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
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中教国培教育咨询中心关于举办
“小学英语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教育局教研室(教育学会)、各有关教师进修学校(师培中心)、各小学:
为了全面总结和研究我国小学英语十年课改的得失,通过深度解读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帮助一线小学英语教师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的理念,推进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均衡发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于201*年3月9日11日在重庆举办“小学英语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各地相关教育教研部门做好参会的组织发动工作。一、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
中教国培教育咨询中心
二、活动时间201*年3月9--11(9日全天报到)。三、活动地点重庆市江北区蓝箭宾馆四、活动内容
1.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2.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充分展示各地英语特级教师和新生代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3.研讨小学英语新教材教学新思路、新教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探索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5.全国小学英语名师示范课及主题报告、交流研讨等。五、参加活动对象
各市、县(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及分管教学责人、英语教研员;各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英语学科教师。
六、专家、名师简介(按讲课先后顺序)
龚海平英语特级教师,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区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中小学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特聘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
王雯江苏省扬州市花园小学英语教研组长,曾获江苏省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英语赛课二等奖,曾应邀在“全国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观摩示范课,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英语教学研究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观摩课和作讲座。
刘小菁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教研组长,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专家,曾获全国小学英语赛课一等奖,全国第十五次目标教学录像课赛课一等奖,全国录相课一等奖,在第二十二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暨名师高峰论坛中参赛课被评为讲课十佳教师,并荣获一等奖,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英语教学研究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观摩课和作讲座。
黄慧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副主任,市级学科带头人,江阴市教育学会小学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英语评优课一等奖,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英语教学研究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观摩课和作讲座。
刘飞雪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英语教研组长荣获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英语教学研究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观摩课和作讲座。
宋文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长沙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湖南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英语教学研讨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观摩课和作学术报告。
七、活动日程表时间8:30-9:109:20-9:503月10日10:00-11:3013:40-14:201*:30-15:0015:10-15:5016:00-17:308:30-9:109:20-9:503月11日10:00-10:4010:30-11:3013:40-14:201*:30-15:0015:10-17:00会议内容观摩课:六年级英语口语与写作结合课型说课与互动报告:《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解读与实施观摩课:四年级英语听说结合课型说课与互动观摩课:三年级英语对话课型说课与互动观摩课:四年级绘本教学课型说课与互动观摩课:四年级英语词汇课型说课与互动观摩课:五年级英语语篇课型说课与互动报告:小学英语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持/主讲龚海平龚海平龚海平王雯王雯刘小菁刘小菁黄慧黄慧刘飞雪刘飞雪宋文宋文宋文八、报名说明1.会议费:380元/人(含资料费、专家费、场租费等);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2.报名方法:请认真填写报名回执表并将回执传真到010-88956303或发送到电子邮箱mingshidajiangtang@126.com
3.会议代表凭代表证参加会议、听课、领取资料,否则一律谢绝入内。九、联系方式
电话:010-57028901010-88956303(兼传真)
联系人:刘畅15101132163
邮箱:mingshidajiangtang@126.com
中教国培教育咨询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老教授协会
201*年2月15日
参加“小学英语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报名回执表
联系电话:010-57028091联系人:刘畅15101132163单位名称通信地址带队人员参会人员姓名培训说明活动需求活动说明培训人数
邮政编码职务电话手机邮箱□参加听课重点要听的□申请讲课□申请担任主持老师推荐授课名师:参会地点:重庆住宿标准:标准间:□合住:□会前一周统一发报到地点、行车路线及日程安排,外地老师请带好身份证,以便入住酒店使用我单位决定派名人员参加培训活动。签字:201*年月日
扩展阅读:名师课堂教学
借助语境,“随机”识写《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杨昱婷201*年4月22日文本解析:《从现在开始》是鲁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三个小动物轮流当“万兽之王”的故事,其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结果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结果得到动物们的拥戴。故事情节生动,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富有情趣,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高尚品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方法阐释:
根据“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学文并重”的教学要求,我着重引导学生巩固“去偏旁记字”、“看偏旁组词”的学字方法,运用“联系生活经验”和“换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情感”的读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读、手写、脑想等“全频道”运作,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到智慧。教学目标:
1、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认识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理解“方式、郑重、议论纷纷”等难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情感”的读书方法。3、体会文章蕴含的情趣和道理,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师:杨老师今天来,是想和大家一块学习、一块进步的,大家欢迎吗?
师:哦,有的同学用掌声欢迎了我,还有的同学笑了,他笑得那样好看!来,(指一位同学)你笑给大家看看!像这个样子,我们可以说他(师举卡片:笑眯眯生读)。对,我们都来笑眯眯!你瞧,笑眯眯的时候,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所以“眯”的旁边是个?(目字旁)来,再读一遍!
师:你还准备怎样欢迎我?(生答)用具体的行动也很好!
师:刚才,大家有用掌声欢迎的,有用笑眯眯的样子欢迎的,还有用实际行动欢迎的,这说明你们欢迎的什么不同?方法和方式的意思差不多!你看,这是什么?(师举卡片:方式)你怎么知道它读“式”?在哪儿见过它吗?(生答,师随机总结学字方法。)
师:其实,不管大家用什么方式来欢迎我,我都感到非常开心,大家开心吗?上课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咱们现在就开始上课,好吗?
[围绕“学生欢迎的方式”展开对话,在自然构成的语境中,识记“眯”“式”两个字,理解“笑眯眯”“方式”两个词。]二、经验导入,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现在你可以扮演一种小动物,你最想扮演谁?(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灵活评价,并随机板贴“猫头鹰”、“袋鼠”、“猴子”的图片。)师:我最想扮演狮子,因为狮子的本领很大,被称为什么?(教师板书:“万兽之王”,其中的“之”字由一学生教授,师生同写。)
[“写对写好”是学会写字的一个基本过程,至于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落实到哪一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之”在这里的教学,只是做到了“按照正确的笔顺写对”即可。]师:我要说啊,“万兽之王”正好就是一万只动物的大王,你同意吗?(生答)理解得比我准确!所有动物的大王,威风不威风?来,威风地读一读!师:小动物们,正当我们谈得高兴的时候,不知从森林的哪个地方传来这样一个声音(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什么?(生读课题)听到远处传来的这句话“从现在开始”,你都想知道些什么?(生提问,师简单记录。)三、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生自由读书。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多读,把课文读通顺。2、请一位“狮子大王”读第一段,师评价。
3、请三位同学代表三种动物轮流朗读二、三、四自然段,余生评价。
[在学生的评价中,教师随机指导“得”的三种读音、组词及文中含有“得”的三个难句的读法。]4、师:还记得他们三个刚才是怎样读课文的吗?是不是一起读的?(不是)那是怎样读的?(一个接一个读的)用一个词来说是怎样读的?(轮流)“轮流”就是一个接一个地来,让我们来读读这个词!(生读:轮流)“轮”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怎么想到这些?根据偏旁想到字的意思,然后来组词,好办法!
[把“现实情境”和“文章情节”巧妙结合,理解“轮流”的意思,识记“轮”,并渗透学字方法。]
5、师:我们是轮流读课文,小动物们是轮流?(当大王)它们是怎么轮的?我这里有三张卡片,谁想上来贴?(找三位同学把三张卡片分别贴到每幅图的底下,然后请前两位同学分别教大家读卡片上的字“第一个上任”和“第二个星期”。其中,第一位同学教完后,教师引导其结合上面的图片,用“第一个上任”这五个字说一句完整的话,余生跟说;第二个同学教完字后,也结合图片用“第二个星期”说一句完整的话,余生来变换说法。第三个句子由大家一起说:第三个星期是)刚才有说猴子上任,还有说猴子当大王,其实都对,“上任”在这篇课文里指的就是“当大王”。[这三张卡片里包含了“第”、“期”、“任”三个生字,学生通过游戏,理解了课文内容,识记了生字,并运用其说话,理解了“上任”的意思,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6、师:他们三个轮流当大王,最后的结果是?(小猴子当了大王)噢?你是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这个结果的?(最后一段)真会读书!如果你能把最后一段读好了,你也是大王,读书大王,想不想读?来,我们一起“狮子见了”开始!
7、师:评一评自己的朗读,能不能当“读书大王”?(根据学生的评价,随机指导“郑重”一词的读音、意思及应用。)下面,我们就严肃认真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我郑重宣布”齐!
四、精读深悟,明白事理。
1、师:狮子宣布,小猴子是万兽之王。听到这个决定,你没有什么疑问吗?(生提问题,教师记录。)我们先来看看大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一个:“从现在开始”这句话都是谁说的?(集体回答)狮子说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刚才已经读了,那猫头鹰、袋鼠、小猴子说的话,你们能找到吗?赶快和同桌找一找!(生活动)找到了吗?光找到还不算真本事,如果你能把找到的话用心地读一读,读出小动物当时的表情或心情来,那才叫真本事!怎么样,敢不敢试试?好,他们三个说的话,你可以任选一个来读,开始吧!(生自选语言品读)2、指导第二段,读出猫头鹰的“神气”,理解“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的意思。3、指导第三段,读出袋鼠的“激动”。4、指导“小猴子”一段。
(1)引导学生体会猴子上台时大家的担心,并读出这种“担心”。(2)学生齐读小猴子的话,提出不懂的词。
[当学生提到“习惯”一词时,教师就运用字词卡片引导学生通过“找词”,巩固本课的生字难词。找到后,再指导学生读准“习惯”,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答“习惯”的意思。在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习惯”的含义。](3)师:这么说,小动物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了,大家说这个主意好不好?现在你明白了,狮子为什么决定让小猴子做“万兽之王”了吧!(学生谈)
(4)师总结:正因为小猴子不像猫头鹰和袋鼠那样只想到自己,而是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所以才得到大家的赞成,而成为真正的(学生接:万兽之王)。(板书:尊重)你看,这是什么字?(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来,读两遍![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补充识字,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识字量,符合“多认少写”的识字规律。]五、续讲故事,留有余味。师:其实,“万兽之王”的竞选还可能继续进行。如果下个周轮到你做大王了,你又会怎样做呢?这个问题留给你课后思考,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下课!板书设计:笑眯眯方式得轮流郑重习惯议论纷纷叫苦连天从现在开始万兽之王猴子图尊重
听后评点:
评点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赵春凤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杨老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无痕实施教法,令人耳目一新。不管是"笑眯眯"还是"郑重"抑或是"议论纷纷"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到有效信息,然后加以充分利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生字,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词义并掌握了学习字词的方法,认知任务得以圆满完成。至于情感任务的完成大家有目共睹:在整堂课上,杨老师始终奔忙于学生中间,或启发,或指点,或答疑,感情充沛,热情洋溢,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和熏陶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高度兴奋和积极思考状态,整堂课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精彩纷呈,课堂气氛自始至终
是活跃的,灵动的,激动人心的。
评点二:创设情境,融入角色。李令燕
“情境”一说可谓历史悠久,试看我们的诗人词人哪一位不注重情境的构建、情感的体验?可以说,情境教学是我们文化的根基,它已经深深地烙上我们中国古文化的烙印。杨昱婷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开课伊始就营造了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扮演什么样的小动物,让孩子们走进角色去质疑,去思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杨老师也总不忘在情境中进行。比如:猫头鹰上台发布命令的语句应该怎么读,杨老师先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想像猫头鹰上台的神态,然后观察扮演猫头鹰的同学的神态,进入故事情境读。
评点三:预约课堂,生成精彩!朱爱华
每次听杨老师的课总是被一种激情激荡着,也因为丰富而感动着,充实着并兴奋着。看到孩子们在教师引导下在思维碰撞中修正和丰富认识的同时,思维的火花在闪耀,灵性在飞扬,
不仅感叹:生成精彩,缘于对细节的预约!(一)无痕引领,使生成更具引力。这是《从现在开始》,渗透识字的几个片段:
镜头一:
欢迎我吗?(生:欢迎)怎么欢迎我?哦,有的同学,有的同学(随手出示“笑眯眯”这个词卡)让我们笑眯眯地读读这个词,为什么会是“目”字旁呀?刚才大家有的坐好了来欢迎我,有的,这说明大家欢迎我的什么不同?继而由方式的“式”引出在
哪里见过这个字?立刻课堂上小手如林。
镜头二:
抽几个同学轮流读完课文后,问:刚才是怎么读的?(生:一个接一个、分自然段读)你们说得都对,这都叫轮流读,(自然地出示“轮流”词卡,让学生们读)你仔细看看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生:我看到旁边的汽车轮子,就知道这个字和车有关,读轮了)
镜头三:
哦?天天晚上不睡觉行不行?大家讨论一下。孩子们立刻三五个围成一团讨论开了。刚才你在议论,他也在议论,这就叫———(生:议论纷纷!)刚才你们议论纷纷的什么?去偏旁记字、看偏旁组词、理解词义就那样行云流水般地渗透在读书中了,就在师生聊
天般的随意中铺展开来了,真精彩!(二)读中感悟,使生成更有魅力
感觉整堂课是在读中度过的,从开始孩子们读得不流利到流利,直至声情并茂地读,杨老师在不同的句子、不同的段落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读出了光彩,读出了书的
意蕴,一些生成的精彩就那样不期而至了。
几个“袋鼠”读过后,读得并不怎么样,杨老师充满童趣地说:看看我这只大袋鼠激动不激
动?进行了适时的范读。再让学生读,学生马上就读出了“那个味”!
