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
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
(一)手册讲解
(二)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1*年3月)。编写训练教材。制定、下发《8511农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方案》。
2.实施和推进阶段(201*年9月前)。全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牡丹江管理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8511农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方案》,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扎实推进全员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3.展示阶段(201*年9月至11月底)。201*年9月至10月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展示时期,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展示活动。201*年11月为全校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成果展示月。
4.总结阶段(20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中小学校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提炼大练兵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设计下一年度练兵方案,建立长效练兵机制,力求练兵工作常态化。评选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先进个人,对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表彰。
(三)手册学习计划
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单元一”;201*年201*年上学期《手册》第二部分“单元二”前六个专题;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二部分“单元二”后二个专题和“单元三”;201*年201*年上学期《手册》第二部分“单元四”;
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三部分“单元五”和“单元六”;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三部分“单元七”、“单元八”和第四部分。
(四)教务处组织学习
填写注意:每项内容记为6学时
201*.3教研组研究新课程标准
201*.3高效课堂研究月(公开课)201*.4教学公开周
201*.5青年教师汇报课201*.5.1112班会课大赛
201*.7全校基本功培训说课比赛201*.9教师粉笔字展示
201*.9导案设计评比展示
201*.9知识树、方法树设计展示201*.9板书设计评比展示201*.10高效课堂实验展示课
201*.10教研组研究专题(小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处理、小数:创设情境,努力打造高
效数学课堂、小英: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小副:知识拓展,形成知识链接、体育: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自主学习内容填写
扩展阅读: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文件
渝北教[201*]33号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
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各直属中小学: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渝北教201*468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现将实施方案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附件:1.《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
2.《重庆市渝北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基本要求》3.渝北区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考核登记表4.渝北区中小学教师大练兵参训对象花名册5.渝北区中小学教师大练兵考核申请表
附件一:
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基于岗位、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岗位大练兵活动,强化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通过有效练兵,实现学生有品德,成长有特长;教师有品格,教学有特点;校长有品味,办学有特色,从而促进我区教育均衡、持续、稳步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全员性。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教师必须人人参与。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与中小学校都要努力营造教师全员参与的岗位大练兵氛围。
(二)校本性。大练兵活动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校本,研修整合,以研促修。通过岗位练兵,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提升全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质量与水平。
(三)层次性。大练兵活动应分层次进行,不搞“一刀切”。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练兵活动,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新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名优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过程性。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必须在过程上下功夫,注重过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同时,要注重过程中发挥评价的作用与功能。要充分利用《渝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基本要求》,记录自己的专业能力发展进程。通过自评、互评、导评、审评等方式开展综合评价,不断调整、修订练兵的方向。
(五)实效性。教师岗位大练兵要以“干什么、练什么”为出发点,立足教师岗位和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确定练兵内
容。真正从制约新课改实施、制约有效教学和制约教师成长的问题入手,突出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使练兵的成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
(六)创新性。在练兵活动中,各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特点,研究练兵项目,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研修风格。
四、考核对象
全区所有男53周岁以下(1959年9月1日以后出生)、女48周岁以下(1964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岗、在职中小学教师(以档案年龄为准)均要参加大练兵考核活动。
五、内容与标准
按照教师专业能力的总体框架确定练兵内容,分为“必练”和“选练”两个模块。
(一)“必练”模块(100分)
1.教师基本功----三字两画(话)(20分,每项5分)
(1)钢笔字、毛笔字:写字姿势端正,能用正楷或行楷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学科符号、字符等。笔顺正确,字迹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整齐。
(2)粉笔字(包含板书):正确握拿粉笔,能用正楷(中学可用行楷)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学科符号、字符等。
笔顺正确,字迹工整,字体美观,大小适中,行款整齐。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能根据教学进程,配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板书。板书时能及时、自然、连贯,做到板面整洁,布局科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无错别字,有一定的速度。英语教师还必须按以上基本要求书写英文,以实用、简洁、美观大方为准。板书时根据教学实际,使用全英文书写或中英文书写。
(3)板图板画:能根据学科要求,边讲课边把教学内容所涉及事物形态、结构等用简洁、流畅的图画出来(数学教师能熟练使用教具在黑板作图),画面清晰,色彩运用美观得当,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普通话
能在课堂教学、课内师生对话交流中使用普通话,用普通话朗读,做到口语发音清楚、准确,教学用语准确简明、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抑扬顿挫、富有激励性。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0分)
会打字,网上浏览信息,下载资料;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会制作课件。(详见《基本要求》)
3.基本教学能力(60分)
项目
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分解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必练模块能力(10分)教材解析与资源重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创新教学设计能力创设情境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师生和谐沟通能力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20分)预见与解决教学突发事件能力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教学辅导能力学业效果评价能力教学评价说课、评课能力能力(10分)教学反思能力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的能力教研科研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能力(20分)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二)教师综合能力“选练”模块。(每选1项加5分,加满10分为止)
