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报告(者相镇)

时间:2019-05-29 23:47: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报告(者相镇)

贞丰县者相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报告

一、引言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农村人口的生存权利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

1997年贵州省开始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到201*年底,贵州农村居民低保制度退出了农村社会救助的舞台。201*年5月22日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决定从201*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这项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实施,标志着贵州省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基本形成。

201*年,为了确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201*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推行了四年,为了了解该项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低保”政策对广大农民的影响,贞丰县者相镇政府邀请贵州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师生组成低保核查队,于201*年7月17日201*年7月27日对者相所辖11个行政村就农村低保情况进行初步核查,现将具体核查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查数据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对贞丰县者相镇11个行政村进行了实际调研。者相镇总人口为48119口,总户数10573户,其中低保户共计3464户。本次调查共走访了730户,其中403户为低保户,占低保户数的11.5%,享受人数为551人,占者相镇总人数的1.14%,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者相村23纳孔村52萝卜寨村30平桥村78猫坡村85新寨村29冬妹村26这艾村38董箐村33旗上村56坡烂云村9调查低保数实有低保数369340439379328349367225205437208调查数据显示,领低保者平均年龄为64.32岁,由此可知,领低保者主要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如下图:

者相村71.0纳孔村64.8萝卜寨村平桥村猫坡村63.7新寨村63.0冬妹村61.5这艾村57.4董箐村58.2旗上村63.1坡烂云村62.5低保户平均年龄67.065.0通过对低保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各村低保户年平均收入如下图所示,其中低保户平均收入为779.47元,平均低保费为131.37元。者相村纳孔村萝卜寨村平桥村猫坡村新寨村冬妹村这艾村董箐村旗上村坡烂云村人均纯收入597.8447.7748.6597.3775.3660.7874.2749.1793.3771.6760.1低保153.0121.4136.0120.9125.9115.0141.5126.0平均水平140.0121.2140.0通过统计分析可得,在所有调查的低保户中,人均纯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1200元的户数有11户,占所调查低保户403户的比例为2.73%。情况如下表所示:

者相村纳孔村1萝卜寨村3平桥村猫坡村新寨村冬妹村这艾村董箐村旗上村坡烂云村0超过低保线户数实有低保数01002400369340439379328349367225205437208三、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居民收入难以量化,低保对象认定存在一定困难

《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对低保对象的确定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核算虽有明确规定,但农民收入结构复杂,大多数又没有收入凭证为依据,低保对象的收入核算难度比较大,其原因有: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农村收入一般都是实物货币收入,粮食收入占较大比重,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化,无法准确估计实际货币收入;第二,无法确定困难家庭成员的外出务工收入,临时收入及隐性收入的确定等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困难;第三,无法准确核算老年人口的赡养费。

在调查和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各村目前对每户具体年收入的核算尚未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标准,年收入核算存在较大主观随意性,且由于缺乏详细而具体的核算标准,年收入的核算难以精确的量化等,导致低保对象认定出现一定偏差,难以做到应保尽保,其公平性也往往遭到群众质疑,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2.低保政策执行过程存在不规范、不公正、不公平现象

根据《贵州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农村低保实行个人申请、村(居)评议推荐、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社会化发放的运行机制。但从实际调研获悉,很多村没有采取低保户信息公开制度,老百姓对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知之甚少,即使一些村民了解一些内部情况,但迫于各方面压力不敢向镇政府、县政府上访,怕举报之后遭到村领导的打击报复。

一些村民反映,获得低保救助的有村领导的亲戚、朋友,以及一些与村领导关系比较好的邻居,而其收入并不低于低保线。还有村民反映,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享受低保,但一些六七十岁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却被排除在低保救助之外。故而民怨比较大,任其发展,将会影响社会稳定。3.宣传力度不够,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制度有待完善为生活困难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政府的义务而不是恩赐,同时,生活困难者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政府有责任向群众宣传有关低保政策和知识,群众对此有知情权。但是,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村均没有把相关政策告知村民,有9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知道贞丰县的农村低保线为1200元,群众对低保政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人尤其是少数村干部暗箱操作,搞“关系保、人情保”,把一些真正的困难户拒之门外;在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某些村的村务公开制度尚未真正落实,村民参议政策未真正落实,享受低保的人员名单并未张榜公示,造成公示制度缺乏透明度。

