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29 23:42:49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耕地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国耕地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十五”期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速达8.8%,人均GDP达1000美元。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以及政府的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引起了食物安全隐患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所受的压力日益剧增,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末端治理”和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人地系统和谐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如何持续保证有限耕地资源的数量、地力以及环境保护与管理,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无疑更倍受关注。

作为21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从书本、网络中获取知识,更应该投身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实事求是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利用暑假这段空闲时间,到湖北通山县的一个农村村进行实地调查,收益颇丰。总结此次调研活动,我结合文献综述将成果、经验教训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耕地现状分析

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约占世界耕地总数的10%,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巨大的人口数目使得人均占有耕地数十分少,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10,且耕地抛荒滥占耕地仍很严重,耕地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从1996年12月31日的19.51亿亩,到2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1*年的18.26亿亩,耕地一年年地减少,已经迫近18亿亩红线,也迫近我们的心理防线。土地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违纪违法的纪录居高难下,201*年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违规违法案件3.1万件,涉及土地330万亩,全年违法案件查处9.24万件。而与此同时,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粮价不断上涨。鉴于我国耕地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已成为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人与耕地关系却日益恶化,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耕地数量锐减,二是耕地质量日趋衰退。这两个原因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施受到双重威胁,严重影响了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耕地质量下降造成的隐性流失,由于其隐蔽性往往不易被觉察造成很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在追根溯源分析其原因后探寻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在农村中,我们通过向村民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当地的耕地保护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问卷和访谈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耕地总量逐年减少。根据与村干部的访谈记录,当地十年内耕地面积虽

有几年小幅提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耕地抛荒。由于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皆外出务工,剩下的老弱妇孺难以从事较重的体力活,是以大多数耕地皆抛荒。2、房屋建设占用。

受农村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外出务工赚来的钱皆用于盖房,而土地面积较少,人们则占用耕地盖房。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当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3、农药污染。村民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使耕地硬化、盐碱化,不再适于耕作。4、自然灾害。每年出现的大旱天气使离水源地远的耕地逐渐沙化,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使山脚下的耕地被碎屑物掩埋,因此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由于村民受教育水平低,耕地保护意识弱,对农药

化肥的使用不加限制,使耕地质量日趋恶化,耕地硬化、盐碱化面积越来越多。对植被的肆意破坏,使耕地沙化,因此耕地面积总量日渐减少。

(三)政府支持力度小。虽然当地政府出台过一些耕地保护政策,但执行不力,

相当于一纸空文。另外,政府对耕地保护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也严重不足,水渠、水坝等基本的水利设施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耕地收成。

二、应对策略

耕地关系着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耕地是保障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资源,也是攸关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当地耕地形势如此严峻,对耕地加强保护刻不容缓。我们根据调研结果,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力图对当地的耕地保护工作有所促进。具体方案如下:

(一)针对耕地抛荒问题,主要是由劳动力缺乏引起,鉴于此,我们建议尽快

施行土地流转经营制度,将分散的耕地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个组织集体手中,实行规模化生产。这样不仅能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能提升耕地产量,还能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给各家带来收益,是极好的解决方法。

(二)对于房屋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特别规划出一块区域

供大家建设房屋;也可以将陈旧的危房拆除,在危房基础上建房子。这样不仅能解决房屋建设的地址问题,规范房屋建设也有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耕地减少,主要应该修缮水渠等水利设施,合理调

节水源,使各地都有水源灌溉,杜绝因为缺水而引起的耕地沙化、盐碱化;另外,政府加强植被保护措施,制度严格的树木砍伐制度,杜绝山体滑坡现象的产生。

(四)对于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我们认为其根本就是提

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他们的耕地保护意识。只有让他们了解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的后果,再告诉他们如何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村的耕地质量必将有所回升。具体的措施包括政府开办农业知识学习小组,让大家积极学习相关的科技知识;图书馆中要多储存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便于大家随时查阅;也可以情专家下乡巡讲,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五)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贯彻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另外还

要加大对耕地保护的物质投入,用于修缮渠道、水坝等相关设施。农业机械的价格也要宏观调控,必要时可以发放农业补贴。

我们提出的策略只是针对当地的耕地保护问题,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希望某些方面能对我国的耕地保护有所借鉴。

