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时间:2019-05-05 13:22:44 网站:公文素材库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本文简介:

打好人生底色,绽放满园春色--《经典咏流传》观后感文/胡媛2018年春天,央视综合频道打造了一台大型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该节目和诗以唱,让传统古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巧妙结合,散发出崭新的时代力量。《经典咏流传》最可贵之处在于以流行传唱经典,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让诗词之美走进千家万户。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本文内容:

打好人生底色,绽放满园春色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文/胡媛

2018年春天,央视综合频道打造了一台大型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该节目和诗以唱,让传统古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巧妙结合,散发出崭新的时代力量。

《经典咏流传》最可贵之处在于以流行传唱经典,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让诗词之美走进千家万户。相对《中国诗词大会》较传统的诗词比拼形式,它更具创新性,更加现代化、时尚化,也更有生活味儿。就像节目中那首被全中国各大中小学校园广为传唱的《春晓》一般,只要熟悉的旋律一起来,谁都可以随口哼唱起来。加之被邀请到的传唱人大都是大众所熟知的娱乐名人,既有娱乐圈资深前辈,如黄绮珊、汪明荃夫妇等的实力压场,又有当红的青春人气偶像,如王俊凯、毛不易等的人气加持,让中国传统诗词重新焕发出光彩。

袁枚的《苔》,一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陈俊老师的眼界和格局,打动的不仅是评委,激励的是更多的一线教师,让他们深埋于繁琐的日常教学中的头颈突然抬了起来,看见了一束原本属于“点灯者”身份的精神之光。同样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我,也因那首《苔》持续关注了该节目。

心之所至,即为故乡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咏诵乡愁的诗词曲赋不胜其数,没一首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般语言简单、意象清晰、却能情感共鸣让人断肠。在《经典咏流传》第六期节目中,经典传唱人杰克隽逸演唱了一首直击人心的歌曲《故乡》,道尽无数为了追求梦想客居他乡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路。而这首歌曲正是改编自被誉为“秋思之主”的《天净沙·秋思》。

歌曲开头,杰克隽逸深情的娓娓唱到“不知道我何时能归去,带着所有的荣耀和委屈,多年后我还不能忘记,你的味道你的声音。”,声音一出来,听众内心那无限的乡情,就如同家乡的河水一般涌涌流动,整首歌听下来,我们感受到最多的是她对故乡精神上的思念和爱恋。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方,总有一个地方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心之所向,那就是故乡。歌曲高潮部分,歌手用自己独特的故乡印迹-----大凉山式的豪情和奔放去表达乡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发自肺腑的吟唱,使乡愁在平远清晰的物象中缓慢舒展,引起所有饱含乡愁思绪之人的共鸣。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过风起尘落的人间,最是客居他乡已是过客之人,才最能体会,心之所向,即为故乡。

千金易寻,知己难觅,和自己和解最为可贵

《经典咏流传》第4期,主持人撒贝宁吟诵了陶渊明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为开场词,道出了古诗词背后蕴含的古人的智慧与情怀、胸怀与气魄、抱负与志向。那一期中,我很喜欢毛不易和廖俊涛共同演唱的《月下独酌》。

一首《月下独酌》让人觉得纵然隔着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也可以和大唐诗仙李白来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孤寂感这种世人皆有的小情绪上,我们和李白一样,心亦戚戚然。李白一生自命不凡豪情万丈,一身文艺青年潇洒不羁的风骨,懒得攀附权贵,高力士脱鞋以后更是被排挤,远离了长安世家名流的中心。客居他乡,十年漂泊,使他早早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学会了和自己独处,学会了在天地万物中与自己和解。现实与理想往往疏离,身处繁华的大唐盛世,人们吟诗做赋,人们高歌踏舞,自己却壮志难酬,清风月下,一人独坐吟诗作赋感叹人生。幸运的是诗人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出口,以月为伴把酒言欢。身为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手摘星辰,畅游仙乡,即使孤寂也孤寂的很风骨,一点都不矫情,“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去邈云汉”,何等的快意。

传唱人毛不易在节目中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和廖俊涛在生活中都是宅男,因为音乐,两个都不喜欢人际来往的人变成了彼此相知相惜的知己。他们是幸运的,可以在李白的古诗里找到精神的共鸣,在热爱的音乐中找到释放情感的出口,在共同的爱好中寻觅到知音,我想这也正是他们二位选择用自己的歌唱来传承这首《月下独酌》的原因。

传统文化,回归是必然,传承需创新

从去年红极一时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今年又备受关注的《经典永流传》这些大型文化类节目中,不难看出其明显的传统文化导向性。这些央视制作综艺节目,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综艺的创新形式,通过名人效应的带动性来开启全民学习、重温传统文化的新风潮,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阐释人文价值,为现代文明追根溯源,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树有根、水有源,而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中国扎根于大地,屹立于世界的不倒根系。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引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溯民族精神之源、辟与时俱进之路,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

今年两会期间,“传统文化”多次出现在政协委员的提案中,已担任7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冯骥才的提案---《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对传统生活文化的参与和体验的提案》,建议关注传统文化。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老师,我们更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感受到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部编版教材就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数量增加,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入古诗词高达100多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赠幅达80%左右。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增强其文化自信心。

当然,除了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性之外,其传承过程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的爆红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索了新路,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诗词与综艺相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冯骥才也提出,传统文化和现代融合的其中一个重点在青山年身上,“我们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所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在想可不可以让更多的古诗以歌曲的形式走进孩子们的音乐课堂,学校德育工作中,可以多开展唱古诗的歌咏比赛......

学习诗词,传承经典,打好人生底色

中国古典诗词流传至今,历久弥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自《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开播以来,一时间坊间又掀起了一股古诗词风,人们通过节目领略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纷纷惊叹“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

近几年,国家大力号召全民阅读,在学校开展的日常阅读活动中,我们也加大对孩子古诗词的储备,做到每周背古诗,每周读经典。是啊,古典诗词之于孩子们到底是什么?应试得高分的知识储备,还是人前炫耀的资本,我想这些都不应该是孩子们读背古诗词的长远目标和最终目的。那么学古诗词的意义何在呢?

春天,看到桃花盛开会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到春水荡漾,会想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看到玉兰盛开柳丝如烟,会想到“玉兰一杯酒,绿柳三月时”;晨起听见风雨声,会心生惋惜地吟诵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冬天,晨起出门见雪,会惊喜地吟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诗应该变成孩子们对美的一种体会和感知,聆听“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声音,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在敏锐的感知力中,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其心灵,培养其审美情趣,提升其人文气质。

面对爱情的苦涩,能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汲取力量;遇见友情的分离,能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里收获胸怀;思念亲人时,能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取得慰籍。面对生活的挫折,能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吸取信念和勇气;面对人生沉浮,能从“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收获豁然和旷达。我想,这些足以是我们学古诗意义所在,当我们面对坎坷困顿,当我们面人生沉浮,那一句句从心底里发出来的诗句,会给我们解答,会给我们慰籍,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对于孩子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生的底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打好这个底色,才能画出绚烂多姿的人生画卷,才能静待一树花开,绽放满园春色。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观后感,流传,经典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779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