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更多: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有人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有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在陕北七年知青岁月里,在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同甘共苦的实践中,注入他血液里不变的信念。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穷山僻壤”的梁家河。一两年后他不仅在劳动方面非常拔尖,而且在生活上、语言上都可以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尤其是在思想上积极进取。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在这七年里,他读了大量的“无字”书,读懂了什么是“中国农村”,什么是“实际”。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他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这块厚重的黄土地,曾经以博大的胸怀接纳过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演绎红军革命的大舞台。
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营养,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点击查看更多: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品读《梁家河》有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63261.html
- 下一篇: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