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29 23:37:3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克服制约因素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淮安市农业局张进成

(201*年4月23日)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近期在参加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本人就“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课题,深入县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讨论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县乡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种植大户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以实施高效种植业“十项工程”为抓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态。一是高效设施农业规模总量扩大。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2.2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累计达185.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5%;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6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8%,累计达55.68万亩,位居全省前列;二是高效设施农业亮点纷呈。清浦区设施红椒产业、淮阴区日光能温室菇-菜轮作产业、涟水县猪-沼-菜产业、楚州露地甘蓝产业、金湖藕鱼生态套养产业及深度加工业、盱眙中药材产业效益明显,成为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典范;三是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提升。初步培育成蔬菜、花生、特粮特经、中药材等地方特色明显、布局规模种植的优势产业。全市10个乡镇、161个村已发展成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乡村。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分别着手建设蔬菜、浅水藕、中药材、三水(水生蔬菜、水禽、水产)年产值10亿元高效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主导产业优势;四是高效设施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充分显现。淮阴区丁集镇日光能温室每亩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清浦区大棚辣椒平均每亩纯收入5000元左右。201*年全市高效设施农业中,亩纯收入在201*-4999元的有100.4万亩,5000-10000元的有30.32万亩,10000元以上的有2.12万亩。全市高效农业总纯收入44.83亿元,亩均3375元,比种植稻麦亩增纯收入2675元,全市农民从高效农业中人均增收935元。

二、因势利导,克服困难,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我市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资金瓶颈制约。发展高效农业效益高、产出高,但在栽培设施和基地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上需要的投入也大,新建一亩钢架大棚、日光能温室分别需要投入8000元、2.5万元。尽管各级财政都增加了对高效农业的投入,但只能解决新增项目实施区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如去年全市7个县(区)争取省级高效农业项目和扩大内需设施园艺项目13个2020万元,淮阴、楚州、涟水三个县(区)打包资金中用于高效农业项目9个1150万元,市级用于设施园艺“以奖代补”资金310万元,全市去年累计用于发展新增设施园艺补助资金为3480万元。按照省定钢架大棚每亩补助2500元、日光能温室补助4500元、高架食用菌菌棚每每座补助5000元的标准,全市只够补助1.2万亩,而去年全市新增设施园艺面积达到12万亩。发展其他高效农业没有财政资金补助。加之我市多数农民自有资金有限,农户想贷款,但信贷门槛较高,贷款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且农民承包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等,小额贷款难,往往造成在农户最需要投入的时候缺少资金。高效设施农业基地需要有水、电、路、净化池等基本设施配套,面广量大,所需资金总量大,缺少相应配套资金。

二是土地瓶颈制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首先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由于受部分农民自身意识、家庭状况等原因的制约,特别是缺少劳力户和病灾户仍想从事最简单的种收劳动,一些外出打工户担心土地流出后承包经营权改变,不愿把土地流转出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如淮阴区徐溜镇去年下半年招商引进一位姓潘的老板计划在该镇建设500亩日光能温室,土地流转过程中,只有3个农户不同意,最终造成该项目未能实施。这种情况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三是市场瓶颈制约。目前全市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发展高效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希望培育大龙头、建设大市场,提升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风险,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技术因素制约。农业部门中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从事粮油生产技术指导,对新发展的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技术掌握不够。尽管各级农业部门加强高效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并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但由于近年全市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快、面积大、技术新,农技人员在高效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的技术指导上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五是传统种植因素制约。高效农业不同于常规的传统种植,需要基础性投入较大,尤其是起步投入较大,生产过程都是细活,技术要求高,客观上存在着市场风险。因此,在一些地区和一些农民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传统农业思想,担心投本大,难以及时收回,担心技术难以掌握,生产效益低,怕吃苦,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承担所谓的“风险”,仍在稻麦种植中徘徊,因而造成不平衡性加大。

