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肖岭乡20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23:59: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肖岭乡20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肖岭乡20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通知》的精神,我乡结合实际,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稳定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对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办成立了以教育干事周耀利同志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校也相应成立了安全工作专班,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校长会会必讲安全稳定,使安全工作深入全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心田。二、开好了两级会

接到教育局的通知后,教育办在4月29日召开了有全乡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参加的安全工作专题会,在会上,对学校及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安全工作的重心,以及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会后,各学校和幼儿园也相应的召开了教师会,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具体落实了相关的工作。

三、上好了一堂课,搞好了一次演练。各学校和幼儿园在当前手足口病、甲型流感防控的形势下,有针对性地上好了这两种流行性疾病的防控知识课,各小学和幼儿园建立了完善的晨检和消毒制度,资料建设也基本落到了实处。

各学校组织了学生收看了教育部制作的《春季开学后中小学安全教育专题片》,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

全县教育工作会后,全乡中小学就已经着手开展了相关的安全演练活动,肖岭中学于3月23日开展了地震逃生演练活动,肖岭小学于3月31日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这两所学校都制订了相当详实的工作方案,并提交给教育办备案,演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学校也在不同的时间开展了疏散演练活动,在活动结束后,都向教育办提交了相关的总结材料。

四、开展了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1、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制度。

在排查活动中,各学校首先对制度建设进行了一次排查整改,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度》、《隐患排查整治监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事故报告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学校内的保卫制度》、《对女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教师卫生管理制度》、《个人卫生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路队护送制度》等制度都建立起来了。

2、开展隐患排查,落实了整改方案。各学校分别从食品安全、行路安全、住宿安全等进行了排查整改,并向教育办提交了整改方案。

幼儿园把治理超载作为整改的重点,与校车司机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治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中小学把在路队护送、食品安全和校园设施作为安全排查和整改的重点,肖岭中学、肖岭小学、霞星小学、台山小学这些有校车接送学生的学校,对校车超载进行了整改;对学校的小卖部、超市的小食品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杜绝了三无产品和变质产品;校园设施方面,学校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隐患,如肖岭中学在排查中对床铺的角铁没有磨平都进行了整改,真正做到了安全以人为本。

经过此次的安全排查和整改活动,我乡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整体形势呈现较好的态势,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扩展阅读:20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研讨会简报

20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研讨会简报

元月8日至15日,县研训中心教科处在淳溪中心幼儿园、桠溪中学、湖滨中学、砖墙中心小学分学段组织召开了20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年终总结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小学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研训活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科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各校(园)在认真总结一年来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就校本研训工作做了交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对今后教育科研如何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开展,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从各校(园)交流的情况来看,我县教科研工作在基础性、普及性、校本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从学校领导到广大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不断提高,“教、研、训”一体化思想逐步被教师接受,并正在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教育的质量不可能超越教师的质量,各学校(园)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健全学校校本研训制度,尤其是加强教师的学习制度建设,砖墙中心校、实验小学、省淳中、固城中学等在倡导教师阅读,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中做出了成绩,营造了良好的教师学习、教学反思氛围,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做了基础性工作。

各校(园)以绩效考核为契机,加大对教师教科研的奖励力度,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品质。目前我县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的数量不断增加,提高了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普及性。

各校(园)从校本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校本研训活动。学校关注校本研训的主题内容、开展方式、实际效果,校本研训正在实现由形式走向内容的质的转变,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当然通过交流我们还发现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科研工作在中小学中发展很不平衡,学校领导层面、教师层面对教科研的认识差异较大,教师的研究什么、怎样去研究有待从技术层面进一步提高,教科研如何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自觉需求、成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常态,校本研训如何深入开展,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训中心教科处)

书香熏陶精神生活,阅读促进教师发展

高淳县砖墙中心小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大潮涌遍中华大地。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原有的学术知识,教育素养,教育技术和管理艺术已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匮乏。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了丰富广大教师的知识沉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积极开展了“教师阅读”活动,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校园,让教师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了教育的激情,汲取了发展的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艺术水平。一、领导重视,形成氛围,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个单位,领导是群众的榜样,群众的表现如何,首先要看领导的表率做得如何。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阅读”活动工作,召开了专门会议商议了活动相关事宜,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细化了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还特别为教师们精选了推荐书目,这其中包括教育教学类、师德修养类、日常生活学习类希望教师能通过阅读这些推荐书目,提高自身修养,开拓视野。学校校长多次在教师例会上作了动员讲话,要求每位教师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积极投入到读书学习活动中去,提醒教师们要把读书学习贯穿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并结合联系各自岗位的工作实际,多阅读、多交流、多动笔、多总结,真正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得到发展。除此之外,在读书活动中,我校领导坚持为群众带好头,树好榜样。校长带头认真学习教育专著,坚持写读书笔记,在事务繁忙之余,不忘读书,坚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带头参加读书活动,使得自身的管理方法得到改进,以学校领导的“头羊效应”去引领全体老师,最终使全体教师参与的读书热潮形成,阅读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敢于投入,搭建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良好习惯。

学校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发展为宗旨,敢于投入,搭建平台。学校每学年为每位教师提供100元的自由购订教育、教学杂志款,还为每位教师购买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月由学校教科室统一有计划地印发两次阅读材料,阅读的内容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的节选,肖川博士的《教育的随笔》的节选,还有《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老师宽容学生的4种方式》《课堂交往的现状与对策》、《爱是回音壁》、《雨伞》教师阅读后填写阅读记录卡上交学校,学校将部分教师的阅读体会上传到学校网站与其他教师交流:“埋头沉进去,昂首读出来。”“徜徉书海,其乐无穷。”“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获得精神的提升。”从老师们的这些阅读体会中,我们收获了“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的喜悦。学校还为骨干教师订购了相关的教学杂志,并要求他们在学校网站建立个人网页或博客,及时的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心得、体会上传以便与更多的老师交流,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老师们谈论:“最近,我看了”逐渐地,阅读成为了一种良好习惯。三、完善机制,有效激励,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享受。

为了督促教师潜心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内心需求和生活享受。学校建立健全了学校读书制度,对教师读书的时间、读书笔记、感悟做了硬性规定:

1、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2、精读学校统一购买的书籍。3、教师上网搜索学习。

4、完成阅读任务:每月2篇读书笔记,每学期一篇读后感。

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学校负责人每月末收集教师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并及时把检查到的情况向老师们反馈,并将成绩与期末考核挂钩。同时,努力使乐学、会学、学以致用、学能创新同物质奖励,人才培养等挂起勾来,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向学习优胜、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学校还规定每学期定期进行一次沙龙研讨、学年末进行一次读后感的评比。在阅读活动中老师们享受了读书的快乐,收获了读书的喜悦。一次次论文的获奖,一篇篇论文的发表,一次次公开课的成功开设,一次次赛课取得的优异成绩,一个个课题的顺利结题他们由衷地说:“这是阅读带来的变化,这是阅读的功劳,阅读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睿智。”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头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大家的专业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通过读书活动,全体教师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多读书,常读书,精读书,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更娇人的成绩,培育出更灿烂的花朵,让教育事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王建凤执笔)

