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

时间:2019-05-29 21:55:33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后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情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现代的人们对爱情有各种各样浪漫的、直接的表达,而古人们也多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是描写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相比于现代直接的表达方式,古人们诗歌中委婉的叙述让人更加领悟爱情的美好,亦或是感受其中的哀婉。这首《越人歌》是中国第一首译诗,是楚辞的艺术源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我们知道它大多是因为它的最后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清楚的表达了歌者的爱慕之情。而说到楚辞,自然会联想到更加古老的《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便是这篇《关雎》。在风景如画的小溪边,伴着雎鸠鸟轻快的鸣啼,男子对河中小洲岛上美丽的姑娘一见倾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自从一见,男子便再也忘不掉,求之不得,便是寝食难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既是情有独钟,便少不了要追求一番,琴瑟和谐,终于迎得佳人归。

相比起《关雎》最后美满的结局,《诗经》中另一首情诗《蒹葭》便要凄凉一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曾有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及,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不管诗中的主人翁做什么努力,他所倾慕的佳人总是在他望而不及的地方,得不到却又放不下。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文止而余情不散。

从古老的《诗经》中走出来,便是两汉的乐府名歌。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描写了一庄凄婉的婚姻悲剧。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宗教礼法、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根深蒂固。纵然男女主人翁希望婚姻爱情自主,对爱情忠贞不二,却还是抵不过父母之命。全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返故,便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离别时相互承诺的誓言,却因家人的逼迫而无法坚守,最后只能是“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而后,两家的长辈似乎有所觉悟,要求合葬。“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一段似乎和中国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梁祝》的化蝶很相似,生不能同衾,但至少死而同穴。

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长达几千年,像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样的故事自然不在少数。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便也是一对苦命鸳鸯。本是琴瑟和谐的一对夫妻,却硬生生地被陆游的母亲拆散。无奈之下,陆游只好听从母亲的教诲,重理科举课业,等到科考失利回到家乡,唐婉已嫁作他人妇。两人在布局典雅的沈园不期而遇,勾起了两人潜藏在心底的思念。陆游看着心爱的人与他人相对而坐,浅斟慢酌,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在粉壁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而后唐婉见到陆游题的词,心中难以平静,在墙的另一边相对而作了另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留下这首令后人唏嘘叹息的《钗头凤》后,本就柔弱的唐婉抑郁成疾,不久便香消玉殒。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这一段凄婉往事,却不能成功。等到倦游归来,重游沈园,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之下写下了《沈园》二绝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曾是惊鸿照影来”,走在沈园幽静的小路上,陆游仿佛看见了唐婉的影子。在他生命剩下的几年中,他追忆往昔,感念他们这段往事,又写下了几篇怀念唐婉的诗词,后人读到免不得要几番唏嘘。

中国诗歌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描写的爱情当然不止这么几段。古代的诗人,不管是婉约的,豪放的,现实的,花间的,都多多少少留下过几篇感叹爱情的诗词,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李商隐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也有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然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更有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感伤情怀。即便是豪放的苏轼,也在悼念亡妻时写下了《江城子》这样表达了无尽哀思的词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些诗词中留下的爱情故事,让后人或是叹息,或是憧憬。总之,令人回味无穷。

扩展阅读:中国经典爱情论文

146

建设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经典爱情剧目赏析论文名称期末论文专业土木工程年级班别07级土木(2)班学号3107009961学生姓名劳水明任课教师卜亚丽

201*年04月19日

中韩文化之争

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准备在201*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毕,时间在北宋庆历年间,比韩国的《直指》早近400年。

虽然当时“端午”还未列入国家法定节日议事日程,但毕竟龙舟竞渡伴随了中国人几千年,三岁小孩都知道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孔子,生于前552年,卒于前479年,年七十三岁。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西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越国人,国难当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后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李时珍更不是高丽人,李时珍是明朝时的著名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明摆着,韩国这种无耻行径实在极度费解。

我们的心情可以用一句精妙的话来概括:我们仿佛失去了什么。用仿佛这个词来形容中国古文化的现状是最贴切不过的,因为,文化对于一个只关心GDP和高楼大厦的国度来说,只是一个仿佛存在的东西。

我们的国家在进行一次最可怕的背向运动:一面我们高奏凯歌迈入工业文明去;另一面,我们疯狂的抛掉祖先积累了五千年的文化。工业化国家的梦越走越近,文化,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是该反省一下自己了:回过头去拣些我们曾经丢掉了的东西,或是,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有关民族,我们需要拿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在这个崇洋媚外横行的时代,我们是不是该把目光转向那些我门曾经引以为荣却弃之不顾的东西?祖宗留给我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拱手让了别人。这是我们最大的耻辱。

自省的目的不是为了骂一回韩国人,骂人固然是一件痛快的事,却是理性的最大的敌人。当韩国人把我们祖宗留个给我们的东西抢过去后,我们只是骂韩国人无耻,只是骂联合国的官员瞎眼了,我们有没有想过,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麻木了!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也很明晓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却在扮演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里的角色,我们得到的很少,却把以前曾经得到过的东西全部丢掉了。当别人把我们丢掉的东西拣起来,据为己有的时候,我们总该醒悟了吧?

