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乘风破浪的姐姐版《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观后感

时间:2020-08-10 10:39:41 网站:公文素材库

  乘风破浪的姐姐版《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观后感

  每到周五,我们都追《乘风破浪的姐姐》。姐姐与新裤子乐队合作的这期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期了。跟李斯丹妮(后面简称李斯)一样,我也很喜欢宁静组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台下的李斯听完哭了。电视机前的我听完了思绪澎湃,有点东西要说,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李斯说这歌唱到她心坎处,忍不住流泪以至于妆花了。李斯比自称是新裤子乐队粉丝的白冰更像粉丝,更懂这首歌。士为知己者死,我想彭磊大概会更喜欢李斯这种欣赏的方式吧。

  李斯流泪,是我们常说的共情或者同理心。有人把它称作共情能力。也许加能力二字是为了更客观的描述,但我是不大喜欢共情后面加能力二字的。

  为什么呢?

  因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才称得上共情,与其说它是能力,不如说它更多是一种天赋,加了能力二字既有矫揉造作的嫌疑,又让人容易忽略了前面的关键要点。也许刘备不太同意我的观点。[手动狗头]

  也许有读者会问,难道一定要哭出来才算是共情?那倒也不是。但哭的确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白冰没有哭,难道她没有共情能力么?作为观众,我只能说我不知道。相比之下,我看到的是李斯在节目中表现得更有共情一点。

  信息消除了不确定性。

  在节目中我看到了白冰自称是乐队粉丝,队友怂恿她要微信,这种停留在表面的喜欢,自然没有李斯那样合我的胃口。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在拍摄日常中,白冰也有对歌曲的欣赏,体会感受,只是没有被剪进节目里面呢。

  另外,当我搜姐姐《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视频时,我发现了网友提到bww挺可爱,把自己给唱哭了。我傻眼了,不禁思考:为啥我没留意到呢?

  ps:bww是啥?我当时是黑人问号脸。本着不懂就问,唔知就查的科学精神,网友给了我答案:

  blue win win

  我会心一笑,但立马又止住了,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有点刻薄了。

  2

  说回到这个唱歌本身,我最喜欢郁可唯的音色。其他队员表现都不错,宁静的高音也有把我震撼到。在继续往下写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这次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这点是很有必要在此说明的。这首歌写得很好,旋律简单又朗朗上口,歌词也写得打动人心,最打动我的两句是:

  “物质的骗局 匆匆的蚂蚁”

  这是醍醐灌顶的两句。匆匆的蚂蚁搬东搬西,囤积食物,不过是洞里的蚁王一场窃取劳动成果的骗局。我们整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有时不也像匆匆的蚂蚁吗?我们不但忙忙碌碌,而且永不满足,计划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一刻也不敢停。

  反观一下,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的问题:过于重视物质,忽视了精神的力量。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整个社会氛围里,大家广泛存在这样的思想:

  我没有钱,于是我没有选择;等我有了钱,我才可以快乐;等我有了钱,别人才觉得我值得。

  有钱是可以不讲道理的;等我有了钱,我也会这么做。

  我要比周围大部分人有钱才算是有钱,不然算没钱。

  从马斯洛需求分层理论来说,最基本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才有心思谈文化、理想、自我实现。从唯物主义来说,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思考,也不记得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我可以选择不只为别人而活,也要为自己而活。

  对此,我们是不相信的。

  快乐也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对此,我们也是不相信的。

  所以,我们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压力山大,焦虑异常,未老先衰。我又想起了梭罗在《瓦尔登湖》提到的一句诗:

  查普曼:这虚伪的人类社会 为了人间的宏伟 那至上的欢乐 稀薄得像空气

  《隐秘的角落》里面,叶驰敏是个每次考试都考第二的女孩。别人出去玩,她只爱学习。她爸得怂恿她出去玩。叶驰敏同学真的那么爱学习吗?我想未必。她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社会大部分家长期望的回应。

  在此,借用伟大的物理学、数学家、化学家、教育学家李永乐老师[手动狗头]一句话:

