圾及时清除不留夜。环境卫生做到无纸屑、果壳、垃圾等;室内清洁、无异味、物品摆放有序。实行每日巡视检查、每月考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园内环境卫生清洁、无死角。(2)我园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规范操作,并对卫生消毒情况详细记录。如清洗、消毒餐具、炊具严格按要求标准操作,做到一冲、二洗、三清、四消毒、五保洁。幼儿的生活、活动空间每日定期开窗通风,每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家具、门把手等幼儿易接触之处每日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并用消毒水拖地,幼儿餐具、餐桌、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消毒。每两周让家长将幼儿被褥带回家清洗晾晒消毒。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好防病治病关。(1)我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了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以便做到遇事不慌,心中有数。(2)我园坚持做好新生体检工作,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幼儿体检合格者方可入园,严格把好防病治病体检关。(3)每天坚持认真晨检,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查,并做好幼儿晨检记录。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更是加大力度,发现疑似患儿及时报告(上报“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及上级主管部门),及时隔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4)积极做好幼儿预防接种工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登记、按时接种或补种等。(5)我园设有保健室、隔离室,保健室备有无过期变质的常用药品。为各班配备了活动室、睡眠房、卫生间、储物间,班班有消毒柜、消毒灯、保温桶,每名幼儿有专杯专巾。
3.加强日常保育工作。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幼儿体质。在膳食方面合理调配食谱,增加花色品种,加强营养,督促幼儿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注意为幼儿增减衣服。
三、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家园合力共促幼儿健康成长我园一贯重视家长工作,注重加强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幼儿。根据季节和传染病流行情况,我园利用宣传栏、“家园栏”定期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育儿常识;通过召开家长会、专题讲座,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来,共同讨论育儿经验,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在教职工会议、保育员会议上,每会必讲“健康安全”。在强化幼儿意识方面,我们针对幼儿园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求班级教师每天对幼儿必谈安全教育和健康卫生常识,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不挑食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家园合力教育下,我园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
我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园领导的严格管理下,在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一切正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园将继续对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落实,牢固树立“预防为主”意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深、抓细、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以确保我园师生健康安全。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扩展阅读:201*常见传染病预防
常见传染病预防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简称“流脑”。致病菌通过呼吸道传播侵入人体,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有瘀斑、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从年末1l~12月开始,次年2~4月达高峰,5月以后下降。临床上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流脑的病死率是比较高的,过去达50%以上,随着医学进步和抗生素的发展应用,目前本病的病死率在5~15%,甚至5%以下。
治疗较晚或治疗不彻底者预后不良,且易伴有失聪、失明、智能减退、脑积水等后遗症的发生。因病死率较高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所以说流脑是冬春季危险的传染病。2、怎样才能早期诊断流脑?
患者突起高热并伴有头痛、呕吐、皮肤粘膜上有瘀点、瘀斑(尤其在病程中迅速扩大者),要想到有可能患了流脑,应高度警惕,立即将患者带往医院就诊。如医生检查脑膜刺激症阳性,血象白细胞明显增多,脑脊液(CSF)呈化脓性改变,皮肤瘀点和CSF沉渣涂片有G-双球菌发现,即可诊断为流脑,血液和CSF细菌培养阳性可最后确诊。流行期间,患者有突起高热,中毒症状严重,伴有迅速出现的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者,不论有否脑膜刺激症,CSF是否有异常发现,应在采集标本后,立即按流脑积极治疗。对于有上述临床症状而伴有早期休克时,更应分秒必争,按暴发休克型抢救。3、怎样预防流脑?