让我们听听猫头鹰是怎么下达命令的?注意看它上台时的表情?这只大王怎么没什么表情
呀?对于它的表情你有什么想法?(生:我觉着猫头鹰大王应该很神气!)
(三)平等对话,使生成更具有活力
又感觉整堂课是师生的一个聊天记录,杨老师非常善于倾听每一次发言,并适时地做出点评,她关注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及时地捕捉每一个教育资源。当学生读得不好时,及时风趣地引导,适时地范读,当学生的理解有偏颇时,她几句幽默的话巧妙地纠正。师:听到要跳着走路,(童话般地语调)大象说——?孔雀——说?在生一连串精彩的回答中,生很快就明白了并能很清楚地表达出课文的主旨即选小猴当万兽之王的原因:小猴子不
像猫头鹰、袋鼠那样只管自己,他让动物们按自己的习惯生活!它尊重别人!
通过教师智慧的一步步引申,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架设了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开创了学生思维任
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
是啊,“生成互动的课堂是最美的课堂!”但我相信,在无数个生成的精彩的背后,是她多年对教育不懈探索的教育机智,是“备理念”、“备教材”、“备学生”的无数个早已预约的细节
在支撑。
评点四:无痕教学郭金波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今天,我有幸聆听了杨昱婷老师的《从现在开始》,感受
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痕教学。
(一)“读”出的魅力
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先生,而是一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大朋友。她启
发学生不仅要读出词的意思,读出句子的意思,还要读出美感。
譬如在学习猫头鹰这一自然段。老师先抓住了学生上台的神气(象二郎神一样),指导学生应结合文中语句来理解“神气”,从而启发学生光有读还不够,还得从文章中寻找,还得用心灵去感受,这分明是用心灵来诵读!在解决“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两词时,先设计“天天熬夜做事行不行?商量一下”“刚才老师看到你们在议论,他们也在议论,用一个词来说说?”这就很自然地通过文本对话环境来理解了“议论纷纷”的词义,再顺时而上提出“你们在议论什么”引出“叫苦连天”一词,并读出了词的意思,这又分明是用头脑来释读!通过理解、美读两个步骤,一个个词、一句句话顿时在老师别具一格的诠释下,变得具体而
鲜活了起来。(二)“对话”的魅力
从杨老师的课与她的报告中,我真正地明白了课堂对话的基础是什么。
课堂对话首先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意义所在,体味文章的情感,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从杨老师对《从现在开始》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杨老师课前对课文的钻研深度。就象是她自己所说的,拿过课文,先反复读,直到每一
句话都能读出感情来为止。
然后课堂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杨老师在与学生对话中,言辞平和、直爽,不时夹着小小的幽默。尽管她很年轻,却处处透着成熟。她对学生的洞察秋毫正如她所说:课下与学生聊天,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课后去感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去寻找探索如今学生的思维特点。这就备出学生所能想到的一切可能性!于是,便有了课上老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有意捕捉生成的教育资源,在游刃有余的巧妙引导下,就有了师生对话的精彩之处!如,一个学生把“天天”读成了“成天”,在学生评价发现之后,杨老师婉言“噢,她刚才眼神跑了”,然后再请读错的学生再读一遍,在读对的情况下,师紧接着对其评价“注意集中精神,就能读好!”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会更认真的读,因为杨老师既含蓄地维护了我的自尊,
也温和地提示我怎样才能读好。
其次课堂对话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了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在教学中杨老师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但并不是把全篇放在同一个层次上无目的反复地读。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读一遍就能明白了,为何要做无用功?我十分欣赏她创意地把三个星期上任的小动物简单的感知改为句式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同一句式不同表达的乐趣。更赞叹杨老师对重点词句的释读的关注!因为学生阅读有了目的,也就有了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如“郑重”所在
一段的朗读。师是这样设计的:1.文中谁“郑重”的说?(狮子)
2.我现在是狮子,我现在郑重宣布(师读文中的话,不是刻意直接地讲出“郑重”一词的含
义,对难点,直接用言行表达,让学生观察中感悟)
3.在平日的生活中,你看见过谁这样说?(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这就加深了对“郑重”
一词的理解)
4.现在知道“郑重“是什么意思了?5.一齐郑重地读最后一自然段。
只有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基础上进行的师生交流,师生互动才会有实效,交流
对话也才能深入。在整节课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交错进行,学习不断深入。
(三)平实的魅力
杨老师的课没有俗气飘浮的套话,没有变幻多彩的课件,却随处挥洒着教学机智,展示着平实的魅力。以往听过不少公开课,常常是课件教具满天飞,花样层出不穷,然而我感觉这样的课也正在远离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缺少实效,缺少平实!杨老师的课平常中见不凡。仅从她淡无痕的入课设计就可见一斑。譬如课伊始时设计“怎样表示对我的欢迎?”生七嘴八
舌,纷表看法,进而引出“笑眯眯”一词,并以神态表示。
杨老师这种无痕教学简直是一幅大自然的画,挥洒自如,勾勒精致,看不到哪里有师的“做作”,也看不到学生的“配合”,更看不到环节的转折师、生、文本浑然一体。这才是真
正的师者!注重积累综合提高《我的画》教学设计
杨昱婷201*年4月22日文本赏析
《我的画》是鲁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里的第二篇主体课文。作者以画画、送画为由,寥寥几笔,便描写了一幅色彩艳丽而又充满人文情感的“秋景画”,并把自己热爱生活、赞美秋天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出来。其中,优美而富童真的语言,适合学生阅读积累;贴近生活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已有经验,激发情感;明显的写作顺序,也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口语表达的良好素材。总之,本文难易适度,文质兼美,适合此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方法简述
本课主要采用“注重积累,综合提高”的教法。新课标明确提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节课应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段,体会语言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本节课不仅体现了教学目标的综合落实和各种能力的综合提高,还体现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以及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融合,让学生在识字、学文、生活、经验等的融会贯通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目标定位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要求。这是一篇源于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短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画画和送画的故事,描绘了一幅明艳的“秋景画”,学生一般比较喜欢,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篇课文中的三种生字需要引起重视,一种是与文中描写景物有关的,比如“苹果、梨子、枫树、桂”,这几个字基本都是常见字,可以与画对应起来学习;一种是可以作为学习识字方法范例的,比如“桂、毯”,这样的字要引导学生重点识记;一种是学生不太好懂、又不会组词的字,比如“却”,这种字就要设计巧妙的方法使之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在说话练习中理解它的意思。根据小学生的遗忘规律,本节课还采用了“小组合作识字、找字贴字游戏”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反复巩固记忆。
对于初入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一抹金黄”这个词是很难理解的。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个词放到句中,放到生活中,放到画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根据课标要求、本文特点及学生学情,本课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定位:
1.知识能力方面:会运用自己的方法学会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文章读通、读懂、读出情感,并把优美的词句积累于心。
2.过程方法: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美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何为“秋天的地毯”;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一抹金黄”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兴趣与习惯,加强学生的语言、想象以及思维的训练,使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培养。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1、师生一起做“说反义词”的游戏,引到“笑----哭”一词。
2、一生做笑和哭的两种表情,余生观察他前后的表情一样不一样。
3、师抽生用一句话说说他刚才做了什么?并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或者根据情况引导学生注意说话的顺序。4、师表述一种说法:“他刚才笑了,现在却哭了。”让学生仔细听,从而引出生字“却”。5、一生说笔顺,师生共同板书“却”并识记。
6、师做动作,让学生观察动脑,用“却”字说话,并自然引入秋天的风景,进入课题。【““却”字的学习的确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会组词,也很难弄懂它的意思。老师借用学生的表情“笑哭”引导其说话,亲切而自然,既能引起学生的说话兴趣,又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却”字转折的含义。】二、生活导入:
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象:如果把秋天变成一幅画,画里都可以画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随机板画“果树”、“枫树”、“枫叶”、“桂花”,并板贴生字卡片识记“苹果”、“梨子”、“枫树”、“桂”几个生字词。
【字与画相结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让他们愿意学习汉字。】在此同时,随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思维想象的扩展训练。如: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都有什么果子呢?
【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2、秋天的落叶可真是形状多多,颜色多多,什么树的落叶最特别也最好看?见过枫树的人都知道,一到秋天,满树的叶子都变,红通通的一片多漂亮!
3、桂花我们不常见,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吗?说成“金色”行吗?“金色、黄色”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巩固“换词”理解词语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词汇。】4、师举卡片“桂”:又忘了,这叫什么?刚才有同学读“挂花”,到底是什么?那“挂”字怎样写?“桂”是------(木字旁)。
【依据学情,及时纠错,巩固“旧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综合训练结束,师由“一幅简单的画已经画出来了,这是谁画的?”引入课题“我的画”。三、读通识字:1、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中认识生字的方法并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多读书,学生自由朗读。【“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至理名言需要和实际的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慢慢体会它的妙处。】
2、多种形式鼓励全体学生把课文读通。在此过程中,随机引导学生实践回顾找自然段的方法。
【爱读书才是读好书的前提,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全体学生读书,既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核心理念,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然后再把难字记一记。
4、学生交流自己所记住的难记字,师借找字为由抽学生读一遍生字卡片,读字的同时进行组词、说话、字义讨论、字形辨析等训练和贴字游戏。【运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符合低年级学生的遗忘规律。】四、综合训练:1、(以“毯”字为识字落脚点)生交流“毯”字的记法。
2、抽生板贴“毯”字并交流所贴位置的理由,以理解“地毯”的意思。
【贴字游戏让学生走出座位,动手动脑,形式喜闻乐见,给学生以思维发展的空间。】3、师由“大自然里的地毯怎么画?”这一问题,由生字的学习自然引入句段的学习。(1)一生读有关草坪的句子,师通过评价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读书方法。(2)师邀请此生上台自选粉笔画出秋天的草坪。与此同时,投影出示“草坪”一句,生自由朗读。
【由“毯”字的位置想到“地毯”,再想到“大自然里的地毯”“草坪”;由读有关“草坪”的句子,再到自选粉笔“画草坪”,与此同时大家一起“读草坪”这些由“字”到“文”的学习过渡自然,“语文”与“美术”的融合衔接紧密,较好地体现了“综合教学”的特点。】
(3)师引导学生体会全句及重点词组的美感,指导朗读,并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如:师:是啊,多美的颜色!夏天是绿色的地毯,到了秋天,就是------的地毯,冬天就是------的地毯,到了春天,就变成------的地毯。(生分别答:金黄、雪白、彩色)怎么说是彩色的?【想象是创新的灵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4)师生共同欣赏评价黑板上所画的草坪,提出异议,达成共识:
刚入秋的草坪不是全黄的,也不是全绿的,而是有一部分变黄了,这就是书上所说的------(生:一抹金黄)在此过程中,渗透细心观察生活的学习理念。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评价学生作品”来自主探究“一抹金黄”的含义,有趣巧妙而富有实效。】五、乐读品美:
师:其实,秋天的美丽不止在金黄的草坪里,还在那飞舞的落叶上,金灿灿的桂花中和丰收的果园里。看看这些,你最喜欢什么?1、学生自选段落感情练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2、学生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随机指导。(1)桂花一段,重点指导“金灿灿”一词的美感和“香味”的悠远。
(2)落叶一句,由“为什么喜欢飞舞的落叶?”这个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因为它像小鸟!飞机!火箭!蝴蝶!星星!”等有趣的童言使落叶更具神奇,然后指导他们朗读积累。(积累时使用背诵提示卡)。
【使用“提示卡”指导学生积累背诵,既降低了背诵的难度,又渗透了“抓住重点词语”背诵的方法。】
(3)果园一段,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星星”指什么?然后读出“梨子和苹果熟了”时的高兴。(4)小朋友一段,教师口述:“我也喜欢这一段,因为我觉得秋天的美丽离不开我们小朋友,就是一年四季,我们小朋友也是最美的!”