目前,贵州省农村低保的制度性文件只有黔府发[201*]15号,没有其他相关配套文件,这个文件只对农村社会低保的保障标准、保障范围、申请审批程序、申请人家庭收入核查、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的确定等进行了规定,对农村社会低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健全低保退出机制、发挥低保制度激励与约束作用等问题还不够完善,形成低保户的一种“进入容易退出难”的一种恶性循环。4.农村低保待遇标准偏低,保障能力不足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偏低,绝大多数人均低保收入在120元/季度150元/季度之间,这样的保障标准对农民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作用有限。据村民反映,虽然他们得了低保,但是每季的低保费对他们生活影响甚微,100元左右的低保费只够他们“吃盐”用。可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贫困农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保障能力有待加强。另外,在目前通胀率很高的情况下,这样的保障标准对困难群众的保障能力下降,政府是否能够根据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特别是考虑低保补助标准与物价挂钩,使得低保对象的生活能够保持稳定。5.未充分考虑与其他政策的有效衔接,难以覆盖特殊困难群体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基础性的兜底制度,与农村其他专项救济制度相比在救助对象和保障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既不能互相替代,又需要衔接配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低保制度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使得在救助困难群体方面效果不够理想。如一些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补办户口而得不到低保救助,在走访和调查新寨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共有5位生活极度贫困的老年人由于无法补办户口而未能享受低保,其中有1户从坡烂云村迁居过来的老年人,由于迁居的同时未将户口迁至新寨村,从而导致了这位年事已高且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未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管这一群体人数不多,但其极端生活困难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四、对策建议

1.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做到公平公正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包括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主要家庭成员因严重残疾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贫困线的居民、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的贫困人口、由于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特殊的救济对象等。针对家庭收入难核定的问题,建议开展专题调研,可由民政部门组织,乡镇干部的配合,对各乡镇低收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按照个人申请、村评议推荐、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规定程序确定低保对象,使整个工作过程始终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把各项工作做细,防止出现骗保等问题出现,力争做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贫困的家庭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2.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农村低保工作涉及的地域面积大,低保对象居住分散,管理人手紧缺,尤其是随着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低保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提高低保服务效率的必要手段。建立农村低保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在各级确保低保经费的同时划拨足以保证城乡低保信息化的网络设施和人员配备经费,在地方政政府建立起低保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强化监督控制,解决低保对象申请审批迟缓,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3.加大宣传力度和工作透明度

各级政府及村委会各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等媒介向社会全民进行农村低保政策和制度的宣传,把低保政策向群众讲清楚,让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低保公示是保障低保对象评定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使群众了解、参与农村低保工作的平台,大家可以互相监督。另外,通过在乡、村两级建立公示栏,并将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公开,同时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及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从而保证农村低保工作的透明度。

4.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做到既能保生活又能促发展

低保标准的制定应综合参考下列因素确定:一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二是维持农村居民衣、食、住、水等基本生活必费用;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低保既要保障保障对象最低生活需要,又要改善其人力资本,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既要考虑地区间标准大体一致,又要考虑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因此制定农村低保标准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并适当参考其他同类经济发展地区的保障标准,制定的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有利于促进又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依靠自己摆脱困境。

鉴于目前的农村低保统筹层次多在县一级,省级政府应该对各地的低保标准规定最低下限,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调整。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时,要坚持保障生活和扶持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陷入贫困的低保对象给予资金和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又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发展生产,促进其自食其力,有效的提高保障对象自助、自救,最终使低保家庭在社会的扶持下走出困境。5.完善配套政策,加强与其他惠民政策的整合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基础性的兜底制度,与农村其他专项救济制度相比,在救助对象和保障功能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既不能互相替代,有需要衔接配套。只有以农村低保制度为基础,把各项救助制度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体系,构建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政府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对农村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对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方面制定有关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包括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主要家庭成员因严重残疾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贫困线的居民、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的贫困人口、由于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特殊的救济对象等。针对家庭收入难核定的问题,建议开展专题调研,可由民政部门组织,乡镇干部的配合,对各乡镇低收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按照个人申请、村评议推荐、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规定程序确定低保对象,使整个工作过程始终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把各项工作做细,防止出现骗保等问题出现,力争做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贫困的家庭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6.建立健全户口补充登记制度

基层政府及行政村应当从本地实际情况需要,对没有进行户口登记的老年人进行户口补充登记,将他们纳入国家救助体系范围之内,使得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国家低保福利待遇,享受经济发展成果,通过建立相应的对于老年人的补充登记制度,来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

农村低保调查问卷

1你是否享受低保待遇?()1.是2.否

2在你认识的人中是否有人享受低保救助?()1.是2.否

3你的家庭一月的人均消费额大致为()

