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疾控科岗位职责
Xxx市卫生局疾控科岗位职责
一、疾控科主要职责
1、依法负责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制订疾病预防控制的规划;
3、落实重大疾病防治规划与策略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组织实施上级下达的重大疾病防治项目;4、对市、乡(镇)场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协调有关部门对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控和干预,控制疾病的发生与疫情的蔓延。二、人员岗位职责(一)科长岗位职责
1.在局长及分管副局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全面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市重大疫情汇总及向上级领导汇报;
3.负责对来文(函)提出处理意见,对本科室所拟文(函)进行审核;
4、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及其它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监督;5、对全市的计划免疫工作统筹规划;
6、对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的开展进行综合协调。8.对本科室工作进行年度总结;9.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关系;10.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二)科员岗位职责1.在科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2.具体负责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流动人口、卫生监督(包括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计划免疫、结核病和腹泻病日常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3.负责组织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监督检查;4.负责本科室内勤、文秘工作;
5、按照领导要求,及时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扩展阅读: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单行本201*1115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
工作手册
广水市卫生局应急办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前言
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日益加大,国际交流增多,一些新发以及传统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难度明显增加,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和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日益突出,疾病控制应急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处,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真正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队伍。市卫生局应急办编写了这本《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供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使用。内容包括疾病控制工作制度、疾病控制岗位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流程等。
广水市卫生局应急办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目录
第一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相关制度一、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二、卫生应急联络员制度三、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制度四、卫生应急工作报告制度五、卫生应急值守制度六、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七、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制度八、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九、卫生应急监测预报制度十、卫生应急督导检查制度十一、卫生应急现场处制度十二、卫生应急风险管理制度十三、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十四、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十五、卫生应急检验检测制度十六、卫生应急生物安全制度十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制度十八、卫生应急考核评估制度
第二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职责一、疾控中心主任和分管副主任职责
二、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三、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业务相关科室负责人职责四、疾控中心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职责五、疾控中心疫情信息人员职责
3六、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值班人员职责
七、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事件现场流调人员职责八、疾控中心卫生应急检验检测人员职责九、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现场采样人员职责十、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疫区(点)消杀人员职责十一、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人员职责十二、疾控中心应急储备物资保管人员职责
第三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相关工具包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与标准二、几种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接触者观察期三、从临床症状入手寻找病因线索的步骤四、按临床综合征划分的疾病特征五、急性不明原因中毒相关体征的甄别六、不明原因疾病样本采集表七、各类食物中毒特点及处理要点
八、灾区饮用水水源选择、保护及消毒方法九、传染病防控现场消毒方法
十、自然灾害后灾区病媒生物监测与评价十一、化学物中毒常用特效解毒剂十二、疫苗免疫程序
十三、突发事件防护用品装备及使用目录
第四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流程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处工作流程4
第一篇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相关制度
一、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成立卫生应急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卫生应急事件。
(二)在卫生局应急办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三)建立本单位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须经单位同意并及时补充。当发生卫生应急事件时,接受卫生局应急办统一安排,开展对卫生应急事件的处工作。
(四)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包括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配等,以满足卫生应急事件处的需要。
(五)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六)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技术方案的制(修)定、队伍装配采购等方面,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七)针对不同种类卫生应急事件相关特征,组织制定市疾控中心调查、处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术方案。
(八)组织本单位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配合市应急办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
(九)严格按照应急处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服从市卫生局应急办统一协调和指挥。
二、卫生应急联络员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各科室(所、办)各设一名卫生应急工作联络员。联络员必须为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联络员在疾控中心分管应急工作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或本部门卫生应急联络和协调工作。
(二)卫生应急工作联络员必须熟悉卫生应急工作业务,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备一定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事务协调处理能力,有一定卫生
应急工作经验。
(三)卫生应急工作联络员应及时报告本科室、本部门卫生应急工作信息,按时参加中心或卫生局应急办组织的联络员会议,向本单位分管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汇报会议精神,提出改进卫生应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各科室(所、办)及单位领导要支持卫生应急联络员的工作,为联络员开展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五)各科室每年向卫生局应急办报告一次联络员基本情况,以便卫生局应急办及时更新联络员信息。
(六)联络员因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不能承担联络员工作,其所在科室(所、办)必须重新确定卫生应急工作联络员,并及时报本单位应急管理科室备案。
三、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应急办负责卫生应急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汇总统计,由专职人员及时填写卫生应急相关信息处单,并及时根据卫生应急信息性质确定分流科室,报分管领导批准后,由相关职能科室归口处理,相关职能科室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将处单反馈到中心应急办。
(二)对需要上报市卫生局和上级疾控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或相关信息,由业务处科室拟定报告,经中心应急办审核,报分管卫生应急的领导同意后,由应急办转业务处科室上报。业务处科室负责将上级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相关指示及时报告中心领导,并传达至有关科室和有关机构。
(三)对专题报告的重大突发事件,由主管科室拟定报告,应急办会签后,送分管领导审核,最后呈报疾控中心主任签发,以正式文件专题上报市政府、市卫生局或上级主管部门。
(四)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范围、标准、方式、时限和程序,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月报和年报制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情况、特点分析、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六)突发事件处中要及时向卫生局应急办进行工作汇报,包括工作简报,事件的初次报告、进展报告和结案报告,并随时报告重大线索、异常情况
或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
(七)市疾控中心任何科室、部门和个人不得直接对外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八)实行信息报送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信息报告责任人签字制度,对瞒报、缓报、漏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四、卫生应急工作报告制度
为加强卫生应急事件信息报告的管理,保障卫生应急监测系统有效运行,保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卫生应急事件信息、提高处速度和效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卫生应急工作实行报告制度。市疾控中心各科室每年制定本部门卫生应急工作安排和计划,半年、全年进行总结,年底形成年度卫生应急工作报告,报卫生局应急办备案。
(二)不得隐瞒、谎报、迟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迟报卫生应急事件及相关信息。市疾控中心具体承担卫生应急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的网络直报、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任务。
(三)指定专人负责卫生应急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用户密码的分配和管理,网络直报密码要定期更换,不能泄露和转让。