湖滨高中科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对照学期初计划,我校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规范中小学校的办学行为,省教育厅出台了“五严”的禁令。在不许补课,不许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不许搞题海战术的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继续稳定高考升学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课堂效益,至此才被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要求教科室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展开相关研究。而研究势必需要研究人员,需要载体,需要阵地,故此,学校基于“教研训一体化”的长远设想,就将教研组的相关工作,包括教师外出培训等工作内容,全都移到了教科室(原来主要内容是负责课题管理、论文写作、校本课程开发、青年教师培训、《教科研之窗》与《学生优秀作文选》的编辑),置于教科室的统一计划统一管理之下。

此次职能调整,标志着学校教科工作的新起点,学校教科室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开展相关的主题研究活动。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1)本学期开展5次主题研究活动;(2)用以研究的公开课,应选择合适的教师承担。要真正开设高质量的优质课、有价值的研究课,不搞轮流转;(3)及时上交相关的活动材料(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参加人员名单);(4)及时上交经讨论修订后的教案或讲学稿。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科室通过加强宣传和学习,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校本研究”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教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养成了自觉参与教科研活动的习惯。

其次,努力营造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建设,组织开展了五十多场以主题研究为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本学期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主要采用主题研究的形式,点上突破,全面推开,要求每个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研究活动。为了保证校本研究的效果,我们要求教研组全员参与,每人至少提出二点成功之处和二点改进建议。为便于学校督查,我们规定活动时间为各学科集体备课的时间,第一节课听课,2、3两节课评课讨论。同时,我们还要求,活动一结束,就将参加活动人员的听课记录、讨论记录、以及经过讨论修订好的比较成熟的“教案”由各教研组长统一交教科室存档。通过活动,我们积累了一些教研活动的资料,特别是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教案或讲学稿,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准备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资料。在第十三周,我们还成功举办了一次面向全县及九校联合体兄弟校的课题研究暨教学开放日活动,开设的二十七节整合三维课程目标课题研究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仁的高度肯定。同时,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校本研究及教研组管理及考核条例,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和过程管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锻炼了教师的才干,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改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广大教师参加校本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和愿望。

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以“写”和“讲”为形式的青年教师集体培训活动。以往的青年教师集体备训,我们大多采用听讲座的形式。这学期,我们改变了一下做法,每个月初布置一个交流的话题,要求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在月底前完成并上交教科室,然后由教科室人员选择出一些质量较高的稿子,在月底的集体培训活动上,由撰稿人进行演讲。已经上台演讲过的人,暂不重复。我们期望在较短的周期内,让每个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都能上台讲一次。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受训教师的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我们在选择话题时,也有意识的将一些教育教学内容渗透进去,比如我们选择了一则班主任处理学生的案例,让受训教师进行思考,并写下思考所得。让受训者在写与讲的过程中,也提升一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我们还利用每月的校本培训下发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让受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每学期组织编写一本旨在提高教师教科研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教科研之窗》让广大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并撰写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通过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同时开展了以读书为内容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在教研组建设工作中,我们提出了打造“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的教研组的工作目标,为此,在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中,我们一直重视对读书工作的指导与要求。本学期,我们要求参加校本培训的青年教师,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杂志,或每两月阅读一部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开展了以教学常规培训为内容的“青蓝工程”。本学期,我们将工作未满三年的年轻教师,按学科按年级分成十一个小组,聘请了十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每个月,新教师须听指导老师23节课,指导老师每个月至少听其所指导的老师1节课,并及时进行交流。每月底,将听课记录与相关交流材料一并上交教科室。教科室按月集中装订相关材料。

我们还多次邀请了上级教研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专家领导到学校指导学校校本研究工作和教师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同时,我们派出了六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参加了省淳中等兄弟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参加了晓庄学院组织的网络教师培训。

其三、学校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管理条例,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组织管理和制度管理。从学校实际出发,本学期认真制订了科研规划和教科研管理条例及奖惩条例,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帮助广大教师认真选好课题,组织力量,保证各个课题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加强了对课题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和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教科研规划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立项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经费资助制度、成果展示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学期初要求每个课题认真研讨课题研究计划并上交教科室备案,期初和学期中多次召开课题负责人会议和课题研究推进会议,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并积极邀请上级研究部门和兄弟学校教科室领导莅临指导学校教科研工作,学期结束前要求各个课题进行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力量按课题计划检查督促其落实执行情况,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对每个课题进行学期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和完善,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才帮助,对不能按计划开展研究的相关课题责任人进行批评和督促其限期整改,保证各个课题按计划开展,保证了各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努力让课题进课堂,发挥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效,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把科研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应该说,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工作我们动了脑筋,想了很多方法,在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的内容上、形式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我们在对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的过程管理上也努力做到了“四有”、“六个结合”。“四有”是:有组织、有方案、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有考核和奖惩;“六个结合”是: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派出培训与校本培养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活动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教学评比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营造学习共同体与教师自学相结合。

几点思考

1、将教研组置于教科室的统一管理之下,这一调整具有改革与超前意识,它将在体制上促使教科室的研究工作,更关注课堂,更关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突出了教研组的研究特性,让它真正发挥其“教研”功能。

实施一阶段来,我们觉得要使这“点”上的研究工作真正收到预期的效果,除了我们教科室要加强指导与督促之外,还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

(1)学校的重视

学校,无论是哪所学校,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重视的,问题是学校的重视以何种形式显示,这种重视能否对工作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2)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的积极性是一切工作成功的保证。教师在这项工作上表现出的被动甚至消极,是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遇到的一大瓶颈,也是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尚在思考。

(3)考核的公平性

对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至少要提高教师的参与率,我们可以通过考核来落实和保证。但这种考核,却是不公平的,它意味着某个教师在学校所做的工作越多,他所受到的考核也越多,他也就越有可能被“扣掉考核分数”。2.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科研、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这是长期困扰我们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校本科研、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一个瓶颈。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领导包括课题负责人、教研组长、行政领导以及一些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一定要重视起来,带好头,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如果行政领导或是某项工作的小组负责人,都抱着搞形式主义的态度,敷衍了事,大氛围不好,那下面的普通老师,其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参与的热情,就可想而知了。

3、如何加强教研组的基础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组文化;如何结合学校工作,发挥教研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作用,我们正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之中。

总之,研究工作可以逐步规范,研究能力可以逐步提高,而参与研究者的积极性当是基础,是前提,大氛围不解决,局部的工作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倪正胜执笔)