  童年的快乐是很宝贵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同为家长,我更想我的孩子做一个健康的、快乐的、独立的普通人。

  3

  作为一个从小喜欢抄歌词的歌词控,听歌我是非常留意歌词(估计这也是忽略了蓝盈盈唱哭了的原因之一),当我看到这一句时觉得有点怪怪的: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 也不过为了爱”

  为什么奇怪呢?明明这里应该是钱才对的。因为前两句是这样的:

  “回忆文字流淌着怀念

  可是已没什么好怀念

  可是你曾经的那些梦

  都已变得模糊看不见”

  大家可以注意到,前两句结尾字分别是:念、见。根据歌词押韵的规律,我的脑海中顺理成章响起的是钱字,结果看见的却是爱字。这是欺负人没有文化么。

  后来,我意犹未尽,又找到了原版边洗澡边听,除了上面所说的“钱”改成“爱”字外,我发现还有几处修改: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

  也不过为了钱 ->也不过为了爱

  可是我最恨的那个人

  他始终没死在我面前->住进我自己身体里面

  这一生也不会再见面

  你等在这文化的废墟上 ->你等在这理想的废墟上

  已没人觉得你狂野

  那些让人敬仰的神殿 ->那些让人敬仰的冒险

  只在无知的人心中灵验

  我住在属于我的猪圈 ->我住在这现实的房间

  这一夜无眠

  我不要在失败孤独中死去

  我不要一直活在地下里 ->我不要一直活在幻想里

  物质的骗局

  匆匆的蚂蚁

  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 ->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看完原来歌词,我更好理解了这首歌。有句歌词改得可笑又有害:也不过为了钱 ->也不过为了爱。既然谈钱怕伤感情,难道鄙视爱算正能量么?爱的前面是“也不过了是为了”,完全无视上下文语境啊,为了不谈钱,强行去爱,不惜否定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

  也许节目组本意是为了弘扬爱,传递正能量,但不经思考的乱改,是自相矛盾的,是文化的自我阉割、是中文表达的倒退。

  我觉得有一句改得算是合理:他始终没死在我面前->住进我自己身体里面。因为这句这样改也是基本符合歌词原来逻辑的,我最恨的人有时是我自己,但在大众传播的角度看,这样的句子过于攻击性,诱导性。王阳明在《传习录》这么对弟子说:

  “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

  翻译白话说的是:道德败坏、灭绝天理的反面例子,不把所有的细节告诉民众,如果这样做,反而让民众有样学样,适得其反,所谓“长乱导奸”。我们在《隐秘的角落》时,儿子在屋内走来走去,时不时好奇地看一眼电视。当电视上出现儿童不宜的画面,我立马儿子抱走,陪他玩玩其他玩具。我想这是必要的。大家也都能理解。

  但也要明白艺术是虚构的,也为文艺、中文的表达留点空间,不要像这首歌所唱的那样:没有我的空间。中华民族要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繁荣,文化繁荣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学的老师教我们:写作文要多描绘细节,这样才能生动,出彩,用一些空洞宽泛的词汇是容易令人茫然的。我们靠细节才能生活,我们的表达也是。

  4

  歌曲唱到最后,宁静组的姐姐大家轮流唱:

  “他不会伤心

  他不会伤心

  他不会伤心

  他不会伤心

  他也会伤心

  他也会伤心

  他也会伤心

  伤心”

  结尾耐人寻味,从“他不会伤心”到“他也会伤心”,有一咏三叹的效果。我们不禁要问:他为什么既不会伤心又会伤心呢?我想不会伤心大多人都能理解,如我们常说的:

  “知足常乐

  懂得越少,越没烦恼”

  那他为什么也会伤心呢?因为被看到。实际上,没有文化的人不是不会伤心,而是他伤心了,你也看不到。他没有镜头,他也不写文章。

  还有一种人,他可能有文化或者可能没有文化,他不哭,他也不笑;他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不唱歌跳舞,他也不写文章,他有的只是:觅食,还有沉默。

  希望每个人的表达都能被看见并且得到尊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乘风破浪的姐姐版《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085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