包括: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英特尔未来教育应用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科教学特殊能力、校本研修能力、提升教育智慧能力等。各校要结合实际,指导每位教师选练12项。各中小学校要依据《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及《基本要求》,结合本学校的实际,选择练兵内容,分类推进、分步骤实施、分模块达标。六、途径与方法
根据大练兵活动提出的六大原则,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开展练兵活动。
(一)规划引领基于个体发展的专业能力训练每位教师要针对自身实际,制订《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选择训练方法,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教育叙事,开展教学反思,将岗位练兵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与自我超越。
(二)同伴互助基于团队的专业能力训练大练兵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与备课组。各校及教研组、备课组要充分利用各种研修方式,立足课堂研究教学,开展有效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研究。以教学课例为载体,
以课标研读、教材解析为重点,加强同伴交流,在校本研修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强弱合作基于校际联动的专业能力训练充分发挥“城乡帮扶结对”中优秀学校的辐射与引领作用,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持,根据校际间资源差异,优势互补、强弱整合,形成区域大练兵协作体,带动薄弱学校、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四)行动研究基于专家引领的专业能力训练以大练兵内容为课题,教研员要深入学校进行专业诊断、指导和引领示范,与一线教师一道,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把学科教学领域作为研究基地,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反思,在岗位练兵实践中生成科研成果。
(五)网络研修基于信息手段的专业能力训练深化网络化研修,搭设教师专业能力训练远程教育平台,实现教师专业能力训练资源共享。建立教师个人能力发展博客(含微博)、QQ群,形成教师专业能力学习训练共同体,使网络研修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六)农远应用基于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专业能力训练
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掌握应用技术,实现远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七)评价研究基于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训练
针对高考制度的改革,研究学生的综合评价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小学、初中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为高中阶段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打下基础,培养时代发展所需人才。
(八)以赛促练基于教师基本功发展的专业能力训练
1.组织教师三字两画(话)比赛。
2.即时选题备课,现场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大赛。
3.组织理、化、生实验操作比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比赛。
七、活动要求
(一)本次练兵活动由区教委牵头组织,区教研室具体负责业务指导、考试、考核等工作,各教管中心、直属学校为活动主体,负责抓好本辖区(学校)的工作落实。
(二)统一认识,明确要求,形成共识,积极参与。要以教管中心(直属学校)为基本活动单位,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充分认识到教师大练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健全机构,落实责任,确保训练活动有序推进。教委将成立“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考核机构。各教管中心、各学校也要成立以教管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的“大练兵活动”活动领导小组、业务指导、考核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参训教师花名册于201*年3月15日前一同上报区教委人事科、教研室培训部(邮箱:67821861@163.com)。
(四)确定对象,健全档案。每一个参训的教师必须填写“教师基本功训练”考核登记表和拟订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各教管中心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尽快确定训练对象,核准训练科目,并造册登记。
(五)加强指导,保证质量。各教管中心、直属学校必须建立“大练兵”活动长效机制,要充分挖掘本地优质资源,成立大练兵辅导组,指导教师针对实际开展有效的练兵活动,做到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明显,使练兵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平台。
(六)评优促训,榜样引领。在大练兵活动过程中区教委将分阶段、分层次评选出大练兵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包括:标兵学校、先进学校,先进年级组、教研组,优秀组织奖、指导奖和先进个人),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全体教师发展。
(七)建立机制,以评促训。区教委决定,将大练兵考核结果进行有效应用。一是将相关学习内容、考试成绩纳入本年度中小学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中,并逐项逐年进行考试、考核,凡本年度培训内容有一项不合格(经补考仍不合格的)
不能参加当年职称晋级、年度评优和提拔使用。二是将考试、考核结果同教师的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等挂钩,并进一步为选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供依据。三是把训练考核情况作为考核教管中心、直属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分段进行,突出重点。这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从201*年3月起至201*年3月,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从201*年3月至201*年12月,以学习课改通识理论、课程标准、新教材为主,由教委统一组织测试。
第二阶段,从201*年1月至201*年3月,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强化学科教学技能,由教委统一组织学科专业知识竞赛、考试。
第三阶段,201*年4月201*年3月,三字两画(话)考核,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考核,基本教学能力考核,教科研能力考核。
各项考核合格方视为合格教师。八、考核评比
考核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训练内容逐项进行,每一阶段训练结束后,以教管中心(直属学校)为单位进行先期考核,考核按照“成熟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分期分批对考核对象进行达标考核,每学期考核一批;每合格一批均要及时向区教委合格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复核验收。办公室接到教管中心(直属学校)申请后,适时组
织考核验收组,从学校申请对象中随机抽取其中的30%50%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率低于90%的乡镇或学校,该批验收整体不予通过。复核合格率超过90%的乡镇,承认教管中心(直属学校)对未抽取对象的考核结果。复核过程中同时考察实际训练情况和过程性资料。考核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项得分达到该项总分85%以上为优秀,75%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具体分必修、选修模块进行严格考核。九、组织机构
为确保对大练兵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渝北区中小学岗位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谢钢
副组长:张梅付启平陈治国
成员:汪天彬向忠云曾华刘成焰刘永富
陈跃余国源万开琼聂广林汪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治国兼任,曾华、汪天彬为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有关工作。
附件二:
渝北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概述
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本人专业能力发展设计的一个蓝图,能够为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引导和监
控,也能为其反思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自我实现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师专业能力总体规划框架:
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发展目标、训练行动方案、活动记录与评价、分析与反思、领导小组意见。
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的步骤与方法:1、自我认识与评估
2、分析相关材料,审视发展机会3、确定专业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4、按目标逐步执行
5、调整和修正发展规划拓展阅读:SWOT分析法:
S(Strengths)表示实力。要求找出自身的能力优势、强项。
W(Weaknesses)表示缺陷。要求客观分析自身能力结构、行为习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不足。
O(Opportunities)表示机遇。要求教师具有把握机会的预见性,及早准备。
T(Threats)表示威胁。要求教师要有危机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对策。
教师应用SWOT分析法能正确认识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实际,从而合理地制定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教师基本功必练模块
一、现代教育技术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1.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②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③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2.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③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