项目引领,打造成长型教师队伍

省淳中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探索

学校发展的重心是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面向全体教师,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学术沙龙、论文评审、说课比赛和“青蓝工程”等项目为抓手,为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学校也逐步建立起一种富有自身特色的、以培养成长型教师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绿色模式。一、文化认同,提升教师发展内驱力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植根于高品位的主流文化。教师必须是学校主流文化的代言人。通过对学校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对区域文化的分析,探寻省淳中的文化根脉,着力构建基于高淳特色的文化师表形象。

1.在精神层面上,以“淳畅文化”为内核,提炼出三种内涵:“淳畅文化”的核心在于“话雨亭精神”;内质在于“魁山石品质”;外现在于“南湖风度”。

2.在理念层面上,以“行动改变命运,事业成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要求,强化教师的事业心;

3.在行动层面上,倡导“让规范修炼成习惯,把认真内化为性格”,强化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学习惯。

二、制度导向,形成教师发展外压力

学校制订并完善了《省淳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省淳中教师进修奖励方案》、《省淳中后备人才库建设条例》、《“优岗计划”实施条例》、《省淳中课题研究管理和奖励条例》和《省淳中论文论著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以此来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建立了捆绑式评价和双向选择机制:1、捆绑式评价机制:学校建立了《级部考核制度》、《备课组、教研组考核制度》、《学业水平测试奖励办法》和《高考奖励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共同特点在于:注重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强调团队合作,不突出“球星”作用,而强化“球队”力量。级部考核,强化年级部教育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教研组、备课组,要求教学行为的一致性;终端质量考评更是以班级为单位,体现教育教学合作的优势。

2、双向选择机制:

(1)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实行双向选择师傅选徒弟,徒弟选师傅。青年教师缺乏上进行心,品行不佳,师傅不选;老教师对新教师帮助不大,能力不强,青年教师不选。有一个青年教师几个老教师同时看中的,那就一徒多师;有一个骨干教师几个青年教师同时选的,那就一师多徒。

(2)评价权交给学生。每年高一升高二、高二升高三,通过各项考核评定教师的业绩。通过学生评教,由学生来决定一个教师能否担任下一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促进教师建立新型师生观,走近学生,尊重和关心学生。三、通道建设,筑起青年教师成长的快车道

“一年过关,二年成熟,三年成为骨干,”这是省淳中每个青年教师必经的“三部曲”。学校建立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档案,搭建青年教师的成长平台,使青年教师审视自身位置,明确发展方向,确立推进目标,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1.磨合:新教师上岗培训着重教学基本功的传导与规范,骨干教师现身说法,从学校规章到教学“五认真”、从教育管理到教学技能,都进行言传身教。青年教师的“亮相课”、“过关课”和“展示课”成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三个台阶,解题能力测试和才艺展示活动等成为他们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2.整合:学校精心打造“青年教师沙龙”这个青年教师自己的学术阵地,由教科处牵头,精心组织,利用每周六下午集中进行教育教学研讨,邀请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推出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共同评点、交流教学心得,阐释教育理论。沙龙形式多样,自由活泼,成效显著,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3.融合: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每一个细节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动作”,以此来帮助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养成严谨治学的优良品质。比如,一份讲学稿的形成,必须经过几个步骤:备课组确立专题、专人选题编题,专人负责解题,专人负责审核、专人负责校对。一节校内公开课,开课教师先要在备课组内说课,集体讨论进行宏观修改,上完课组织老师评课,人人发言,进行微观分析,重在指出缺陷不足,教师再去修改教案,再去试上,直到上到比较成功,上课教师再写成课堂实录和教学随想,在学校的《教科研之窗》上发表。教师上得比较成功的课,还要在“青年教师沙龙”上再上示范课、探究课。四、项目引领,搭建教师发展大舞台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多样化平台,提供了一系列学习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渠道。

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青年教师亮相课、过关课”等系列活动,致力于打造优质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成长气息;通过“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校级论文(案例)评比等活动,把教育教学研究的起点放低,切入点变小,着力引导和鼓励我校青年教师主动探索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逐步提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基础扎实、业务精良、有教科研特长的青年教师队伍。

1.创设青年沙龙机制。

我校依托“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这个平台,组织青年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研讨。201*年度,共组织开展了十六次沙龙活动,活动主要由青年教师提供研讨交流的“菜单”研讨主题,如,“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及注意要素”、“如何恰当地调控课堂教学气氛、习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组织”等;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了教育理论的学习,组织青年教师研读《教育的智慧》一书,在活动中汇报有关章节的观点摘要、读书体会和与自身教学的联系等。

2.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大赛。

为落实“探究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争做品质教师”的青年教师发展目标,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课堂,增强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理论素养,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201*年3月,由教科处牵头组织了省淳中青年教师说课大赛活动,有63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本年度的大赛。在说课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体现出了勇于参与、敢于追求的意识,也展现出省淳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质。评委团普遍对我校青年教师在说课比赛中展示出的才华表示赞赏,对他们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日趋成熟表示欣喜。

3.进行青年教师“亮相课”展示。

201*年11月,学校教科处组织进行了“亮相课”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共有7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涉及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六门学科。活动期间,学校统一安排了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随堂听课,他们详细记录了教学过程和分析评价意见;课后及时与开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不断学习,加强基本功训练;控制语速,把握课堂节奏;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经常反思,多写写教学叙事和案例反思。

4.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本年度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校共有五十七位青年教师和四十八位指导老师参加。校领导进行了精心研讨,在原有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进。一是打破了备课组界限,以教研组为整体安排。二是实行双向选择。三是延长了时效性。原先的师徒结对期限是一年,现在要求三年才可以“满师”。指导过程长了,指导内容才可以更全面。四是师徒职责更具体更明确。从听课、上课、教案审查、论文写作、公开课展示、教学风格认定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5.组织校级论文(案例)评比。

为促进我校广大教师立足日常教育教学岗位,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反思,既总结和推广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又能确保我校向省、市和县教育主管部门递交高质量的论文(案例),在校长室的直接指导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的支持与配合下,由教科处具体运作,通过前期策划、组织动员、稿件征集、网上检索、评委评审、结果公布等一系列环节,圆满完成了两届校级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201*年3月,组织了第一届校级论文评比,共收到参评文章(含案例、叙事)196篇;201*年12月,组织了第二届校级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共收到参评文章192篇。教科处组织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委严格按照论文评审的统一要求和程序对参评论文(案例、叙事)进行了匿名评审,并及时对获奖教师进行了表彰。

除上述形式外,我校还通过“青年教师朗诵及才艺大赛”、“课堂教学质量月”等活动,进一步拓宽青年教师素质提升途径,集中展示我校青年教师风采,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五、强化学习,提升教师发展后续力

教师的培养首先在教师要有学习的欲望,我们一直组织领导教师广泛学习,向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学实践经验:学衡水、学洋思、学黄岗、学茶,学昌乐;向书本学理论知识,我校先后大规模地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林崇德著)、《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主编)和《你在为谁工作》(陈凯元著)等教育教学书籍,要求每一位老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认真研读,并开展小组学习和研讨交流,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每年在考核的基础上把教师送到北师大、华师大、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学术培训,或送到国外短期学习。通过广泛学习,教师的理念得到更新,方法手段得到改善。(陈桂生执笔)