【此话的用意有两点:一是渗透“景美画美人更美”的思想,二是激起孩子们的美好心情,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5)师生一起美滋滋地读完最后一段,并指导“?”句子的读法。六、总结下课: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教有所思
为了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综合式教学
“综合式教学”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想努力实现的目标。因为我认为,语文本来就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综合体。它的篇里有段,段中有句,句里有词,词里有字,而字就是组成这些的最基本元素。既然这样,何时不能学字?生活中、游戏中、谈话中、绘图中任何一种情境中都可以学字。这节课的“课前谈话”,我们就在一种很和谐的口语交流中学习了生字“却”,又在“导入”的想象绘画中认识了“苹果”“枫树”“梨子”“桂”等生词。另外,字词句段的学习也不应该彼此独立。这节课上,我就由“毯”字的学习自然连接到“草坪”一句的朗读理解,又由这一句的学习自然扩展到其他段落的品味朗读,最后完成全篇的整体把握。再者,“综合式教学”体现在各种目标落实的有机结合上。例如:“课前谈话”这一环节。做“说反义词”的游戏,一是为了快速引起学生的谈话兴趣,培养师生感情。二是为了巩固旧知,并引到学生最熟悉也最善于表现的两种表情──“笑”和“哭”,为下面教学活动作好铺垫。“学生看表情说一句话”是为了巩固说完整话的基本要求并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准确表达的能力,另外还让他们初步感知句子前后的意思不一样。“老师说句子,学生找异处”是培养学生仔细倾听、自主发现的学习品质,并自然识记生字“却”。“师做动作,学生补句”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减轻难度,引导他们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却”的含义,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此过程中,也由“前几天天气还那么热,现在?”“夏天,小草是绿的,现在?”两个补句自然引入课文学习。纵观整个“课前谈话”,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不言而喻,这就是“综合式教学”最好的体现。总之,“综合式”追求无版块教学,让教学的每一步都是孩子此时的思维所需,情感所求,让整堂语文课成为一个综合体。二、无痕式教学
游戏和活动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两大法宝,但在实施游戏和活动时,我也尽量做到“无痕”。譬如,由学生提出难字“毯”后的找字、贴字游戏,是在儿童急需的心理下自然进行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组着词、造着句子,然后根据字卡的外形到“苹果”、“梨子”、“桂花”、“枫树”里找相应的位置贴上。这样做既巩固了上面四个生词,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再如,让学生板贴“毯”字的位置,到让学生自选粉笔板画秋天地毯,又到评价地毯产生的求异思维,最后到理解“一抹金黄”。这一系列活动也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无形中给他们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动手动脑,从而理解课文,以达到“无痕”教育的效果。三、省略式教学
现在,很多人提倡每节课都要有“省略号”,弄到哪里算哪里。也有人说,教材只是一个教育资源,如果想把一篇课文真正地学透学好,那也许得三到五课时。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都很好。我们现在执教的只是一课时,它不可能把这个资源开发的点滴不漏或尽善尽美。在这节课最后“品美”一环节中,有的段落我进行了着重性的朗读指导,有的则进行了背诵积累,还有的一笔带过,甚至有的没有提到。其实写“小朋友”这段,我们还可以落实“帮别人做事才是最美”这样的主体思想,最后一段还可以引导大家体会把自己画在画里,让爸爸妈妈猜的那个“童趣”。但时间有限的时候,我们何必非得把所有的目标都强加在这一课时呢?有时回过头想想,什么是中心?什么是主题?我觉得孩子就是中心,他们的收获、发展就是主题。
花样是浮华,平实才是真理。在平实中创新,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链接
《秋天》教学片断一:
做“帮字妈妈找宝宝”的识字游戏。
躲在每个课桌纸袋子里的是调皮的字宝宝,字妈妈正在焦急地找寻他们,随着字妈妈呼唤宝宝的名字,请热心的小朋友能够又准又快地帮忙找到字宝宝。如:字妈妈问:“飘落的飘在哪里?”,学生边举起找到的卡片边说:“飘落的飘在这里”。此游戏可分以下步骤完成:(1)学生先自己认识一下字宝宝。
(2)教师扮演字妈妈,同位两人合作找字宝宝。(3)请一位同学扮演字妈妈,其余同学找字宝宝。(4)同位两人一人扮演字妈妈,一人找字宝宝。教学片断二:
品悟写“蓝天、稻田”的段落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2)学生交流仿佛看到的景色。(3)学生配乐朗读,教师闭眼欣赏。
教师向学生提出听了朗读后,也要仿佛看到美景的要求,即:天空要特别高特别蓝,天上的白云可以飘起来,成熟的稻子能发出金灿灿的光亮。学生朗读时,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领悟到“边朗读边想象”也是朗读的好方法。教学片断三:
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导语:多美的秋天啊!高高的蓝天,金灿灿的稻田,飘落的黄叶,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们。(板书:蓝天、稻田、落叶、燕子)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把秋天的美记在心里。
2、出示带有文字的动画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朗读全文。3、出示未带文字的动画课件,学生跟随课件分段背诵课文。〖比较分析〗
链接的这三个教学片断,均选自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校长执教的《秋天》一课。这两篇课文的题目虽不一样,但内容都是描写美丽的秋景,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大同小异之处。片断一的识字教学,杨校长通过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帮字妈妈找宝宝”的游戏,使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富有情趣,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爱心,增强了合作意识,还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相比之下,我所设计的小组合作识字“考一考、记一记”,就缺少了很多趣味。但杨校长的识字教学也有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只重视外在字形的认识,而忽略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和生字内在的含义以及和课文的联系。也就是说,整堂课的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彼此独立的,这样做不太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而我是将识字、学文、生活、画画、经验等很多学习的因素有机结合,有时由一个字的学习联系到某句话的理解,有时又由某段话的朗读联系到一个字的识记,字不离文,文不离字。除此之外,还在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多次巩固本课的生字,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字规律,又体现了识字教学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片断二的朗读指导非常值得借鉴。平常,我们一般会用“老师读,学生想象画面”的方法来指导朗读,而反过来“学生读,老师想象画面”的方法却很少用,但这个环节的妙处就在于此。这样做,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又不失时机地展示了老师语言基本功的渲染作用,读书方法的渗透和感情朗读的指导也水到渠成。片断三中杨校长利用按照文章顺序移动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跟读和跟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分层的背诵指导,也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将文章记在心中。而我采用的“提示卡背诵”,则显得单调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背诵热情,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此,我想到了改进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看图背诵”或“画图背诵”,我想,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比“填空背诵”要好得多。《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及评析
杨昱婷201*年4月10日趣味谈话,学习难字:师:(板画气球)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气球!
师:为了让气球别飞走,我要做一件事,仔细瞧!(师表演用绳子拴住气球的动作)师:老师刚才做了什么?生:老师用绳子捆住了气球。
师:捆住,不错,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生:老师用绳子系住了气球。生:老师用绳子拴住了气球。师:“拴”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师卡片出示“拴”字,生读几遍,加深记忆)师:(板贴“拴”)仔细看这个字,“拴”这个动作跟什么有关?生:跟手有关!因为它是提手旁!师:对,提手旁就表示用手来做动作。
(点评:老师通过做动作创设生活情境,简洁而有效地引出了生字“拴”。学生既认识了生字,理解了字义,又巩固了识字方法,突破了识字难点。)联系经验,设疑导读:师:(在气球前板书“的”)再看,哪里的气球?生:空中飞的气球。生:商店里的气球。生:房间里的气球。
师:这个气球不能在空中乱飞,也不能摆在商店里,更不能拿到房间里,它只能飘在窗前。(补充板书:窗前)这是为什么呢?打开课本90页,读读课文就知道了!第一次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来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直到读熟了为止。(生读书)
(点评:补充课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质疑课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老师还对第一次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综合训练,感受“难过”:
师:咱们班同学真爱读书,读了一遍又一遍!怎么样,读了这么多遍,生字都认识了吗?生:认识了!
师:那好,我划几个词考考大家!
(实物投影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师依次划:科利亚、传染病、呆呆地)师:第一个词读生:科利亚!
师:科利亚(yǎ)还是科利亚(yà)?生:科利亚(yà)!师:“亚”是哪个“亚”?
生:亚洲的亚!亚军的亚!澳大利亚的亚!师:同学们懂得可真多!第二个生:传染病!师:什么样的病是传染病?生:能传染的病。
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
师:是啊,这些病只要一接触就很有可能被传染,多可怕呀!所以医院规定(师划: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个气球为什么只能飘在窗外了吗?生:明白了!
师(卡片出示“病”字,部首描红):大家看,“病”一个新部首,猜猜叫什么名字?生:病字旁!
师:真聪明!既然叫病字旁,那肯定跟什么有关?生:跟病有关!跟生病有关!
师:多会想!那这病字旁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看(出示卡片)很早以前,病是这样写的。生惊讶:啊!
师:转过来(将卡片旋转90度),你看像什么?生:像一座小桥,一条河,还有一座山!生:像老牛的脸!
生:像一个人躺在床上,身底下还有枕头和褥子。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不过,最接近“病”的意思是哪一个?生: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师(板贴):后来,“病”又变成了这个模样(板贴)你看,右边多了个什么?生:丙!
师:“丙”表示身体里边有病了。再后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板贴病)唉?原来的病床变成了什么?生:病字旁!
师:那病床的两条腿呢?生:变成了点和提。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那我们写“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漏掉两条腿哟!来,伸出手指,一起来写一遍!
师在黑板田字格中范写,生书空。师:好,拿出本子,写两个“病”。
(点评:本环节,老师通过汉字的演变,启发孩子们想象,将汉字的音、形、义巧妙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汉字文化,让学生体味到汉字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喜欢汉字、主动学好汉字的情感!)
(课件播放录音:身坐直,肩放松,头摆正,脚放平,开始写字!)(生端正姿势,开始写字;师巡视指导。)
师:写完的同学和同桌俩交换过来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就在旁边加一面小红旗。(同桌互评)
师:好,得到两面红旗的同学请举手!一面的?(生踊跃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写得不错!课后再多写几个,一定会写得更好!来,我们接着读词吧!这个是生:呆呆地师:“呆呆地”是个什么表情,大家做做看!(生凭自己的理解做表情)
师:同学们做的表情有三种,我来模仿一下,大家看看,哪一种和科里亚的表情最接近。(师模仿三种表情:傻呆呆、惊呆了、伤心地望着)生:第三种。
师:我们来看图,看看科利亚呆呆地望着什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去掉气球)生:他望着窗户。
生:他只看到了一小块天空。生:还有几座楼房的一角。
师:谁来读读书中的句子?(课件出示: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一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科利亚的烦恼。同学们,假如你就是科利亚,天天躺在病床上,天天看到的只有一角天空,你会感到怎么样?生:难过!伤心!很孤单!真没意思!
师: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这些心情,好吗?自己先有感情地练读一下第二段。(学生练读)
(点评: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当学生对科利亚的心情理解得还不深入的时候,引导他们进行心理置换,谈自己的情感体验,再迁移到朗读中,就有了真情实感,读得入情入境。)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你来吧!告诉大家,你读的科利亚是什么心情?生:真没意思!师:那好,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听他哪些词语或句子读出了“真没意思”,待会儿起来评一评。(此生读)
师:哪里读出了“真没意思”,谁来说一说?生:他觉得真没意思!
师:这一句你读得也很好!来,教教大家!(此生读,大家读)师:还有呢?