三、经验教训

我们兴致勃勃地赶去调研地,受到当地村干部的热情接待,本以为可以顺利地进行调研,但与村干部交流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首先,他们都不会说普通话,当地方言只有一个当地的同学才会讲。连语言都不通,如何能进行详细深入的调研呢?这是我们最初选址的失误。因为我们不能与他们交流,就只好发放问卷收集资料。与村干部交谈的任务就落在那个当地同学身上了。其次,经过交流,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未预料到的问题。由于前年发大水,该村的资料全毁了,关于该村近十年来耕地的详细数据也找不到,只能凭村干部的记忆来分析。再次,我们去村民家中发放问卷时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村中全是老弱妇孺,而且十有八九不识字,我们只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念给他们听,再记录下他们的答案;另外,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一些专业术语(如耕地盐碱化、硬化等)他们都不懂,我们只好耐心地解释,效率极为低下。最后,分析调查结果,又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调查地极为偏僻,几乎在深山老林,而不是在什么城乡结合部,当地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根本不存在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而占用耕地等较实际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这个地方不具有典型性,与我们的调研目的不一致,不是合适的调研地方。这是我们当初选址的失误。

虽然调研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实地调研的经验也要吸取。要调研,最关键的是选址,这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首先、要考察调研地的情况是否与我们调研的最初目的一致,去那里调研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设计问卷时要考虑调研地人的文化水平。若他们水平不是很高,在问卷中最好不要用专业术语,尽量是语言通俗易懂,这样人们在做问卷时才不会有疑惑,效率才能提高。第三、要考虑调研地的语言情况,我们去调研是否能听得懂他们的语言,是否能与他们交流。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对调研产生阻碍。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中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整个村里都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气息,让人心中渐感沉重。其次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现今的中国,城市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乡村却仍是一副建国初期的落后景象。村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破旧,村民文化素质低,甚至还有文盲这都是让人心痛的问题,看过之后就难以忘记。

经过一次实地调研,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深切感受到了一些从未触碰过的东西。是的,现今的中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明天会更好,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普及,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在制定中,新农村建设已经展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扩展阅读:耕地保护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耕地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国耕地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十五”期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速达8.8%,人均GDP达1000美元。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以及政府的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引起了食物安全隐患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所受的压力日益剧增,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末端治理”和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人地系统和谐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如何持续保证有限耕地资源的数量、地力以及环境保护与管理,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无疑更倍受关注。

作为21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从书本、网络中获取知识,更应该投身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实事求是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利用暑假这段空闲时间,到湖北通山县的一个农村村进行实地调查,收益颇丰。总结此次调研活动,我结合文献综述将成果、经验教训归结为以下几点。一、耕地现状分析

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约占世界耕地总数的10%,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巨大的人口数目使得人均占有耕地数十分少,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10,且耕地抛荒滥占耕地仍很严重,耕地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从1996年12月31日的19.51亿亩,到2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1*年的18.26亿亩,耕地一年年地减少,已经迫近18亿亩红线,也迫近我们的心理防线。土地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违纪违法的纪录居高难下,201*年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违规违法案件3.1万件,涉及土地330万亩,全年违法案件查处9.24万件。而与此同时,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粮价不断上涨。

鉴于我国耕地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已成为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人与耕地关系却日益恶化,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耕地数量锐减,二是耕地质量日趋衰退。这两个原因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施受到双重威胁,严重影响了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耕地质量下降造成的隐性流失,由于其隐蔽性往往不易被觉察造成很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在追根溯源分析其原因后探寻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在农村中,我们通过向村民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当地的耕地保护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问卷和访谈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耕地总量逐年减少。根据与村干部的访谈记录,当地十年

内耕地面积虽有几年小幅提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耕地抛荒。由于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皆外出务工,剩下的老弱妇孺难以从事较重的体力活,是以大多数耕地皆抛荒。2、房屋建设占用。受农村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外出务工赚来的钱皆用于盖房,而土地面积较少,人们则占用耕地盖房。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当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3、农药污染。村民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使耕地硬化、盐碱化,不再适于耕作。4、自然灾害。每年出现的大旱天气使离水源地远的耕地逐渐沙化,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使山脚下的耕地被碎屑物掩埋,因此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由于村民受教育水平低,耕地保护意