④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
⑤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
⑥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4.等级要求范围:我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男50周岁(含)以下,女45周岁(含)以下均需达到信息技术初级应用标准。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
①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
②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2.软件使用技能:
①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
②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
③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
④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
⑤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
⑥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
⑦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及预防措施。
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合所任教学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4.等级要求范围:我区中小学教师35周岁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
(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
①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②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③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2.软件使用技能:
①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②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
③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
④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
⑤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
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
4.等级要求范围:我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网管员应熟练掌握高级标准中的软、硬件操作技能,并积极配合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二、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训练(一)训练目的
教案、板书要求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正确规范、字体美观大方。
(二)训练要求
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基本部件和间架结构。
2、掌握《简化字部表》中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
3、掌握钢笔、粉笔、毛笔“三笔字”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其中毛笔字要掌握楷书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规律,要能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
5、写字做到正确规范、笔画清楚、熟练有力、匀称美观、行款整齐。
三、普通话(一)训练目的
1、能在课堂教学、课内师生对话交流使用普通话;2、用普通话朗读,做到口语发音清楚、准确;
3、教学用语准确简明、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抑扬顿挫、富有激励性。
(二)训练要求语音:
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会准确认读(语文教师要会背诵)26个字母、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掌握普通话四声的调值。
2、熟练掌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的标准读音。3、知道常见音变现象。知道轻声、儿化和变调的主要规律,并能运用于语言实践。
4、了解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准,能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准普通异读词。
朗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停顿、重音、语调等朗读的基本技巧;
2、朗读要达到正确、清楚、流畅、恰当,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
会话
1、能用熟练、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2、能在学校各种场合坚持使用普通话。四、简笔画(一)训练目的
把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或深奥、抽象的知识转换成简笔画、示意图或图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训练要求
1、了解简单的绘画知识,知道各种物体的基本结构,掌握透视的主要规律,物体的基本比例关系和主要特征。
2、掌握人物、动物、植物(树木、花卉)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
3、掌握常见教学仪器、日常用品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
4、掌握常见交通工具和建筑物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
5、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画出有关物体的简笔画和示意图形,要做到快,而且达到形似和神似,形象直观,简单明了。
6、美术教师要有两幅书画作品。
第三部分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
专业能力: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教材分析与资源重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创设情境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师生和谐沟通能力;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预见与解决突发事件能力;设计课堂练习与布作业能力;教学辅导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学业效果评价能力;说课、评课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教研、科研能力: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为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蓝图”。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时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要求:
1、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体系,明确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2、学情分析要全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操作技能;预设学生的思想障碍、理解误区;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
3、设计理念要先进。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4、课时安排要合理。要依据学科性质和内容确定课时,以课或章节整体设计,分课时备写。
5、教学目标要明确。从学科目标及学段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从确立的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难点。
7、教具学具准备要充分。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布、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8、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条理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要能恰当应对课堂生成。
(3)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底而不封顶。
(4)结课设计。结课要对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和拓展,把课堂结束的“句号”变成“问号”。
9、板书设计要精美。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络和活动主线,做到巧妙、精炼、合理、美观。
10、作业设要多样。各学科可依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书面、口头、实践活动等特色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性,加强作业的巩固性,把握作业的层次性,讲究作业的科学性,追求作业的趣味性。杜绝机械性、重复性的大量抄写。
第二单元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包括具体落实先期制定的教学计划;能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教学过程之中;能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控制教学过程,不会因意外的偶
然因素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能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能引导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能形成和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创设情境能力专题
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并作用于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体学习背景、活动条件及学习环境的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