树立民族自信,爱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才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做也可以做到的。尼姑与丫环的爱情比较

在古代,女性是个弱势的群体。她们的爱情受限制的条件很多,容易受到阻碍,要想获得幸福更加困难。

封建时代,佛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做了尼姑出了家就要接受佛条的戒律。所谓剪掉三千烦恼丝,从此六根清静。出家人是绝对不允许嫁人的,这就使尼姑追求爱情树起了一道坚固的阻碍,也造成了许多爱情悲剧。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佛也不例外,再坚固的枷锁也锁不住内心的七情六欲。但却遮住了她们通向幸福的道路。这种矛盾的戒律不知扼杀了多少纯洁的爱情,为了遵守戒律,她们必须放弃美好的爱情,就算她们得到了理想的爱情,也只是过着那种被人唾骂的生活。古代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对于丫环这种卑微的身份,嫁给一个富家弟子简直痴心妄想,即使是你情我愿,他们的父母也不愿,这就使他们的爱情就难上加难了。在古代,陪同小姐嫁入别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其实不止尼姑和丫环的爱情如此,在一个女性处于弱势群体的时代,很少人能找到美满的爱情,那些举案齐眉的温馨不过是她们的幻想罢了。她们的爱情一般都是以悲剧收场的。

学习体会

选修这本书其实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是看见这个模块里面有一个网页设计的课程,并且是在星期三上课,我才选了这门课的。

原本以为这本书无非是谈下《红楼梦》、《西厢记》的导读或者是这类书的价值而已,经典爱情剧目嘛,不谈这些谈什么?书发下来以后,我随便翻了一下目录,果然有《西厢记》,不过令我意外的是竟然还谈到了戏曲。也罢,我对戏曲向来不感兴趣,有时候我还真不明白那些老人家怎么老喜欢看那些花脸尖音的戏曲呢。

按照惯例,第一节课都是要点名的,所以我去了,刚去到课室门口,就被一种古典而雍容华丽的声音吸引住了,原以为那只不过是老师放的一些现代歌曲,进去看了才知道那是昆曲,一种我从来没注意过的‘音乐’。从此深深地吸引了我。原来真的有另外一种声音能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从来不知道,戏剧里面涵盖了这么多东西,它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所有艺术中综合性最高的艺术,或者说,我们根本不能用“艺术”两字来形容它了,它是一个历史舞台,小小的空间演尽了春秋三国,道尽了人世沧桑。戏剧,已经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早以升华到了精神文化的层次。

这一阵子看了不少戏剧,才发觉它的美,纯艺术的美

在舞台上,三两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这才是艺术,超越物质的艺术。

整个舞台就是一个舞蹈,那水袖的飘逸,人物的神情动作,无不传递着“美”的意蕴。那简直就是一个唯美的世界。

那里有“双莺燕暗争春,诈妮子调风月”的缠绵:有霸王别姬的气概,有奔月的青衣嫦娥,有我们引以为荣的英雄,也有受人唾骂的伪君子。那里包含了生活中存在事实和空想的神话。

作为一种艺术,戏剧也有它的发展历程。戏剧起源于元杂剧,随着唐宋时期各种戏剧需要的因素的发展和出现,使元杂剧汲取这些丰富的营养而充分发展。出现了额宋元剧,当所有构成要素的潜力都发挥出来的时候,戏剧也就成熟了繁荣了。但是随着繁荣而来的就是衰落,几乎所有的繁荣似乎都躲不过衰落的命运。现在,戏剧整体上呈现无可挽回的衰落趋势,这和整体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戏剧本身的因素有关,大环境的改变,戏剧的审美功能受到电视电影的冲击,自身因素也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获得突破性发展来适应现实,所以,慢慢的一步步在走向衰落。

近来杀出了一个豫剧天才小孔莹,三岁登台做了擂台小霸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五岁远赴悉尼代表中国戏剧参加演出。甚至有人声称戏剧的未来都在她身上了。希望她能如我们所愿,毕竟现在戏曲已经不多了。

不止这些,就如我上面所说的一样,这本书介绍了很多经典的剧目的导读,但也从根本上解析了这些剧目。

那些经典剧目继承了唐诗宋词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语言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特别是《西厢记》,《西厢记》是中国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

在那些文人笔下,不知塑造了多少才子配佳人的美满爱情,但那不过是它们的思想寄托罢了。在封建社会里面,最讲究门当户对,那些秀才总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高中状元后洞房花烛。但中状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只能用文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女性是个弱势的群体,这就就注定她们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得不到重视并成为被欺压的对象。门当户对、父母之命、三纲五常和封建条例这些无形的东西彻底地禁锢了女性的爱情发展。

即使是四大美女,她们虽然很美,但是美貌却不属于她们自己,而是属于国家、政治,她们实现爱情的最大障碍就是这个,因为她们的爱情有时候是和国家、政治利益相矛盾和冲突的,有了爱情,就要放弃国家利益和政治利益,为了国家和政治,只能放弃爱情。帝妃之恋的这个特点就更加明显了,就算她们都得到了理想的爱情,但是一般帝妃之恋的结局是红颜未老恩先断,皇宫中也不过又多了一个哀怨的妃子罢了。

虽然我对这些戏曲还不是很熟悉,但我现在很喜欢看戏剧,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珍惜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而让它们继续发展壮大下去,期待在这个全球轰动的201*年戏剧能有一个质的发展飞跃。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473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