生: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课件出示句子: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科利亚躺在病床上,望着窗户。)
师:这句话如果去掉这两个词,变成这样,大家读读好不好?(生自己试读)
生:不好,去掉这两个词,就读不出科利亚的伤心了。生:也读不出科利亚的孤单了。生:也读不出科利亚真没意思了。
师:看来,这两个词太重要了!那就让我们好好读一读!(生齐读这一句)
师引读:“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
生接读:“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师生共读:“他觉得真没意思!”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比较“静静地”“呆呆地”这两个词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理解科利亚的“没意思”,达到了读中感悟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情境表演,品读“高兴”:师:正在这时,大家看(课件: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一个画着笑脸的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到了窗户前)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待会再来交流。(学生默读)
师:来,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生:是米沙放的气球。
生:还有很多小伙伴,他们一块放气球来看望卡利亚。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就扮演米沙,大家扮演小伙伴,我们来一起演演“升气球”这个场面!师:(招手)哎伙伴们都到这里来,我们要升气球了!(师在黑板的气球上添画笑脸;生走下座位,围上老师)师:伙伴们看,这是一张怎样的小脸?生:可爱的小脸!生:漂亮的小脸!生:逗人的小脸!
师:那好,就要它!开始升罗!
(师生一起朝上看,做升气球的动作)师:几楼啊?生:三楼!师:到了没有?生:到了!
师:唉?伙伴们,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科利亚了,你不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赶快和大家商量商量吧!(生讨论)
师:伙伴们,让我们对着科利亚的窗口喊出自己的心里话。谁先来?生:科利亚,我们想你!
生:科利亚,快点好起来,和我们一起玩!
生:科利亚,我给你叠了很多千纸鹤,祝你早日康复!
师:是啊,祝科利亚早日康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一起喊出来!师生同喊: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点评:情境表演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课文情境和人物内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与作者、文本的共鸣。表演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用学生的感悟代替了教师的讲解,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师:孩子们,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能这样大喊的,因为医院需要安静。但我们这些美好的心愿,科利亚一定能通过气球感受到。来,让我们回到座位,一起读出科利亚看到气球后的高兴。
(生回位坐好,课件出示第四段话)
师:请看大屏幕,你读画横线的,我读没画横线的,咱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高兴!你们先来!
(师生合作读,其间穿插教师的引导)生读:“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师:“准是米沙想的招儿”,还可以说成准是米沙想的生:办法!方法!
师:对,“招儿”就是“办法”的意思。接着来。生: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师:长句子要想读好,就要注意停顿。谁来单独读一下?
生: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师:在哪儿停了?
生:“四周”后边,“指手画脚”后边。
师:这两个地方的停顿很明显,因为有逗号和句号,还有哪个地方?生:“米沙”后边。
师:这个同学的耳朵真灵!“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这样一断,读起来就不用那么费力了。大家也来试一试?(生自由练读)生:一起来一遍!(生齐读)
师:这里有两个新词,它们是生:叽叽喳喳、指手画脚
师:回想刚才的表演,什么地方大家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生:和伙伴们商量说什么心里话。
师:对,商量心里话的时候,有的同学不仅在叽叽喳喳地说,还在做这样、那样的动作,这就叫什么?生:指手画脚!
(点评:运用师生接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将不熟悉的段落读熟,降低了读的难度;通过回想表演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巧妙形象,为更好地运用词语做好铺垫。)注重积累,体会“友情”:师:(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问候”、“逗人”、“高兴”三个词变成括号)最后一段集体来读。“窗前的气球”开始!生读,有困难。
师:它们是谁?赶快看看书,找找它们!生浏览课文最后一段,寻找答案。师: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师:那好,我说句子,大家来抢答!(师说句子,生抢答括号里的词)师:非常正确!来,看着屏幕一起读!(生齐读)
师:科利亚笑了,我看看,大家笑没笑?哦,都笑了。孩子们,朋友高兴,我们就生:高兴!
师:朋友快乐,我们就生:快乐!
师:这就是友情。(板画心形,板书友情)师:其实,生活当中处处有友情。想一想,当你伤心的时候,有没有朋友来安慰你?过节了,你有没有收到朋友的祝福?当朋友遇到了困难,你有没有去帮助他?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朋友了,你想念不想念他?每一个充满友情的故事都让我们开心,令我们感动。课后,大家可以好好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就来讲一讲!
板书设计:
(点评:好的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低年级的板书应该更多一层童趣。这个板书左边体现了“病”字的演变,右边的红气球既活化了文题的板书,又充当了理解“拴”字和情境表演的道具,而且通过“拴”字与“友情”相连,将孩子们用拴气球的方式表达对朋友关心的主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总评:这节课有如山间流水,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处处有意,水到渠成。综观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特点:
一、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香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一个阿里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的确,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这节课的识字写字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开掘汉字携带的人文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汉字在孩子们眼中已经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中国汉字深厚的文化也就自然地融入了孩子们心中。我们说,只有从文化的角度来教汉字,识字教学方显厚度。
二、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读书。读书是丰富语感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几次创设情境,通过情境表演、角色换位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体验,理解情感。对关键词语的巧妙处理也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了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鸣。整堂课自始至终贯穿着琅琅的读书声,在读中把理解感悟与语言积累相结合,有效地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
三、创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土。课堂教学既是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充满灵感、激情与理想的生活过程。本节课,教师创设了让学生产生与生活共鸣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上课伊始,老师的画气球、做动作、学生猜哑谜,到后来的走下座位一起表演课文,不用老师一一点名,孩子们全没了生硬拘紧,思维是活跃的,表演自然是真情流露。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体验也特别真切,真正体现了教者“无痕”但精彩“有痕”。这节课,教师很好地处理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节充满情趣的高效课堂。《草原》教学设计
徐爱娣201*年4月24日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第一自然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会用“既……又……既……又”“那么……那么……”造句子。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喜欢听歌吗?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课件1)歌中唱的哪儿?那你了解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过渡: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2、检查预习,用课文中的词说说草原。有了充分的预习做基础,相信本节课我们的收获会更多。
3、让我们一起学习17课《草原》(齐读课题)。
现在,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师生互动,情智交融(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同时,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开始吧!
2.同学们读的津津有味,我来检查一下,你是否扫清了字词障碍,请看大屏幕,(课件2)(抽生读,齐读),大家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顺利通过字词关!那,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美”。一针见血,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都为了突出这一个字“美”,那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3.请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同学们读书的劲头真足,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美│
└人情美(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我们把它称为人情美吧)你的概括能力真强,鼓励鼓励。
过渡:围绕“美”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风光美、人情美,如果,按照作者进入草原后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又写了哪些内容?
4、请用心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练习给每部分列个小标题。
过渡:刚才大家都在仔细地读着,用心地思考着,接下来请把你的见解和同桌交流一下(讨论)
5、刚才大家交流的积极性真高,请把最有代表性的在班上交流,相机板书欢迎;相见;款待;话别。
过渡: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草原人民热情欢迎,亲切相见,盛情款待,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是啊,草原人民如此热情好客,那我们一起去趟草原吧!请同学们把心带到草原中,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的?(二)、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请放声朗读,要求边读边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写草原上哪些景物?开始吧!2.同学们读得入情入境,谁勇敢地站起来展示展示,()请其余同学拿着笔,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一边画出草原上的景物。
3.怎么样?好,来点实际的鼓掌。来点评一下读得怎么样?()咱班同学就是棒!朗读的有感情,评价的有水平,接着我们交流本段主要写草原上那些景物。学生交流: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品句感悟:
老舍先生正是通过对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描写,展现草原的美妙风光,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美在哪儿?(预设学生交流如下,顺序不定)
4、“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写得美,美在“清鲜”“明朗”用得好。能说具体点吗?(平时我们说空气清新天空晴朗,此处用清鲜、明朗)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品读句子真棒!此处作者赞美草原的方式是(生)高歌一曲。A抽生朗读,指导,再抽读
B让我们也高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那高远辽阔的意境。C练习用“那么……那么……”造句继续交流
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写得美,美在“柔美”、“绿色渲染”与“墨线勾勒”。(课件3)(1)抓住重点词语,用心品味也是读书的好方法!
A“柔美”就是柔和优美,请女同学来试着读出小丘的柔美,真的是柔和美丽;B男生也来一遍,更美了;
C全班再来一遍,小丘美,大家的童音更美!D引导背诵,采用填空的形式,屏幕出示。
(2)那如何解释勾勒与渲染呢?抽生说同时画简笔画。其实真正的中国画使用水墨画的,请看大屏幕(课件4)这是真实的渲染与勾勒。继续交流6、“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课件5)
(1)“这种境界”文中具体指怎样的境界?(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谁还想美美地读,(抽生、师生接读)齐读、试背(2)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3)如果此时我就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界之中,我会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一口清鲜空气,张开双臂,疯狂旋转。若是你也置身于这种境界,你会怎么做?(就地打几个滚、翻跟头、拥抱大地、边弹吉它边唱歌)
(4)而作者有什么感受?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低吟就是
(5)此时此刻骏马和大牛又在干什么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骏马和大牛真的会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对,此处作者把骏马和大牛人格化了,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7、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作者的写作顺序是:天上地上感受。(也可以说是按地点的转换顺序)那么如果我们想写写“大海”你将如何安排写作顺序?(蓝天海面海中的动物感受)学以致用真好!
8、回过头来看一下,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些美句全都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对,这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其中心词就是“一碧千里,并不茫茫”。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那“并不茫茫”呢?对,不单调,绿得有生机。(2)你还能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么多的绿颜色,大家想不想亲自体验一回,那就随大屏幕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课件6)三、句段积累,升华情智
1.有感情朗读:真可谓,草原的风光美,这种美令人愉快,令人惊叹,又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课件7)(配乐齐读)
2.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板书设计:
17草原
风光美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
美人情美欢迎相见款待话别
《皮球浮上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栾艳霞201*年4月22日5皮球浮上来了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2、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说句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知道皮球浮上来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乒乓球、量筒、水、皮球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出示皮球)同学们,玩过皮球吗?想玩吗?玩皮球时你感觉怎么样?我看出来了,大家和我一样高兴,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共同学习第五课《皮球浮上来了》。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吧。(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
1、了解课文内容。
1)首先跟老师读一下课文。
2)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坐着读、带着动作读都可以,让老师听到读书的声音好吗?3)抽读课文。(评价:学生评、老师评)2、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歌曲。孩子们在大树下玩球。
a:看图:什么地方?谁在大树下?(板书:孩子)几个孩子在大树下干什么?(板书:拍皮球)你会拍皮球吗?一起做个拍皮球的动作。
b:这里用了一个新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c:师领生看图说句子:几个孩子在大树下拍皮球。
d:师引导学生利用新句式说句子: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在教室里干什么?一起完整地把句子说出来:我们在教室里学习。(上课)
e:启发学生自己说句子:我们在什么地方做操?谁在操场上干什么?谁在教室里干什么?老师在办公室里干什么?妈妈在家里干什么?(充分利用生活常识)f:看图,他们玩得高兴吗?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一下这句话。
2)他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呢?女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说一下,他们读的好不好?你们再来读一下)读了这句话,谁知道皮球在什么地方?(板书:树洞)皮球为什么是跳到树洞里了。而不是掉到树洞里的?(找同学拍皮球演示一下:轻轻一拍就跳起来)
3)想不想把皮球拿出来?
a:课件出示同学们趴在洞口往里看,他们把球拿出来了吗?为什么?读第三句话。(板书:拿不出来)皮球拿不出来他们心里是不是很着急?带着急切的心情把这句话反复读一读,好吗?
b:抽同学读
c:看同学们读的这么好,我也想读,给我这个机会好吗?(师读)我读的好吗?想和我读的一样好吗?老师是边读边想着当时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着急的心情,不信你试试,你也能做得到。(生自己读)
4)皮球掉到树洞里拿不出来了,怎么办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球拿上来呢?(引导学生说和做。)
5)课件出示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他用盆打来了水,)(板书:水)把水灌到了树洞里,结果怎样呢?(水灌满了,皮球浮上来了)(板书:皮球(浮上来了))皮球浮上来了,孩子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拿到了皮球让他们高兴,还有什么事让他们感到高兴呢?(遇到困难他们害怕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用水把皮球从树洞里浮上来了,拿到了皮球,问题解决了,心里高兴。(板书:动脑筋想办法)现在让我们带着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读一下课文的第二段。你来试试。(抽生)
指导学生读:皮球浮上来了。(高兴地心情。注意语气:要读的轻快一点)谁再来试试?