1.小于100元2.100到300元3.300到500元4.500元以上4你觉得能享受低保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应为()1.小于502.小于1003.小于201*.小于3005你对现行的低保政策是否了解()1.是2.否

6你觉得最应享受低保的困难家庭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1.残疾2.无生活来源、子女还在上学3.患病在家4.其他7你了解的低保家庭有多少真的符合低保要求()1.大于90%2.80%90%3.70%80%4.小于70%8村里的低保发放是否公开化、透明化()1.是2.有些环节不太透明3.否9对目前的低保政策满意否?()1.满意2.还好3.不满意10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1.种地收入2.外出务工收入3.低保收入4.其他11家里是否有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1.是2.否

扩展阅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卷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02月16日至20日

调查地点: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冬妹村、萝卜寨村、董箐村调查对象:各村寨农民及外出务工人员

调查目的:了解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部分村寨新农保的实施及参保情况调查人:

一、调查背景

自2009年,贵州开始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贵州将新农保试点工作作为“十大民生工程”和重点考核目标,围绕制度建设、加强干部培训、强化政策宣传、积极推动县乡平台建设及构建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工作,目前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服务网络和经办力量,最大限度地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得到优质服务。截至目前,贵州已有73个县实施新农保试点,覆盖率达到77.5%,新农保参保人数已达330万人,综合参保率为70%,其中60岁以上参保并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95万人,参保率为83%,发放养老金6.57亿元。

二、基本情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直补和开展新农合之后的又一重大惠农政策。贞丰县于201*年9月20日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列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成为201*年贵州省10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贞丰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8万,80%以上是农业人口,在这当中,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占10%,农村年轻人的赡养压力比较大。贞丰被确定为试点县后,为了让全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和作用等,形成自觉的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宣传栏、宣传标语和宣传单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对什么是新农保、建立新农保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参加新农保具体有哪些好处和作用、如何参加新农保等让群众应知的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做到参保的好处讲透、政策讲准、办法讲清、程序讲明,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明白和理解得到的实惠,知道自己永远不吃亏的道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参加投保,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

三、调查情况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者相镇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及参保情况,我除了在本村进行调查外,还在其他的两个村寨对少数人也进行了调查。

在对本村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情况,令我感触颇深。在对本村一户人家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实现老有所养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些困难的家庭和特殊的家庭来说,国家在他们老后能够使其安享晚年,给予他们生活上物物资的补助显得尤为重要。我调查的这一家,只有老人自己一个人,老人年纪已经66了,劳动力已经逐渐丧失了,老人还有一个女儿,不过这个女儿已经嫁人了,只是偶尔回来看看,再说女儿嫁的家庭也不宽裕,我去调查的那一天,老人的女婿也在,由于老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不在调查之列,所以我进而想问问她女婿,可是老人女婿说他只是暂住,不属于我们这边的人,故而不愿意接受调查,所以我就问老人一些问题,和老人聊了一会儿,在闲聊的过程中,我问老人是否已经享受了每月55的养老保险金,老人说没有,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女儿没有交新农保,所以老人就不能享受,我问她女儿为什么没有交,她说因为没有钱。通过这个事,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再没有钱也不可能连一百元也拿不出来吧?这是子女的不孝还是因为经济很困难?这个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有子女,但是子女又没有能力完全赡养父母的人,国家应该怎么办?在对其他两个村寨的调查中,只调查了几户人家,可能数据并不是很能反映这个村的具体情况,但也能反映一些问题,对于了解本县的新农保实施情况还是有所帮助。在调查的过程中,有的被调查对象是外出务工人员,他们的号码在他们外出打工后就会换掉,所以可能回访不了他们。由于所调查的村子是少数民族村寨,被调查的人中很多都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他们只会说民族语言。也就是说他们很少与外界联系,除了要到镇上买东西外。而且这些地方的交通真的很不方便,特别是董箐村大湾组,他们处于大山的包围之中,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人走着都很困难,何况他们还要拿着东西到镇上去卖或者是从镇上带东西回来,他们几十年都是这样,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有多艰难。每调查一次,我就会有很多的感触,农村地区的生活真的很艰难。

四、调查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都是文盲,只有少数人是上过小学或者是初中的,由于文化水平低,所以农民基本上没有什么技能,即使外出打工,也都是从事体力活建筑行业,搞钢筋混凝土,工资不高也情有可原,即使最高的也就是一年能赚到2万的毛收入,而且那是全家几个一起外出的结果。

