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更多: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捧起《梁家河》,书香温润沁脾,令人十分沉醉;打开书,重温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牢记殷殷嘱托、砥砺奋进精神,那细腻的笔触、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动人的故事……一幕幕、一页页,是初心的引领、更是使命的呼唤,感召着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去找寻梁家河里的“大学问”。
这“大学问”是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人生航标。往小了说,这信念就是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动力源泉;往大了说,正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指引着总书记、支撑着总书记,让他在梁家河艰苦的环境里依然满怀激情、忘我工作。这种精神上的滋养和慰藉,犹如茫茫黑夜中的灯塔,照亮前行路上的每一个追梦人。
这“大学问”是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催人振奋,他不仅身体力行为我们树标杆、做榜样、带好头,而且从梁家河的“人生第一步”开始,就深深扎根基层,与艰难困苦做斗争,几十年如一日顽强拼搏,走好人生每一步。在奋斗中收获喜悦,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即使是饥饱断顿的岁月,总书记也不忘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令我们深受启迪、倍感鼓舞。
这“大学问”是担当。担当就是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从初到农村时的种种不适应,到后来即使整个大队只剩下总书记一个知青,他毅然担负起大队书记的职责,顽强拼搏、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彰显了总书记“遇事有定力”“抗压能力比较强”的高度责任感和强大自信心。我们笃信,有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必将引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巨轮号破浪前行,驶向光辉彼岸。
这“大学问”是为民。“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与父老乡亲打成一片、与贫苦百姓融为一体,他心里装的满满都是群众,一心想的也是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日子,打淤地坝、建铁业社、办代销店、修沼气池,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天的党员干部,“我们走在阳光路上”,更应该沉下身子、多“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与人民群众一道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十万余字,四十幅图,一部《梁家河》就是总书记从插队知青到大队支部书记的搏击史、奋斗史和成长史。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正是我们在象牙塔里学习知识的大好年华,但总书记已然成长为梁家河大队的主心骨、顶梁柱。试想,倘若没有志存高远的坚定信念、没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没有敢闯敢拼的使命担当、没有炙热深厚的为民情怀,谁会夙夜挑担、负重前行?以身许党许国、为民鞠躬尽瘁,总书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出了最好诠释。
迈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我们广大青年干部必须挺直精神脊梁、秉持为民初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新的力量!
点击查看更多: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梁家河》有感:《梁家河》里的“大学问”》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6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