流行期间,搞好室内卫生,开窗通风,勤晒衣被,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儿童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提倡少开会,少走亲访友,减少流脑传播,早期发现患者,隔离患者。
注射流脑菌苗,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A群多糖菌苗,接种后保护率达90%左右,副作用极小,注射后2周左右即可测出杀菌抗体,且持续2年以上。注射对象为15岁以下儿童,剂量为40毫克,只需接种次。药物预防:在流脑流行时,对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成人2片,每日2次,连服2天,小儿剂量酌减。二、麻疹
1、麻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俗称“出痧子”。麻疹好发于春季,我市约60%以上病例集中在每年3~5月,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在城市中以幼儿多见,5岁以下占90%。但近年,年长儿甚至成人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6~21天,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前驱期:约持续3~5天,主要表现是发热以及上呼吸道炎症,包括咳嗽、流涕、流泪。本期典型的表现是在发病后2~3天,在第一臼齿对面颊粘膜上出现麻疹粘膜斑,有早期诊断价值。
出疹期:起病后3~5天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开始出疹,先从耳后发际见到浅红色斑丘疹,渐及头部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部,再至四肢直达手心足底,约2~3天布及全身,皮疹以斑丘疹为主,开始时色鲜红,压之退色,大小不等,直径约2~5毫米,稀疏分明,皮疹密集的可融合成片,出疹达高峰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进一步升高,可达40℃,精神萎靡,甚至昏睡终日或烦动不安。
恢复期:在达高峰12~24小时内进入恢复期,体温很快下降,随之精神好转,呼吸道症状减轻,食欲增加,退热后2~3天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遗有疹痕及糠麸样脱屑,2~3周退尽。若无并发症,自起病至疹退约10~14天。
2、麻疹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麻疹可以引起几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危害非常严重,不可掉以轻心。
(1)肺炎:在麻疹住院患者中,并发肺炎约占90%以上,为引起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大多发生于出疹期,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见,尤以2岁以下小儿得病为重,主要表现为皮疹出齐后发热持续不退,气急缺氧加重,中毒症状加重,可伴发吐泻、脱水、酸中毒,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心力衰竭等症状。(2)喉炎:麻疹过程中轻度喉炎、气管炎颇为常见,但有时可发生严重急性喉炎及气管炎、支气管炎,多由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有声嘶哮吼、频咳、呼吸困难、缺氧等,呼吸道梗阻现象严重时须考虑作气管切开。
(3)心血管并发症:麻疹出疹期中毒症状明显,高热、缺氧、脱水,在2岁以下幼儿常导致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气急、面色苍白、紫绀、四肢厥冷、脉细速、心音低钝、皮疹不透或突然隐退,肝脏急剧增大,心电图可见低电压、T波改变、传导异常等、少数患者可伴明显心肌炎。
(4)脑炎:大多数发生于出疹期,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惊厥及强直性瘫痪等症,CSF有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增高,糖正常,CSF也可完全正常,大多痊愈,少数有后遗症。一旦发生并发症,均应住院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亦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喉炎可予雾化吸入,心衰时予强心剂、利尿剂等,有脑炎时予对症处理。3、怎样预防麻疹?
患过麻疹就可以获得对麻疹的终身性免疫能力。由于城市中计划免疫的开展,儿童抗体的水平明显提高,而成年人抗体水平相对不足,或者部分成年人幼年时未接种疫苗,均使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有所提高,甚至在大学中常常引起流行。对易感者实行免疫预防,皮下接种麻疹减毒活菌苗,对麻疹疫苗有禁忌症者,可给予免疫球蛋白预防。
三、流行性腮腺炎
1、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南京市每年估计有千余例儿童患流腮,仅南京市第二医院每年就收治200多例。
流腮比较突出的症状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本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岁以内婴儿体内有经过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IgG抗体),成人中约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而产生抗体,故发病患者约90%在1~15岁年龄段,尤其是5~9岁的儿童。
临床表现:临床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数小时至一二天后,腮腺即显肿大,发热38~40℃,症状轻重不一。成人患者一般较重,腮腺常为一侧先肿,亦有两侧同时肿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境界不清,严重者腮腺周围亦呈水肿,甚至可达颌部、颈部,偶可波及脚骨前,使患者面貌改变。通常一侧腮肿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同时波及颌下腺或舌下腺,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早期常有红肿。腮肿大多于1~3天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2、流腮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与治疗?