抓好抓实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高淳县固城中学李春华

提高办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素质,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而师生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教学的研究和对教师的培训。学校在鼓励教师外出学习的同时,应认真抓好、抓实“校本研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现将我校近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专业引领,全力支持,营造人人参与校本研训的良好氛围。

“校本研训”工作很重要,但要扎实开展又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认为“校本研训”是形式,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或认为“校本研训”要不要无所谓,只要教学能取得成绩就行;或认为参加“研训”活动只是为了评职称,有任务观念;或认为研训工作很深奥、高不可攀,是专家、学者的事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关键要进行引导,帮助教师形成对研训工作,特别是校本研训的正确理解。

一是思想引领。我校通过各类培训和相关会议,大力宣传“校本研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教师认识到研训工作对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对促进学校发展的意义,在思想认识上消除误区,从而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变“要我”为“我要”参加研训活动。

二是制度引领。我校相继出台了“固城中学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固城中学骨干教师评定细则”、“固城中学研训常规要求”、“固城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等研训考核制度,发挥了制度引领作用。校本研训业绩成为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定、优岗考核、教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校还为每个学科组、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建立了档案袋,进行跟踪指导、考核和评价,为校本研训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骨干引领。学校“骨干教师”评定,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培养了一批学科研训骨干。通过任务驱动,对骨干教师在校本研训方面定任务、压担子,要求每学期开设示范课及专题讲座并纳入考核,引导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四是规划引领。学校指导全体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并通过年度计划、学期反思,构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新机制。“个人发展规划”,使老师们明确了研训等各方面的努力目标,有效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

五是专家引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通过“让教师走出去”,帮助教师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使老师们能面对面得到专家的指导,促进专业成长。专家的指导、引领,帮助教师突破了“瓶颈”和“高原现象”,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在加强专业引领的同时,学校对所有的研训活动,在财力、物力、人力安排上给予全力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近年来,学校为市县研训活动提供了现场10多次,做到了研训工作不遗余力,形成了人人支持研训,个个积极参与研训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同伴互助,专业合作,为教师参与校本研训活动搭建平台。一是集体培训。学校利用教职工例会,通过印发材料、例会学习、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等多种形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师德、教科研理论和业务培训,由学校领导、学科骨干进行主讲,教师提问答辩。同时规定校本研训必须遵守培训纪律,做好培训笔记,集体研讨要有发言准备材料、研讨发言记录。

在“五严”背景下,学校还加强了双休日校本研训工作,制定了“双休日校本研训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组月底上报校本研训记录表,对本月的校本研训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安排好下月的研训活动,严格考勤考绩,将结果与与绩效工资挂钩。要求全体教职工按时按要求参加校本研训活动,无故不参加者,继续教育“校本研训”一块为不合格。并把此项工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挂钩。

二是学科组研训。学科组以主题研训为载体,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课题研究、问题研讨、质量分析、经验交流、说课及听评课活动。

三是集体备课。以问题探讨为导向,通过课前备课,提出问题,集中研讨,形成策略,二次备课进行改进,进行教学有效性研究,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进。

四是课题研究。学校构建了市、县、校三级课题管理网络,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总结阶段工作,布置研究任务;研究成员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认真上好课题研究课,及时上交阶段性小结。

五是班主任月例会(沙龙)。以话题形式展开,每个班主任都要进行主题发言,谈问题、谈困惑,商讨对策,交流经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共同提高。

六是年级段班主任周会商制度。主要是问题会诊、研讨,案例分析,对策研究。

三、校本研训工作取得的成效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能立足校情,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教科研方面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培训方面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策略,坚持“教研训一体”,使老师们感到有用、实用、有效,实现了由心动到行动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年来,我校教师有41个市县级“个人课题”顺利结题;有332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在省市县获奖和发表;有15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和县优青,有11人次被评为市、县优秀班主任,县级骨干教师占专业任课教师20%以上,骨干教师队伍得到了迅速壮大。

二是促进了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三年来,在各项竞赛中学生有119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获奖3人次,省级获奖4人次,市级获奖16人次。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三是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学校连续三学年办学水平被评为优秀等第。学校还被评为“高淳县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高淳县师德先进集体”、“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优秀学校”、“南京市‘学校优秀教科室’”,“南京市德育创新学校”,“江苏省教育学会先进单位”,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校本研训工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有效开展校本研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东坝中学校本研训工作经验交流

目前,校本研训已成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如今不少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中理论学习零打碎敲、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听课评课蜻蜓点水等现象比较普遍,研训活动成了例行公事,实效性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我校校本研训的实际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提高校本研训的有效性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校本研训活动低效的原因分析(一)学校研训活动有名无实

主要现象①教研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效;②教研活动缺乏主题,没有明确目标指向;③形式单调以听课代教研,产生上述原因主要是教研组、备课组缺乏系统教研工作计划、对本学科本年级一年的教研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开展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活动心中无数,因而所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应付差事而已。④教研活动结束后不能对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补偿矫正式的后续跟进,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一次活动的辐射、提升、反思作用,活动效率自然不会高。

(二)对校本研训存在错误认识

一是有畏难情绪;二是把研训工作与提高教学质量当作一组矛盾,认为搞研训会影响考试成绩。三是认为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搞研训。四是由于教师之间业绩竞争矛盾突出,部分教师有留一手的思想,不愿意让别人超过自己,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共同成长。(三)不少教师缺乏对学习新知的追求,业务素质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一是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追求新知缺乏明确要求,没有构成书香校园的氛围;二是教师满足于应付日常教学,习惯于根据教材教参备课,按单元练习布置并批改作业,导致知识老化,视野狭窄,三是由于缺乏学习,对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束手无策,或缺乏思考,因而业务素质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四)监督指导力度不够

教师自身专业的要求不强烈,加上学校领导的参与、指导、督查的力度又不够,研训活动自然就会流于形式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并不奇怪。二、201*年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与教研管理,切实提高校本研训活动质量,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均衡发展,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工作的意见》,针对以往校本研训中出现的问题,我校制定了《东坝中学校本研训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扎实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下面我把一学期来的校本研训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了校本研训的制度建设

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化,这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因此根据我校校本研训实际,建立以下几项制度:(1)校本研训的组织制度

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校本研训三级管理网络,校长室对校本研训进行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学校以政教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务处(教科室)为单位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各计划要求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2)校本研训的指导制度

倡导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资源,轮流主讲或主持活动;专家引领要着重在教育行为研究指导、课程指导、学科教学指导等方面,提供理论、提出措施、促进反思。本学期开学初我校请到了县研训中心的吴有为主任就《如何开展校本研训》做了专题讲座,除接受县研训中心的教学视导外,数学、地理还聘请了其他学校的教学专家到我校上示范课、观摩课。(3)校本研训的服务制度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充分利用现有的报刊资料,及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及研究。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档案、学校课题研究档案等。(4)校本研训的考核制度

