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29 23:31:34 网站:公文素材库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健身气功的管理,保障健身气功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健身气功相关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健身气功,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管理。

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当地健身气功的组织和管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地方各级健身气功协会按照其章程,协助体育行政部门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举办健身气功活动或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获得体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体育行政部门收到举办健身气功活动或设立健身气功站点的申请后,应当于二十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二十个工作日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六条任何健身气功站点或健身气功功法名称均不得使用宗教用语,或以个人名字命名,或冠以“中国”、“中华”、“亚洲”、“世界”、“宇宙”以及类似字样。

第二章健身气功功法

第七条经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统一定名为“健身气功功法名称”,并颁发证书。

第八条申请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属于健身气功范畴;(二)功理健康科学;

(三)按照科研课题的办法进行编创;(四)经实践和科研检测,健身效果明显。

第九条申请审定批准健身气功功法,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首先向当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经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请。

第十条申请审定批准健身气功功法,应当报送下列材料:(一)申请书;

(二)申报者的身份证明;

(三)所编创功法的科研课题报告;(四)功理、功法的文字和声像材料;(五)反映健身效果的科研数据;(六)有关学科专家评定推荐书;(七)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健身气功活动

第十一条举办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活动,实行属地管理。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省(区、市)内举办的健身气功活动,经具有相应管辖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批准;跨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经所跨地区共同的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人数在二百人以上的健身气功活动,除报体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外,还应当按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公安机关许可。

第十二条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由具有合法身份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

(二)所涉及的功法,必须是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三)有与所开展活动相适应的场所;

(四)有必要的资金和符合标准的设施、器材;(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员;

(六)有活动所在场所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证明;(七)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卫生条件;(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应当提前三十个工作日报送下列材料:(一)申请书;

(二)活动方案(内容包括:举办者姓名、住址或名称、地址;功法名称;活动时间、地点、人数;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员情况等);(三)举办者合法的身份证明;

(四)活动场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证明;

(五)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第十四条承办健身气功活动,广告、赞助等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自觉接受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第十六条开展涉外健身气功活动,按外事活动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章健身气功站点

第十七条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经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报当地具有相应管辖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审批。第十八条申请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二)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管理;

(三)不妨碍社会治安、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四)习练的功法为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五)负责人具有合法身份;(六)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七)活动场所、活动时间相对固定。

第十九条申请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报送下列材料:(一)申请书;

(二)习练的健身气功功法名称;(三)负责人的合法身份证明;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证明;(五)活动场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证明。

第二十条批准设立健身气功站点的体育行政部门向获得批准的站点颁发证书,并组织年检。

第五章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二十一条从事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辅导和管理的人员,均可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统称“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第二十二条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技术等级标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称号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称号由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称号由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称号由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

第二十三条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技术等级称号,均应向当地体育行政部门提出,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当地尚未开展此项业务,可以通过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向上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培训和评审,由具有审批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四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对在健身气功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体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相应管理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由体育行政部门配合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或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举办健身气功活动,或擅自设立健身气功站点的,由体育行政部门配合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予以取缔,并由公安机关根据《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健身气功站点年检不合格的,由颁发证书的体育行政部门责令其整改,直至取消其资格,收回证书。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及其他规定的前提下,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201*年12月20日起施行。国家体育总局201*年9月11日发布的第4号令《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201*年1月13日下发的《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扩展阅读: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

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

(201*年9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第4号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健身气功的管理,保障健身气功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健身气功及与键身气功相关的活动,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键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必须倡导科学文明,以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管理机关

第五条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含人民政府授权的管理机构,下同)是当地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健身气功活动进行组织和业务管理。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健身气功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实施健身气功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对面向社会开展的健身气功活动的条件、内容进行业务审查和日常管理;

(三)组织健身气功辅导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四)组织健身气功的科学研究;

(五)对健身气功社会团体进行业务管理;(六)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进行注册管理。