(四)设专门的举报热线电话,接受公众对应急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对公众举报的卫生应急事件,经调查核实确认,按规定程序上报和网络直报。
(五)报告范围:传染病暴发流行、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医源性感染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有害生物与化学毒品播散,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六)报告程序:获得卫生应急事件信息后,应在2小时以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市卫生局报告和上级疾控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做出事件进程和结案网络报告。
(七)报告内容:首次报告应尽可能说明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受累人数、主要症状和体征、可能的原因、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及控制情况及时进行事件的进程报告及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或存在的隐患、控制措施及效果等内容。
(八)市疾控中心及时对报告的卫生应急事件信息进行逐条审核,及时订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每日对网络报告的卫生应急事件进行动态监控,并做好记录。
(九)卫生应急事件报告的有关原始记录和表格、调查分析报告、汇总分析总结等文档应定期整理归档,有关电子文档和数据要硬件备份,异地保存。
(十)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泄露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信息,以及事件受累者的个人信息。
五、卫生应急值守制度
为提高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卫生应急信息传递快捷,应急处理工作迅速高效,制定本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每天安排一名疾控中心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行政和卫生应急值班。正常工作时间由疾控中心应急办工作人员负责值班,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由疾控中心各有关科室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中心办公室负责制订值班表,报疾控中心领导审批后执行。
(二)卫生应急队伍各专业组,每天必须保证有1-2名成员在科室值班,节假日不得离开城区,并保持通讯畅通,如遇卫生应急事件能随叫随到。
(三)行政值班实行坐班制。应急值班人员如果值班期间没有卫生应急情况,实行电话值班,如遇卫生应急事件,必需在办公室或应急办值班。
(四)值班期间,负责行政值班的工作人员,接卫生应急信息后,应立即告知当日值班的卫生应急值班人员相关情况。负责当日应急值班的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必需到疾控中心值班室做好应急值班交接班记录,手机在值班期间必须开机。
(五)值班期间发生的卫生应急情况,应急值班人员应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并按领导要求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六)值班期间,不按要求值守或通讯不畅,由疾控中心领导给予批评或行政处罚。因个人原因擅离职守,造成相关卫生应急事件报告不通或造成一定后果的,疾控中心将根据情况移交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处。
六、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科学有效应对卫生应急事件,制定本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根据业务性质,结合单位实际,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卫生应急队伍。
(二)卫生应急队伍选择年富力强、有高度责任心、吃苦耐劳、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由流调组、检验组、消杀组及疫情信息组组成。
(三)要健全应急队伍成员库,建立基本资料库,及时更新信息,并根据卫生应急事件处理情况,对队伍及时进行调整。
(四),按照“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培训,开展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水平。根据培训目的、对象,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培训教材和培训师资,根据需要采取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模拟演练等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和演练。
(五)卫生应急队伍每天有专班值守,要保证个人防护用品、应急箱及专业材料等处于应急状态,要确保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
(六)卫生应急队员出城区以外,应向疾控中心应急队长请假,实行AB角补位制,应急队长同意后,并有人员补给,方可离开。特殊时期,一般不得请假。
(七)应急队成员能进能出。每年组织对应急队伍成员进行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应急队伍。
(八)对应急值班人员和处卫生应急事件人员适当给予补助,在应急处中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七、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一)按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的要求,结合应急队伍职能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
(二)各专业小组根据耗损和需求,上报本年度装备采购申请,由总务科或应急办汇总,报疾控中心领导审批后,制订年度采购计划,按有关程序采购。
(三)做好应急装备的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使用情况。
(四)凡属于个人生活的装备由队员自行装备和保管,必须保证在应急期间能正常使用,其他装备由单位专人保管。
(五)专业人员要熟悉使用各类装备的程序,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交专人维护保养后入库。
(六)及时汇总在应急工作中所耗损的物品,并及时上报,随时采购补充入库。
(七)对装备的物品应有专人定期维护保养。
八、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为了规范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保障卫生应急处理工作需要,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市卫生局“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储备计划”,制订本单位“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应急物资配方案”。
(二)卫生应急物资包括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器材和试剂、传染源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应急设施等,实行分类管理,按保存条件分别存放。如消杀灭药由消杀科、应急生物制剂由免疫规划科、检验相关用品由检验科、应急箱由应急办、其他卫生应急物资由总务科等保管。
(三)不同储备库确定相应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专账。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储备物资清单”编制当年采购计划,上报有关部门购。每年年底清点储备物资,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储备物资清单”登记工作,并及时补给更新。
(四)卫生应急物资实行分类储备和管理。经常使用的卫生应急物资采用实物储备,市场供应充足的应急物资采用合同和资金储备,对不经常使用、无市场供应的稀缺产品,组织生产能力储备,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生产供应。根据卫生部《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基本装备目录》和卫生局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结合本市实际,可适时调整卫生应急物资具体储备品目,储备总金额不得
低于10万元。
(五)储备物资需领用时,应填写“储备物资领用单”,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发放。储备物资被领用后,应按照“应急物资配方案”及时采购补充。
(六)发卫生应急事件后,疾控中心应急办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可启用绿色卫生应急物资领取通道,通知有关部门调拨应急储备物资,及时拨付给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等。
九、卫生应急监测预报告制度
为探明已知疾病流行状况、发现新的疾病、明确未知疾病的病因、帮助政府决策和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卫生应急宣传,及时控制卫生应急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开展相关卫生应急事件监测,及时向市卫生局提出卫生应急事件预警建议。
(二)建立卫生应急事件监测与报告网络体系,包括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症状监测直报系统、实验室监测系统以及卫生应急值班电话等。
(三)卫生应急事件监测与报告网络工作由专职人员及时收集、核实、分析与反馈,并对信息定期分析,对下一阶段发展趋势开展监测预报。疾控中心应急办专人负责会签后,由疾控中心分管领导审核,报市卫生局应急办。
(四)上级应急办接到报告后,组织卫生应急咨询委员会相关专家会商,形成专家签名的会商意见,并根据预案规定,决定采取预警措施。
(五)预警信息发布实行分级管理。三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分别由市(州)、县(市、区)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视情况发布预警警报。涉及跨行政区域的警报由上一级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发布。
(六)健全卫生应急事件预警反应制度,通过预警监测发现异常症状/疾病聚集性信号,即启动现场调查,核实原因,开展科学处。
(七)警报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
告方式,及时向广大群众传递警报信息。
(八)及时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代表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数据质量及成本效益比例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监测系统。
十、卫生应急督导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督导检查,保障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市卫生局卫生应急督导检查计划,制订卫生应急业务督导检查方案,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督导检查。
(二)业务督导检查的主要对象包括市疾控中心相关科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室等。
(三)督导检查的内容包括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培训和演练开展情况、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情况、卫生应急机制建设情况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情况等。
(四)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每年对全市卫生应急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并接受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卫生应急督导检查。
(五)在现场督导结束后,及时将督导意见反馈至被督导机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整改。
(六)全市卫生应急工作督导检查结束后,及时进行督导小结,将督导检查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七)对于督导检查中发现严重失职,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上报卫生局进行处理。
十一、卫生应急现场处制度
(一)对疾病爆发和流行病等卫生应急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
(二)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工作组(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专业,必要时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参加调查),充分准备现场
调查所需资料、物品。
(三)现场调查与处由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组成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四)现场调查与处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制定的方案或计划,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并针对事件发生的有关因素,确定并落实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或控制措施。