针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展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推动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规模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重要基础。今年全市计划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万亩,总面积达到200万亩,进一步扩大以蔬菜产业为重点,食用菌、特粮特经、中药材、立体种养的面积和规模。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大中棚蔬菜和日光能温室蔬菜,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确保增幅在全省领先,总面积达到62万亩。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经营能手集中,整体推进、连片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努力建设一批千亩以上的高效设施园艺规模基地,打造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专业村和特色乡镇,形成淮阴区、清浦区大部、楚州区渠北,涟水县古黄河沿线、西北部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群,提高种植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是做大做强竞争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内培外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改造一批、嫁接一批,重点支持自身实力强、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现有龙头企业,引进蔬菜保鲜、加工、包装等先进技术,拓展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促进其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经营上规模。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寻找、瞄准国内外有扩张意向的重点龙头企业,针对性开展主攻,吸引它们来淮投资。通过内培外引,计划每个县(区)今年新增1户市级以上种植业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大力培植扶持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动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全市植保机防服务组织达75个,专业化防治服务机械在4300台以上。新组建土肥合作组织20个,总数达到50个;三要促进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业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定位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在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的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逐步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运用市场调节、行政推动等多种手段,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仓储、保鲜设施,发展农产品大型运输设施,促进农产品流通。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措并举增加资金投入。紧紧抓住中央、省财政不断加大高效设施农业的的投入的机遇,积极组织编制申报质量好、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责任制,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加强与财政、畜牧水产、水利、开发、扶贫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农田水利、农业开发、土地治理、扶贫、世行、亚行项目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发展高效设施业,解决基地的通路、通电、排灌等基础设施问题,共同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入高效设施农业种子种苗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提升设施农业发展层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合理使用。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企业担保和联户信用担保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增加设施农业投入。发展农业担保业务,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设施农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三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今年将针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薄弱环节,全市计划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外蔬菜新品种60个、新技术10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增收作用明显的新成果。积极推广、运用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先进装备与技术的配套集成应用,普及连作障碍克服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工厂化基质育秧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全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在设施农业中的贡献率。按照集群、集聚、集约的原则,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领、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的建设思路,重点抓好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各县(区)也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实行“专家+基地”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应用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努力打造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种子种苗基地、产业带动载体,辐射带动周边设施农业加快发展。

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订和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今年全市计划新制定完善高效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5个,总数达到20个。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的产品首先必须是“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今年计划新增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10个、总数达到185个。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鼓励和引导申报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力争各县(区)培育1-2个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挖掘品牌内涵,不断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扩展阅读: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克服制约因素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淮安市农业局张进成(201*年4月23日)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近期在参加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本人就“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课题,深入县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讨论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县乡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种植大户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以实施高效种植业“十项工程”为抓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态。一是高效设施农业规模总量扩大。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2.2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累计达185.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5%;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6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8%,累计达55.68万亩,位居全省前列;二是高效设施农业亮点纷呈。清浦区设施红椒产业、淮阴区日光能温室菇-菜轮作产业、涟水县猪-沼-菜产业、楚州露地甘蓝产业、金湖藕鱼生态套养产业及深度加工业、盱眙中药材产业效益明显,成为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典范;三是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提升。初步培育成蔬菜、花生、特粮特经、中药材等地方特色明显、布局规模种植的优势产业。全市10个乡镇、161个村已发展成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乡村。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分别着手建设蔬菜、浅水藕、中药材、三水(水生蔬菜、水禽、水产)年产值10亿元高效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主导产业优势;四是高效设施农业带动

农民增收作用充分显现。淮阴区丁集镇日光能温室每亩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清浦区大棚辣椒平均每亩纯收入5000元左右。201*年全市高效设施农业中,亩纯收入在201*-4999元的有100.4万亩,5000-10000元的有30.32万亩,10000元以上的有2.12万亩。全市高效农业总纯收入44.83亿元,亩均3375元,比种植稻麦亩增纯收入2675元,全市农民从高效农业中人均增收935元。

二、因势利导,克服困难,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我市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资金瓶颈制约。发展高效农业效益高、产出高,但在栽培设施和基地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上需要的投入也大,新建一亩钢架大棚、日光能温室分别需要投入8000元、2.5万元。尽管各级财政都增加了对高效农业的投入,但只能解决新增项目实施区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如去年全市7个县(区)争取省级高效农业项目和扩大内需设施园艺项目13个2020万元,淮阴、楚州、涟水三个县(区)打包资金中用于高效农业项目9个1150万元,市级用于设施园艺“以奖代补”资金310万元,全市去年累计用于发展新增设施园艺补助资金为3480万元。按照省定钢架大棚每亩补助2500元、日光能温室补助4500元、高架食用菌菌棚每每座补助5000元的标准,全市只够补助1.2万亩,而去年全市新增设施园艺面积达到12万亩。发展其他高效农业没有财政资金补助。加之我市多数农民自有资金有限,农户想贷款,但信贷门槛较高,贷款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且农民承包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等,小额贷款难,往往造成在农户最需要投入的时候缺少资金。高效设施农业基地需要有水、电、路、净化池等基本设施配套,面广量大,所需资金总量大,缺少相应配套资金。

