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实践活动总结
总结
这次党校社会实践,我们将地点设在了联丰玫瑰苑。这次我们计
算机一支部共有38党校成员参加这次活动。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懂得了很多,也增加了自己的阅历。
我们是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没有跟社会搭起一座牢固的桥梁,所以我觉得这次社会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时候,我们总把自己的眼光放得很高,看不起别的一些职业或者人,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觉得要做好每件事都得从小事从细节做起,就连擦窗户也一样,事先也要准备好很多东西,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懂得了我们是党的下一代接班人,我们得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无私的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
扩展阅读:党校实践活动心得
党校实践活动心得
电气102夏方舟
今天是201*年10月30号,迎着美丽的朝阳,我们党校学习小组准备去参观广州市区的革命遗迹。因为我们这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围绕辛亥革命展开的,所以我们的选址定在了海珠区的孙中山大元帅府以及越秀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
早上九点钟我们准时在广州大学菊苑饭堂门口集合。随后我们坐车来到孙中山大元帅府。我们的心情异常的激动。大门显得非常庄重。几个大字“大元帅府”。
大元帅府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正门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券拱的殖民地式建筑。农业机械公司1964年进驻大元帅府旧址后,在保护范围内修建了三幢居民宿舍楼,其中正门处的六层居民宿舍楼,直接骑压了大元帅府的原门楼,但残存的门柱和基石仍清晰可见。西边两幢八层宿舍楼则为大元帅府厨房、卫兵房等所在地。广州市人民政府201*年决定投入1500万搬迁六层居民宿舍楼,并复建大元帅府门楼。
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大元帅府因孙中山1917-1925年间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而得名。
参观玩大元帅府,我们六个人对孙中山的敬佩之情又再上一个台阶,我们觉得孙中山先生能够创立国民党并且领导辛亥革命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伟大,怀着对孙中山的敬意,我们又再次前去下一个景点,黄花岗七十二陵墓。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尸骨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通称最初安葬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最初只是黄土一的墓地,甚为荒凉。1918年,滇军师长方声涛(方声洞之兄)募款修墓。1921年,纪功坊、墓亭相继落成。后查七十二烈士之外,尚有十四名烈士死于此役,共86人,姓名全部刻于《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石碑的背面。
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并且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无论如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七十二烈士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每年都有很多活动纪念他们的英勇事迹。
我们来到陵墓前面,我们对这死去的七十二条生命感到非常的敬佩和惋惜。他们虽然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这一刻,我们终于明白了黄花岗公园前面四个字的寓意,“浩气长存”。我们这一天的党校活动终于结束了,我们感觉自己收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这样的热情让我们觉得,我们有必要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工作,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党校实践活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党校实践活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党校实践活动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9657.html
- 上一篇:中级党校培训思想汇报
- 下一篇:学生业余党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