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大学生学业倦怠总结

时间:2019-05-29 23:11:4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大学生学业倦怠总结

大学生学业倦怠辅导

格特小组活动总结

一.小组基本情况

1.小组名称:格特小组2.小组成员:ABCD

3.小组目标:团体辅导的焦点是通过团体动力学,帮助学生认清学业倦怠的原因,学习新

的行为模式,增加对学业的控制感,增强成就感。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认知,发展情感和行为策略。

4.记录时间:201*年5月2日5.社会工作者:梁亮二.小组组成原因1.小组起源:大学是事业起步的关键期,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学习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行为不当、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有负面态度。

2.问题特征:

1)情绪上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容易放弃努力,情绪上感到疲乏、沮丧和挫折,并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厌倦和排斥心理。这种倦怠状态的持续可能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心理,甚至导致退学,同时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2)行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逃避和退缩等不良行为处于学业倦怠的大学生,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出现逃课,不听课或上课睡觉等行为。逃避学习活动,对学校课业漠不关心。对周围的人和事也漠不关心,或者有敌对心理,认为是别人导致自己的失败。由于这类人对学习及相关的活动没兴趣,更有可能形成打架、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习惯。

3)自我成就感降低学业倦怠会导致自我成就感降低。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评价的降低,有的甚至会否定自己所作的一切。即使一个对自己有很强信心的人,如果不能很好应对学习上的压力,也会慢慢耗尽自己的自信心,也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或失败,逐渐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产生负向的影响。

3.组成经过:本次活动由09社会工作的实习学员梁亮、赵海波、王永康、杨雪妮、夏明明明发起,小组发起人轮流作为指导员,指导小组活动,其他人作为助理。本次活动人员均有同学介绍。

三.小组过程摘述第一次活动:由于是第一次活动加上相关成员的迟到情况,活动在开始的时候气氛较为冷清。在第二项活动开始后,组员都能投入到交流中,互动情况较好。成员之间表现的更为亲近,消除一定的陌生感。但是在介绍小组目标以及活动过程时小组成员表现不是很积极,也没有对介绍的内容提出疑问,组员士气较低。一些组员还沉浸在交流中,以至于有时因为组员说话而中断活动内容的介绍。小组契约公布后,小组成员也是都没有异议,这说明组员对活动的热情不是很高,组内还处于指导员的领导状态下,没有组内领导的产生。

第二次活动:通过第二次活动,小组成员逐渐了解了学业倦怠辅导小组的工作过程。能够认识到辅导的目标和意义,对指导员提供的方法也能很好的领悟。这次活动的目标为宣泄和说明,通过活动组员说明了自身的现状,平时的情绪情况,内心的不快情绪也有一定的发泄,此外还学习了宣泄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次活动:本次活动的内容是关于人生历程的回顾,通过回顾来获得自我认同,以及相关的生活感受。此外还练习了沟通的技能。通过回顾一方面对自己人生经历及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能对自身有个好的认识。沟通技能的练习,可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对方是不是个可信的人或是相信别人的心态。四.小组评估

本次活动由于组员个人问题而导致活动未能最终完成,因为组员的来源都是通过介绍所以不够稳定。活动虽然没有完成,但是每次活动都达到看预订的目标,组员也渐渐的融入了活动中。其中有利因素有:1.通过游戏减少了组员之间的陌生感,利于组内交流。2.交流能力锻炼的内容,增加了组员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促进了小组的发展。不利因素有:1.指导员对小组的控制较为困难。2.无法控制组员之间的交流。3.作为实习指导员对组员的影响利较低。4.活动内容较为枯燥,更倾向于解决问题的方法。5.组员对于活动更趁于形式化,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思考和认识。6.成员对所陈述的内容可能不真实,有所隐瞒。

建议:1.组员的选择应遵循自愿原则,组员应是主动要求参加的,有改变的想法。2.充实活动内容。3.选择更好的有利于小组发展的游戏

扩展阅读: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研究报告

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研究报告

以常州大学为例

罗胜珲09451134周睿09451140

【摘要】大学生学业倦怠是指大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从而感到厌烦,产生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显示学业倦怠现象在大学中已较为严重,大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继而产生消极态度和行为,更有学生因此而退学。通过问卷调查常州大学的学业倦怠状况,了解当前常州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因素和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缓解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业倦怠程度。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学业倦怠

一、问题与背景

历史的进程步入21世纪,这是一个高唱“知识经济”和“学历社会”的时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这一社会竞争的核心要求更是日趋提高。可是,近年来,在各个高校一个不和谐的现象却悄然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出现对学习缺乏热情,对学习冷漠、悲观,逃课、暴力现象频发甚至逃离教室、逃离学校等学业倦怠的症状。在本应该最为重视知识和文明的高校校园居然出现如此倦怠的群体,究竟是何原因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深究一番的。

近年来,随着高校各种的问题频现,学业倦怠这一学生学习的消极心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以及心理界的关注,对于学业倦怠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但是从总体看来,目前对于学业倦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证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是衡量学业倦怠的重要指标。但具体是什么关系还不清楚,学业倦怠的三种具体表现对学业倦怠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本研究希望探讨和回答的主要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大学生性别、学科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这一假设主要基于西方与中国现有的研究。中国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倦怠总得分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均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应对风格上并没有表现出男女差异;在情绪低落因子、成就感低落因子和倦怠总得分上主要是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倦怠,其中教师职业倦怠被着重研究。利思伍德认为教师性别、教师年龄、教师教育过程、教师经验、对于教学的情感等都将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不仅如此,通过研究,他还发现较年轻的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

