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怎样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阶段总结

时间:2019-05-29 21:46:34 网站:公文素材库

怎样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阶段总结

怎样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阶段总结

中心小学黄爱妹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题的确定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错误非常多,而这些数学问题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学生在理解实际问题时会出现看题不清,不能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理解对解决数学问题非常重要。为此,我认为通过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和作业过程中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出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错误所在,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加强对实际性问题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学生对题目理解错误的根源所在,找到学生在理解问题中的偏差,并加以归纳提炼,针对问题提出教学措施,从而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注重学生对实际性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减少因理解问题不准确而产生错误的比率。

教学中的策略:分析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思维障碍,教会学生在解题时至少要读题3遍,充分理解题意之后再解答。在学习新授课时,先让学生一起读题3遍,再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最后让学生来讲解题意,然后解答。整个过程全部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逐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是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对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计算结果出错的现象,我采用了“滴水穿石”的策略。每天每人做两道单纯的计算题,必须到做对为止。这样就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本学期的研究中,注重了案例的研究,通过案例展示一个实际性问题,在实际性问题的理解时,从教师对理解实际的设计到课堂的指导,怎样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情景的意思,从教师的教上怎样体现出指导的方法。

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入负数后,通过回顾自然数的读法,顺理成章过度到里负数的读法。知道规定一种量为“正”,那么与它相反的量就为“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三、取得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研究,我班的同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做解决问题的题目,正确率最高达到45%,现在正确率最高达到72%。通过对题目反复的读,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的正确性,学生因误解题意出现错误的比率大大降低,对于计算过程出错的比率相对来说也有所下降。总的来看,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问题与思考: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试卷分析中,仍有一部分同学存在误解题意,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错的现象。深入研究学生对题目理解错误的根源所在,找到学生在理解问题中的偏差,并加以归纳提炼,针对出现错误的问题提出教学措施,从而在数学教学、作业评价中进一步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减少因理解问题不准确而产生错误的比率。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出错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计算型题目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

扩展阅读: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总结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总结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体”只一而无二,“一”指的是学生,而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一是课堂上教师都是“一言堂”,牵着学生走,削夺了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索的权力,让他们机械地获取知识,容易使他们产生依赖的思想;二是教和学的方法由教师设定。教学是“满堂灌”或“问答式”,课堂中只让部分学生发表“高见”,多数学生是“视而不见”等。而主体性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彻底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

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行获取知识,不知不觉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实验又近一年,回顾进行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例如:教学“9加几”的实际问题时,先通过合作动手摆小花,第一行摆了蓝花9朵,第二行摆的黄花是5朵,再组织学生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黄花里有几个?红花有几个?红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几倍?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中得出计算方法。

2、重视学生个性

在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例如:教学“5、4、3、2加几”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红花5朵,蓝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让学生说出它们个是几朵?再分别加9,可以用不同的方法。3、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离不开实践操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操作实践。在教学中用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学生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认识直角”时组织小组合作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直角,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直角,再在点子图上画出直角,在这让学生通过拼、折、画中去掌握知识。4、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在主体性教学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多问个为什么,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能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想求出什么?如:在教学乘法的有关应用题时,有道题是这样的,有一跑道男孩跑了3圈,女孩跑了2圈,跑道的长是400米,在这让学生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生:我想知道女孩比男孩少跑了多少米?生:男孩比女孩多跑了多少米?生:一共跑了多少米?等问题。

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激励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搭建适当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平台。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独立探索或小组合作寻求方法。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以合作研讨的形式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起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设计了一项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中学生发现像44+38这样的进位加法有困难,从而产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兴趣。然后研讨44+38的算法有哪些?在研讨后,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许多精彩回答,他们想出了好多种方法,以下是他们想到的方法:

生1:40+30=704+8=1270+12=生2:44+30=7474+8=82生3:44+40=8484-2=82生4:44+8=5252+30=82等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现出主体地位。

实验只进行了半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我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不足,相信在今后的不断努力和学习中会克服。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怎样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怎样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怎样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阶段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400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