第三章活动管理

第七条健身气功活动实行属地管理,坚持“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的原则。

第八条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必须获得体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必须具有合法身份。

第九条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所开展活动相适应的场所;

(二)有必要的资金和符合标准的设施、器材;

(三)有参加过体育行政部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辅导人员或专业管理人员;

(四)有活动所在场所的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证明;(五)有相应的安全、卫生条件;(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须报经当地具有相应管辖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举办参加人数在200人以上的健身气功活动,除报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外,还须获得同级公安机关许可。

第十一条申请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和健身气功活动须提前15个工作日报送以下材料:

(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或活动的申请书;(二)培训或活动的方案;(三)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主管部门应在接到符合要求的上述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做出是否批准的答复。予以批准的,还应同时将批准文件抄送同级公安机关并报上一级体育行政部;不予批准的,应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禁止在健身气功活动中进行带有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

禁止举办“带动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禁止销售未经国家指定的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禁止出售“信息物”。第十三条开展涉外(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健身气功活动,按外事活动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章活动站、点

第十四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是群众习练健身气功的场所。

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活动场所安全、适用,并经所在地管理者同意使用;(二)活动时间相对固定;(三)负责人具有合法身份;

(四)辅导人员参加过体育行政部门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五)活动内容健康、科学,符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第十五条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必须经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当地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注册。第十六条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进行业务管理。

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应会同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从本行政区域建设发展需要和满足群众体育需求出发,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规模、布局、场地使用状况及其对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规划、审核和必要的建设。第十七条内容健康、科学文明的健身气功功法,经体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可以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习练。其名称不得使用宗教用语,不得以个人名字命名,不得冠以“中国”“亚洲”“世界”“宇宙”以及类似的字样。

第十八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选择,不得妨碍社会治安、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

不得在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使领馆、军事设施及其他要害部门周边地区以及航空港、车站、港口等重要场所和中小学校设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

不得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悬挂、张贴、散发与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相抵触的宣传品。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得为未经批准的健身气功活动提供场地。

第五章辅导人员

第十九条从事健身气功技能传授的人员称健身气功辅导员。经体育行政部门或体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的健身气功辅导员,方可取得传授或指导健身气功的资格。第二十条健身气功辅导员的技术等级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

国家级健身气功辅导员称号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一级健身气功辅导员称号由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二级健身气功辅导员称号由地区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三级健身气功辅导员称号由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

第二十一条凡符合本办法要求,热心健身气功事业,具备相应的健身气功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自愿履行健身气功辅导员职责者,均可由所在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并根据等级审批权限向体育行政部门申请获得健身气功辅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第二十二条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相应等级健身气功辅导员的培训、考核、审批、奖惩和年度检查工作,并可受上级体育行政部门委托对本辖区内较高等级的健身气功辅导员进行日常管理。

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健身气功辅导员,必须在批准授予部门规定的地域内开展活动。

第六章社会团体

第二十三条健身气功社会团体是行业综合性社会团体。健身气功社会团体应贯彻执行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健身气功方针、政策,并在体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承办键身气功有关活动,协助进行管理,在体育行政部门与自身气功爱好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二十四条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具备条件的地区级单位可以建立综合性健身气功社会团体;县级及其以下单位不得建立健身气功社会团体。不得按功法门类成立健身气功社会团体,健身气功社会团体内不得设立功法类和地域性分支机构。

第二十五条国家和省级、地区级体育行政部门是健身气功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成立健身气功社会团体,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后,依法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第二十六条各健身气功社会团体均为独立的法人组织,互不隶属。各级健身气功社会团体暂不吸收境外组织和人员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二十七条健身气功社会团体副秘书长以上人选的推荐、重要活动和日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涉外活动等须报经业务主管单位批准。