(五)收集卫生应急事件动态与控制措施相关信息,对现场调查与处工作开展过程评估与最终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调查、修订或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六)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及防治措施效果评估,及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七)及时报告或反馈调查处的进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八)现场工作必须服从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十二、卫生应急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减少卫生应急工作中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和保障人身财产等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制定卫生应急风险沟通计划,在市卫生局应急办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卫生应急风险管理和评估工作。
(二)把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和风险沟通知识纳入卫生系统领导、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学习的内容。
(三)通过下学校、下社区、下农村、下企业等活动,通过多种媒体,有序开展健康知识、突发事件预防与处、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四)高度重视舆情,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卫生应急风险管理和评估贯穿整个卫生应急事件处过程中,各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卫生应急事件时,均应进行风险评估。开展卫生应急宣传,加强媒体沟通,每年组织一到两次防范卫生应急事件专题讲座或会议。
(五)严格信息发布制度,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把握舆论
导向,维护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避免、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六)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每年对全市卫生应急工作进行一次风险管理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
(七)对于在风险管理方面发现严重失职,影响卫生应急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上报市卫生局进行处理。
十三、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
为了强化卫生应急管理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和工作制度,提高卫生应急常态管理水平,增强组织协调和指挥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平急结合、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现场处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
(二)每年开展辖区内应急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制订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目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教材,以及效果评估、费用预算等项目。
(三)培训对象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队伍和公共卫生现场应急处工作的公共卫生人员。
(四)根据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或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
(五)根据培训对象专业特征与技术水平,确定专业培训内容和教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专业技术和处理流程等。
(六)培训实行考试和评估制度。用问卷、集体座谈、抽查随访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培训结束时撰写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受训人员及培训考试、培训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等。
(七)培训结束后要整理培训资料进行档案管理。
十四、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
(一)定期开展各类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预案和各类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技术方案的演练,并不断完善预案和方案。
(二)开展应急演练需求调查和分析,制定本辖区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年度演练计划,报市卫生局应急办备案。
(三)编制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演练工作的实施技术方案,内容包括:演练目的、组织、参加人员、演练内容与形式、时间与场地安排、评判要点、保障支持、经费预算,工作要求、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四)以实战要求对待模拟演练,认真做好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各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位,包括组织管理、技术规范、物资准备、部门配合、媒体沟通等。
(五)实行演练现场评估制度。对演练过程要进行现场点评,确保演练达到设计要求,在演练结束后,通过问卷、集体座谈和现场评讲等形式开展演练评估和总结,完成演练评估报告。
(六)使用的物资在演练结束后要及时归还入库,不足部分要及时补充。
十五、卫生应急检验检测制度
为了加强卫生应急处中检验检测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等,制定本制度。
(一)疾控中心检验科准备充分的卫生应急检验检测试剂,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妥善保存,发生卫生应急事件能随时调用。
(二)检验人员受卫生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每日必须保证有2人以上检验检测人员随时待命,发生卫生应急事件后,随时出发。
(三)根据卫生应急事件的性质、危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和程度、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理的情况等,检验科人员确定检验检测试剂和方法。
(四)微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须一人一针一垫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尽量保持手的清洁。
(五)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及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
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六)各种器具(血管钳、消毒罐)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样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使用后的培养基应高压灭菌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七)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八)如有必要,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应妥善保存相应的医学记录。
十六、卫生应急生物安全制度
为防止检验检测样本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检验科主任应指定专人负责对检验科生物安全进行管理和指导。(二)检测科专业组负责本组的特殊消毒工作。清洁工负责检测科物品的消毒,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特殊处理、包装、记录、检查、运送和交接。
(三)工作人员应加强生物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时上报已经发生的职业暴露。
(四)应定期对实验室的物体表面、空气、贵重仪器、实验器材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溶液、紫外线、高压蒸汽灭菌等方式。
(五)对高危或烈性传染病(如霍乱、布氏杆菌病、炭疽、HIV等)检验后的样本,应尽快消毒处理。
(六)检验科工作人员要明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严格分开收集处理。医疗废物要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七)生活垃圾包装袋的颜色采用黑色,医疗废物采用黄色。要保证医疗废物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其外面还应有文字说明,如“感染性废物”(同时还应有生物安全通用的警示图标)。盛装针头、破碎玻璃等锐利器具,必须采用专用利器盒,要保证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八)被指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对检验科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识别,指导和培训生物安全的处,经常进行生物安全检查。
(九)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十)实验室设有安全责任人和安全助理,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当班人员负责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管理,防火防盗。
十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制度
(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卫生应急事件的特点,及时制(修)订全年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定期分析全市卫生应急工作中健康教育现状及卫生事件发展趋势,及时做好各项大众教育应对准备工作。
(三)针对公众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对科学、对政府的信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四)利用现代传播设备和技术,及时沟通信息。
(五)通过督查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六)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对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根据心理测评结果,提出具体方案,并采取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七)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公众心理危机,防止群众产生恐慌心理,预防发生群体性不良事件,促进灾后公众健康心理的重建。
十八、卫生应急考核评估制度
为了总结卫生应急工作开展的经验与教训,修订、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的能力,保证我市卫生应急处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市卫生局应急办的领导下,成立卫生应急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制定卫生应急工作方案或预案时,将考核评估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
(二)常态工作时,评估领导小组和专班负责定期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卫
生应急能力评估。
(三)每起突发事件结束后,评估领导小组和专班负责对卫生应急处及医疗卫生救援行动等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四)根据卫生应急考核评估结果,及时纠正工作方案或预案相关内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机制。
第二篇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岗位职责
一、疾控中心主任和分管副主任职责
(一)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二)建立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立上下联系制度和沟通制度。(三)组织制定专业范围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方案。(四)组织开展卫生应急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五)组织开展专题卫生应急演练,并积极参加多部门的应急演练工作。(六)依法组织和协调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工作,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七)组织收集卫生应急事件相关信息,开展分析与趋势预测,并报告市卫生局。
