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不叛逆》观后有感
叛逆是孩子进入到青春期的一个必然现象。孩子从一个懵懂的少年,进入到青春期的阶段,因为生理的变化引起多方面的变化,他会思考我是谁,开始对自我的探索,判断自我是成人了,会对别人诉苦。叛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标志。
青春期国内过多地是讲叛逆,欧美更强调改变、探索、成长。
叛逆程度不一样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第一类,大多数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老师说NO,跟这个世界上的一些现象说NO,有了对抗;
第二类,父母采用高压手段制止叛逆,容易适得其反,使得孩子引起强烈的反弹,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孩子容易出现焦虑等问题;
第三类,父母不给孩子积极的引导,也不关注他,容易使孩子误入不良群体,交上坏朋友等。
增进亲子关系方法——加减乘除
加法:增加家庭生活的丰富性,增加亲子游戏、手工、玩耍、拍小视频等。
减法:减少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给自己一点时间,给孩子一些空间。
乘法:对于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多鼓励多称赞。
除法:孩子们都有共同的毛病和问题,降低自己的焦虑。
青春期是孩子性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一个最后的机会,家长们要给孩子做好提前的预防。由爸爸对男孩,妈妈对女孩进行性教育,如果有些说不了的话,可通过阅读等方式进行沟通。
对于孩子处在青春期的父母来说,要回归常识,做能做的,做不到的也不要焦虑,孩子是一颗种子,不是一张白纸,他的未来你有很大责任,但不负全责,上天创造了他,带着生命的密码给他,他长成什么样,父母说了不算,父母们能做的就是创造好的家庭氛围,好的家庭环境,永远对孩子保持着一种好奇心,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的所作所为,就一定能找到亲子沟通的钥匙,一定会陪伴孩子顺利的度过青春期,为他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02
回顾往昔
按照边老师和杨老师的说法,教育界一般将青春期界定为12-18岁左右,仔细回顾小当的成长经历,在六年级左右小当就开始进入青春期了。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恰逢班主任老师调整,由一个令人讨厌的男老师担任,而老婆又到异地工作,小孩在这个关键时期的思想动态我们未及时引起足够关注,青春期悄然来临,我们去浑然不觉。
初中去了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第一个学期感觉不是很明显,第二个学期变得让我们无法认识了。表现出来的是抗拒、冷漠、脾气暴躁、难以交流等,也一度让我们惊慌、着急和无所适从。
我们面对猝然来临的青春期,没有任何经验,我们在处理过程中的焦虑和有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曾经让矛盾更加激化,所幸后来在初二的时候及时学习和了解青春期的相关知识和心理,及时调整相处之道,慢慢缓过劲来。
目前我们跟孩子相处越来越好,孩子在青一谢老师的带领下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目前仍然保持每周日记,难能可贵的是,孩子的日记还可以给我们看,我们还在日记中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但是,相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
03
观后有感
第一个感想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经过专业培训,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都是“无证上岗”。现在的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令人费解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面对青春期的特殊问题让家长们措手不及。
学校需营造机会对家长进行科学、系统、规范地培训,让家长们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同时家长们需主动学习,通过书本、视频等和专家老师对话,同时跟同龄家长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方法,尤其是青春期问题。
只有不断学习,及时学习,在新时代社会和孩子快速成长过程中,我们才能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第二个感想就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孩子的青春期。
相对国内认为的青春期的叛逆,不妨多参考欧美的教育理念,将青春期理解为一个美好的时期,意味着孩子们开始真正面对他们的青春年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变,他们有着更多的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
小时候几乎都是被父母管着,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都是父母说了算,甚至包办代替。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孩子长大了,知识面也越来越丰富,自我判断分析的能力与日俱增,原来觉得父母很伟岸和无所不能,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对于父母的说教有些反感,甚至对着父母干,以显示出自我独立意识。
作为父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我角色,带给孩子和自己都将是无休止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影响亲子感情。
青春期就是成长,就是独立的开始。青春期的孩子那荷尔蒙就像的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无法阻挡。一味的高压手段控制,正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我们需要给孩子们更多的耐心。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也许正如孕妇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一样,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孩子是在一个关键的荷尔蒙激增的改变期,同样需要我们理解和宽容,孩子发脾气,我们就让她发一发,发泄完之后再跟她做一些正面沟通就行,父母如果跟孩子针锋相对就会两败俱伤。
正如边老师所言:永远对孩子保持着一种好奇心,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的所作所为,就一定能找到亲子沟通的钥匙,一定会陪伴孩子顺利的度过青春期,为他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第三个感想就是专家提到的亲子相处的加减乘除法,尤其是减法和除法,让我感触甚多。
专家的减法:减少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给自己一点时间,给孩子一些空间。
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孩子初中以前,跟父母乃至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共处一室。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可能不一致,爷爷奶奶一辈的更加不同。
这个减法需要我们长辈们配合,减少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冲突,减少争夺孩子的焦点,减少你一句我一句的反复问候和关心等,不要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到孩子身上,给自己一些空间,也是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适当保持距离,也就减少摩擦和矛盾,也增加神秘和美好。同时,家长可以多给自己充电,多学习一些教育知识,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了解孩子关注的一些事情(如喜欢看什么动漫,喜欢听什么歌曲),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孩子有共同话题。
孩子教育以父母为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好后勤保障即可,更好一点,就按照父母的教育思路给与一些支持就非常好了。在父母的教育上父母双方多保持一致,减少差异,避免孩子不知道要听谁的。
专家的除法:孩子们都有共同的毛病和问题,降低自己的焦虑。
既要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毛病和问题,也要想到这些毛病和问题可能是青春期的共性问题,不要人为放大毛病和问题,理性思考,降低自己的焦虑。
通过这几年与孩子青春期的相处,走了不少弯路,也收获不少经验教训。在对待孩子毛病和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以同理心相待,设身处地考虑,焦虑感自然会下降一些。
我们作为成人,难道没有毛病和问题?我们虽然要工作,但是工作有孩子学习辛苦吗?孩子从早上6点多起床,到晚上11点多才睡觉,比BAT公司的996都辛苦多了。
我们成人一天到晚抱着手机不放,不积极锻炼身体,不主动阅读,不主动学习,工作方法有问题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很多啊。
看看孩子学习的内容和考试试卷,了解孩子的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我们比现在的孩子更优秀吗?
以同理心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毛病,阿Q一下,我们的孩子真的是蛮优秀的,只是某些方面还需要改正改正,也许我们的焦虑就降低了,跟孩子相处更融洽,孩子的问题和毛病自然也会越来越少了。
我家孩子青春期来得比较早,我们在处理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希望总结经验,少看手机,多跟专家学习,多跟同辈人交流,在后续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希望我们与孩子愉快相处,让我们和孩子都身心健康,其乐融融。
04
青春寄语
姚家有女初长成:不管多远的路,都能走到尽头,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港湾;不论多深的痛苦,也会有结束的一天,希望你能够将痛苦告知爸爸妈妈。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怀揣未来的梦想,即使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也能笑得更加灿烂。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相信自己,你的美丽人生,由你来书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叛逆期”不叛逆》观后有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1368.html
- 下一篇:《邪不压正》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