现在在农村,务农所得的收入,已经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农民的生活质量正在下降,生活水平实质也是下降的。加之农村之女较多,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很多人家里的情况是很不乐观的。这使得他们对养老这个问题很敏感,有的人认为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是对他们能都老有所养吃的一颗定心丸,但是,仅仅只靠每个月这点养老金,可能远远不能解决养老问题,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家能够加大基础养老金的额度。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入不高,这遏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农村的生活水平徘徊在温饱线之上而已,很难使得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的必要性,身无一技之长,很难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如果政府能够为农村人口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使得山区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另外的行业,相信收入肯定都会是务农收入的几倍,这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一些新型农民把那些土地承包起来大规模的进行经济作物种植或果树的种植,如果做大了还将带动一些列的产业的发展,又将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将会形成良性循环。

政策认知度这一项调查的数据显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大家在对政策的认知度上都不高,对政策不了解。只是知道每年要缴纳费用,费用有八个档次,到了六十岁就可以领钱,这是被调查的大对数人的认知,至于新农保更多的信息他们都是不知道的,知道的都是少数人。由此可见,新农保政策在宣传的过程中肯定困难重重,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把政策无误的传达给农民,这是一道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还好,缘于村干部的努力,农民们都参加了新农保,无论他们现在对政策了解多少,以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清楚的。

参保行为选择这一项的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人都参加了新农保,原因则各异,有的是为了自己以后养老,有的则是为了家里老人能领养老金,这是两个最为主流的原因。关于缴费标准,则是所有的都选择缴纳100元这一档,按问卷上所列举的原因恐怕都不是很准确的能反映,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不多,加之家里的开销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候,农民仅靠那点微薄的收入能做什么呢?一项一项的开销已经让家里的经济压力很大了,这个政策虽对农民有利,但是农民能负担的也只是100元这一档。另外,农民基本都是很难有闲钱的,根本没有余钱存在银行,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特别是在遇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和手足无措,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手里没有资金,什么事都是做不了的。

政策评价这一项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村,村集体没有为个人缴费提供资助,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公益组亦然。由此可见,我们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不强,他们只知道为自己的企业盈利而已,他人的事则好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由小及大,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这么没有社会责任感,很难想象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由于本县的经济比较落后,加之本县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的,而且每年的营业额也是不容乐观,自然无暇顾及其他。目前试点发放的这点养老金基本上是只能解决老人养老问题的小部分,其实,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物价水平这么高的今天,55元的基础养老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然而,这个事情是急躁不了的,只有循序渐进,慢慢探索,才能制定适合当地的具体政策,如果急功近利,想要一蹴而就,则可能弄巧成拙,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对养老金每月要多少才合适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选择了300-400,400500,500-600这几个档次,但是,我们要看到,好的政策是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的,多少才合适,这个也一样要根据物价而定,惟其如此才能使养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政策要缴纳15年的费用,很多人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国家的政策,是从全局出发和考虑而提出的,不是为了某个人而制定的,所以大家都还是很认可的,只有部分还是不能接受。当问及新农保中哪里需要改进,就有两种不同的呼声,一种是说基础养老金太少,另一种就是说周期太长。这个问题可能还是需要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解决,综合国力上升了,经济发展了,我们才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养老问题。问及对政策的满意程度上,很多人都是持满意的态度的,从免农业税到发放低保,农民一步一步在受益,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实惠,对于国家的惠农政策,他们不会再有所怀疑,只有少数人不清楚,这或许是不想评价这个政策。流动人口这一项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家外出打工的时间都是6-12个月,打工地点都是省外,从事的行业无非是建筑行业和进厂这,收入则是在1001-201*这个区间,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什么呢?这说明农村外出劳动力外出打工只能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长时间劳动为主,这都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故而只能靠此谋生。要使我们的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就要改变一下这种格局。外出务工人员听说新农保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听家人说及,二是村干部宣传。这也充分说明干部的尽责和家人的关心。

五、建议及对策

(1)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都是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而且工资水平也比较低,为了使其工资水平能更高,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政府应该提供一些技术培训。

(2)鉴于农村对新农保政策的认知度较浅,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人知道新农保政策,人人参加新农保政策,以便以后新农保政策惠及人人,使得老有所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当地经济组织以及企业应该树立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用于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在做强、做大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形成良性循环,做公众认可的、赞扬的企业,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报告(者相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报告(者相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报告(者相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380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