(八)组织开展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技术的研究。
(九)为正常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十)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二、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
(一)组织制定和完善各专业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技术方案。(二)组织制定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目录,建立健全应急装备与物资管理制度。
(三)在市卫生局应急办的领导下,组织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技术培训
和演练。
(四)发生卫生应急事件时,及时组织协调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工作,为基层提供技术支持。
(五)组织收集卫生应急事件监测信息,并进行动态、趋势分析和预警,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六)随时追踪卫生应急事件进展及处工作动态,及时汇总分析,呈报疾控中心领导和相关部门。
(七)组织制定卫生应急事件督导、评估计划,对辖区各医疗机构的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
(八)完成疾控中心安排的其他卫生应急工作。
三、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业务相关科室负责人职责
(一)卫生应急业务相关科室包括信息科、传染病防治科、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免疫规划科、卫生科(含食源性疾病防治、环境相关疾病防治、放射防护、职业危害控制)、检验检测科、健康教育所等。
(二)专业科室拟定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环境和放射污染等预防控制应急处技术方案,参加相关卫生应急处。
(三)开展卫生应急事件监测工作,掌握卫生应急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时进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预测。
(四)落实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群卫生应急水平,及时调整人群心理应急状态。
(五)搞好卫生应急时健康人群预防服药和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六)在市卫生局应急办的领导下,做出卫生应急事件响应,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区)处等,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七)按规范进行现场采样,并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应急标本检测,同时确保检测人员、标本和环境的生物安全,负责应急检测废弃物的管理和处。
(八)掌握国内外应急与控制研究进展,建立或引进疾病控制和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
四、疾控中心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职责
(一)卫生应急相关保障部门包括办公室、总务科、财务科(人事)等。(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随时更新,并建立应急物资绿色通道。制订年度物资采购计划,积极做好各类应急物资、药品和试剂的储备,并按相关要求妥善保管。
(三)在卫生应急事件发生后,保证物资、药品、试剂的及时供应。(四)保证应急车辆的及时调度,每天必须保证有一辆车随时待命。(五)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以满足卫生应急事件处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六)依据卫生应急事件处年度工作预算,安排足够的工作经费,并留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急需。
五、疾控中心疫情信息人员职责
(一)依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网络报告和管理工作。应急状态下疫情信息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网络直报工作。
(二)疫情信息人员收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报告后,认真核对有关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整地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三)疫情信息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内容进行审核和订正。
(四)做好传染病及卫生应急事件的网络动态监控,及时识别传染病及其他卫生应急事件的暴发苗头。
(五)定期对传染病和卫生应急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或相关科室反馈,按上级或领导要求完成专题分析报告。
(六)根据要求按时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编码、地区编码等基础信息进行维护。
(七)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根据需要组织开展辖区内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培训。
(八)根据需要随时对辖区内传染病及卫生应急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九)按工作要求组织对辖区内传染病和卫生应急事件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十)传染病及卫生应急事件信息资料及时整理归档保存。
六、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值班人员职责
(一)认真落实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确保传染病和卫生应急事件及相关信息流通渠道通畅。
(二)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接班,值班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脱岗、离岗,若因故迟到或早退,必须与值班领导或接班人员做好沟通,不得留有空岗。
(三)接到卫生应急事件报告,首先应问清并记录报告人的姓名、可靠联系电话、单位及详细地址,并立即向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或发生卫生应急事件的单位进行电话核实,问清并记录事件涉及人数、症状、出事地点、就诊医院及病区、可疑致病原因或中毒物品或疑似诊断等。
(四)立即向当日值班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按指示向市卫生局电话或传真报告接报信息。
(五)接到疫情举报电话,应首先进行电话核实,并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处理。
(六)根据需要,按领导的指示及时报告或联系相关应急科室和工作人员。(七)值班人员要爱护值班室设施、设备和物品,保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和环境整洁。
(八)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准确、详细、清晰地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内容包括疫情报告情况、处理情况、待办事项及值班室设施、设备、物品完好情况等。
七、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事件现场流调人员职责
(一)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学习并掌握各类卫生应急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和方法。
(二)开展卫生应急事件监测工作,了解各类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及时进行卫生应急事件预警和预测。
(三)做好各类卫生应急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应急准备工作。(四)随时待命,接到卫生应急事件现场流调任务安排后,立即做出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五)在现场指挥部门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根据现场危害源、危害途径以及危害因素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公共卫生预防控制措施。
(六)及时对现场应急调查处工作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应急处措施。
(七)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反馈调查处的进展,结束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流行病特征、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价、以及今后的工作建议等方面,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
(八)现场调查处过程中,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它部门开展相应的处工作。
八、疾控中心卫生应急检验检测人员职责
(一)学习应急检验检测业务,熟练掌握各种快速检测方法,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二)负责突发疫情相关试剂器材准备,保证有足量的个人防护设备、采样器材、检测试剂耗材储备并及时补充,确认检测试剂在有效期内。
(三)负责突发疫情相关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四)卫生应急检验检测值班人员,保证24小时通讯工具通畅,接到通知后半小时内到达实验室或指定地点。
(五)根据疫情需要,必要时参加现场采样工作。
(六)做好标本的登记、收样、保存工作,保证样品运送无差错,样品质量不改变,感染性物质无外泄等。
(七)检测快速、准确,及时报告。
(八)实验过程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相关规定,确保生物安全。(九)做好实验后消毒工作,按照有关标准处理废弃物。(十)遵守保密制度,不违规泄漏相关检测结果。
九、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现场采样人员职责
(一)做好应急采样器材准备,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合格,随时可用。(二)所有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
(三)按照相关技术要求选择正确、有效的采样方法。
(四)做好标本的编号标识,认真填写样品送检单,保证相关信息完整。(五)采样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相关规定进行,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六)样本的包装和运输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进行。
(七)做好采样后的现场清理工作,对废弃的采样器材、防护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八)按正确的运输保藏条件将样品及时送交相关实验室。
十、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疫区(点)消杀人员职责
(一)积极参加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相关消杀技术。
(二)加强对消杀药械的储备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药械及检测工具,保证消杀药械可以随时调用。
(三)出发前,应检查所需的消杀器械、消毒剂、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四)到达疫区(点)后,按照技术方案或规范开展消毒、杀虫或灭鼠工作,指导居民搞好环境卫生。
(五)在消杀过程中,不得吸烟、进食,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六)在现场消杀处理后,对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进行最终消毒。(七)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械,及时整修和补充。(八)及时填写消毒工作记录。
十一、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人员职责
(一)制订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根据卫生应急特点,及时更新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内容。
(二)及时了解国内外应急健康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卫生应急事件应
急处理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相关卫生宣传技能。
(三)发生卫生应急事件时,与大众传媒密切合作,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渠道加强针对性的卫生应急宣传与教育,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组织参与编印卫生宣传材料,并下发至各相关单位。
(五)坚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在日常健康教育工作中普及应急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
十二、疾控中心应急储备物资保管人员职责
(一)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保管及分发规定,保证发生卫生应急事件时的应急工作所需。