1、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各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2、收集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
3、在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4、精心设计概念支架,加工拓展教材。5、准备教学设备。
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7、在教学中应用。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事先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专题:自主学习: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总结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试。
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一般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以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师生和谐沟通能力专题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融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最终达到一种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围绕认识活动而开展的一种关系。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既有创造,更有交往,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师生有效沟通的基本策略:
1、目标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班级实际和学生现状,确定所要达到的比较个性化的目标。
2、对象策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年龄、性别、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因素,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3、表达策略:用最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达。
4、反馈策略:教师一方面要做到讲听结合,倾听关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通过课堂测试或作业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5、态度策略:课堂教学有效沟通态度策略的条件是真诚。
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专题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产生的情景、问题,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
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
1、弹性预设,创造课堂动态生成的“土壤”。教师应为预设方案设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
2、营造氛围,善待课堂动态生成的“杂音”。教师要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课堂动态生成的“轨道”上来。
3、留下空白,构建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
4、教后反思,形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升华”。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步积累并形成自己独特特色的教育智慧。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专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技术而忽视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
2、应避免在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
3、应避免向学生罗列过多知识点而忽视反馈的倾向。4、要科学地控制信息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反馈的时间,不能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预见与解决教学突发事件能力专题
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突发性教育情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应变中的“变”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教学应变中的“应”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变化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教学机智的表现。其特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处理的巧妙性。
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1、必须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2、必须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
3、必须有利于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4、必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设计课堂练习与布作业能力专题
设计课堂练习与布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巩固新授知识并形成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与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以下特点:基础性、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教学辅导能力专题
教学辅导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主要的作用。
拓展阅读:
对各类学生的辅导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提问,提问要照顾到各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课前搞小测验,当即抽样,发现典型问题,让学生思考,订正。
3、课后分类测试,对不达标者,进行个别辅导。4、成立课外教学活动小组,好、中、差搭配,以优带中,以中促差。
5、作业提倡面批面改,找出错题的错源,“对症下药”。第三单元教学评价能力评课能力专题
评课:是一种最好的教学反思,好的评课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特别是对执教者教育特色的把握、教学风格特点的理解、课堂的成功之处做到准确明晰,也可以发现和反思课堂中的不足和缺憾,给后来者以借鉴和启示。
教学反思能力专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反思能力可以划分为自我反思能力、德育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资源开发反思能力和生活反思能力等。
教学反思成果的主要表达方式:
1、教学日志:教师把教学真实的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通过聚集这些教育教学事件,使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
2、教后感: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教后感包括专题教后感与整体教后感、即时教后感与延迟教后感。
3、教学案例:是指含有教学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
4、教学课例:是指对某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的全方位、多侧面叙述和描写。课例的表现方式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要及时。教学反思要有学生作业情况的反馈。要结合教学理论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做细致、理性的分析。不刻意要求篇幅,但注重教学反思的质量,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言之有物,记写及时。
第四单元教研、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试验和整理,认识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寻求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途径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教育、教学有关的研究与创造能力。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对象展开的,是教师在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
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专题教师的信息能力:
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和运用能力。教师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的能力需要建立在敏锐的信息意识基础上,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从而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效应。
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
捕捉信息能力: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信息安全意识;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各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研究信息能力: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能批判地评价信息,并能将信息运用于批判性思考;能运用理论深入、系统地研究信息。
处理信息能力: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和自己生成的信息;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交流。
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专题
