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xx,来自xx市气象台。2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短期和短临预报服务工作。刚工作时,老预报员反复对她说:想成为一名优秀预报员,至少需要10年的积累和锻炼。201*年,恰好第10个年头,她被评为首席预报员,不知这是不是巧合?但初出茅庐的她,当时并不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心想预报理论已系统学过,预报业务再难,也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吧?
上班不到一年,201*年6月5日,武隆铁矿乡发生严重的山体垮塌事故,6日夜间,受西南涡影响,xx开始出现暴雨天气。市局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台里组织大会商,要求预报员对这次过程何时影响灾区、影响多久、雨量多大发表意见。她按照上学期间学习的西南涡知识,结合不满1年的浅薄预报经验,给出了预报意见,却发现与老预报员的结论相差较大,当时心里还有一丝侥幸,“万一实况跟我的一样呢”?第二天实况一出来,最后的一丝侥幸彻底破灭。这时才真切感受到,想要做好预报确实需要下大功夫,她第一次开始从心里认真审视老预报员的话。
俗话说知易行难,想要做好预报,又该从哪里着手呢?她虚心请教老预报员,从翻天气图开始,工作的第一步是区分出哪些暴雨过程是西南涡造成的,面对1980-201*年发生在xx的104次区域暴雨过程近2500张天气图,工作量大尚在其次,主要困难来自于如何确定西南涡中心。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需要反复对比、分析,一个个例分析下来要两三个小时。收集整理过程尚且如此费力,从中获取预报经验又该何等艰难?多少次干不下去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一想起老预报员为了做好预报,从档案馆借出几十年来手工绘制的天气图,反反复复无数遍研究揣摩的情形,她也对当年老预报员的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板凳要坐10年冷,一个一个地分析,不断地复核……,半年后,她最终确定出西南涡暴雨过程64个,占xx暴雨的61.5%。这一结论得到了老预报员的肯定,这个小小的成绩鼓励着她在随后的2年里,逐一对这64个过程重新预报并检验。也正是在分析、预报、检验、订正的过程中,她深深喜欢上了预报工作,这份工作需要经验、也充满挑战。渐渐的,她也具有了老预报员的那种从容和自信。最终她利用一段时间揣摩的心得,构建了影响xx不同区域的西南涡暴雨概念模型,用于指导实际预报工作,由于效果较为明显,也被收入《xx市天气预报技术手册》中。10年来,她从未放松对西南涡的关注,从最初的筛选个例、摸索预报经验,逐渐深入到对西南涡内中小尺度方面的探索。当然,10年的努力耕耘,收获还是不少,她先后荣获中国气象局优秀预报员称号、xx“五一”劳动奖章,并于201*年被选派到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与预报中心交流学习1年。
在美交流期间,Norman天气预报办公室的预报员告诉她,他们中短期预报是在高质量客观预报产品上进行订正,预报员主要精力用于更高层面的预报信息释用。而当时她做预报时还在纠结某一站点温度是该报高一度还是报低两度?交流中尽管美国同行很友好,但还是感觉到了他们的优越感。
努力才能赢得尊重。回国后,她带领团队,尝试利用学到的先进技术,对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进行客观化。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她们开发出了适合于xx的客观预报产品。目前,以xx局建设智慧气象“四天”系统为契机,她与同事们一起,积极发展智能推荐技术,进一步探索将预报员积累的经验和模型数值化。
转眼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她对老预报员当年的话又有了新的思考,十年时间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准度来说还远远不够!已经成长为预报岗位中坚力量的她,将扛起责任、勇往直前,持续传承与创新,为实现新时代xx气象现代化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气象人先进事迹材料:传承与创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58350.html
- 上一篇: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 下一篇:职业道德候选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