(二)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入库验收制度,做到应急储备物资的名称、生产厂家、数量、产地、规格、型号、参数、批号(出厂日期)“八核对”,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三)定期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清点核对,每季度(月)盘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帐册资料齐全、完整。定期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检查,保证应急储备物资不发生霉变、受潮、变质、损坏、短缺和丢失。
(四)做好应急储备物资库房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到库房整洁、通风,物资存放整齐有序。
(五)做好应急储备物资库房安全保卫和防火防盗工作,做到消防设施齐备有效、电器线路安全、防盗设备完好无损,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六)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分发制度,未经领导签字同意,不得擅自发放应急储备物资。
(七)做到工作时间必在岗,下班后必保持通讯通畅,应急状态必随叫随到,确保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及时、快捷,不发生差错。
(八)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库存等情况应定期向领导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随时汇报。
第三篇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相关工具包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与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按照《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组织实施。
(一)传染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出现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
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21、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22、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3、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三)职业中毒: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人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
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事件。
(五)环境因素事件:
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及以上。
(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
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2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几种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接触者观察期
潜伏期病名常见甲型30日最短-最长密切接触者检疫45日,每周检15-45日自发病日起隔离3周查一次ALT,以便早期发现急性期应隔离至HBsAg阴转,恢复期仍不阴转者,按HBsAg携带者处理,慢性急性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肝炎病人应调离接触食品、自来水或幼观察45日。幼托机构发现病人病毒乙型性肝HBcIgM及HBVDNA检查,以确定是否手续。疑诊肝炎的幼托和饮食业炎有HBV复制,如属阳性应按慢性肝炎处人员应暂停原工作理,不能献血。丙型肝炎丁型戊型流行性乙型脑炎50日同乙型40日10-14日15-160日10-60日4-21日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自发病日起隔离3周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隔离40日,第一周为呼吸道及消化道脊髓灰质炎7-14日3-35日隔离,第二周以后为消化道隔离。速免疫。接触病人者不检疫,被狂犬或狼狂犬病20-90日10日-1年以上病程中隔离治疗咬伤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应注射免疫血清及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1-3日数小时-4日退热后2日大流行时,集体单位进行检疫,察期间可应用灭活疫苗进行快同乙型肝炎同甲型肝炎接触者不检疫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日,观60-90日45-160日托工作。HBsAg携带者可作HBeAg、抗后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转托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麻疹7-4日6-21日潜伏期病名常见最短-最长密切接触的儿童应医学观察21水痘14-16日10-21日隔离至脱痂为止或出诊后7日日,无免疫史者可应急接种水痘疫苗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流行性腮腺炎18日14-25日周)察3周,无免疫史者可应急接种含麻腮疫苗或麻腮风疫苗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均应隔离至病愈,其艾滋病15-16日9-660日分泌物应严密消毒,不能献血、性接触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2个月。和接吻。黄热病流行性斑疹伤寒3-6日10-12日3-13日5-23日发病之日起1周彻底灭虱后,隔离至体温正常后12日观察15日伤寒医学观察23日,副伤寒为15伤寒:10-14日7-23日伤寒、副伤寒甲、乙副伤寒:8-102-15日日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2次粪培养阴性细菌性痢疾1-3日数小时-7日解除隔离方可工作。临床症状消失后停药24小时,隔日大霍乱1-3日数小时-7日便培养2次阴性,解除隔离阴性可以解除隔离观察。布氏杆菌病14日7日-1年以上临床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腺鼠疫隔离至淋巴肿完全痊愈,肺鼠疫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痰连续培养6肺鼠疫:1-3日数小时-3日次阴性才能解除隔离。皮肤炭疽隔离至创口痊愈,痂皮脱落为止。其他类型患者在症状消失后,炭疽1-5小时12小时-12日分泌物或排泄物连续培养2次阴性后取消隔离。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4日7-10日3-4日2-3日1-7日2-21日1-7日解除隔离。一般不少于病后1周数小时-10日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病后7日医学观察7日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咽拭培养阴性。医学观察7日发病后40日或出现痉咳后30日症状消失后咽拭培养3次阴性,可以医学观察7日医学观察21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日检疫9日不检疫日,或连续送粪便培养2次,若密切接触者或疑似患者应留验7期间应送粪便培养1次,阴性者体温正常后15日解除隔离,或症状消日,从事饮食业人员观察期间应失后第5日起间歇送粪培养2次,阴性送粪便培养1次,阴性者方可工后解除隔离作医学观察7日,饮食业人员观察医学观察2周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灭虱,并检疫10日5-15日隔离至症状消失一般不检疫6日5-8日起病后7日不检疫从发病日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儿所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出诊前2日至出诊后5日免疫史者可应急接种麻疹类疫苗密切接触的儿童应检疫21日,无腺鼠疫:2-5日1-8日鼠疫钩端螺旋体病10日2-8日隔离至症状消失彻底灭虱后或体温正常后15日解除不检疫不检疫,彻底灭虱后接受医学观7-8日2-14日隔离。察14日三、从临床症状入手寻找病因线索的步骤
30回归热(虱传)
四、按临床综合征划分的疾病特征
各类综合征及其特征病原体病毒1、无特征性皮疹的发热突然或逐渐发病,伴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偶尔有胃肠道症状;无确切定位,偶尔有多淋巴结肿大;可能再发和1.2温暖气侯或季复发节1.1所有气候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病毒细菌寄生虫无病毒2.1一般性皮疹(斑疹或紫癜)2、有特征性皮疹的发热起病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全身性皮疹(斑疹、丘疹、疱疹、2.2一般性皮疹脓疱疹)或皮疹定位在皮肤和/或(疱疹或脓疱疹)粘膜的某些部位;假如是出血性的,见综合征32.3局部性红斑(任何部位)细菌burgdorferi螺旋体引起)寄生虫3、发热伴出血起病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3.1蚊虫传播病毒寄生虫病毒病毒麦地那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病毒,基孔肯亚出血热恶性疟疾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基萨那森林热,鄂木斯克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阿根廷玻利维亚出血热,拉沙热皮肤炭疽,慢性游走性红斑(由病毒部皮肤感染病毒立克次氏体斑疹热群(南欧斑疹热,落矶山斑疹热);斑疹伤寒(地方立克次氏体性、流行性),恙虫病猴痘,天花,水痘立克次体痘肠道病毒泡状胃炎伴有皮疹,疱疹病毒齿炎,痘病毒局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伤寒、副伤寒参考疾病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热、流行性肌痛布鲁氏病、钩端螺旋体病、非肺炎性军团病战壕热旋毛虫病登革热、裂谷热、白蛉热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疟疾中暑肠道病毒发热疹、传染性红斑,麻疹,幼儿急疹,风疹脑膜炎菌血症,鼠咬伤,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由3-5d后的第二阶段伴有皮肤出血3.2蜱传播(瘀斑、瘀点、穿刺有分泌物),3.3啮齿动物传播内出血(阴道出血、呕血,柏油样便,血尿),偶尔有黄疸,有或无末梢休克综合征3.4病媒不明病毒埃博拉及马尔堡病毒病病毒4.1全身性淋巴结4、发热伴淋巴结肿大起病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化脓性或非化脓性,局部或全身性腺体肿大4.2局部性淋巴结细菌肿大寄生虫5.1瘫痪5、发热伴神经系统表现病毒偶尔发病,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脑膜炎体征,脑炎,麻痹5.2脑膜炎细菌寄生虫病毒肿大立克次体病毒寄生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丝虫病,内脏利什曼病,弓形虫病巴尔通体病r-疱疹病毒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鼠疫,土拉伦斯菌病非洲虫病,美洲虫病肠道病毒性脑脊髓炎,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嗜血杆菌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病病毒5.3脑炎细菌真菌5.4有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脑膜脑炎各类综合征及其特征病原体病毒6.1上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6、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疲劳、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脓痰或血痰6.2下呼吸道(细支气管、肺泡)真菌细菌细菌病毒或细菌病毒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脑炎,其它脑炎,狂犬病李斯特菌病新型隐球菌病参考疾病急性病毒性咽炎,急性病毒性鼻炎,肠道病毒性淋巴结咽炎,肠道病毒性水泡状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链球菌性咽炎支气管炎流感,病毒性肺炎,Q热(立克次体),SARS,人禽流感肺炭疽,细支气管炎,军团菌病,类鼻疽,饲鸟病,肺鼠疫,细菌性肺炎,霉浆菌属引起的肺炎,肺结核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病支原体、衣原体、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肺炎病毒状病毒等)7、发热伴胃肠道症状伴有神经系统的体征和症状(见综合征5)或伴有皮疹(见综寄生虫合征2)(注:食物中毒可能无发热)细菌7.2痢疾寄生虫7.3其它8、发热伴黄疸初期伴有全身性症状(见综合征1),但也可能没有黄疸;若是出血性的,见综合征3皮肤性利曼病,孢子丝菌病,游泳者皮炎,游泳池相关皮9.1皮疹9.2神经系统疾病9.3呼吸系统疾病9、非发热性疾病有以上综合征的一些体征和9.4胃肠道症状,但不发热疾病虫病结肠袋纤毛虫病,毛细血管炎,霍乱(流行性霍乱弧菌O群),华支睾吸虫病,姜片虫病,贾第鞭毛虫病,肠道血吸肺吸虫病格林-巴利综合症,Reye"s综合征,破伤风炎,雅司病病毒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戊型病毒性肝炎,寄生虫阿米巴痢疾异尖线虫病肠炭疽(罕见),志贺氏菌痢疾寄生虫引起的腹泻7.1腹泻细菌氏菌小肠结肠炎,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霍乱弧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小肠弯曲菌肠炎,耶尔森急性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星状病毒、杯腊样芽孢杆菌,肉毒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毒物、副溶血9.5食物中毒性弧菌等9.6黄疸肝吸虫病急性细菌性结合膜炎,腺病毒结合膜炎,衣原体结合膜炎,9.7结合膜炎肠道病毒出血性结合膜炎9.8泌尿道疾病埃及血吸虫病