识弱,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加限制,使耕地质量日趋恶化,耕地硬化、盐碱化面积越来越多。对植被的肆意破坏,使耕地沙化,因此耕地面积总量日渐减少。

(三)政府支持力度小。虽然当地政府出台过一些耕地保护政策,

但执行不力,相当于一纸空文。另外,政府对耕地保护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也严重不足,水渠、水坝等基本的水利设施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耕地收成。

二、应对策略

耕地关系着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耕地是保障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资源,也是攸关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当地耕地形势如此严峻,对耕地加强保护刻不容缓。我们根据调研结果,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力图对当地的耕地保护工作有所促进。具体方案如下:(一)针对耕地抛荒问题,主要是由劳动力缺乏引起,鉴于此,

我们建议尽快施行土地流转经营制度,将分散的耕地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个组织集体手中,实行规模化生产。这样不仅能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能提升耕地产量,还能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给各家带来收益,是极好的解决方法。(二)对于房屋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特别规

划出一块区域供大家建设房屋;也可以将陈旧的危房拆除,在危房基础上建房子。这样不仅能解决房屋建设的地址问题,规范房屋建设也有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耕地减少,主要应该修缮水渠等水利

设施,合理调节水源,使各地都有水源灌溉,杜绝因为缺水而引起的耕地沙化、盐碱化;另外,政府加强植被保护措施,制度严格的树木砍伐制度,杜绝山体滑坡现象的产生。(四)对于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我们认为

其根本就是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他们的耕地保护意识。只有让他们了解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的后果,再告诉他们如何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村的耕地质量必将有所回升。具体的措施包括政府开办农业知识学习小组,让大家积极学习相关的科技知识;图书馆中要多储存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便于大家随时查阅;也可以情专家下乡巡讲,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五)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贯彻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另外还要加大对耕地保护的物质投入,用于修缮渠道、水坝等相关设施。农业机械的价格也要宏观调控,必要时可以发放农业补贴。

我们提出的策略只是针对当地的耕地保护问题,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希望某些方面能对我国的耕地保护有所借鉴。

三、经验教训

我们兴致勃勃地赶去调研地,受到当地村干部的热情接待,本以为可以顺利地进行调研,但与村干部交流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首先,他们都不会说普通话,当地方言只有一个当地的同学才会讲。连语言都不通,如何能进行详细深入的调研呢?这是我们最初选址的失误。因为我们不能与他们交流,就只好发放问卷收集资料。与村干部交谈的任务就落在那个当地同学身上了。其次,经过交流,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未预料到的问题。由于前年发大水,该村的资料全毁了,关于该村近十年来耕地的详细数据也找不到,只能凭村干部的记忆来分析。再次,我们去村民家中发放问卷时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村中全是老弱妇孺,而且十有八九不识字,我们只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念给他们听,再记录下他们的答案;另外,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一些专业术语(如耕地盐碱化、硬化等)他们都不懂,我们只好耐心地解释,效率极为低下。最后,分析调查结果,又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调查地极为偏僻,几乎在深山老林,而不是在什么城乡结合部,当地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根本不存在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而占用耕地等较实际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这个地方不具有典型性,与我们的调研目的不一致,不是合适的调研地方。这是我们当初选址的失误。

虽然调研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实地调研的经验也要吸取。要调研,最关键的是选址,这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首先、要考察调研地的情况是否与我们调研的最初目的一致,去那里调研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设计问卷时要考虑调研地人的文化水平。若他们水平不是很高,在问卷中最好不要用专业术语,尽量是语言通俗易懂,这样人们在做问卷时才不会有疑惑,效率才能提高。第三、要考虑调研地的语言情况,我们去调研是否能听得懂他们的语言,是否能与他们交流。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对调研产生阻碍。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中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整个村里都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气息,让人心中渐感沉重。其次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现今的中国,城市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乡村却仍是一副建国初期的落后景象。村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破旧,村民文化素质低,甚至还有文盲这都是让人心痛的问题,看过之后就难以忘记。

经过一次实地调研,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深切感受到了一些从未触碰过的东西。是的,现今的中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明天会更好,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普及,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在制定中,新农村建设已经展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345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