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精选】2020年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

时间:2020-08-06 09:19:2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发挥省级政府统筹作用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江苏是教育大省,也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高校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1个、在校研究生21.4万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十三五”以来持续加大投入,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增长超过7%,博士、硕士研究生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分别达到4.05万元、2.7万元;实施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超过90%的研究生在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2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据第三方调查,江苏已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率超过97%。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孙春兰副总理讲话要求,进一步加强省级统筹,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构建规模结构适应需求、培养模式特色鲜明、质量水平持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省级层面重点抓好“五个统筹”:

  一是统筹规划布局。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江苏发展实际,优化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别结构、学科结构,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类别结构方面,通过集中新增、动态调整等方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规模,今年秋学期我省专业学位在校硕士研究生占比达到60%。学科结构方面,在一流学科、省优势学科建设中,优先布局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学科,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是统筹产教融合。持续实施产业教授制度,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用五年左右时间从现在的1700人增加到3000人。健全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机制,在6000个具有科研资源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实施“大院名企”联培计划,推动高校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其中,与华为公司联合实施“创智计划”,未来三年开发不少于10门人工智能在线精品课程,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研究生;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未来五年联合培养不少于600名博士生、6000名硕士生。

  三是统筹综合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实行“一校一策”“一事一议”,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和三年以下项目不开展过程性检查,对三年以上项目现场监督检查不超过一次。重点在人才培养改革上下功夫,出台《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施思政培根铸魂、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科研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一揽子改革行动计划。

  四是统筹项目建设。研究实施新一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互促并进,加快形成高原敦实、高峰迭起的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协同创新计划、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各类专项,为研究生教育搭建高层次项目平台。

  五是统筹质量保障。充分发挥14个省级研究生教指委的作用,办好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学术创新论坛等活动。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省级研修常态化机制,健全导师指导质量抽检制度,严格导师“十不准”和通报问责制度,定期开展“十佳研究生导师”“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每年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委托第三方开展就业质量与社会需求调查,促进学位授权点持续提升质量和水平。

立足学科体系建设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交流发言

  当前,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大学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在线教育深刻改变着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在快速迭代升级。这些让我们始料不及的变化,大大加速了大学变革的进程。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给高校的海外引智和科技交流合作带来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我们培养能够实现“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的拔尖人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也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国家对疾控人才、公共卫生人才、战略科学家、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未来产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已经提上了重要日程。高校育人工作面临新课题。

  为此,北京大学将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基础学科为基石、以学科交叉为牵引”,持续优化学科、学术、学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第一,将面向国家需求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培养国家战略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学校极为紧迫的任务。北大始终将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比如,我们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本硕博贯通的新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培养纳米电子学拔尖人才。疫情期间,北大有一大批研究生在抗疫科研攻关和防疫岗位上贡献重要力量。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生团队在谢晓亮院士的指导下,开展新冠肺炎强效药研发,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的研究生在本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将我国抗击疫情的文献资料翻译成阿拉伯文,学校于5月6日举办了视频发布会,得到20位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学校正在筹建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等平台,以完善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前不久还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

  第二,将基础学科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石。

  基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根本性、先导性作用。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是北大“双一流”建设的“四梁八柱”。北大连续14年为基础学科的研究生提供包括奖学金在内的长期稳定支持。今年,学校落实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加强国际数学中心建设,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等形式培养拔尖数学人才。

  信息化一定会带来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飞跃。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人文学科、尤其是“冷门绝学”课程和研究团队的建设,培养更多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优秀人才。比如,季羡林先生创建的梵语、巴利语专业得到进一步充实,目前开设了梵语、巴利语、于阗语等多门非通用语种课程,研究生参与“冷门绝学”重大项目的语言和研究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将交叉学科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引擎。

  能否在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决定着能否占领未来学科和“未来产业”的前沿。我们坚持“不在最前沿就是落后”的理念,在加强基础学科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等跨学科研究平台的作用,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重点围绕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来进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药学、公共管理等多学科协同创新。近年来,我们以“临床医学+X”为抓手,建设医学人文学院、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等一批跨学部和院系的教研机构,并设立专项招生计划和联合培养项目,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博士生李琳在汤富酬教授、乔杰院士的指导下开展“临床医学+X”跨学科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科学年度十大进展”,28岁博士毕业时,便担任了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下一步,北大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继续坚持“德才均备、体魄健全”的育人理念,为国家培养更多急需的一流人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精选】2020年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057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