第七章罚则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十二条规定,利用健身气功从事非法活动的,由体育行政部门配合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擅自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的,由体育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并由公安机关根据《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十条擅自设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或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八条规定,由体育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取缔或撤销原批准文件,并由公安机关根据《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擅自进行健身气功辅导的人员。或拒不服从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健身气功辅导员,由体育行政部门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其资格。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盗用健身气功名义非法组织社会团体的,由体育行政部门配合民政部门予以取缔和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超范围开展活动的健身气功社会团体,由体育行政部门配合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第三十四条健身气功管理部门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健身气功活动场所管理者因失职等原因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中提及的数字,均含本数在内。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国家体委于1998年2月22日颁布下发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和《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审办法(试行)》(体武字[1998])00l号、002号文件)同时废止。

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管理办法

体健气字[201*年]1号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管理工作,保障健身气功健康发展,根据《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并且开展活动,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是由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共同管理的群众习练健身气功的场所。规模较大的称活动站,规模较小的称活动点。

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各自独立存在,相互问没有组织关系。第四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建立原则是:(一)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二)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管理;(三)不妨碍社会治安、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章条件和要求

第五条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活动场所适用、安全,场所所在地管理者同意使用;(二)活动时间相对固定;(三)负责人具有合法身份;

(四)辅导人员参加过体育行政部门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五)活动内容健康、科学,符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第六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负责人的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当地常驻户口;遵纪守法;热心为群众服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

健身气功活动站、点一般设负责人1名;规模较大的可设正、副负责人各1名。

第七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负责人由该站、点练功群众推选,经半数以上群众同意有效。其候选人须先经县级(或直辖市、省级市的区)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站点所在地区由县、团级以上大型企、事业单位负责行政管理的,其候选人则由该单位审核。

第八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应当以其所在地域命名,不得包括功法和个人的名称,不得使用宗教用语,不得冠以“中国”“亚洲”“世界”“宇宙”以及类似的字样。

第三章申报与注册

第九条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由站、点负责人向当地县级(或直辖市、省级市的区)体育行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团级以上大型企、事业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登记表》。

申请书的内容须包括:活动站、点的名称,建立活动站、点所具备的条件,活动站、点所在场所情况,习练人员情况,习练的健身气功功法情况以及推选的负责人情况。

第十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场所所在地的管理单位、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团级以上大型企、事业单位分别对活动站、点建立的条件进行审核。所在场地管理单位审核的重点主要是场地条件;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团级以上大型企、事业单位审核的重点主要是负责人情况。

第十一条县级(或直辖市、省级市的区)体育行政部门全面认真审查后进行注册登记,并颁发《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证》。审查的重点是习练内容和辅导人员条件。

第十二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和管理工作应与有关公安机关协调联系,并报经当地610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第四章管理

第十三条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县级(或直辖市、省级市的区)体育行政部门应会同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团级以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本行政区域建设发展需要和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出发,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规模、布局,场地使用状况及其对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规划、审核和必要的建设。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可报经当地党组织批准,成立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

第十四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内习练的健身气功功法内容,须经当地体育行政部门核准。

由有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的气功组织的功法不得在站、点内习练。不宣传愚昧迷信,不神化个人,不违法敛财,并巳取消原功法组织的其它功法,可以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内习练。

第十五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必须按照经申请批准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开展活动,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六条禁止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悬挂、张贴带有愚昧迷信色彩和神化功法创编人的条幅、图像、徽记及其他标识。

禁止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举行“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的“传功讲法”活动。

禁止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销售未经国家指定的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禁止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出售“信息物”。

第十七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费用须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实施年度检查制度,不合格者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资格。体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将练功站、点注册情况汇总填表,逐级上报。

第五章罚则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擅自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由体育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取缔,并由公安机关根据《群众性文化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超范围开展活动或更改活动内容的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由体育行政部门配合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处罚。情况严重的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在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内进行愚昧迷信宣传或违法违纪活动的,由体育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取缔,并由公安机关根据《群众性文化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254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