读得好,能领大家读读吗?
6)下面让我们拿起课本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齐,读出感情来。(师生齐读)三、课堂练习:
1、老师遇到了一个困难,今天,我不小心把一个乒乓球掉进了量筒里,拿不出来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一帮老师吗?
2、课件出示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句子。小朋友在操场上()。()在教室里()。
3、课件出示图,看着图,给图上的小朋友起个名字,我们一起把《皮球浮上来了》这篇课文像讲故事一样说一遍。(抽同学讲一个)4、小组读课文,合作练习题。(分发练习题)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自信与聪明才智都展示出来了,一起告诉老师是什么把皮球浮上来了?(水)还有什么办法能把皮球从树洞里拿出来呢?课后自己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老师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5、皮球浮上来了
孩子→皮球→(浮上来了)打|跳||浮||动脑筋想办法水→树洞→(拿不出来了)
灌突出重点,识用结合《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
杨昱婷201*年4月22日文本解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鲁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文章通过言行的描写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优良品质,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方法阐释:
在教学中,我遵循“构之综合”、“施之无痕”的原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创设情境、质疑探究、主体参与、朗读体会”等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并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角色,读悟结合,切实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总是、汉朝、天文学家”等难词的意思,积累描写“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语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进入角色体会情感”的读书方法。
3、读懂爷爷、奶奶和张衡的话,体会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优良品质,引发探究天文奥妙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畅谈激趣师:(板书:星星)提到"星星"你最想说什么?生:星星看起来很亮,其实它是块大石头。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知识的?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有的星星是这样,有的不是,咱们课后再查查。生:火星上全都是火吗?生:土星上有土星人吗?生:星星是反射太阳光的。
师:提到星星,老师想到了一首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首歌把星星比作什么?生:比作小眼睛。
师:大家觉得星星像什么?生:像五角星。生:像钻石、珍珠。
师:满天的钻石一闪一闪,满天的珍珠一闪一闪。怎么样呀?生:很美丽。二、美读导题
师:这里就有一个描写星星的句子,自己读读,美不美?(课件演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学生自由读)师:谁愿意来读一读。(一生读句子,很平淡)师:一字不错,如果再加入一点感情就更美了。(另一生读句子,很美)师:美不美?(美!)哪个词读得美?生:无数、星星、星空、碧玉盘。
师:我们知道“珍珠”指的是星星,那么“碧玉盘”指的是什么?生:天空。
师:来,让我们像这个小朋友一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师:一个句子可以读出多种意思,这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星星很美,还告诉我们什么?生:星星多。
师:多?你从哪里看出多?生:它说无数的星星。师:多会思考呀!(板书:无数)无数的星星是多少星星呀?生:数不清的星星。师:理解的非常好。(板书:数不清)来,咱们一起读读这两个词。生:无数、数不清。
师:无数,数不清,你发现什么了没有?生:都有“数”字,都是同一个意思。师:有什么不同?
生:无数是四声,数不清是三声。
师:大家看,同一个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绝妙之处。来,再来读读这两个词。(生再读)
师:我再来写这个字,大家看看读几声?(在“星星”前板书“数”)生:数星星。
[让学生自主地寻找规律学习多音字,并加以及时地运用,是提高识字教学实效性的好方法。]师:无数的星星能不能数不清?
生:数不清,因为星星多,满天都是,所以数不清。
生:星星一闪一闪,如果不仔细,不熟悉那些星星的话,就重复了,重复了就数不清了。师:古时候有个数星星的孩子,(在“数星星”后加“的孩子”)他认为星星能看的见就能数得清。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位(生读“数星星的孩子”)三、质疑引读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要问?生:为什么数星星?怎么数?他有没有数完星星?他什么时候数完?到底有多少星星?他是谁?
师: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生:张衡。
(师出示“张衡”的卡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读,加深印象,记住这两个字。之后,板贴卡片。)
[“衡”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而不是要求“会写”的生字。因此,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字形结构的细致分析,而是采用了“多看多读,反复记忆”的方法来巩固学习,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体现了“识写分开”的教学理念。]
师:刚才说到张衡的名字,那个小女孩是第一个喊出来的。我能问一下,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名字的吗?生:课本上。
师: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一起来看看课文,这个名字在第几段?生:最后一段。
师:你们也来读读这一段。看看有什么发现?生:他是汉朝人,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师:(出示“汉朝”的卡片)汉朝是我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现在有1800多年了。张衡是哪朝人呢?“汉”字很好记,你以前在哪里见过?生:汉语、汉族、汉字。
师:我们说得都是,我们都是人,我们写的都是。生:出汗。
师:出汗的“汗”是这个“汉”么?生:出汗的“汗”是三点水加一个“干”。师:我还知道一个词叫“男子汉”,我看谁像男子汉?(所有学生一听马上就坐好了。)[引导学生运用“汉语”“汉族”“汉字”三个词说话,可以使他们清楚地区分三个相似词的意思;“男子汉”一词的抛出,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组织纪律上,适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
师:刚才这位同学还说,张衡长大以后成了什么人?生:天文学家。(板贴此卡片)师:天文学家。我知道音乐家是研究音乐的,画家是研究画画的,那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生:研究天文的。
师:这个等于没回答嘛。(生笑)生:宇宙、太空、星座
师:张衡最后成为天文学家了,你又有什么问题?生: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师:谁来说说?
生:他刻苦钻研天文。
师(出示“刻苦钻研”的卡片):是它吗?怎么读?(生齐读,师板贴。)[在这一段教学中,老师先后板贴了两张卡片,一张是“天文学家”,一张是“刻苦钻研”,前者是老师取出后直接板贴的,后者是学生齐读后老师才板贴的。仅仅一点小小的区别就能看出老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和“根据学情确定识字重点”的教学机智。]
师:其实他成为天文学家,除了刻苦钻研以外,还和他小时候数星星的经历有关。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穿越时空,到课文里去见见张衡,怎么样?想读课文吗?想读很好,不过读好的秘诀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多读”,只有把课文多读几遍,才能做到读通顺,读明白,记住了吗?那就端起书,把课文多读几遍!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适当地提醒坐姿,帮助其解决生字。)四、看图初知
师:见到张衡了吗?
生指插图:见到了,在书上。
师:哦,你们是黑白的,我这儿有彩色的。来,一起看看。(课件出示插图)师: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有张衡和他奶奶、他爷爷。张衡在数星星,他奶奶和他爷爷在和他说话。师:你说得很简练,也很完整。还有谁想说?生:图上有张衡和他奶奶爷爷,都在看星星。师:可是他爷爷没有抬头呀?!
生:爷爷在给他讲事情,奶奶在看着星星和他说话。师:奶奶说什么呀?
生: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
师: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呢?杨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谁能用上这五个词来说一说?(课件出示:坐、靠、仰、指、数)
生:张衡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用五个动词说一句话,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容易。但与看图巧妙结合,就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兴趣。]
师:非常流畅!尤其是那个“仰”字,读得很准确,能教大家读读吗?(生做小老师教同学读“仰”)
师:谢谢小老师!大家看这个“仰”,看到它,你马上能想到什么字?生:迎。
师:为什么想到“迎”?
生:因为一个是单人旁,一个是走之旁。
师:这叫换偏旁记字。我们一起来读单人旁的是?走之旁的是?师:来,一起读读屏幕上的五个字。(生齐读)
[在这五个字当中,学生在课文中第一次见到,也是最容易读错的字就是“仰”。因此,教师就把“仰”字的教学作为重点。而其他四字,只要学生在“单独读字”时会读,在“用词说话”时会读,在“课文朗读”中会读即可。这样的处理,又一次较好地体现了“突出重点,识用结合”的教学理念。]五、精读深悟
师:我来读,你来做。起立!(师说字,学生做动作。)师:停!张衡就像我们这样数星星的吗?(不是)师:他怎么数?你来学学!生:一颗,两颗
师:哦,他数得比我们生:仔细、认真。
师:那咱们就学着张衡认真地、仔细地数星星。准备:仰、指、数!(学生仰头数星星)师:大多数同学已经数到二十几颗,有什么感觉?生:累、眼花。
师:我们数到二十几颗就觉得累,可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你想说什么?
生:他真厉害!真有耐心。他是个不怕苦的孩子(师板书:认真、耐心、刻苦)师:大家看,张衡数星星“认真、耐心、刻苦”,那咱们也认真地读一读“数星星”这一段,好吗?(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师:“一直数到几百颗”,多刻苦呀!再读最后一句!(生再读最后一句,读出“刻苦”)师:现在你认为星星能不能数得清呢?认为能的举手?不能的举手?
对于这个问题,爷爷、奶奶、张衡也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他们三人所说的话,看看他们对星星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生自读对话段落)师:三人当中,谁认为星星数不清?生:奶奶。
师:谁来读奶奶的话?
生: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你能数得清吗?师:“你能数得清吗?”意思就是你(你数不清)你能把问号的句子变成句号的句子来理解,非常了不起!
师:杨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师范读)老师读的怎么样?能说说吗?生:很好,很有感情。
师:那老师像什么样的奶奶?
生:爱唠叨的奶奶。有主张的奶奶。没耐心的奶奶。
师:哦,如果我是个没耐心的奶奶,我就要这样读了(加快语速再读)。生:多嘴的奶奶。
师:哦?多嘴的奶奶呀?生:溺爱孩子的奶奶。
师:这可不是溺爱而是疼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疼爱孩子的奶奶的话。(生再读)
师:这段里有一个字说明张衡不是第一次数星星,你能找到吗?生:又。
师:那你猜猜,他可能是第几次数星星?生:10次,50次
师:哦,你们的意思是很多很多次,那现在,你能回答,张衡为什么要数星星吗?生:他想知道有多少星星,好奇,想以后当天文学家。
师:他从小就对天文对星星有浓厚的兴趣。这呀,就是爱好天文。(板书:爱好天文)师:因为他爱好天文,所以他数了很多次星星,也有了很多发现。谁来读读张衡的话?(一生读)
师:说得非常肯定,大家也会说吗?来,看着我说。能看得见,星星是在动,可(板书:不乱动)谁认为星星在乱动?(奶奶)好,再来说说张衡的话,能看得见,星星是在动,可,这颗星和那颗星(板画★★)“总是隔那么远”意思就是今天隔这么远,明天,后天。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什么不变?(距离)师:(出示“距离”的卡片)是它吗?读一读!你怎么知道它读“距”?生:因为古时候没有尺子,人们用脚步来量长度,所以距字是足字旁。师:你懂得可真多!那足旁边是?生:巨人的巨。师:右边读“巨”,整个字也读“距”,有意思!再读一遍!(生再读,师板贴)
[用“你怎么知道它读“距”?”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比直接教授更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不变,爷爷同意这个看法吗?从哪里看出来?生: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的很仔细,~~~距离好像是不变的。师:“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意思就是距离不变?生:变的。
师:那为什么说好像不变?
生:因为距离变得小,肉眼看不出来。
师:有没有道理?是啊,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板书:变)师:除了这些,爷爷还告诉张衡一些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会说吗?没关系,对照课文记一记,看谁记得快!
(爷爷还告诉张衡,我们的祖先,还给,接着又说,那七颗星,连起来,叫,勺口,就是,总是绕着转。)师:谁敢来试试?(生凭记忆用课文中的词语给句子填空。)师:谁还敢像她一样来说说?