假设一:总的来看,大学生学业倦怠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学业倦怠表现也存在差异。

大学生各个年级间与学业倦怠以及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的关系情绪低落指处于学业倦怠状态下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学习冷漠、悲观,在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疲劳、嗜睡,容忍度低、性急易怒、沮丧无助,神经质或被其它更为极端的心理病态所困扰。低成就感指学生在学业上的低成就感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觉得学习大学课程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常有空虚无聊感;另一种是,学生感到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更大进步,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时,很容易产生较强的自卑感。非人性化是指用非人性化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拒绝接纳教师,不尊重教师,将教师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蔑视性的称谓称呼教师,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失败进行合理化。而在现在日益宽松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对学业的不关注。而各个年级间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假设二:大学生各年级间学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程度依次为:大一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程度最低;

大二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程度一般;大三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程度最高。

三、研究设计

1、学业倦怠的概念操作化与指标体系

学业倦怠的概念: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针对常州大学大学生学业倦怠状况的调查,为了解常州大学学生学业倦怠现状,本课题将从常州大学校区内选取调查样本,以大一~大三不同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与小范围的个案访谈相结合收集资料。本次调查在个人背景变量:性别、学科、年级以及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在于更深层次的了解学业倦怠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学业倦怠与影响因素解释量表

一级变量社会状况二级变量情绪低落解释1、一想到学习就有一种疲惫感2、学习真是一件累人的事非人性化1、拒绝接纳教师,不尊重教师2、同学间关系不好低成就感1、觉得大学的课程对人生没有意义2、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更大进步,自己的努力没有效果。个人状况性别专业年级男女文科理科大一、大二、大三2、数据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选择常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参照群体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00名大学生施测,共回收问卷692份,回收率为99.01%。删除作答不完整或明显无效的问卷53份,最后保留有效问卷646份,有效率为93.30%。本次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下列表1:

表1常州大学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合计总计

男10315993355646

性别

女9674119289

理科1201*792329

学科

文科103121153317

注:大四年级学生未在此次调查范围

四、结果分析

1、从性别角度分析大学生的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关系对于大学生性别对学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性别的显著性水平比较,为0.05>0.022,0.05>0.015,0.05>0.007,代表三个动机种类间存在差异。

动机种类

性别

均女

值3.

身心低落

121

98

1752.

非人性化

103

112

2152.

低成就感

122

88

850

650

07

8700.

150.0

0210.

220.0

著性水

准差

平(sig)1.

0.0显

表2

由表2可知,对于从大学生的不同性别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性别与身心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来看,无论男女在身心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都存在显著差异,即,大学生的性别是影响学业倦怠的因素。

2、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大学生的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的关系由表3可知,文科学生的身心状况要差于理科学生(3.359>3.008),呈显著差异。在非人性化方面,文科学生的身心状况要差于理科学生(2.397>2.062),两类学科的差别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p2.787),呈显著差异(p文科总数

323646

2.7872.898

0.5270.575

2**

(注:原假设为:文科=理科,**p本文以常州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为调查目标,随机抽取700个样本,以自填式问卷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调查学业倦怠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调查者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分别从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等三方面因素来做描述性分析,分析掌握这三个因素对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的影响,以此来了解学业倦怠的具体原因,因而采取恰当合理的措施,提出合理建议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就大学生的年级差异和情绪低落、非人性化、低成就感三方面而言,不是关键因素,而性别和学科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性别方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和“学习无用论”思潮的侵袭,另外男大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造成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不端行为,厌学情绪比女生高,在处理学业问题往往会力不从心,这些因素是造成男大学生身心低落、非人性化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目标远大,对自己也有更高的期望,外压力源大,虽然成就感较低,但也是促其求学的一种动力。因此,社会和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突破学习上的种种障碍,降低学业倦怠程度。

在调查中,将大学专业粗略划分为文科、理科,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理科大学生倦怠程度显著,明显高于文科。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理科专业的学生平时实验多,作业繁重,专业知识衔接紧凑,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而文科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因而理科学生更容易表现出学业疏离,感到倦怠。因此,在理科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所调查的三个年级中,各个年级间学业倦怠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在倦怠平均分方面,大二学生略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学业倦怠程度略为严重。这可能由于大二学生对大学的新鲜感逐渐减退,另外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许多大学生不堪重负,开始逃避学习,出现旷课、不交作业等不端行为,随着学习生活与原来期望距离不断拉大,厌学情绪逐渐加强,因此学业倦怠较为严重。大三学生对大学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未来的规划也有了清楚地了解,去设定新的人生目标,因而他们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大一学生的课程负担相对较轻,对大学也充满了憧憬,也希望在新的环境里展现才华,处处充满激情,因而倦怠程度较轻。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莲蓉.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1*,(2)[2]赵红,李飞,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实证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87-90

[3]曹海宾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49-52

[4]陈妮娅,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201*,(1):190-191[5]郭彩琴,肖海雁.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3-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学生学业倦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学生学业倦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生学业倦怠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087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