本学期我校这次绩效工资改革,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活动纳入绩效考核,考核分占总分值700分中的160分(其中100分为出勤考核,20分为集体备课考核,10分为公开课考核,20分为听评课考核,10分为课例研讨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

(二)校本研训中问题意识得到了增强

1.将问题作为校本研训中的课题。

本着教师缺什么就研究什么的原则,关注的重点是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力求校本研训切实为学校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不单一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成果获奖的等次,而是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例如,本学期针对后进生比例较大的实际,我校初二英语备课组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单词识记能力》这一问题,并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研训活动,数学教研组提出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数学课》及《减负条件下如何指导学生更为高效地使用身边的教辅资料》这样两个主题,并以此开展主题研训活动。

2.拓宽了校本研训的问题来源。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课堂教学问题,但不能将校本研究仅仅定位于教学研究,校本研究应将学校教学改革的所有问题都列入校长和教师的认真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范畴。校本研究包括校本教学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管理研究等三大块。课程的实施不仅仅体现在教学领域,同时还面临着诸多管理问题,如评价改革、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校本管理研究、校本德育研究也同样是实施新课程的保障。本学期在周六的集体研训中,学校结合实际将这三大板块中呈现的问题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学习、研讨交流。(三)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研训方式1.研训的内容

本学期学校将如下内容作为校级层面的集体培训:(1)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2)教学基本功达标训练;(3)骨干教师培养机制;(4)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5)校本研训管理机制运行等

教师是校本研训的主体,本学期我校教师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学习、研究和训练:(1)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2)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本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4)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案设计、个案分析;(5)命题技术;(6)教学基本功等。

2.研训的主要形式(1)集体培训

对于全局性、理论性的内容采用集中培训,一般安排在周六研训的第一时段,主要由校长或聘请校外专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2)课例研讨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我校的课例研讨主要围绕:问题引入教学设计课堂实践集体会诊课堂再现五个环节展开。周六培训的第二时段主要进行集体会诊,即对一周来本教研组或备课组开课教师的公开课进行评课,具体又包括三个环节:①开课教师说课②听课教师评课(每人说1-2点优点提出1-2点改进建议③集体交流总结.(3)集体备课

在同组教师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主备教师说课,重点是说课标、说教材、说重点难点、说教学过程、说学法教法等。集体备课倡导“引领合作交流整合”的模式。集体备课通常安排在周六培训的第三时段。(4)问题研讨

学校通过听课及其他途径发现并提炼出有讨论与研究价值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式的座谈讨论。本学期学校举行了两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分两周召开了三个年级的教学研讨会,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5)课题研究

本次绩效工资改革,我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教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和教科研在评优方面的权重,对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明显增多,针对课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选择小而具体的课题展开研究,注重了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6)个人反思

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学校对于教师的个人反思非常重视,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在备课笔记中要撰写每课时的教后记,并把它作为备课的硬性指标,每月有一篇精典案例,每学期有一篇教学论文,每学年有一篇实验总结。(史文秀执笔)

扎扎实实,追求实效

校本研训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高淳县实验小学开展校本研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一、分层要求,追求实效

我们认真分析了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情况,明确培训及教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师参与培训意向表》,并结合《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需要培训的内容及方式。

针对教师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总分结合,分层要求”的研训模式。学校各部门协调规划,安排培训主要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专业理论知识培训;2、教育教学主题研训活动(课例观摩研究与讲座结合);3、个人文化素质提升培训(读书活动、优秀教育电影赏析活动);4、实践经验梳理总结(课题研究,教育叙事、论文案例反思的撰写等)。

除了将“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电影赏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作为全员参培内容。还以学科组为单位,坚持不懈做好课例观摩研讨,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模式研究,进行阶段性教情学情的分析。

另外,再根据年龄层次为教师确立不同的研训主题:新教师学规范、学技术;青年教师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中老年教师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唤起工作热情。

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力求使得研训系统化、主题化,做细做实,使校本研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形式多样,合理安排

我校充分利用双休日研训活动时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不仅安排了专家讲座、讲述教育故事、赏析教育专著与电影等集中研训的方式,而且开辟教师论坛,专题沙龙,课例观摩研讨,开展分散互动式学习交流活动。

为了强化研训成效,我们一方面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的经验,形成案例,以讲座的形式组织交流。还利用校园网站“学山论坛”等平台,交流心得,发表见解。通过教师沙龙活动,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确定出中心论题,在讨论中使观点得以明确,理论得到升华。

三、规范操作,严格考核

为了确保双休日研训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研训工作的实效性,我们不仅制定了周密的研训计划,对研训活动做出具体安排。另外,责任到人,活动时精心组织,严格考核,另外,组织和参与双休日培训情况都将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成效及反思:

由于计划周密,操作规范,考核措施得当,所以,通过一学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校本研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师不仅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教学行为也更为规范,还提高了总结与反思的能力。

但是,学校的非一线教师也占了一定比例,她们虽然在教辅后勤岗位,但也属于绩效考核范畴,但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对这部分同志的研训内容的确定。活动的组织安排一直有一定难度。

教师专业成长不能仅仅依赖校本研训,研训只能提升个人教育教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但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很多,比如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个人的成长背景、经历、起点、阅历等,这些也将成为引发思考的一个难题。(唐瑛瑛执笔)

反思性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思考

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我校立足校情,着眼未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大力倡导校本研训,以反思性研究为手段,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我校校本研训的一些工作特色。

一、立足校情,构建反思性校本研训管理体系。

校本研训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为使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与新课程相适应,我们立足校情,建立了由校长室牵头,教科室负责组织管理,依托各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有效实施的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科研管理网络。

学期开学初,教科室对我校所有在职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统计,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方案,各学科也分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校本培训与教研、科研结合起来,把教师的集体备课、组内研究课、课题研究课等结合起来,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人(或执教人)。活动提前向教科室申报,校长室审批。每月初教科室根据申报情况、研训计划拟定好本月的研训工作项目,一方面向县研训中心汇报,另一方面通知到具体负责人与需要参加活动的教师。这样做到校本研训层层管理,逐级落实。

为了规范校本研训管理,我校从上学期开始实行了学科负责人负责制。九个学科均有相关有专业特长的领导具体负责,在校本研训活动中,学科负责人能身先士卒,积极参与,与学科教研组长共同主抓相关学科的研训工作,保证了所有学科研训活动的扎实开展。

二、通过两条途径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以《教师校本研训工作手册》为抓手,指导教师开展好个体反思性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个体反思是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基础和核心,教师自身多层面、多角度的反思,是开掘研究资源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为此,学校编制了《教师校本研训工作手册》,其中第一快内容就是教师学期研训目标,主要由教师针对自身情况,确定一到几个学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期待提高的目标(即研训的主题)。其它是培训学习记载,听评课记录,反思性教学研究课记载,课题研究记录,教学案例、叙事、论文等方面的内容。不论是学习他人的理论经验,还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都必须围绕自定的研训主题进行。这样,既为教师如何进行个体反思性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也为学校的教学常规督查提供了资料,更为教师的自身研训提高提供了平台。