护理:首先要注意休息好,发热期及有并发症时,均应卧床休息。其次,饮食需合理,患者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而使局部疼痛加重。因此应给予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半流汁或软饭如稀饭、面汤、面条等,不可给予酸、辣、甜及硬而干糙的食物,否则会刺激唾液腺分泌,由于排出的通路受阻,致使腺体肿痛加剧。还要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治疗:局部可用药物外敷法,用紫金锭、青黛散或如意金黄散等以食醋或茶水研开调成糊状,涂于局部,有清热解毒和止痛消肿作用,每日l~2次。
抗病毒治疗可用广谱抗病毒药,病毒唑静脉清注或肌注,亦可用干扰素治疗,如体温较高可用物理降温或用药物降温(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百服宁等)。
3、流行性腮腺炎能预防吗?
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注射预防流腮,保护率在90%左右。注射对象为8个月以上的易感者,在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0.5毫升。有严重疾病,急、慢性感染,发热或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孕妇禁用。
四、甲型肝炎
1、什么叫甲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简称“甲肝”。主要通过饮水与食物经口传染,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与经济状况、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农村高于城市,学校、工厂、幼托机构等人群密集地方发病较多。
临床表现:发热:在发病早期,黄疽未出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感冒,呈低、中度发热,一般在38~39℃左右,3~5天后自行消失。全身乏力:以清晨起来更明显。
消化道症状:如饮食锐减、厌油腻食物、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肝肿大:肝区隐痛或胀痛。
黄疸:巩膜、皮肤黄疸,尿色深如浓茶。
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增高,有黄疽者,血清胆红素(SB)升高。
如果与肝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并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尿黄如浓茶、肝区隐痛等症状,就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一旦得了肝炎,要及时治疗,否则会使疾病迁延、黄疸加重,给自己、家属都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和经济上的损失。另外,对社会也会有影响,因为病情初期传染性很大。
治疗方法:甲肝患者应立即住院治疗,卧床休息,补充液体、维生素C等保肝治疗。2、怎样预防甲型肝炎?
要是我们身边的人得了甲肝,我们应该如何采取预防措施?(1)隔离患者:对患者的隔离期限不可少于30天;对幼托机构的患者隔离40天,对患者排出物消毒,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认真进行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首先要管好水源,其次为饮食和粪便;要做到食前便后洗手,推行分餐制或分筷制;加强对饮食摊点的卫生监督及食具的消毒,食具应煮沸或蒸气消毒至少20分钟;加强食用水产品如贝类的卫生检测,改变生食或半生食贝壳类食品的习惯;对患者的粪便等排出物可使用漂白粉、氯胺、l%过氧乙酸严格消毒处理。(3)保护易感者:可以采用接种疫苗等办法来预防,如注射甲肝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200微克/支或400微克/支,注射一针,抗体产生率约为100%。3、肝炎患者接触的东西应该怎样处理?
凡是在传染期内,肝炎患者接触过的东西都应该严格消毒。对患者用过的餐具、盥洗用具、玩具等,属耐热品煮沸10~20分钟,即可起到消毒的效果;对不能煮沸的东西如被褥、衣服等,可用l%漂白粉或0.0l%过氧乙酸浸泡2小时后,再用清水洗涤或放一密封柜中用福尔马林薰蒸或擦洗两次;对垃圾废物最好焚烧;对患者的大小便、呕吐物加l/5漂白粉,6小时后倒掉,接触过污染物的手,先用0.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再用肥皂或流动水清洗干净。
4、肝炎患者如何掌握休息及活动量?