(教师鼓励大家都能站起来说说,能说一句算一句。学生站起来一起给句子填空。)六、实践获知
师:说得真好,给自己鼓掌。提到北斗星和北极星,很多同学都知道。大家看看,课本的插图上有没有?有什么?(北斗星)他连起来像,所以人们也叫它“勺子星”。有北极星么?(没有)可能是编书的老师故意留给我们画。来,拿出铅笔,在图上画一颗北极星。(学生在课本上画北极星,教师在黑板上画北斗七星,然后请两位同学上来画北极星。第二个同学画对。)
师:哪个同学画对了?为什么?生:因为书上说北极星在勺口对着的方向。
师:你很会读书!其实,北极星不仅在勺口对着的方向,离北斗星还有一定的距离。请看大屏幕,按勺边这两颗星之间的距离,再向外延长一倍,两倍五倍,就是。当然,这也是个差不多的距离。但晚上我们观察星空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找到北极星。好了,我们看着图一起说,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斗七星总是绕着。这说明星星是不是在乱动?而是(板书:有规律)七、回归总结
师:爷爷说得话是真的么?你怎么知道?(生读书上的句子)师:哪个词可以证明爷爷说得是真的?生:果然。
师:你们果然找到答案,高兴不高兴?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高兴地读读“果然”这句话。(生齐读)
师:学到这里,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你明白了吗?那他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你清楚了吗?让我们看着黑板一起说一下: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而且数星星的时候(认真耐心刻苦),长大以后还能够(刻苦钻研),所以才成为(天文学家)。
[引导学生总结板书,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复习,又是对生字难词的巩固。同时,还解答了学生先前提出的问题,一举多得。]八、提问延伸
师:宇宙是浩瀚无际的,宇宙里的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关于天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智慧,所以提出了这么多新鲜而有趣的问题。建议大家课后可以去读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在那里,你会找到许多令你满意的答案。当然,还有一些至今无人解答的问题,就要靠我们自己去观察去研究。如果有一天,你解开了其中的一个谜,那么你也可能成为像张衡一样伟大的天文学家!板书设计:
无数数星星的孩子张衡★★数不清爱好天文距离变北斗星图
认真耐心刻苦
刻苦钻研为什么?天文学家怎样?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参加山东省评优比赛的课,上完之后,感受颇多。收获:把握重点识字教学游刃有余。
现在,每篇教材中包含了三种生字,一种是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一种是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另一种则是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由于自身水平的差异,自己遇到的“生字”。在教学中,我以学生自己遇到的“生字”为根本,识字目标据“学情”而定,帮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而对于课后规定的“识字内容”则进行创新地教学,像本课中的“玉、组、楚”三个生字学生一看偏会,就没有单独识记的必要,而“仰、距、傻、衡、汉”五个生字则不然,因为“仰”有形近字“迎”和“柳”,学生很易混淆;“距”含有形声字的特点,而且它和“汉”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衡”和“傻”笔画很多,不太好记。当然,对于这种只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也只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正确读出即可。而对于那些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生字,则引导他们通过“猜字谜”、“做动作”、“编顺口溜”、“找规律”等方法重点识记,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还要指导当堂书写。总之,我们要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从而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遗憾:面面俱到阅读教学功亏一篑。
看完李吉林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我顿感惭愧。同样的教学内容,李老师用了实实在在的三节课,而我却幼稚地想把大部分教学内容用一课时完成,我想,这就是我本次教学的败笔所在。
一提赛课,就巴不得自己所有的优点都得以展示,就巴不得把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都挖出来,就巴不得把教案设计得完美无缺。这就像一只被充气的气球,气充得太足反而容易爆炸。当学生的大脑总是保持在高度紧张和极度兴奋的状态,其实,他已经停止了思考。
像这节课中“三人对话”的处理,完全可以用“读一读,比一比,悟一悟”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三组对话,比一比哪些地方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哪些地方又有不同的?在学生充分自学了以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把自己刚才的感悟和小朋友讨论一下,也可以带着自己的感悟把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最后再回过头来朗读这些对话,学生就能把感悟和朗读结合起来,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个性朗读。而没有必要一段一段地琐碎分析、牵引理解,既耽误了时间,又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北极星离北斗星的距离,没有必要在语文课中详细说明。这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文的本质,偏离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轨道,把语文课上成了常识课或科学课。还有这一段的教学
师:爷爷说得话是真的么?你怎么知道?(生读书上的句子)师:哪个词可以证明爷爷说得是真的?生:果然。
师:你们果然找到答案,高兴不高兴?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高兴地读读“果然”这句话。(生齐读)
很多老师在教学本课时,都喜欢在这一段上精雕细琢,利用“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张衡善于思考和敢于吃苦的好品质,方法很好。但在我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通过别的句段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就没有必要再来深究这一段。“有舍才有得”,“简约”才是真正的美!《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刘丽萍201*年9月2日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姥爷、绞刑。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伟大的革命者的形象。三、教学准备
《十六年前回忆》的课件四、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根据课前批阅《学海拾贝》的情况学习交流生字
自己读,找同学读,齐读。同时纠正学生读错的读音。
强调几个难写的生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写易错的生字。
2、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试着让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内容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3、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伟大的形象
通过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请同学们找到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视死如归,沉着冷静的革命者。
那些句子或段落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建议学生在找相关段落时按照板书的顺序来找。
(1)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引导学生来读这段话:这段话应该读出父亲的坚决,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体会着读,再找学生来读,让学生理解那些词语能够体现父亲态度的坚决,老师范读,学生再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父亲却坚决留在北京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体会李大钊在面对敌人时的沉着冷静。通过引导学生看看与父亲的沉着冷静相比敌人表现是怎样的?让学生找描写敌人言行的句子和段落。面对像魔鬼一样的敌人父亲是那样的沉着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父亲仍旧穿着她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引导学生李大钊已经受过苦行,同时出示课件资料进一步体会敌人的残忍。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引导学生明白李大钊的坚贞不屈。
面对敌人的苦刑父亲仍那样的坚贞不屈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4)再次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感受李大钊光辉的革命者的形象。4、感受失去亲人全家的悲痛
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全家人的悲痛。
引导学生重点来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好母亲跟作者的对话。先让一个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自己读。
5、李大钊的被害也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引导学生读李大钊烈士墓上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6、拓展延伸: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我们也将永远缅怀他们,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坚决被捕时沉着法庭上不屈被害后悲痛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再稿
刘丽萍201*年9月2日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姥爷、绞刑。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伟大的革命者的形象。三、教学准备
《十六年前回忆》的课件四、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文的作者是谁,回忆地谁
根据课前批阅《学海拾贝》的情况学习交流生字
自己读,找同学读,齐读。同时纠正学生读错的读音。
强调几个难写的生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写易错的生字。
2、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试着让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内容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3、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伟大的形象
通过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请同学们找到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视死如归,沉着冷静的革命者。那些句子或段落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没有强调让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来说,结果说得很混乱
(1)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引导学生来读这段话:这段话应该读出父亲的坚决,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体会着读,再找学生来读,让学生理解那些词语能够体现父亲态度的坚决,老师范读,学生再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父亲却坚决留在北京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体会李大钊在面对敌人时的沉着冷静。通过引导学生看看与父亲的沉着冷静相比敌人表现是怎样的?让学生找描写敌人言行的句子和段落。面对像魔鬼一样的敌人父亲是那样的沉着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父亲仍旧穿着她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引导学生李大钊已经受过苦行,同时出示课件资料进一步体会敌人的残忍。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引导学生明白李大钊的坚贞不屈。
面对敌人的苦刑父亲仍那样的坚贞不屈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再次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感受李大钊光辉的革命者的形象。4、感受失去亲人全家的悲痛
没有老师的范读环节,没有学生自读环节,结果学生没有进入文本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全家人的悲痛。
先让一个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自己读。
5、李大钊的被害也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引导学生读李大钊烈士墓上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6、拓展延伸: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我们也将永远缅怀他们,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刘丽萍201*年8月26日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东营市实验学校王莉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他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说出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重点难点:读出玩的趣味,体会到列文虎克的快乐。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谈话:了解微生物、显微镜一、导入新课
1、介绍列文虎克。课文中却说道列文虎克是---看门人。引发矛盾点。2、板书课题,读课题。
3、学生质疑:什么是名堂?玩怎么还能玩出名堂?是这样吗?
(设计意图: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你们已经预习课文了,自己评价一下,读得怎样了?(围绕是否读流利、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来自评)要不要再放声读读?在读的时候,这些生字要注意了指名读(教师出示词语)
清闲、阅读、固定、简单、千里迢迢、拜访、玩具、看守、磨薄、待着没事、随意调节指名读(后面几个多音字指导读好)、开火车读。
2、指名接读课文,读后共同评价,并纠正学生没有读准确的地方。3、现在我们来看,谁、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设计意图: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三、精读课文
1、列文虎克怎样玩的?为什么他就能玩出名堂?咱就好好读读课文,看看你们能不能从中读出点名堂。2、二、三段
下面我们就和列文虎克一起去玩放大镜
(1)我们现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谁来读读第二段?你读出什么了?一起读,强调“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很重要,但是光喜欢还不能玩出名堂。我们接着往下读,谁来读读第三段?
(2)指名读第三段。其余边听边想,列文虎克怎样玩镜片的。(3)指名读,教师板书“磨镜片”
指导读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a别小看这磨镜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时候可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你再读读这句话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他后面藏着的意思,那么,你对句子、对文章的理解就一点点深了。(指名读)列文虎克曾经磨出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那要多用心去磨呀!(我听到你突出了“厚”和“薄”,你真的看到了列文虎克在认真研磨镜片的情景,我们像他一样读学生齐读)
b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你会用来做什么?(教师出示在显微镜下渐渐放大的手指甲和花朵动画,激发学生的想像)学生练习说话,体会玩放大镜的乐趣。教师出示课件加强乐趣。才列文虎克也看到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镜看到的。你再读,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快乐?(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们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和认真。3、第四段
列文虎克呀,他又有新的玩法了
静下心来,读读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样玩放大镜的?他看到了什么?可以边读边勾勾划划。老师从你读书的神态,能看出谁读进去了,用心读了。他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了,看到了什么?谁来读读?
你们读懂了列文虎克是这样玩放大镜的了,我请同学再读第四段,看看通过你们的读,能不能看到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
(1)指导读好“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突出“又”:你要突出这个字,知道为什么吗?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他后面藏着的意思。(2)“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导读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对比。(3)指导读好“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想不想看看小人国里的居民。跟我来。我用手捧一捧水,我们放到显微镜下,啊这小小的一捧水里就有1000多种这样的小生命在欢快的挤来挤去。水里有这样一个小人国,空气中有这样一个小人国,我们的手掌里有这样一个小人国(教师出示图片)多神奇的小人国呀!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吧!
列文虎克真了不起,老师敬佩他,一个看门人,他自己玩放大镜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神奇的世界。我也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对他的敬佩,可以吗?(教师读)我想此时你们内心也有很多的感受,谁再读读?
指名读。请生读,感受此时列文虎克的兴奋、惊奇。?
(设计意图: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4、第五段1)、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请一个读得最棒的同学读读最后一段,其余同学用心听,这大名堂是什么?2)、通过课后的资料袋简单介绍微生物的作用。3)、你还从哪里看出是大名堂?在当时的人们也像我们一样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国的女王、俄国的沙皇千里迢迢来了。什么是千里迢迢?星期天,妈妈去西城逛街,叫不叫千里迢迢?千里迢迢,路太远了。
列文虎克是一个看门人,女王和沙皇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而且英国和俄国离荷兰可不止千里远,就因为这玩具,女王和沙皇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拜访一个看门人,看看这玩具和这小人国的吸引力大吧?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利用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搜集的一些图片,形象、直观,留给学生的感受很深刻,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启发,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理解“名堂”
四、引导学生总结列文虎克“玩的三个层次”。找出玩出名堂的原因。五、回读全文孩子们,多好玩的故事呀,玩也能玩出名堂,想不想再读读这个故事?那好,咱们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再读一遍,要读的有滋有味,再体会体会列文虎克玩出名堂是不是因为这些?可以吗?
