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29 21:55:0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莱西市院上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年3月开始,我校在市教科所和镇教委普教办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研究。在研究中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进行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路。现将该研究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倍受争议,小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

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争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和危机中。原本丰富多彩、生动自然、情趣十足的生活,在学生脑海中竟很难留下印象,原本使人愉悦情感、吟咏成趣的写作活动,竟成了令学生搜肠刮肚、望而生畏的苦差事。尤其在农村,小学生由于见识少,知识面窄,作起文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我镇地处农村,教师的应试思想较为严重,作文在考试时由于阅卷教师往往在分数上人为的缩小差距,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产生了惰性,平时不甚重视作文教学,久而久之,有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处于应付状态,简单机械的让学生仿写或背作文,竟不知如何教学生作文了。

学生作文是一项集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等于一体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写作过程往往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为生活而写,作文便成了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培养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我们觉得确实应该进行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路,进行小学生活化作文的训练,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因而我镇中心教研组的语文教师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迈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研究的组织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首先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

分工如下:

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有:

组长:校长王福基,负责课题的主持规划。组员:副校长张显海,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

总务主任于希奎,负责课题经费的保障。

教导主任姜伟负责课题组的组织、落实、检查、指导。工作小组的主要成员有:

组长:副校长张显海,负责课题实验的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检查。副组长:教导主任姜伟负责课题实验的具体落实。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分三阶段:

1、准备启动阶段:(201*年1月201*年5月)工作目标:为课题的启动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召开课题论证会;组织学习,培养实验工作的有关人员;广泛吸取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实验方案,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2、深化研究阶段:(201*年6月---201*年10月)

工作目标:全面实施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操作方法。完成实验方案所规定的实验内容,达成课题研究目标。

主要工作:规范实验操作,深入开展实验研究,召开实验研讨会,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组织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初步形成实验研究成果。3、结题总结阶段(201*年11月201*年10月)

工作目标:全面形成课题成果,达成实验研究目标,课题结题鉴定。

主要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检测报告,举行研究论文报告会,编印论文集、学生优秀作品集。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理论为依据,侧重于实际应用,注重操作功能。实验的目的是计划和实施具有现实生活气息、植根于生活土壤里的作文教学措施,解除小学生封闭狭窄的生活困扰,沟通学生作文与生活的

联系,改变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尴尬现状,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坚持以下三个开放的思想:

首先,教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开放。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的,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让学生牢记习作的内容和情感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其次,作文内容开放。提倡学生“我以我眼看世界,”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接触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有的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熟悉要写的事物,获得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达到学生习作有话可说,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发表某种意见的议论文;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等都可以采用。此外,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日记、周记,记读书笔记,编辑作文选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再次,训练角度开放。在教学中老师们独辟新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以“口语训练”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我以我口说我心”。中高年级段的教师则从“情感”、“兴趣”、“情境”、“想象”等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总体上看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解决了小学生习作脱离生活的问题,把“观察、思考、表达”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不再没啥可写,真正成为了习作的主人。

四、取得的研究成果

三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使学校的作文教学工作出现了勃勃生机。

(一)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

感。

农村小学与城市相比较又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历史的长期沉淀形成了当地丰富的人文文化,酝酿着一坛坛思维美酒,蕴藏着一个个勃发的理想,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开辟一条小学生习作路,《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正体现了这一点。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编印出版的学生作文集《七彩阳光》集中展示了我校学生作文的提高水平,受到全市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好评。201*年“天泰杯”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中我校五年级学生昌赛写的《普通话》荣获一等奖,在《青岛日报》上发表,昌赛同学并在由青岛日报社组织的颁奖会上代表76名获奖学生发言。

(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了学生的品德。3、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教师的学识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研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就达十多篇,其中:李安宁老师的《我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实践新课程的感悟》获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张秀梅老师的《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获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贺利民老师的《浅析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获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获二等奖。柳淑凤老师撰写的论文《“模式入门、积累提高、兴趣调动”作文教学法》在《青岛教育》上发表。同时,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将不同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语文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大语文”观。(四)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的观念和研究的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其次在《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途径》课题立项后,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其中,热情十分高涨,一方面组织指导和参与,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理论探讨,把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即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概括和总结。我校编印《携手走进作文天地》是我校语文教师优秀作文教学经验的集中展示,在全莱西市得到推广;201*年9月我校成功举办莱西市《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现场会,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赞誉。撰写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如条件成熟,将编印一本《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选》。

(五)课题的开展,给学校带来跨越式的发展。

全体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已成为我们院上中心小学的特色工作,学校先后为莱西市生活化作文教学现场会、青岛市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现场会成功地提供了现场,并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重视作文教学,让作文走近生活》的经验材料在莱西市市201*年作文教学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交流。

扩展阅读: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浅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边远山区的孩子见不到林立的高楼、宽阔的街道、琳琅满目的超市、百花争艳的公园,见少识少,找不到丰富的素材,经常无从下笔,从而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实,农村小学作文也不是那么可怕。孩子们所置身的青山绿水、明月清风、神秘的星空,大自然的挺拔与青翠、壮阔与柔美,都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识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就是要带领孩子去寻找到这种需要。

一要激发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程向儿童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同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结,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境和周围环境中积极地建构知识,使课程具有生活化和情趣化的色彩,激发儿童学习动机,引发学习兴趣。小学儿童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引导。比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及时组织学生谈话交流,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是怎样拔的,赛场气氛如何,每

局胜负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再写《拔河比赛》这篇作文便比较容易了。要运用细微的观察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比如新学期开始,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便可运用这着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自己的女儿,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劲了,买书包,买铅笔盒,买橡皮,买尺子,不一而足。教师希望孩子们把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这时机灵的孩子会马上认真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教师再让学生把刚才的介绍记下来,一篇作文也就写成了。

二要打破思维定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有人说: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在讲解仙人球的知识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学生回答:“是可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470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