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观后感 本文简介:
年后去了趟中国美术馆,馆中正在展出“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1949-2018)”。大大小小多个展厅,展出了很多漂亮的风景画。多数作品虽然我不太能看懂,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进了第一个展厅,看到了一幅巨幅画,站定一看,名字叫做《雪网山痕皆自然》,画的是雪后的山景,心里有些深不可测
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观后感 本文内容:
年后去了趟中国美术馆,馆中正在展出“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1949-2018)”。大大小小多个展厅,展出了很多漂亮的风景画。多数作品虽然我不太能看懂,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进了第一个展厅,看到了一幅巨幅画,站定一看,名字叫做《雪网山痕皆自然》,画的是雪后的山景,心里有些深不可测的惴惴感——第一个展厅就如此震撼,剩下近十个展厅还会有什么巨作?画上黑白的线条被掺和在一起,和谐的、好的惊人,像是苍兰色的天色和黑白无常的山色溶解在一片白茫茫的雪色里。
不同于昔日的山的绝美,它背部的积雪没有以往那么多,露出了黑色的纹理,如同粗硬的筋骨,像是板下了脸,不再以取悦游者的风景而定,露出了冷硬的本来面目。它不是具有表演性的作品,它不是任何人的风景。
看到这一景象,我想到了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就像是穿过到达雪国的隧道一样,深邃地没有头。这幅画表现出来的是山的自然风景,“雪网”一词表现出了积雪有致的迷离景象,而“山痕”则是下雪过后的山的余景,黑白的颜色就像是在春日到来之前寻找的最后冬日叹息。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评价《雪国》:“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深爱用那种笔端常常略带哀伤,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最终宿命。”,在冬日的雪景中,雪祈祷着,捡拾着,审判着纯粹色彩,不加修饰的偶然天成,没有乏味的“披萝带荔”的琐碎装扮,只是瞻仰时有点醍醐灌顶感。不知道为什么,开春时节的春色已经潜入了深冬,只留下了寒风。是快迎春的,温暖的春天吧。
从走廊走到另外一个展厅时,看到墙上的一幅画,画上大大地写着“韧竹”二字,,名字叫做《屹立千秋》,画的是屹立一方,千秋不动,不畏风吹雨打的竹子——“梅兰竹菊“中坚韧的君子。竹之坚韧让我想起了屹立东方的一条龙——阡陌纵横的紫禁群宫的明晰苍莽,壮美恢宏,绵延不绝的长城内外的磅礴宏大,惟余莽莽,荣辱与共的圆明园,巍峨险峻五岳山峰,傲然挺立着,诉说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
清代诗人郑燮曾写过《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就是说竹子坚韧,亦是坚忍,任凭你的东西南北风吹我也不为之所动。所以“屹立”表现了竹子的坚定的决心和意愿,“千秋”则是从时间上进行粉饰,竹子的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坚守的时间很久。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一朵玫瑰花问竹子为什么竹子长得又高又直,竹子回答,因为我是由一个个竹节筑成的。这个故事在说只有迈好每一步作为基础,才能有一步接一步的不懈坚持。
竹之坚韧,竹之高洁,竹之默默无闻,都是绘者笔下画活了的灵魂再现,竹子之所以叫做“韧竹”,是因为竹子的精神纯粹的,不可藐视的,就像是一个传奇,深入灵魂的热爱。
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河山,观后感,馆藏,题材,作品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