(教师课件随机出示课文内容)六、说名堂
1、你们的玩呀,和列文虎克就差了那么一点,差什么呢?(请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等你们长大了,再想起这个问题,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的。
2、老师希望你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玩出大名堂。到那个时候,美国的总统、俄罗斯的总统,胡锦涛爷爷也去看你。老师一定去看看你,也给你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玩出了名堂》。【反思】
1、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梳疑
学生往往质疑后,各自解决各自的问题,对于他人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在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在学文的过程中,时显感到支离破碎,因此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两个问题进行梳理。为什么要先解决“怎么玩出名堂的?”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先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去探论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在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情感时,层次才清晰。
2、学会把知识学得融会贯通
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对文中带有引号的词语的理解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找出句子读一读,教师要把这个知识点讲解给他,在这里,我引导学生让他们与前面学习的旧知识加以比较,在比较发现中来突破难点,学会新知识,这样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融汇贯通,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巩固了旧知识,一举两得。【问题】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足学文过程中,最终只让学生理解到从玩中有所收获远远不够的,应激发学生在观察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只有文章所体现的情感与学生发生共鸣,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由于这一方面体现较弱,因此在最后五环节的汇报中,学生谈到自己在玩中的收获与东趣时,他们也仅仅只谈到平时做游戏,打电脑中的一些趣事,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是在于教师对教材把握的问题,我们不应仅仅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写在教学目标中,重要的是如何在每节课去落实,怎样落实。天鹅(教案)
刘丽萍201*年8月24日东营市实验学校于丽霞教材选自《小学生文摘》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需要借助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引领学生讲课文描述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个性画面,从而促使学生对关键的词语有真切的理解,对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体悟。
设计特色:创设感情朗读与书面思考的学习情景,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底蕴。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有选择的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描写“小天鹅”的段落。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等词句的含义、情感。
4、感悟生命。作品颂扬了小天鹅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养精蓄锐、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一个人陷入困境后,需要的是勇敢,机智,沉着冷静,动脑分析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当条件成熟后,就一往无前地奔向成功的目标。教学过程:
一、引发话题激励交流。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是《天鹅》,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边写边提示怎样把字写漂亮)2、《天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作者常常把描写的事物拟人化,人格化,在故事情节中会多一些哲理思索,多一番回味。4、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难度的字,读准字音,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检查生字解决情况。停歇湛蓝耷拉坠落朦胧抛下去拂晓胸脯耗尽尽管3、检查词语
神秘莫测一望无际筋疲力尽精疲力竭身强力壮年小体弱隐隐约约无影无踪波涛翻滚黯然失色腾空而起一往无前三、整体感知,概括内容,抓出重点。1、问:托尔斯泰笔下的天鹅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文中哪只天鹅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小天鹅)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刚才的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小天鹅的句子。
3、师生接读课文,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天鹅?(学生读说,师板书: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一往无前)
四、品读小天鹅部分,重点品读小天鹅起飞部分
仔细读一读描写小天鹅的句子,我们进一步朗读,走进只天鹅的内心世界。(读书就要边读边想可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可以联系自己的经验,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角色,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文章的滋味就读出来了。)
1、飞在队伍最后面的一只小天鹅,它的体力已经耗尽了,尽管它还想鼓动翅膀,可再也飞不动了。只见它的翅膀一耷拉,就从天空坠落下来。理解:“耗尽”
换词体会表达效果体会感情:耷拉——放下坠落——降落
2、小天鹅终于掉在水面上,它收起了翅膀。海水在它身下翻滚着,把它摇来摇去。天鹅群在皎洁的夜空中变成隐隐约约的一条白线,等到天鹅群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小天鹅才把脖子弯回来,闭上了眼睛。它动也不动,任凭波涛翻滚的海水把它抬起来,又抛下去。体会才弯闭
比较体会,一般人会怎样,结合自己,小天鹅为什么这样做?你体会到什么?
3、拂晓前,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阵小风,浪花溅到小天鹅雪白的胸脯上。它睁眼一看,东方已经升起火红的霞光,星星和月亮都黯然失色了。小天鹅深深吸了一口气,伸出脖子,鼓动起翅膀,擦着水面腾空而起。它飞得越来越高,在它下面的大海渐渐变得模糊了。它一往无前,飞呀,飞呀,向着温暖的地方飞去。它独自在神秘莫测的大海上空飞着,飞向同伴们所去的地方。
为什么选择这时候起飞?
为什么要深深吸一口气?你或见到谁在什么时候会深深是一口气?说话练习:_________________,深深吸了一口气,___________.。“鼓动”换成扇动,拍打摆动行吗?联系前面两处体会没有力气,却仍尽最大努力的动作。“飞呀,飞呀”与开头读的一样吗?“飞向同伴们所去的地方。”五、感悟生命,感悟智慧。
小天鹅在美丽的晨光里,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你想对它说什么?(祝福、感谢、赞美、鼓励)当它变成了隐隐约约的白点,当它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时候,给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什么?在文中作者描写的皎洁的月光很美,湛蓝的海水很美,飞走的天鹅群很美,但在他们映衬下的小天鹅在我们心中是最美丽的,让我们一起来接读全文,品味语言,想象画面,让美丽的小天鹅在我们的心中再现。你们读描写小天鹅的,我读其他的。总结课文,作品颂扬了小天鹅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养精蓄锐、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一个人陷入困境后,需要的是勇敢,机智,沉着冷静,动脑分析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当条件成熟后,就一往无前地奔向成功的目标。板书:
天鹅
坠沉着冷静腾勇敢机智空一往无前而落起
靠自己的力量
《我爱中国年》修改稿
毕英春201*年1月19日《我爱中国年》修改稿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国培计划专家团队培训小学三组
学习时间:201*年1月20号至2月20号一、活动主题确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听、语、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新课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选取《我爱中国年》这个主题,一是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从内容上来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二是因为学生在六年级刚刚学过《北京的春节》一课,对春节已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符合学生特点,便于做好课内外的融合;三是春节临近,现实的生活资源丰富,便于活动的开展。因此,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收集、查找、阅读、调查、访问、交流等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春节文化进行了解,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二、主题活动目标
1.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自己到超市、亲朋好友家等进行调查,到书店或上网查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制定活动计划、撰写活动报告或感想等,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三、主题活动流程
鉴于本专题跨着春节假期,因此,这项主题活动主要分三大段进行。第一阶段:(假前)
明确活动主题;提供材料阅读,做好活动准备第二阶段:(假中)
多种途径实施活动,收集、整理、完成活动要求第三阶段:(开学后)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评价,分享活动成果。▲第一阶段:(假前)(一)明确活动主题1.谈话导入:春节临近,关于春节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引导学生结合已学课文《北京的春节》畅谈,也可以结合以往过春节的经验来谈)2.提出问题,梳理问题。
(1)对于春节,你们还想研究哪方面的知识?(先让学生独立静心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班内发言,师生针对发言情况共同进行梳理,形成四大活动内容。)①春节来历②春节习俗③春节礼仪
④春联、灯谜、诗词3.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①根据居住地就近的原则分组,每组4-6人。
②确定小组名称,推荐组长、记录人、汇报人及小组标志。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活动计划,交教师审查。
设计理念: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北京的春节》和已有的经验来谈对春节的了解,尊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他们才会兴趣盎然地完成后面一系列活动。小组内自己设计活动计划,是符合《课标》对五六年级综合性学习“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要求的。
(二)提供阅读材料或相关网站,让学生选择阅读教师把部分相关材料印刷成册下发给学生,并给学生推荐相关网站,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此环节,体现了文本学习与拓展阅读的结合,让学生在读中获取信息、提取信息。印发相关资料,是防止有些同学在家里不能上网,手中资料匮乏。(三)讨论活动的研究方法
分组讨论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小组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帮助,达成共识。(上网查资料、到亲朋好友家或超市调查、摘记重要内容、动手体验等。注意提醒学生在调查时注意礼貌。)。
设计理念:互相交流、分享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为每个同学打开思路,为假期的具体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阶段:(假中)小组实施活动
根据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各小组实施活动。教师出示温馨提示,供学生参考:(1)春节来历:
春节的来历有哪几种?可选择其中一种清楚流利地讲给大家听。(2)春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这些习俗有什么寓意?可用两三句话概括介绍。哪些习俗我们当地沿用了下来,对这些习俗亲朋好友们怎么看待?(3)春节礼仪
春节礼仪有哪些?在这些礼仪中,哪几条你做到了,当时心情怎样?(4)春联
在你走亲串友时,发现家家户户贴了什么对联?请你把它摘记下来。如果能背诵自己最喜欢的10首春联,并选择两幅自己最感兴趣的春联说出它们的意思就更好了
根据春联语言工整、讲究对仗、美好祝福的特点,自己尝试着创作两幅春联。
设计理念: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是防止学生在实施活动中放任自流,流于形式,便于活动的落实及评价。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搜集、调查、记录、背诵、写文等,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概括内容、背诵春联、创作春联、写倡议书等,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第三段:(开学后)交流分享活动成果(一)组内交流,整合提升。
根据活动要求,先组织小组内的交流、展示。组长做好协调,记录人做好记录。形成小组的活动成果。
(二)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根据活动内容,师生商定交流内容,展示人员原则上不重复:
根据各组活动计划和温馨提示,各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可以说,可以诵,可以演,也可以演讲,比比看哪个小组收获多。
设计理念:先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面向了全体。在班内交流时,让学生讲一讲、说一说、演一演、背一背、写一写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深化了活动主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三)活动延伸
围绕《我爱中国年》这个专题,每人办一张手抄小报,张贴到学校宣传栏内。
设计理念:让学生办手抄小报并张贴,培养了学生的布局、审美能力,扩大了活动成果,既使活动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又让其他年级同学开阔了视野。▲第四阶段:评价反思评价要点:
1.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态度与参与程度。2.过程资料的完整和丰富。
3.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4.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设计理念: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而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取长补短,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成长打下基础。伯牙绝弦
毕英春201*年10月18日《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们先来一个记忆力大比拼,投影中出示的这些名句,在二分钟的时间里,你能记住多少?记时开始。同学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希望大家每天坚持积累背诵,早日成为天才。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201*多年前春秋时期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板书《伯牙绝弦》。我请个同学来读读题目。(真好,字正腔圆,连最难读的“弦”字也读准了。)
你知道“绝弦”是什么意思吗?给“绝”组一个词。(断绝琴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琴弦弄断”)(充分肯定学生运用现代组词方法来理解文言文)。1.借注释,文读通
伯牙为何绝弦呢?请大家把课本打到137页,请你大声地读这篇课文,至少读两遍,努力把它读正确,听明白了吗?(学生练读)
书声琅琅的感觉真好。你能正确地读下来吗?指生读。(若学生读正确,问“峨峨兮/若/泰山”你为什么这样读?若学生读不正确,引导学生看注释,引导学生读正确。再一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指导好朗读,实在不行教师范读。)
读文言文,语速放慢一些,还要注意适当的停顿。哪位同学再来读一遍?(充分肯定学生,读得越来越有古文味了)。
出示学习方法:借注释,文读通2.抓字眼,明文意
仅仅读正确了还不行,我们还要明白文章的意思。请你借助下面的注释,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试着猜一猜,实在理解不了的,请你划上问号。全班交流:
重点抓:善必得之谓
出示学习方法:抓字眼,明文意3.想意境,悟文情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他俩一个擅长“弹”,一个擅长“听”,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俩技艺非凡呢?学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如果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泰山)是怎样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词?(高大险峻、雄伟无比),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曾有这样的赞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就是巍峨的泰山,请大家读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吧。(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了泰山的巍峨和钟子期发自肺腑地赞叹)。
“志在流水,……”,你知道在古代文学里边,“江河”指的是什么吗?(长江、黄河)肯定学生见识不一般。想到长江、黄河,你脑中又想到了吗些词?(汹涌澎湃、排山倒海、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怎样读出江河的气势非凡?
俞伯牙志在泰山、志在江河,由此可见俞伯牙有什么样的胸怀和理想?(是呀,只有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琴声和他的心声呀)。
伯牙的琴声除去峨峨的泰山、洋洋江河的情景外,还会有哪些场景?如果“志在明月”,钟子期会怎么说?
出示: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志在清风,钟子期曰,伯牙是楚国著名的琴师,难道仅仅是这些良辰美景吗?(念亲人、念家事、念国家)所以文中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难道这仅仅是音乐上的朋友吗?(生活中的朋友、心灵、人生、生命中的知音)这就叫“知音”哪!