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将个体反思性研究渗透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教学前反思,作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中反思,随时调整教学设计;教学后反思,对本节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自己的教学以及同学科其他教师提供帮助。这样,教师不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技术执行者,而是一名自觉的反思者。

(二)以主题研训为载体,加强集体反思研究,促进校本研训活动的深入开展。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教师个体产生的问题或困惑是教学急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就需要组织教师集集体智慧,发扬团体精神,进行集体反思,集体攻关。为此,我校把教育科研与教师研训紧密结合,积极做好集体反思性研究,重点做法为:

1.关注课堂,开展反思性主题研训活动。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聚焦课堂是校本研训的关键。我校的校本研训活动能立足课堂、关注课堂、服务课堂。首先,从教学实际与教师实际中寻找真问题,真问题应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有共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制订主题研训方案,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研训活动,主题研训活动内容主要有:(1)理论培训学习,即围绕研训主题选择相关的理论进行学习,或寻找支撑性理论,或取他人之长,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思,使我们开阔眼界,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层次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集体备课活动。我校将集体备课纳入到校本研训活动中来,使其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制订了“集体备课要求”,规定了集体备的五个流程。特别要求在教学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可在下一次的研训活动时进行交流。(3)课堂研讨活动。活动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法,形式有:①“同课异构”:组内教师围绕研训主题,确定一节研究课,各自个体备课→组内所有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所有教师共同轮流听课,对自己与他人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围绕研训主题进行集体交流→备课组长执笔写出反思性总结,提炼最佳教案。(该方法在我校的语文、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已多次尝试,效果良好)②“同课多上”:组内教师围绕研训主题,确定一节研究课,进行集体备课→由一位教师执教,组内其他教师听课→围绕主题集体交流,提出修改意见→该教师在同伴建议的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再次实践,其他教师再次听课、研讨。(我们认为该方法对打造一节好课很有效)③“主题议课”:组内教师围绕研训主题,确定一节研究课,各自个体备课→由一位教师执教,其他教师听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比较,参与评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依托沙龙,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团体研训活动。

我校通过开展沙龙式的研训活动,构建领导、教师研究、交流的平台,还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倾听他人的思考见解,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在每月一次的领导沙龙式例会中,各年级组、村完小、各处室、校长室领导不仅能认真总结本月工作,而且能围绕校长室提出的主题畅所欲言,或案例评点、或工作反思、或理论学习、或工作建议,各人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研训主题。

到珠江路小学学习归来后,所有的参观者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着学习的体会,有的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畅谈,有的从学校的写字教育规章制度引证,有的从写字教学课堂模式交流,有的从两校的特色比较展开可以说,假如没有深入的反思,这样的活动只能是泛泛而谈。但所有人都从中获得了很多很多。

在期末的教研组长工作交流中、在本学期的期中语文质量调研分析活动中,我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沙龙研训活动,老师们活动前能认真总结反思,充分准备;活动中能积极交流,针对难点群策群力;活动后能集思广益,不断改进。丰富多彩的反思性沙龙研讨活动,为校本研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效,一篇篇个性突现的文章不断涌现,一个个鲜活独特的观点得以提炼,一个个疑难困惑得到解决。

这样,我校以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以反思为策略,以主题研训为载体,学校构建了反思性校本研训的特色,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真是一举多得。(李杏花执笔)

依托校本研训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高淳县桠溪中心小学

长久以来,校本研训似乎就是培训、听课、评课等等,大多数参与的教师似乎也就是完成一项任务,校本研训的效益很难在实质上得到提高。研训活动缺乏具体问题的针对性、研训方法上的单一性是造成这种局面重要的原因。另外,缺少专业的引领、指导,缺少相互之间深入、有效的交流,也容易造成校本研训活动质量的低下。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训的整合。我们觉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题研究,它是校本研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本研训又为课题研究搭建了研究的平台。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教科室为主导,学科组为桥梁,课题组或个人课题负责人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课题的过程性研究,提高学校校本研训活动的实效性。一、合理安排,教科室和学科组共管

对于课题研究的管理,我校一直由教科室和学科组共同承担。在开学初,我们召开学科组长和课题组负责人(个人课题主持人)会议,要求学科组长把学科教研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将与本学科有关的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到本学科的研训活动中,并以安排表的形式呈现。

对于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有关研训活动,我们要求学科组做好过程督查,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二、同伴互助,以课例搭建研究平台

我们认为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课题研究的参与者,还取决于学科组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向学科组开设一节课题研究课(汇报课),并在学科组内结合公开课,向大家介绍本课题选题的设想、目前取得的成绩、本节课中的处理的方法、存在的问题等,然后由其他教师结合课例提出自己的想法,为课题研究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这样形成了同伴互助的共同体,也有助于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以及课题研究的质量。

建立在课例基础上的研究就是课题研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这也为课题研究的参与教师指出了课题研究最有效的方法。

在活动中我们也提出学科组长就是本学科课题研究的引领者的设想。提出学科教研组长必须有自己主持的课题,(或者个人课题),期望学科组长以自身引领学科组成员的课题研究的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科组长自身的素养。三、丰富形式,以活动营造研究氛围

对于课题研究,很多老师认为是部分人的事,有的认为就是造造资料等等。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由教科研工作中的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容易使教师感觉自己与课题研究相聚甚远。因此,我们着力丰富课题研究的形式,使教师感受到课题研究其实就是与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只是更加注重了研究的成分。

例如,本学期,围绕《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案例研究》,结合人才强教考核以及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开展了一次镇级校本研训活动。围绕《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学校组织了全镇教师参与了一次校本培训,学习了有关单元复习的要求;然后选取典型课例进行了集体备课;随后由骨干教师执教课题研究课;最后围绕课题研究、课堂模式进行了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和执教思路的解读,并进行了研讨与交流。虽然本次活动经历的时间较长,但广大数学教师纷纷表示,这次校本研训活动的效果非常好,很有收获。

以上案例引发我们思考,何种形式的校本研训是老师赞成的。尝试着把课题研究安排到从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微型讲座、专题研讨、教后反思等校本研训的全过程,可以赋予了校本研训新的生命力,使校本研训有了新的抓手,从而达到了提高校本研训活动效果的目的。四、夯实过程,以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要使课题研究真正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认可,对于课题的管理一定要到位。我们要使教师感觉到,课题研究是在扎实开展的。因此,每学期我们都对课题研究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做好理论学习、上好课题研究课、写好案例分析、形成研究的阶段小结、参加个人课题研究的交流等,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使教师们感受到课题研究是实实在在的。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中,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研究之间的交流。