二是土地瓶颈制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首先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由于受部分农民自身意识、家庭状况等原因的制

约,特别是缺少劳力户和病灾户仍想从事最简单的种收劳动,一些外出打工户担心土地流出后承包经营权改变,不愿把土地流转出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如淮阴区徐溜镇去年下半年招商引进一位姓潘的老板计划在该镇建设500亩日光能温室,土地流转过程中,只有3个农户不同意,最终造成该项目未能实施。这种情况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三是市场瓶颈制约。目前全市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发展高效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希望培育大龙头、建设大市场,提升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风险,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技术因素制约。农业部门中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从事粮油生产技术指导,对新发展的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技术掌握不够。尽管各级农业部门加强高效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并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但由于近年全市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快、面积大、技术新,农技人员在高效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的技术指导上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五是传统种植因素制约。高效农业不同于常规的传统种植,需要基础性投入较大,尤其是起步投入较大,生产过程都是细活,技术要求高,客观上存在着市场风险。因此,在一些地区和一些农民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传统农业思想,担心投本大,难以及时收回,担心技术难以掌握,生产效益低,怕吃苦,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承担所谓的“风险”,仍在稻麦种植中徘徊,因而造成不平衡性加大。

针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展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

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推动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规模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重要基础。今年全市计划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万亩,总面积达到200万亩,进一步扩大以蔬菜产业为重点,食用菌、特粮特经、中药材、立体种养的面积和规模。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大中棚蔬菜和日光能温室蔬菜,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确保增幅在全省领先,总面积达到62万亩。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经营能手集中,整体推进、连片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努力建设一批千亩以上的高效设施园艺规模基地,打造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专业村和特色乡镇,形成淮阴区、清浦区大部、楚州区渠北,涟水县古黄河沿线、西北部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群,提高种植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是做大做强竞争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内培外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改造一批、嫁接一批,重点支持自身实力强、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现有龙头企业,引进蔬菜保鲜、加工、包装等先进技术,拓展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促进其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经营上规模。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寻找、瞄准国内外有扩张意向的重点龙头企业,针对性开展主攻,吸引它们来淮投资。通过内培外引,计划每个县(区)今年新增1户市级以上种植业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大力培植扶持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动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全市植保机防服务组织达75个,专业化防治服务机械在4300台以上。新组建土肥合作组织

20个,总数达到50个;三要促进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业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定位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在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的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逐步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运用市场调节、行政推动等多种手段,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仓储、保鲜设施,发展农产品大型运输设施,促进农产品流通。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措并举增加资金投入。紧紧抓住中央、省财政不断加大高效设施农业的的投入的机遇,积极组织编制申报质量好、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责任制,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加强与财政、畜牧水产、水利、开发、扶贫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农田水利、农业开发、土地治理、扶贫、世行、亚行项目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发展高效设施业,解决基地的通路、通电、排灌等基础设施问题,共同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入高效设施农业种子种苗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提升设施农业发展层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合理使用。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企业担保和联户信用担保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增加设施农业投入。发展农业担保业务,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设施农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三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今年将针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薄弱环节,全市计划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外蔬菜新品种60个、新技术10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增收作用明显的新成果。积极推广、运用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先进装备与技术的配套集成应

用,普及连作障碍克服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工厂化基质育秧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全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在设施农业中的贡献率。按照集群、集聚、集约的原则,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领、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的建设思路,重点抓好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各县(区)也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实行“专家+基地”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应用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努力打造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种子种苗基地、产业带动载体,辐射带动周边设施农业加快发展。

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订和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今年全市计划新制定完善高效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5个,总数达到20个。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的产品首先必须是“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今年计划新增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10个、总数达到185个。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鼓励和引导申报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力争各县(区)培育1-2个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挖掘品牌内涵,不断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303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