俞伯牙和钟子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依依不舍,约定来年中秋再相见。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伯牙在子期冰冷的墓前写诗一首,悼念知音:
(投影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pǒ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警世通言》(肝肠寸断、悲痛欲绝)是呀,同学们,现在伯牙心已被掏空!哀莫大于心死!请你读。
伯牙茫然四顾,子期已死,伯牙的生活又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黑暗,请你读。
伯牙绝弦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欢乐,所有的希望,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大家一起读。
想意境,悟文情(抓住联想或想象,来感受艺术的魅力)。4.感情读,记心中。
同学们,这个故事经典感人,如果不把它记在心中,会留下遗憾的。让我们感情朗读,记在心中好不好?5.小结学法。
同学们,通过学习《伯牙绝弦》,我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一、借注释,文读通;二、抓字眼,明文意;三、想意境,悟文情;四、感情读,记心中。6.拓展阅读(选一篇拓展)。(1)囊萤夜读(唐)韩愈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2)欧阳苦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③。太夫人④以荻⑤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⑥士人家⑦借而读之,或⑧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
①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②孤:幼年丧父。③资:财务,钱财。
④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⑤荻(dí):芦苇杆。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⑥闾(lǘ)里:街坊,乡里,民间。⑦士人家:读书人家⑧或:有时。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里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地上画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就想街坊里做官的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唯一的任务只是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落笔就已经像大人了。
评:后边时间紧,实在时间不够,拓展部分可课后让学生学。
记忆大比拼,要和后边学习紧密结合。前边背诵,你发现了什么?交友的文章,流传千古的文言故事。可直接用三句。让学生猜猜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读课文时提出要求。要借助注释来读。
第三环节,读还没到位。“志”放到第二环节里。“志”就是“念”。最后环节,用上情感,熟读,最终背诵。《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毕英春201*年12月10日《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毕英春一、教材分析
《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分五节。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把它的默默奉献精神化为诗的语言,前四节分别叙述大地母亲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的博爱之情,第五节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大地母亲“把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当作自己的宝贝,把一切宝藏都蕴藏在自己体内。”全诗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母亲般的宽容与慈爱,以及无私奉献的情怀。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绘画、表演等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到大地母亲般无私奉献、宽容博大的品质。
2.读诗、品诗,感受到诗歌的美好,从而对诗歌产生兴趣。3.尝试着创作诗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写诗卡。四、教学过程
1.谜语游戏,揭题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这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成语”。比比看谁的小脑子转得快,猜到了快举手。(龙飞凤舞、鹤立鸡群、鸟语花香、恩重如山、锦上添花)。大家可真是了不起,博学多才。我再说一个自己创作的谜语,看谁能猜猜出来,“太阳是我的伙伴,江河是我的血液,高山是我的脊梁,田野是我的皮肤。”谜语中的我是谁呢?看看这两幅大地的图片,你想对它说些什么?你们说了这么多的溢美之辞,看来大地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如此美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现代诗歌《大地的话》,(板书课题)大地会说些什么呢?会对谁说话?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听诗读诗,初步感知(1)放诵读视频,使学生初步对诗歌产生兴趣,并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呢?(2)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用美的语言,美的心情,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请你自己练习一下试一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3)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起来试一试。3.品诗赏诗,体会诗的美好(1)品析诗的情感美
这么美的诗歌仅仅读正确、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好好地来品一品,赏一赏。①师生共同品析诗的第一小节“大地与种子的话”,入情入境,渗透方法。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第一小节。指学生读诗的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师配乐诵读,让学生闭眼想象,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
感情朗读。如果学生看到种子幸福地成长,引导学生读出种子的幸福。师范读加动作。老师发现了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加音节)。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在读时注意这几个字音。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上动作。老师示范。鼓励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加动作美美地读。
②自主学习诗的第二、第三、第四小节,张扬学生个性。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选诗歌二、三、四小节中的一节或多节(可以读,可以画,也可以演),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比比看谁的收获大。“往海里飞”为什么用个“飞”字?③换位思考,激发想象
如果你是种子、是飞鸟、是游鱼、是小草,会对大地母亲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播放《小草》歌曲,共同欣赏小草发自肺腑的心声,体会小草的感恩情怀。④作为大地需要他们的回报吗?齐读最后一小节。仅仅是爱种子、飞鸟这一些吗?概括出“奉献”“博爱”。读出大地自豪、骄傲的语气。大地无私奉献的情怀,博大的爱心,让人钦佩!诗歌的情感多么美好!
(2)品析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语言美。
这么美的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诗,你从老师标注红色字的部分,发现了什么?(押韵的韵律美;结构基本一致的节奏美;采用拟人话的手法,简练的语言美;)(3)把整首诗再美美地读一读。4.写诗创造。
想象一下,大地还会对谁说话?仿照诗的结构,在写诗卡上创作诗歌。班内交流。5.诗歌欣赏
若时间充余,让学生欣赏高洪波的诗歌《我想》。五、板书设计
种子土地飞鸟天空赐予游鱼海水小草地位
附课文原文:大地的话关登瀛假如你是种子,请到我的怀里睡,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软绵绵的被,你可以生根、发芽,开花、吐蕊,让枝头的果子一嘟噜一嘟噜往下坠。
假如你是飞鸟,任你在我胸前飞,这里有高远的天空,落脚的大树,清清的湖水,可口的野味,你可以在枝桠上筑巢,在枝头和伙伴相会,不论你唱什么歌,我总觉得很清脆。
即使你是游鱼,我也要给你足够的水,如果你嫌湖小,嫌河窄,你可以沿着小溪,穿过江河,往海里飞。
即使你是小草,我也给你一定的地位,不论谁把你驱赶,把你踏碎或烧成灰,但你的根和籽粒,总藏在我的体内等严冬过去春风一吹,你将织成一片绿纱,送给大自然一床绿被。
啊,大地是我,我是大地,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
鞋匠的儿子
毕英春201*年9月9日《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一、经典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是个好日子,有来自全省的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块儿学习,大家一定感到很高兴,想一想,哪一句话最能代表我们的心声?生(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孔子的这句话用在这儿最恰当不过了。这学期我们积累了《论语》精选50则,现在让我们一起背诵“为人篇”好不好?
(生齐背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师: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些至理名言将是陪伴你们一生的财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鞋匠的儿子)二、预习汇报,质疑问难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鞋匠的儿子指的是谁?对他,你有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生:鞋匠的儿子指的是林肯,做总统前他曾经做过鞋匠、邮递员、伐木工人、水手。师:噢,你知道了林肯以前从事过这么多职业,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生:我是读《主题学习丛书》知道的。师(微笑):多看课外书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知道林肯生平的吗?生:林肯,1809年2月出生,1865年4月去世,他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是被人刺死的。生:我从网上查到,马克思称林肯是“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师:呵呵,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不少!上网查询,请教别人,看课外书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位鞋匠的儿子,相信大家对他会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师:根据以前掌握的学习方法,谁知道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学会哪几个问题?
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学习写人的文章,我们要学会三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林肯的什么事,二是从事中体会林肯是个怎样的人,三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师:你记得很扎实,说得也清楚。(师板书:事、怎样的人、写法)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什么事?
生:文章写了林肯上台演讲前,受到了参议员的侮辱和嘲笑,随后他用动人的演说使参议员由嘲笑变成赞叹。
生:我有补充,还有他当了总统后,反对国家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师板书:上台演讲、维护统一)师:你们太聪明了!很快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住了。在预习中,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生:为什么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参议员们就感到尴尬?师:谁能帮他解答这个疑问?
生:因为参议员们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地位优越,而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地位低下,反而当选了总统。所以他们感到尴尬。
师:你很会读书,能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当时美国等级制度森严,在林肯之前历届总统不是出身于大种植园主家庭,就是大资本家的后代,林肯这样一个平民的儿子居然能成为总统,参议员们是接受不了的。同学们,学贵有疑,谁还有问题?
生:林肯演讲前和演讲后,议员们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生:前面一个同学说马克思称他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马克思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师:这两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再来细读课文,解决大家的疑问。(师相机把学生疑问板书在黑板一角)
三、品词析句,走近林肯1.真情对话,感悟平等师:(出示: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同学们,言为心声,仔细读读他演讲时说的第一段话,从他的话语中,你能读出点什么?
生:我读懂了林肯非常伟大,有一颗宽容的心。因为他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本来参议员是在嘲笑他,而他没有生气,反而对他表示感谢。
师:林肯确实有一颗博大而宽容的心,并且你也能找到句子来谈理解过程,做得很好。在这儿,参议员的“忠告”指的是什么?
生:“忠告”指的是希望林肯记住,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师:在参议员眼中,“鞋匠的儿子”意味着什么?
生:没有地位,身份低下,没有资格与他们坐在一起,更不用说做总统了。生:在参议员眼中这是一种耻辱,这是参议员们嘲笑和羞辱林肯的原因。
师:但林肯却说“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再想一想。
生:林肯以鞋匠的儿子为荣,他觉得父亲是鞋匠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反而为他的父亲感到自豪。
师:谈得好,在林肯眼里,做鞋匠和做总统同样伟大,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这句话中连用了三个“永远”,如果我把这三个词去掉,比比看,会有什么不同?(出示去掉“永远”一词的句子,再出示带有“永远”一词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读,比较不同。)
生:如果去掉这些词,感觉林肯的话有些平淡,加上三个“永远”,觉得语气更诚恳,更能打动人。
生:带着三个“永远”,说明林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且发誓终生做平民的儿子,也要像他父亲做鞋一样做好总统。
师:对,加上这些词更表明了林肯的一种态度:不以地位卑微为耻,反以父亲为荣,平民百姓照样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板书:平等尊重)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面对着参议员的羞辱与嘲笑,你认为林肯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出示: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生:我认为是平静地说,因为他没有丝毫的生气。生:我认为应该是镇定自若地说,表现的不慌不忙。生:我认为应该是自豪地说。生:应该是义正辞严地说。……(学生发言极其踊跃)
师: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林肯“平静地说”也好,“自豪地说”也罢,这都是你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请大家来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生试读,指名读)
师:读得太好了,尤其“永远”“非常感激”读得比较慢,从你的读中,我听出了对社会底层的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有谁想读?(又一生入情入境地读)
师:你的读使我看到了林肯那颗真诚的心,因为我看到你的眼角盈满了泪水。刚才,我们抓住语言文字,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林肯有一颗尊重、热爱普通劳动者的心。感情朗读时,大家又读出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读得非常棒!接下来,他对傲慢的参议员说,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分别会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他会怎么说。(投影出示: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生马上投入到小组学习中,热烈讨论起来,师来回巡视,相机指导。四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师:现在,多数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来谈一下你的看法。
生:对傲慢的参议员应该是平等地说,因为林肯的内心里相信人与人是平等的;对所有的参议员是激动地说,因为他说完后流下了眼泪。
师:你的发言有理有据,很好,这是你的观点。还有谁有不同看法?
生:我认为第一个应该是真诚地说,因为他说的话没有火药味,是发自内心的想给参议员修鞋子;第二个也是激动,他想起父亲那么伟大,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特别激动。师(赞许地点头):说得真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仅仅是局限在口头上,他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2.创设情境,体验伟大
师:同学们,谁想当伟大的林肯,上台来演讲林肯所说的三段话?为了演讲成功,自己先练习一下。
(幻灯出示完整的演讲内容: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学生认真地练习起来。)
师:谁想到台前一试?我给他配上音乐。(只有几个女同学举手)师(笑):呵,我看到女林肯举起手来了,难道没有男林肯想表现一下吗?(学生笑,一会儿有几个男生也举起了手)师(邀请一男生):请林肯先生上台。(生大踏步走上台去)师:现在坐着的所有同学就是参议员了,当傲慢的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此时,你们应该怎么样?
(所有学生把自己当成参议员,哈哈大笑起来。被请上台的林肯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看着屏幕,加着动作声情并茂地演讲起来。演讲结束,台下同学全都鼓起了掌。)师(拍着表演学生的肩膀):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林肯。你的精彩演讲,赢得了所有参议员的掌声,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演讲家。(然后师把目光转向坐着的同学)请问参议员们,你们为什么鼓掌?
生:我被林肯真诚的心和宽容的态度打动了。
生:我被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尊重,以及对父亲的热爱打动了。生:我被背景音乐感动了。(全场哈哈大笑)
师:看来,林肯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的参议员,也征服了我和所有的同学们。
3.巧抓联系,升华情感师:“上台演讲”这件事,大家理解得很好!“维护国家统一”一事,你对林肯又有了哪些了解?书上介绍的较略,老师给大家补充了一份材料。(每个学生一份补充的材料:拍卖黑奴及南北战争的简单介绍。学生对照着课文和材料自主学习)师:对林肯又有了哪些了解?
生:林肯非常勇敢,为了解放黑奴,实现人权平等,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生:他热爱国家,反对国家分裂。
师:大家谈得都很到位,对林肯的认识也更全面了。可是我有一个问题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英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英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英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5545.html
- 上一篇:绘本阅读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