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反省、发现、审视、分析、探索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
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应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问题”是否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是否直接参与研究;是否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专题
教师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包括: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的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基于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等。教师要在基于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有效途径,将基于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过程变成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撰写研究报告能力专题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教学行动研究的一个主要环节。教师撰写研究报告是教师以书面文字形式,将某项基于科研过程遵循一定的写作原则和写作形式,系统、严谨地呈现出来的过程。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是教师理论素养、思维水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综合反映。通过撰写和发表研究报告,教师能够与同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不断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职业素质。
研究报告(基于科研报告):一般由“问题提出”、“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几部分组成。“问题提出(前言)”,要写清楚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与过程”,要写清楚采用了哪些具体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主要过程。“结果与分析”,对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直接结果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与讨论”对“问题提出”中的问题作简要概括的回答与讨论,并作出结论。
第四部分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
第五单元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与具备的能力之一。一般来说,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筛选与鉴别能力、整合
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等。
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课程资源概述
课程资源:广义地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地说,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一般课分成四大类:
1、素材性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2、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事件、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3、隐性资源: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班级氛围等。
4、显性资源:指学校正规的学科课程和计划内的活动课程。
第六单元班主任工作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了解与研究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设计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这些能力又集中表现为班主任的开拓创新品质。
思想道德教育能力专题
思想道德教育能力:涵盖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传统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化环境教育、基本素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
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专题
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创新班级教育活动,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积极开展班、团、队活动的能力等。
班主任可以从理念更新、群体协调、师生沟通等方面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以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依法治班、人本引领、阳光操作、个案教育等方面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通过自我探究、自觉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在加强科学研究中实现班级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专题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它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通过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班主任是中小学控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第七单元校本研修能力
校本研修: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在职学习的形式。它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职业学习活动。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因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校本研修能力:是指教师基于岗位、基于问题、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实现自主专业成长的能力。
教师自我提高的五种途径:
1、向书本学习:阅读基于教学经典著作,跟踪阅读学科专业杂志,同时注意汲取多方面的科学和人文知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理论水平。
2、向同事学习:向名师拜师学艺,与同伴教师交流研讨,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类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实现伙伴互助。
3、向实践学习:以任务为驱动,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反思性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能力。
4、向网络学习:关注思考网、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主流远程教育网站,与全国的同行沟通学习,加强交流,同时以个人教育博客为载体,积累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5、向生活学习:以进取的心态对待工作,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开放的胸襟感受社会,用广阔的视野关注教育,与时俱进,努力做专家型教师
第八单元提升教育智慧能力
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教育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生成的,是教师的一种真、善、美的教育境界。教师教育智慧具有肯定而又超越自己的品格,其静态形式表现为教育习惯,动态形式表现为教育超越,是追求美好幸福教育生活中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统一。
提升教育智慧能力
教师教育智慧的特点:
1、知识性。教育知识是教育智慧的基础,教育智慧是教育知识的提升。
2、价值性。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在认识教育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中生成的;教师教育智慧既包括理性认识,还包括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信仰等价值认识。
3、实践性。教育智慧是指在解决教育事件中的教育问题、教育矛盾、教育关系等中展现。
4、整合性。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对各种教育事物进行高度综合、分析、判断、选择并付诸实践的产物,也是教师对各种教育事物及其联系的不断地选择与整合的结果。
5、领悟性。教师教育智慧从实践中得来,教师要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教研和教育知识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理性思考,使得教育经验和教育知识升华为教育智慧。
附件三:渝北区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考核登记表
教管中心_______学校______填表时间:年月日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第一学历及毕业院校专业出生年月任教学科教龄联系电话照片最高学历及毕业院校专业工作简历业务培训学习情况所获主要业务奖项及参与的研究课题负责人签名教委考核意见得分等级阶段主要训练内容训练情况教管中心学校考核意见负责人签名教育通识理第一论、新课程阶段知识第二阶段学科业务知识
现代教育技第三术应用考阶段核。第三教学设计能阶段力第三教学实施能阶段力第三阶段教学评价能力第三教育科研阶段第三三笔字阶段普通话简笔画单位考核意见盖章年月日鉴定意见渝北区教委(印章)年月日本表一式三份、两份留教管中心、学校存档、一份复核完毕后收回教委归入本人人事档案。
附件四:渝北区中小学教师大练兵参训对象花名册
教管中心(学校)____________填表时间:年月日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教龄职称科目备注
附件五:渝北区中小学教师大练兵考核申请表
教管中心(学校)___________填表时间:年月日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科目学校考核意见备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3545.html
- 上一篇:教师岗位练兵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