一是不同课题之间进行的交流。在众多的课题研究成员中,总有一些具有相对较高的研究水平。大家在一起交流研讨,能使各自的长处更长,又能互补短处,使短处变长。在课题研究中,群体是个体成长的摇篮,群体水平提高了,个体才能从群体中吸收更多的长处,发展更快。

二是课题研究成果在学科组内的交流。课题研究的情况在学科组内进行汇报,可以把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其他教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的问题。五、反思与研究结合

在平时的校本研训活动中,我们十分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反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师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引领教师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并将问题进行提炼,形成各类课题。采取这样的方式,我校有多名教师经过校本研训申报了自己的个人课题,从课题的选择来看,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关注了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吴小辉执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淳溪中心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园紧紧围绕“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一年来,我园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并积极努力地进行深索、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教研网络

正规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和落实的前提和保证。我园建立了幼儿园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由园长亲自抓,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管理、督查,教师则操作研究。为推动并保证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正常、有序、扎实地开展,幼儿园还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幼儿园教科研制度》、《园本教研制度》、《学习制度》等。使教科研工作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

二、营造学习气氛,拓宽学习渠道

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力军,为了提升老师的素质,必须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俗话说:“只有学的好,才能教的好”。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积极性,使大家掌握课程和教研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我园始终把教育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并根据每学期的工作实际,确定学习重点,再制定出培训形式和内容,如听专家作报告、教师参与性学习与培训、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等,由此开阔教师视野,掌握幼教发展动态,提高教科研能力。为了营造学习气氛,我园通过园领导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的方式,大家充分认识到参与培训和学习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我们还利用业务学习和年级教研组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了大量文章,如《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反思: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让案例分析成为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阶梯》、《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一次科学活动引起的思考》以及部分优秀教案等,从而促进了教师知识、观念的更新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还鼓励教师拓宽学习渠道,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利用网络学习,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同时,我们还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相互交流自己的教育笔记、活动反思等,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自信心培养的徐径。

三、重视园本教研,努力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必然会带来行为的创新。全园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一系列课改尝试:

1、改变教研组组合形式,开展专题式研讨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提倡整合,学科间相互渗透,教学不再分科。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我们将教研组也重新划分,将原来按学科划分的教研组,改为按平行年级组划分的小、中、大班年组教研组,每个年组教研组既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共同点开展了年级专题教研,如小班的加快新生入园的适应;中班的学会和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大班的幼儿衔接工作研讨等;又可以围绕幼儿园的教研任务分年级组开展讨论。教师们认为改变后的教研组活动针对性很强,能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因而在研讨中教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已见,参与教研的热情十分高涨,教研气氛也很热烈。

2、实施分层推进措施,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1)师徒结对,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为了将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转化为教师与同伴互助的优势资源,为了让此活动收到较好的实效,由业务园长及年级组长重点对工作新青年教师进行了领域课程的设计及备课方案制订、教师观察记录、教育反思及个案的撰写方便的培训与讲座。带教老师也在日常备课中积极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及批改,促进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师徒结对活动中,带班教师在一线工作中,身体力行,示范带动青年教师组织好班级各项活动;领域教研组长开展老教师示范课,现场演示领域教学内容,青年教师们积极参与观摩,反思,力求在一点一滴中努力增加专业知识,模仿与创新自身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教师业务技能大赛,鼓励教师大胆展示与相互学习。

本学期末,我园开展了教师业务技能大赛,上学期我园进行的是说课活动,本学期我园增加很多新教师。针对本园的具体情况,我园组织的是全体教师自弹自唱比赛。教师们在业余时间,互学互助,苦练基本功,在活动中,几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了全能奖。胡琳、邢苏华和夏英三位老师教师分获了单项比赛的第一名。

3、改革教学管理模式,还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

首先改变了备课形式先讨论后书写,同年级组的教师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先集中讨论教学活动的内容,目标、设计及准备,再根据不同经验教师的要求分层管理。如:对骨干教师要求教案注重新教法的尝试、改革;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要求设计活动着重思考重难点的解决方法,过渡环节可略写,而年青教师半日活动必备详案。这种备课管理模式的改变,让教师们从繁重的书写中解放出来,还她们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幼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因人而异的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创造。

4、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育行为。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再探索解决的方法,从而改进并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一个过程,它是园本教研的核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园结合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及教师的迫切需求,加大对教师反思行为的研究,通过听专家讲座,学习相关文章,使教师们真切感受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萌发了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意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为与观念相结合,鼓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勤于思考,逐步学会并掌握了反思的形式与方法,由原先单一的课后反思转变为课前、课后的反思,由反思自我逐渐转变到反思自我和幼儿相结合。在行为上真正体现教育新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策略,改善教育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职业的幸福,让每位教师争当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与课改共同成长。此外,我园还继续开展了《农村幼儿教育中数学活动生活化案例研究》以及《利用地方资源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课题的研究。开展的青年教师评优活动、教学随笔评比,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活动,精心准备,活动后的个人反思与集体评析,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身评析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我们扎实地开展了园本教研工作,深入地进行了课题研究,我园教科研工作得到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近年来,教师们撰写的教科研文章经验总结、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多次获省、市级、县级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多位老师申报的个人课题还被市、县教科室立项。但我们认为:真正最大的收益者还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在辛勤“园丁”的耕耘下,幸福、健康、快乐地“开花结果”。(陈花云执笔)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保教质量

本学期,我园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主管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纲要》精神为宗旨,围绕教师岗位练兵、园本培训、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全面提高我园保教质量。现将一学期来完成的教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展多项教师岗位练兵活动1、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我园教师偏年轻化,经验不足,理论基础薄弱,深入学习《纲要》,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迫在眉睫。本学期,继上学期分块学习《纲要》以后,进行了《纲要》的书面考试,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对纲要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有很大帮助。

2、开展教师“说课”比赛活动

“说课”活动是教师审视、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为了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本学期我园开展了教师说课比赛活动,2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前,赵珊珊老师给大家进行了培训,活动后赵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帮助老师们梳理了说课要点。通过此次活动,帮助老师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教学反思能力。

二、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我园申报的省级规划课题《学会倾听开始学习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顺利立项,并在11月份顺利开题,会议中,市、县领导对该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指导、论证,使得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综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课题主持人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并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讨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打算,从理论层面审视我们的研究课题,同时还学习一些相关文章,给教师在实践层面做一些指导。目前,该课题正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开展。

三、承担县科学教研基地的工作

我园长期有教师跟随市科学教研组活动,并承担县幼儿园科学教研基地的工作,实施二级培训,辐射教研成果。本学期911月份,我园共开设观摩活动4次,接待了外来观摩教师约160人次。唐园长的大班活动《神奇的调料》、赵珊珊老师的《种子藏在哪里》等8位老师开设了科学观摩课,课前老师们都能认真备课、试教,因此,每次活动效果较好,受到与会老师的好评。9月份,我园承担并接待了市科学教研组来园活动,我园周秋香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召开了科学观摩活动,到场的市、县科学组成员对我园的科学特色、科学氛围给与了较高的评价。