五、急性不明原因中毒相关体征的甄别
体征酒精味乙醇、甲醇等可能毒物备注在工作衣、皮肤可散发芳香味;如芳香味苯、甲苯、丁二烯等口服这类有机溶剂,呼气中有此异味臭蛋味刺鼻味苦杏仁味蒜味气味异常腐鱼味水果味干草味醋味鞋油味梨味磷化氢醋酸戊酯、亚硝酸异物酯,亚硝酸丁酯、异丙醇,丙酮光气各种酸类苯胺、硝基苯等水合氯醛硫化氢、硫醇等苯酚、强酸、强碱类氰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有机磷农药、工业用乙炔等呼出气及皮肤皆可散发臭蛋味很多化学物可能散发类同气味,因此不能以此作为鉴别品种的单一指标。两种以上化学品混合后气味可能有所改变,或一种化学物气味强将另一种气味掩盖。多汗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非特异的①急性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中毒;体征,因此要观察多汗的部位、程多汗多汗③药物如毛果芸香碱,水杨酸盐、阿斯匹林等中毒;④急性中毒为危重也可有多汗情况判断其临床意义暴露史、其他临床表现,才能正确全身性②急性五氯酚钠中毒;度及持续时间,并结合生活或职业早期出现状不典型,但周身大汗则常是早期突出体征。急性五氯酚钠、大汗淋漓二硝基酚中毒时大汗,全身如水淋多汗局部性多汗中毒,以掌跖部多汗为主病程中出现多汗要注意病情可能恶化明显发绀而缺氧表现相对较轻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特点;高铁血红蛋白症皮肤色泽所致的青紫胺类、苯丙砜、硝基苯、苯胺等中毒时樱桃红色见于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也可见于氰化物中毒病人主要见于亚硝酸中毒,也可出现在伯氨喹啉、次硝酸铋、磺常见于急性有机溶剂、有机汞、有机锡、四乙基铅等化学物常见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尤其是其经皮肤吸收时,中毒症黄疸见于中毒性溶血性贫血,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病见于急性酒精中毒,以及其他可致血管扩张的毒物、药物中潮红色毒双手黄染皮肤损害常见于接触三硝基甲苯、苦味胺或黄色染料工作人员有时有些皮损可作为提示接触某类毒物的线索
六、不明原因疾病样本采集表
疾病分类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的气管、支气管、肺、淋巴结等。双份血清、全血、口咽拭子、呕吐物、粪便或肛拭子,死亡病例的肝、胃、发热伴消化道症状肠、脾、胰、淋巴结等。双份血清、全血、出血标本、口咽拭子、疱疹液、尿液,死亡病例的肺、肾、发热伴皮疹肝、脾、胰、脑、皮肤、淋巴结等。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结等。发热伴肝和或肾功能损伤发热伴心脏损伤脾、胰、肌肉、淋巴结等。发热伴其它症状肝、胃、肠、肾、脾、胰、肌肉、淋巴结等。食物中毒肠内容物等。尸体解剖:重点采集肝、胃、肠、肾、心等。职业中毒血液、尿液、呕吐物,以及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标本毒物毒物血液、尿液、呕吐物、粪便,以及剩余食物、食物原料、餐具,死者的胃、病原核酸病原、毒素、双份血清、全血、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淋巴结穿刺液,死亡病例的心、病原核酸抗体、病原、双份血清、全血、口咽拭子、呕吐物、尿液、粪便或肛拭子,死亡病例的肝、胃、肠、肾、脾、胰、淋巴结等。双份血清、全血、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死亡病例的心、肝、胃、肠、肾、病原核酸抗体、病原、病原核酸抗体、病原、双份血清、全血、口咽拭子、脑脊液、粪便或肛拭子,死亡病例的脑、淋巴病原核酸抗体、病原、病原核酸抗体、病原、抗体、病原、标本种类双份血清、全血、痰液、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粪便、下呼吸道样品,死亡实验检测抗体、病原、病原核酸
七、各类食物中毒特点及处理要点
食物中毒种类化学性农药中毒(有机磷、氨基发病无季节、地域特征;潜病人:清除毒物、对症治疗。加强农药和有毒化学品的管理和使食物中甲酸酯类、鼠药等),金伏期极短,多在数分钟至数鉴别:毒物测定、动物试验。用,严禁与食品混放;新鲜蔬果食用毒属与类金属化合物中毒小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控制:销毁中毒食品。(砷、锌、汞等),环境高;不同化学毒物有不同的污染物中毒(二英、氯靶器官损害,表现特异。丙醇、多氯联苯中毒等),亚硝酸盐中毒等。前需清洗;食物保鲜存储,不食用中毒的畜禽肉和变质食物;接触有毒化学品后需洗净手、脸才可进食;食品工业原料及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常见类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概要处理要点预防要点细菌性沙门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最为常见,每年5~10月份病人:清除毒物、对症治疗、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食物中性弧菌食物中毒、李斯特多发,夏秋季高发;潜伏期特殊治疗。毒严格遵守相关卫生要求,防治污染;菌食物中毒、大肠埃希菌一般在48小时以内;呈爆鉴别:微生物培养、抗体测食品食用前充分加热以杀灭病原体食物中毒、空肠弯曲菌食发性;一般病程较短、病死定、动物试验。和破坏毒素,在低温或通风阴凉处存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率低;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控制:消毒灭菌、销毁中毒放食品以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形毒、志贺菌食物中毒、金型或神经症状型食物中毒。食品。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等。成;食品从业人员应认真执行体检制度,接受食品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真菌毒霉菌毒素中毒(赤霉病变有明确的季节和地区性,雨病人:清除毒物、对症治疗。高发地区应加强黄曲霉毒素等毒素素麦中毒、霉变甘蔗中毒)季多见,与食物的霉变有鉴别:毒素测定、动物试验。的监测;对收获后的粮食及时晒干;关;潜伏期短,多在数小时控制:销毁中毒食品。内发病;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型、神经损害型和肝脏损害型。有毒动河豚鱼中毒、鱼类组胺中有明确的季节和地区性,与病人:清除毒物、对症治疗。加强有毒动物的监管,不食用河豚物食物中毒毒、贝类中毒等。有毒动物的分布有关;多为鉴别:毒素测定、动物试验。鱼、猪的甲状腺及鱼胆等;对易产生家庭散发;潜伏期短,数分控制:销毁中毒食品。钟至数小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为神经损害型、过敏型、皮炎型等。有毒植蕈毒素中毒、含氰果仁中发病与季节、有毒植物分布病人:清除毒物、对症治疗。不食用可疑有毒植物,如毒蘑菇。加物毒、豆类中毒、木薯中毒一致;多为农村常见散发;鉴别:形态学鉴别、毒素测强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食品加工安全组胺的鱼种应冷藏运输和加工。去除霉变的食物;不食用已发霉、变色、变味的食物。食物中等。毒食物中等。毒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天;临床定、动物试验。表现多样,主要有胃肠炎控制:销毁中毒食品。型、神经精神型、肝脏损害型等。培训,正确加工处理易发生中毒的植物,如发芽土豆、菜豆和新鲜黄花菜等。
八、灾区饮用水水源选择、保护及消毒方法
(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
1、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对原有水源卫生状况进行评估,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地受到破坏或污染严重时,应立即选择新的水源地,建立新的取水点。对于被淹没了的水井或供水构筑物应停止供水,待水退后经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继续供水。
2、水源的选择原则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经济技术合理。选择顺序是应选择深井水、浅井水、泉水,其次才考虑河水、湖水、塘水等。
3、如条件许可最好的办法是就地打机井或手压井,水源周围要保持清洁,附近没有厕所、畜圈、垃圾及废水排出口,应避免在低洼地或过去是污染源的地方取水。
4、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禁止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5、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6、只有河、塘、湖水可作水源时,要选择位适当的上游河段或水塘,取水点要向河中心伸延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宜在取水点设水码头,也可在岸边挖砂滤井取水。水塘选定后,只能专供饮用水,不得做它用。
(二)饮用水水源的防护
1、灾前做好充分准备,防止有毒有害物的污染
(1)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应在自然灾害形成前,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一时无法转移的应加强保护,防止扩散或外溢。
(2)对于露天堆放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渣或废水池,也应及时清运到安全地带,或加高加固围堤。
(3)对于放射性物质,应妥善使用和管理放射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含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液流失到水体。
(4)应突击迁移水源防护带沿岸的粪坑,清除垃圾堆和无害化处理厕所内的粪便。
2、饮用水源要防止人为污染。
(1)集中式供水的的饮用水水源应按照《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划定水源保护区,禁止在此区域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深井的井室、河水取水点及防护带内有专人值班防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泉水要注意露头的卫生防护,清除水露头杂草、污物,在露头处建水池,进行消毒,加盖加锁。
(3)河水要分段使用,上段作为饮水水源,应设有明显标志及禁止事项的告示牌,即不得停靠船只,不能有游泳、捕鱼和打捞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4)大口井要建井台、井栏、井盖,备有专用的公用水桶。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
(5)机井或手压井周围要保持清洁,防止污水沿井壁下渗,污染浅层地下水,周围30米内不得有厕所、畜圈、垃圾及废水排出口,应避免在低洼地或过去是污染源的地方取水。
(三)水质的处理与消毒
自然灾害期间将水煮沸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要尽可能的饮用煮沸的水。任何时候都要保证不喝生水,必须经煮沸或消毒后方可饮用。
1、缸(桶)水消毒处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若混浊,可经自然澄清后再进行消毒。常用的经典消毒剂为漂精片。使用方法为每担水(50公斤)加漂精片1片。先将漂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糊状,再加水溶解后倒入水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测余氯不低于0.3mg/L即可使用。若余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毒剂量。缸(桶)要经常清洗。同时应注意:漂精片易吸水潮解,应保存于密封塑料袋或玻璃瓶中。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泡腾消毒片进行饮水消毒,按100公斤水量直接投加1片泡腾消毒片(含有效氯500mg),搅拌后自行溶解。消毒后的水体氯味很重。
2、手压井的消毒
在自然灾害期间,供应饮用水的应急措施之一是打手压井。特点一是打井成本低廉;二是成井快,方便易行;三是出水量可基本满足要求;四是水质比大口井好,一般只经过消毒处理,水质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同缸(桶)水消毒处理。
3、大口井的消毒
(1)直接投加法投消毒剂前先测量井水量及计算投药剂量,水井一般为圆筒状即
井水量(吨)=井水深(米)×0.8×[水面直径(米)]2
井水量(吨)×加氯量(mg/L)
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漂白粉的投加量(克)=
加氯量应是井水需氯量与余氯之和,最好能通过检测找出数据,但实际工作中不易做到,可根据井水水质按一般清洁井水的加氯量为2mg/L~4mg/L,水质较混浊时增加到4mg/L~6mg/L,以保证井水余氯在加氯30分钟后在0.5mg/L左右,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水质细菌学检验。
投加的方法是根据所需投药量,放入容器中,加水调成浓溶液,澄清后将上清液倒入水桶中,加水稀释后倒入水井,用水桶将井水震荡数次,使之与水混匀,待30分钟后即可使用。井水的投药消毒至少每天2次,即在早晨和傍晚集中取水前进行。
(2)持续消毒法将一定量(约500克)的漂白粉或漂精片(有效氯50%~60%、0.4克/片),装入开有若干个小孔的消毒浮筒中,加水搅拌后放入井中,利用取水时的震荡作用使药液流出,达到持续消毒的目的。该法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和药量,水中余氯较稳定,一次投药可维持数天,但每隔3~5天捞出消毒浮筒检查是否阻塞,随时添加消毒剂,消毒浮筒上的小孔数应根据余氯量在0.5mg/L左右而定,若水井较大,可同时放数个持续消毒瓶。
(3)过量氯消毒法适用于水井被洪水淹没;新井开始使用前、旧井修理或掏井后;井水大肠菌群值显著变化;在肠道传染病疫点并疑与水有关和水井落入脏物等情况下。
方法是:先将井水掏干(若井水中查出致病菌,应先消毒后再掏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漂白粉溶液(漂粉精减半)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
