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读后感

时间:2020-07-02 09:56:54 网站:公文素材库

 《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小时候父母给他起名“朱重八”,因为他排行老八。他的“父母虽然贫穷,但每天下地回来仍然会带给重八惊喜,有时是一个小巧的竹蜻蜓,有时是地主家不吃的猪头肉”。日子虽不富裕,但是家庭和睦,一家人相守在一起,也是种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在1344年朱元璋十七岁的时候被打碎了,这一年黄河泛滥,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元政府视百姓如草芥,朱重八的父母兄弟都在这一年被饿死了。

  悲痛的朱重八想有块地埋葬自己的父母,却发现“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却在死后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地主从来不种地,却衣食无忧”?

  为了有饭吃,朱重八去当了和尚,能吃饱饭,他已经很知足了,然而这样的日子也仅持续了50多天,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也都沦为了乞丐。日子越过越艰难。其实朱重八一直以来的愿望都并不过分:“只是想要一个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给辛劳一生、从没欺负过别人、老实巴交的父母一个安逸的晚年,起码有口饭吃”。他的愿望也是在元朝政府的残暴统治下,广大善良老百姓的朴素的愿望,只是在那个时代,这却是一个奢望。“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看似强大的元帝国发生了几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即使那纵横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也不复当年之勇,无力拯救危局。”

  公元1352年,朱元璋入了郭子兴的军队,“也就在此时,朱重八将他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谓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而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统治者自己筑造出来的。”

  朱元璋不像其他的士兵,他“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胜品,就献给郭子兴,如果得到赏赐,就分给士兵。由于他很有天赋,自学过一些字,分析问题准确,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自己的智囊,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也逐渐重要起来。”郭子兴是一个性情暴躁、不能容人的人,他是不能容忍一个可能取代他的人在身边的。朱元璋也意识到跟着这些人不会有前途。于是朱元璋向郭子兴提出辞职,“郭子兴非常高兴,这个讨厌的人终于可以走得远远的了。”

  “朱元璋在出发前,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从自己的七百人中重新挑选了二十四个人,然后将其余的人都给了郭子兴,郭子兴多少有些意外,但仍然很高兴的接受了。”朱元璋“看着自己身后的二十四个人,他知道,迈出这一步,他就将孤军奋战,或者兵败身死,或者开创霸业。”

  之后的岁月里,朱元璋“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

  ,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这些厉害的敌人。“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他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他与此二人并无仇恨,甚至还有惺惺相惜之感。但元就不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讨饭。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经过二十余年的混战,中国大地上饿殍遍野,田地荒芜,开国皇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朱元璋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他鼓励开垦荒地,鼓励种田,还大大削减各地的租税。

  在朱元璋执政期间,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社会体系和架构。他执政三十一年,勤勤恳恳日夜不息地处理政务,“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商业活动也有相当的发展,朝鲜归顺了大明,北元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

  “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对他制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来,后世子孙只要有着基本的行为能力,就能根据他的政策治理大明,并保万世平安。”

  “事实证明,他的体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且出现了很多朱元璋本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意外。”

  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权利,然而明朝的内阁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专权。”

  朱元璋创立了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使官员们如同生活在地狱中,也令国家法律的约束性和权威性荡然无存。

  朱元璋最憎恶贪污,想要创造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为此“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可是杀完一批,又来一批”。

  “朱元璋规定老百姓不得四处流动,然而明朝中后期流民成风,四处游荡,丝毫不受束缚。”

  “朱元璋颁布了抑制商业发展的条令,并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绸纱等贵重衣物,然而大规模的工商业发展正是从明朝开始,而那些本应该是社会最底层的商人却穿金戴银,甚至登堂入室,为官经商。”

  “朱元璋严令太监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阉宦却个个都是重量级的(这与他废除相权有关)。”

  “朱元璋给他的所有子孙都准备了爵位和俸禄,然而一百多年后,他的很多后代都家道中落,穷困潦倒。”

  “这些朱元璋认为可以用千年万年的制度,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已烟消云散。”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如今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他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9841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