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构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梯队,本学期我园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希望通过师徒结对这样一个平台,师徒双方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活动中,有8对师徒结成对子,9月10日这天召开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在仪式上,8对师徒当场签约,并由园长当场盖章生效。会后,师徒严格按照协议书中所规定的各项条规履行各自的职责。

五、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本学期我园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每月由一位老师牵头,推荐大家读一本好书,宣布推荐理由,并形成文字材料上传我园网站。通过这个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及文学修养,提升教师的素质。

六、开展园内优质课评比活动

本学期,我园开展了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各年级组选拔推荐的基础上,有9位老师参加了园级的评比,有3位老师脱颖而出被确定参加明年县优质课评比。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理论知识、科研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教科研的作用,促进我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实现科教兴园的奋斗目标。(执笔:赵珊珊)

在研究中成长,在探讨中发展

09年度武家嘴实验学校附幼教科研工作总结

我们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在县教科室领导的关心下,幼儿园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教师们几年来的共同努力,教育科研确实有了较大的进步:教师们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研究水平逐步提高,因此,只能说,与纵向比较,我们取得了一点微薄的成绩,在幼教这一片天空里,我们只是做了一点实实在在的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扎实实抓园本教研。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因实际因素,本学期我园再次扩班,教师队伍扩大,更造成师资的差距。为此,分层开展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对不同层面教师提出不同要求,营造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使他们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1)新教师汇报课,听课之后一定要进行评课,评课时我们一改以前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做法,要求老师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的老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公开课评议肯定条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的问题,提出三条有操作性的建议,,以帮助上课老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2)骨干教师上展示课。观摩后我们把一些典型、有代表性的课在教研组进行讨论,挖掘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范例,或者授寻其不足,引以为戒。

2、开展领域研讨活动(1)依托县美术教研基地活动,开展特色美术教育研讨,展示了我园特色美术教育理念,更使青年教师在这一平台得到锻炼(2)本学年,我们组织了音乐活动的教学实践,继续采用“观摩说课集体交流”的教研形式,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质量。并以“一课多研”的形式多次观摩,多次评析。在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3、开展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鼓励教师认真撰写课后反思,注重反思的质量,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在研究理论、研究别人经验、研究自身教育行为的过程中,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的放矢抓教师专业化发展(一)、开展园本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每个学年,我们找出一个切入点,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园本培训。针对我园青年教师多、组织教学和一日生活能力弱这一状况,新学期开学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管理”、“青年教师如何写教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的为期两天的园本培训;根据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开展了“幼儿美术欣赏教学”和“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园本专题讲座和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我们又进行了《如何撰写教学反思》的专题讲座。一次次的园本专题培训,我们从教师的实际出发,符合教师的需要,它就像一盏明灯,为教师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困惑,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更锻炼了业务领导,使业务领导和教师共同成长。

(二)、针对不同的个体需要,进行分层引导、分层评价、分层培养。第一是新教师:这些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缺乏对幼儿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专业技能不过关。对她们的培养是要求能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组织他们学习一日活动组织要求,使之尽快具有制定各类计划的能力,独立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学期初我们以师徒结对形式配班,要求新教师组织活动按半日活动流程写详案,请配班老教师带教。通过互看、互评,让新教师尽快熟悉保教业务。第二是工作35年教师:对于他们以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为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尤其加强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技能的培训,每年对他们的弹、跳、唱基本功进行考核,搭建平台,凸显教师个人特色,具有创设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使这些教师也能胜任幼儿园教育与科研的工作。第三是中年教师:所谓中年教师是指在我园工作已有一定年限的并能胜任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群体。对于她们的培养目标,要求能不断更新观念,具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教育教学风格,具有一定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我们经常组织这部分教师开展了独立的研讨活动,并要求在这些活动中能起传帮带的作用,带好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第四是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对他们加强幼教理论的学习,并吸取幼教改革的先进经验并能结合本园实际大胆组织教研活动。并能做到“三先”,即先学、先做、先总结。还给她们创造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调动她们组织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研能力。

由于我园措施得力,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全体教师在专业成长平台上,积极努力,奋发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1名教师获县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8名青年教师在县教研基地上公开课,2名教师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三等奖,多名教师论文在县市级获奖。这些年轻的教师,在我园迅速成长起来,她们已经成为我园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循序渐进抓课题研究。

(一)搭建平台,提供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舞台,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一个教师要获得最大发展,就需要在问题中确立课题,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成果中不断反思。我园教师们单独做课题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为此我们以传、帮、带的方式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教师们参与幼儿园大课题的研究,在参与课题研究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经验总结,逐步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现在我园教师已经逐步从“怕科研”向“爱科研”过渡,园内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二)加强实践与研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方面,我园提出了“科研兴园”的指导思想,市级规范课题《地方自然材料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的开发和运用》,我们经历了201*201*课题实施起步阶段,201*201*课题研究研究在全园推开阶段,如今我们已将课题研究渗透到教师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做计划、做主题活动、写活动反思,都是在建构有地方特色的园本化的课程,这也是我园“十一五”课题《区域活动中地方自然材料运用的研究》的中心工作。

①对已经设计好的区域活动方案进行验证,修改、完善。在验证、设计的过程教师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大、中、小区域活动目标和领域目标设计,通过验证实施修改、设计在实施,形成切实可行的、比较成熟的、有实施价值的区域活动方案。

②以课题指导专家为主的研讨活动。课题的推进有赖于专家的指导,为此我们及时邀请了教科室专家对我们课题研究过程进行了指导。对课题的进展方向进行把关,课题组全体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梳理思路,明确研究问题。

③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开展全园区域活动观摩、目前,我园有三个课题“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区域的开发和运用”、“自然材料在科学活动区域的开发和运用”、“自然材料在数学活动区域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成果在全园推广。各班围绕自己的子课题研究向全园展示自己的区域内容。通过观摩扩展教师思路,活动区材料和区域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上有所提高,推动了课题进展、总结提升经验,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本学期,课题已经全面进入结题阶段。我们将对研究内容和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将研究成果《区域活动方案集》《教师论文荟萃》汇编正在开展。对于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积累的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同时也进行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积累的有园本特色的活动案例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怎样利用这些特色案例使我园的课程凸显本地特色?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结合我园的“特色案例”汇编,使幼儿园的课程园本化过程更能突出地方特色,也能更适合本园实际。以上是我园这一学年在教科研方面所做的大致工作。回顾一学年的工作,我们在看到我们进步的同时也清晰的认识到:幼儿园要发展、要提高,需要我们努力的地方还很多。如: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业务素质还有待加强;骨干教师队伍要不断充实;保教人员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将借助幼儿园考核奖励制度,积极鼓励老师们投入到撰写活动。我们相信只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我们一定会取得新的进步的!(江玲玲执笔)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肖岭乡20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肖岭乡20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肖岭乡20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481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