15mg/L投加漂白粉(或漂粉精)即每吨水加40克干漂白粉计,等待10~12小时后把井水打完,待再来水即可消毒取用,必要时经细菌学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蓄水池(箱)的清洗消毒可参照此法。4、被淹没的自来水厂的水质处理及消毒
被淹期间不能制水,在水退后先清出构筑物内的淤泥后清洗并排空污水,用3%~5%的漂白粉溶液对管道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向管道中按10~15mg/L的量投加消毒剂,保证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1mg/L,浸泡24小时以后排出。清水冲洗后可使用。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配水系统,可以采用逐段消毒、冲洗的方式。
(四)使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应急时备用,日常不建议用)
自然灾害发生后,可使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对原水进行处理和消毒。对于使用的一体化净水设备要求每小时可产水2~5吨,对水源水质要求不高,可直接以沟塘水、河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可有效去除胶体、悬浮物颗粒、溶解盐类、有机物以及微生物,效果可靠。
(五)运送安全卫生水
用于送水的设备,无论是水车、消防车、洒水车、水箱(可用卡车、拖拉机载运)或聚乙烯塑料水桶,在运水前,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待运水的余氯含量至少要达到0.5mg/L,运水人员要专职且身体健康,分水时要有专用的清洁用具,待运水储存不得超过2天,中间加一次漂粉精片,加量按20片/吨水或等效的其它消毒剂,并进行水质检测,防止运送的水受到二次污染,以确保运送水的卫生质量。供水量可参考如下:临时救援而设的门诊和医院每人每天40~60升,后勤供应处每人每天20~30升,集中居住的庵棚、帐蓬等每人每天15~30升,最低不应低于3~5升。
(六)自然灾害恢复期的供水设施消毒
1、被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消毒,检查细菌学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
2、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
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
3、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mg/l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在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七)饮水水质检验
在有条件处应按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一201*)进行检验。
九、传染病防控现场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呼吸道传染病污染的室内场所一般采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采用1000mg/L~201*mg/L双链季铵盐消毒液、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2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以表面湿润为度。肠道传染病污染的场所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201*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有芽胞污染时选用含有效氯10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120min。
2、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医院有污水消毒设施的,可直接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染地面和容器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201*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浸泡,作用60min。没有污水消毒设施的医疗机构,可倒入化粪池,按化粪池的容积,每天投加有效氯100g/m3~500g/m3(漂白粉400g/m3~201*g/m3)。病家排泄物和呕吐物可加入1/5漂白粉或等量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g,混匀作用60min~120min,倒入抽水马桶。
3、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mg/L)、或含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浸泡后清水冲净,注意腐蚀性。
4、厕所:厕所的四壁和地面的消毒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201*mg/L的含
40氯消毒液喷洒,湿润为度。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5加漂白粉,搅匀作用2h。
5、室内空气:家庭、学校和幼儿园教室可采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采用1000mg/L~201*mg/L双链季铵盐消毒液、3%过氧化氢、500mg/L的含氯消毒液、2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密闭作用60min以上后通风换气。医院诊疗场所尽量选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建议在送风口安装动态空气消毒装进行消毒;单个病房可考虑熏蒸或超低容量喷雾进行消毒。烈性传染病时考虑使用15%过氧乙酸7ml/m3或福尔马林溶液50ml/m3加熏蒸2h,注意对场所内物品和设施的腐蚀性。
6、污水消毒
(1)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污水池进行消毒,按有效氯50mg/L~100mg/L投加(漂白粉200g/m3~400g/m3),混匀作用2h,余氯为4mg/L以上即可排放。
(2)疫区内污染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静止的污水水体先测定污水容积,按有效氯50mg/L~100mg/L投加消毒剂(漂白粉200g/m3~400g/m);搅匀作用2h,余氯在4mg/L以上即可排放。流动污水水体应分段截流;在截流后,测每段的污水容量,再按前法进行消毒。
7、垃圾:能焚烧的统一送医疗废物处点焚烧。不能焚烧的可采用含有效氯10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密封包装后送垃圾场填埋。
8、衣物:呼吸道传染病污染的衣物一般阳光下暴晒就可以。肠道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贵重衣物可打包后送环氧乙烷消毒站消毒。医院污染衣物按加氯漂洗程序清洗可达到消毒。
9、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2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10、食物:病家污染食物一般可采用煮沸消毒后倒弃。污染的瓜果、蔬菜原则上不再食用,可用含有效氯201*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后做动物饲料。芽孢污染的食物需在含有效氯50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
11、物品、家俱、玩具:家庭、学校和幼儿园的室内选择电动超低容量喷雾
41器,使用1000mg/L~201*mg/L双链季铵盐消毒液、3%过氧化氢、500mg/L的含氯消毒液、2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密闭作用60min以上,然后用清水对室内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可使家具表面、物品表面和物体表面达到消毒。玩具可使用可用1000mg/L~201*mg/L双链季铵盐消毒液浸泡或75%乙醇擦拭消毒。
12、纸张、书报:一般焚烧处理;有保存价值的可打包后送环氧乙烷消毒站消毒。
13、病人尸体:对鼠疫、霍乱和炭疽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肛门、阴道要用浸过0.5%过氧乙酸的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土葬时,应远离水源50m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m以下深埋,棺内尸体两侧及底部铺垫厚达3cm~5cm漂白粉,棺外底部铺垫厚3cm~5cm漂白粉。
14、动物尸体: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等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cm~50cm,大动物为2m)喷撒漂白粉。
15、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可用1000mg/L~201*mg/L双链季铵盐消毒液、3%过氧化氢、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30min后清水擦净。密闭空间,选择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使用1000mg/L~201*mg/L双链季铵盐消毒液、3%过氧化氢、500mg/L的含氯消毒液、2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密闭作用60min以上,然后用清水对内部物体表面进行擦拭。
16、手和皮肤:污染的手应采用流动水、皂液洗手;脱掉手套后应用流动水洗手或乙醇类快速手消毒剂消毒;脱防护服的每个步骤间应使用乙醇类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洗手方法和乙醇类快速手消毒剂的涂擦方法按六步洗手法进行,快速手消毒剂揉搓至干即可达到消毒效果,一般需半分钟以上。皮肤消毒一般使用碘伏原液擦拭,也可用75%乙醇棉球擦拭,作用3min~5min。对醇、碘过敏者,可考虑使用0.1%过氧乙酸溶液擦拭,不主张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手、皮肤消毒。
十、自然灾害后灾区病媒生物监测与评价
(一)病媒生物监测1、蚊虫密度监测
(1)诱蚊灯法:将诱蚊灯悬挂于帐篷、临时住所等室外,悬挂高度离地面约1.5米,挂灯位要远离二氧化碳源(厨房、火堆等)环境,避开强光源,周边5米内没有大的遮挡物,两个诱蚊灯之间相隔至少200米。于日落时开灯,次日日出时,收集蚊虫,计算密度指数。
蚊虫密度指数=诱蚊灯捕获蚊虫总数/灯数(单位:只/灯〃夜)(2)人工小时法:每个灾民安点选4个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日落1小时或晚上亮灯以后,用电动捕蚊器,室内分别捕蚊15分钟,收集蚊虫,计算密度指数。可以用电蚊拍代替电动吸蚊器。
蚊虫密度指数=捕蚊数目总和(单位:只/人工〃小时)2、蝇类密度监测
(1)粘蝇条(纸)法:每个监测点(灾民安点)选10个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以12平方米左右为一个房间计算),分别悬挂3个粘蝇条,总计30个粘蝇条,24小时后查看粘蝇条上的蝇类数量,记录粘住蝇类总数。
蝇类密度指数=粘住蝇类的总数/粘蝇条总数(单位:只/条〃天)(2)目测法:每个监测点(灾民安点)选①厕所和垃圾堆(桶)、②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内、③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外(以12平方米左右为一个房间计算)三类环境各5处,目测苍蝇数目。每处选一点站立,观察半径两米之内的蝇类数目,3分钟之内计数两遍,以数目较高者数字为准,除以12即为密度指数。观测时间为10:00~16:00。要注意,当蝇类数量超过50只,计数时间不以三分钟为限。三类环境的蝇类密度指数分别取平均数,作为相应环境类型的密度指数,以总均数作为监测点蝇类密度指数。
蝇类密度=观察到的苍蝇数/12(单位:只/平方米)3、鼠类密度监测
(1)毒饵盗食法:在灾民安点室内外放至少30堆灭鼠毒饵,毒饵放范围为灾民安点及其周围环境。每堆毒饵之间相距至少5米,24小时后观察毒饵是否被鼠类取食,记录被取食的毒饵堆数。
注意:毒饵要放在毒饵盒内,作醒目标志,做好宣传,勿让儿童触及。鼠密度=(被鼠类取食的毒饵堆数÷毒饵总堆数)×100%(单位:盗食率%)
(2)鼠迹法:检查灾民聚居区帐篷内、周边环境、垃圾站点、厕所等累计201*延长米的鼠迹(包括鼠洞、鼠粪、鼠咬痕迹及鼠道),记录鼠迹数目。
(3)鼠夹法:在现场每晚放鼠夹100只以上,翌晨收齐所投鼠夹,计数捕获鼠数,折算成每100只夹的鼠数即为鼠密度。
(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及效果评价1、实施杀虫、灭鼠工作的参考指标
采用简易、实用的方法,对蚊、蝇、鼠等开展定期、连续监测,当群众反应蚊、蝇、鼠较多,或当灾民安点的蚊类监测灯诱法蚊密度超过15只/灯〃夜或人工小时法蚊密度5只/人工〃小时,蝇类监测的粘蝇条法蝇密度超过10只/条〃天或目测法蝇密度超过1只/平方米时,鼠类监测的鼠盗食率超过10%或鼠迹法鼠密度超过5处/201*米、鼠夹法鼠密度超过1%,建议对整个安点进行相应的杀虫、灭鼠处理。
2、杀虫、灭鼠效果的评价
在杀虫、灭鼠工作中,要开展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杀灭前后的密度进行监测,并进行防制效果评价。
灭效=[(处理前密度处理后密度)÷处理前密度]×100%
十一、化学物中毒常用特效解毒剂