肝炎患者的休息是治疗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这对阻止病情发展,促进疾病恢复大有益处。掌握休息及活动量,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轻重而异。在黄疸期血清ALT升高时,乏力特别明显,食欲差,甚至有恶心、呕吐,除必要的活动外,如进餐、进洗手间等,应绝对卧床休息,休息越充分,病情好转越快;待黄疸消退,血清ALT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基本消失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的劳累和参加重体力劳动。总之,以不感觉疲劳为限。
必须注意的是,病情恢复期或轻型的肝炎患者,过分强调休息,反而会引起体力衰退,情绪抑郁,甚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适当休息。是否适当就看乏力有无减轻,食欲是否改善,肝功能有无继续改善,肿大的肝、脾是否回缩或稳定不变等,同时也要兼顾动静结合。5、如何对待肝炎患者?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有的患者发病后精神抑郁,怕被家人、亲友厌弃,忧虑病情不会很快好转,影响个人的前途及今后的生活,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或多疑,也有部分患者因病情较轻而盲目乐观,不好好休息与治疗。
家属和亲友首先要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及消毒隔离方法,在照料患者过程中,能有针对性保护自己,或进行相应的预防注射,不要因为传染病而过分疏远患者,使之有被遗弃感,同时读些肝炎防治的科普书籍,让患者了解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在病员脾气急躁、情绪低落时,要体贴、关怀、疏导,让患者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他,鼓励他与疾病斗争。
6、肝炎患者适宜参加哪些运动或体力活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发作期,患者不适宜运动,要多卧床休息,如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较好,则除在床上伸展四肢外,尚可练静功。急性肝炎的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稳定期,可按劳逸结合、动静相间原则下床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散步等。活动量以运动后无不适、不疲劳为度,长期坚持对全身健康状态及肝脏代谢均有利。
出院后休息在家,不必害怕疲劳而整天不活动。早起可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散步等锻炼身体,中午要保证午休,下午也可做一些轻松的家务,如淘米、拣菜、洗菜等,如体力及精神良好,也可骑自行车附近转转,为日后上班做准备。夜间一定要保证有78小时的睡眠.经一段时间休养及轻度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也可试试跳舞、打乒乓球及羽毛球,时间不要长、动作幅度不要大,以不出汗、不劳累为度,逐步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定体力负荷能力。
五、流行性出血热
春季最容易传播的一种人鼠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肾综合症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该病常发生在3-6月份,在农村及城镇都有发病,多途径传播,病情复杂,易误诊误治,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在我国流行的出血热有两型:由汉坦病毒所致出血热,为姬鼠型或Ⅰ型;由汉城病毒所致的出血热,为家鼠型或Ⅱ型。出血热的传染源是鼠类(野栖的黑线姬鼠,家栖的褐家鼠等),如被携带出血热病毒的鼠尿、粪、唾液及血液污染了尘埃、
食物及破损伤口,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而感染健康人。出血热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坏等三大特征。典型病例经过五期,先后出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如果人们不提高警惕,把一些病症表现常误认为感冒(畏寒、发热、头痛)、肠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炎(肝肿大、肝功能高)、过敏性紫癜(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及血小板减少)等,贻误了救治时间,病死率就会增高。因此,凡是发烧一周左右,有前述表现及头痛、眼眶痛、腰痛和面、颈、胸皮肤潮红者,要及时到传染病医院及大医院感染科诊治。出血热从病毒侵入人体到发病(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60天,多数经过2至4周才发病。其他易传染本病的因素还有:打扫旧房,吸入有出血热病毒的尘埃;春季家鼠密度较高(城乡结合部)或鼠带病毒率高;危旧房屋大面积拆迁的地区、建筑工地和农贸集市周边地区鼠类易迁移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防鼠灭鼠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但做到这一点仍有难度,如餐馆、工地、菜市场和危旧房屋拆迁后灭鼠工作难以落实。最简便和有效的方法是免疫预防出血热,我国已研制成功出血热灭活双价疫苗(可同时预防Ⅰ型、Ⅱ型出血热),10至70岁健康人群注射3次,特异性抗体产生率95%以上,有效保护时间为3至5年。人们要认识到出血热的危害,可以主动接种出血热疫苗。
长春市第一五六中学
201*年2月
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长春市第一五六中学
201*年2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地利找幼儿园201*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地利找幼儿园201*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地利找幼儿园201*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3597.html
- 下一篇:冬季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