解毒剂类型解毒药物名称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急性氰化物中毒解毒剂。本品在血中能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氰氢酸及氰化物中毒解毒剂。静注硫代硫酸钠溶液。硫代硫酸氰化物钠中毒解毒药4-二甲基苯酚毒的预防性药物,还可用于硫化氢中毒。(4-DMAP)对氨基苯于接触氰化物前半小时,口服1片,并同时口服4-DMAP1丙酮可用于预防氰化物中毒。片。(PAPP)金属与类金属中毒依地酸解毒药二巯基丙本药药理作用和二巯基丙醇相似。但其解毒作磺酸钠,解砷灵用于锑、汞、铅、砷等中毒的治疗。对铅中毒二巯基丁金属与类金属中毒解毒药二巯基丙醇促排灵效,对钇、铈、钚、铀、锶、钍、钪、镅等放(DTPA)射核素也有效。巯乙胺治疗和预防放射病综合征。能对抗金属铊、四治疗铅中毒静注:0.1-0.2g/次,1-2次/日。静滴:用药原则与依地酸钙同。的疗效和依地酸钙钠相仿;对砷、汞中毒疗效二酸钠同二巯丙磺酸钠。对砷、汞及金的中毒有解救功能,但治疗慢性汞中毒效果较差。主要用于治疗铅中毒,对铁、锌、铬、钴等有次,每日总量不超过3g。肌注:2.5-5mg/kg。常用制剂为10%油剂,宜作深部肌肉注射。剂量每次2.5~3mg/kg,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慢静注,5日/疗程。急性锑、汞、铅中毒静注:每日1-2g/肝豆状核变性静注:每日1-2g/次,配成5%-10%溶液缓用较强,毒性较小。临床用5%二巯基丙磺酸钠溶液作肌肉注射。二钠钙它能与多种二价、三价金属螯合,形成稳定的一疗程,间隔3~4日可重复应用。对于严重铅中毒脑病,可性金属络合物,经肾脏随尿排出。与二巯丙醇联合使用。静注:每天1g。肌注:0.25~0.5g/次,2次/日,3~4日为小时后重复半量。严重氰化物中毒深昏迷病人,或作为氰化物中2ml肌注后再给50%硫代硫酸钠20ml静注。可酌情于1而解毒。液洗胃,洗后留本品适量于胃内。轻症者口服4-DMAP及PAPP各1片。重症者给10%4-DMAP离子结合,使其变为无毒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注12.5-25g(25%-50%溶液50ml)。口服中毒者,用5%溶氰化物解毒剂。在酶的参与下与体内游离的氰静注:须先用作用迅速的亚硝酸钠或亚甲蓝,然后缓慢静将安瓿包于手帕内,压碎,由鼻腔吸入。氰化物中毒:0.2ml/次,每3-5分钟一次。极量0.5ml/次,2-4次/日。静注:3%溶液10-15ml/次,缓慢静注,2-3ml/分钟,随后适应症用法用量乙基铅等毒作用,用于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效果较好。0.2-0.4g/日。治疗汞中毒。对有机汞中毒排汞有一定的疗效,口服,150mg/次,3次/日。针剂为100~200mg,静脉或肌巯丙甘但排汞效果不及二巯基丙磺酸钠。肉注射,一日1~2次,连续3日为一疗程。空腹服药。肝豆状核变性病口服:每日20-25mg/kg,3青霉胺青霉胺是铜、汞、锌、铅的有效络合剂。次/日。慢性铅、汞中毒口服:0.25g/次,4次/日,5-7日/疗程。
解毒剂解毒药物适应症类型名称普鲁隔6天后可进行第2、3疗程。铊中毒250mg/kg溶于15%金属与类金属硫酸钠;用于钡盐中毒。中毒解毒药用于铅、铁、锌、钴、铬中毒及治疗钚、铀、锶、静滴:0.5-1g/日,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2-3次喷替酸钇等放射性元素对机体的损伤。钙钠日/疗程。口服:1g/次,2-3次/日。用于1059、1605、3911、甲拌磷、敌敌畏急性中毒,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按中毒程度不同,肌注有机磷双复磷农药中0.5~0.75g,半小时后可注射0.5g。毒解毒剂用于多种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对马拉硫磷、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按中毒程度不同,肌注氯解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氟磷、丙胺氟磷和八甲0.25~0.75g,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1次,重度中毒静脉磷定磷的中毒效果较差。有机磷农药中碘解毒解毒磷定剂静滴或静注。苯胺、硝基苯类中毒解毒药乙酰胺鼠药及其他解毒剂纳络酮维生素K1敌鼠钠中毒。临床用于解救吗啡类镇痛药过量或中毒。超过5mg,1-2次/日。肌注或静注:0.4-0.8mg/次。美蓝胺、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苯佐卡因等)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效。为氟乙酰胺(有机氟农药)、氟乙酸钠(杀鼠剂)、肌肉注射2.5~5.0g/次,2~4次/d。重症者可给5~10g/甘氟(鼠甘伏)中毒的特效解毒剂。需早期用药。次。一般应用5~7天。用于长期或大量服用豆香素类、水杨酸类或杀鼠剂肌注:10mg/次,1-2次/日。静注:10mg/次,每分钟不对亚硝酸盐、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静注:亚硝酸盐中毒,一次按体重1~2mg/kg,氰化物苯醌、苯肼等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乙酰苯中毒,一次按体重5~10mg/kg,最大剂量为20mg/kg。亚农)、甲氟磷、丙胺氟磷、磷君等则无解毒疗效。若效果不佳,可再注射0.8~1.2g,以后,每小时0.4g,虫、敌敌畏等解毒疗效稍差;对八甲磷、二嗪农(地重度中毒:1.2~1.6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30分钟后,伊皮恩等解毒疗效较好;对乐果、马拉硫磷、敌百0.8~1.2g稀释后缓慢静注,1~2小时后,重复0.4~0.8g。效。对内吸磷、对硫磷、甲拌磷、硫特普、乙硫磷、缓慢静注,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1次。中度中毒:注射,0.75~1.0g,半小时后可重复。中毒早期用药疗效较好,对慢性有机磷酯类中毒无轻度中毒:0.4g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后其疗效较好;对慢性有机磷中毒疗效欠佳。0.125~0.5g,2~3小时可重复注射,重度中毒静脉注射,/周,间歇应用效果较佳。肌注:0.5g/次,2次/日,3芒硝20-30g。钡盐中毒,可用5%的硫酸钠洗胃,然后再服硫酸钠士蓝的甘露醇200ml中分4次口服,同时导泻。用于促排放射性铯及金属铊及其化合物中毒放射性铯体内污染,每次1g(3粒),6天为一疗程,间用法用量十二、疫苗免疫程序
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接种月(年)龄剂次0、1、6月龄出生时2、3、4月龄,4周岁3、4、5月龄,18-24月龄6周岁8月龄18-24月龄8月龄,2周岁6-18月龄3周岁,6周岁18月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肌内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接种剂量/剂次酵母苗5μg/0.5ml0.1ml1粒0.5ml0.5ml0.5ml0.5ml0.5ml30μg/0.5ml100μg/0.5ml1ml1ml备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第1、2剂次间隔3个月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3上臂三角肌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44上臂外侧三角肌1上臂三角肌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2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3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炭疽疫苗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上划痕0.05ml(2滴)钩体疫苗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成人第1剂0.5ml,第2剂1.0ml7-13岁剂量减半,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皮下注射必要时7岁以下儿剂次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0.5ml0.5ml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剂次间隔≥6个月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8月龄(2剂次),4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2周岁,6周岁18月龄,24-30月龄2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注:1.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2.乙肝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10μg/ml。
十三、突发事件防护用品装备及使用目录
(一)突发气体中毒事件
A级: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安全帽。
用途:防护高蒸气压。可经皮肤或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汽暴露,接触未知化学物。
B级: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安全帽。C级: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
D级: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它普通工作服、靴子及手套。
(二)呼吸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及使用说明1、一级防护标准
医用工作帽、医用工作服/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乳胶手套。2、二级防护标准
杜邦连体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3M1860)、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
3、三级防护标准
杜邦连体防护服、正压呼吸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4、使用说明:
(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上防护眼罩/面罩穿上防护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摘下防护眼罩/面罩,放入消毒液解防护服摘掉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物袋中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或污物袋中脱下防护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洗手、消毒→在确定的安全空间摘口罩,一只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注意每个步骤间的手消毒。
(三)肠道传染病防护用品标准及使用说明1、防护装备
医用工作帽、医用工作服/隔离衣、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乳胶手套。2、使用说明
(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戴工作帽子穿工作服/隔离服戴口罩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一次性隔离服袖口外面。
(2)脱防护用品顺序
解开一次性隔离服摘掉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污物袋中脱掉一次性隔离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污物袋中摘口罩,一只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污物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脱下防护鞋,放入污物袋中洗手、消毒。注意每个步骤间的手消毒。
(四)现场应急队伍生活保障用品一线储备清单1、帐篷:工作帐篷、生活帐篷、厕所帐篷;2、饮用水及净化设备;3、食品;
4、日常生活用品:水壶、一次性筷子和饭盒、洗漱用品、N条短裤和文化衫、防潮垫等;
5、个人卫生用品:酒精棉球、湿纸巾、手消毒剂、护手霜、风油精、创口贴及防治药品;
6、工具设备:剪刀、斧子、铁丝、尼龙绳、折叠梯等;
7、消杀用品: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漂精片、乙醇类快速手消毒液和碘伏制剂、双长链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第四篇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流
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处置流程图初排除,上报结果步由传染病防治科(疾病监测科)、地寄科、卫生科等科室开展事件初步调查等。核实散发疫情或未达级别的孤立事件信息应急科配合以上相关科室做好疫情或事件监测,密切关注事件动态,随时上报结果。CDC突出事件领导小组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随时报卫生局、随州疾控等中心领导疑上报市卫流调组流调、分析、排查,确定疫点(区),信息反馈到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急办似生局、随撰写流调初始、进展和结案报告等突州市疾控发疾公病达到一消杀组开展消杀灭工作,指导医院院感控制,信息反馈到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共预撰写消杀灭工作报告,院感控制报告等急办等卫防般级别应生控及以上急小检验组开展样品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撰信息反馈到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事制的疫情急办等件中或事件分写实验室检测报告等或心队信息组疫情监测报告,根据相关报告撰写综合信息反馈到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相处置初始、进展和结案报告等并挂网急办等关信息健教组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落实相关事信息反馈到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件宣传报道急办等必要时,请求上级技应配合市局和中心组织、协调事件处置,开展疫情或事件处术、物资、急置会商会议,提出交通检疫、封锁、启动预案等控制情措信息反馈到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市人员支持办施或建议;协助组织专定组科学分析发展趋势卫生局等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卫生局疾控科岗位职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卫生局疾控科岗位职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卫生局疾控科岗位职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7612.html
- 上一篇:电焊工技师论文
- 下一篇:物业公司财务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