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象》观后感之能力开发
最近这几天下班后休息或吃晚餐的时候,会一边看纪录片,已经看完了《航拍中国》之新疆、江西和海南,正在看上海。今晚想看点特别的内容,偶然瞥到了一部经典迪士尼电影《小飞象》,说来也是因为之前看公众号“奴隶社会”周末连载小说中也出现了小飞象的故事,就带着好奇看这部电影。
小飞象出生在马戏团,一出生就被当做怪胎,因为它有着与同类不一样的巨大的双耳。而且它的双耳实在是太大了,刚开始的时候不得不先学会把耳朵吹开才不至于挡住视线和影响正常活动(马戏团两个小孩子用吹羽毛教会它的)。小飞象的妈妈为了保护它免于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闯了大祸,被马戏团团长半价送回,从此两个小孩子和他们的父亲成了小飞象最亲近的人。
一次偶然的情境,小飞象发现自己在将羽毛吸入鼻子中后或在飞舞中羽毛的影响下能飞起来,从此它在羽毛的刺激下就会起飞,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为马戏团带来可观的收入。当人们想要小飞象飞的时候,就会用羽毛刺激它。在这个过程中,小飞象也相信,自己需要在羽毛的帮助下才能飞,而在没有羽毛的情况下,自己是不具备飞行的能力的。
电影最后面,当自己和小孩一家需要飞离险境而羽毛又被大火烧掉的情况下,在小女孩的鼓励和引导下,小飞象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在没有羽毛的刺激下成功地飞起来了,从此,它摆脱了羽毛,能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飞翔。
电影故事主线和情节中会涉及很多与妈妈的亲情和与小孩一家友情的内容,但这不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本文主要关注小飞象“飞”的能力。
小飞象本身具备飞的能力,本来就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就能飞,只是因为它自己不知道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我想,如果不是因为遇到危险、遇到压力,需要保护自己想保护的朋友,小飞象一辈子都需要依赖羽毛起飞,成功地“欺骗”自己一辈子。
一、从现象,到表象,到本质
小飞象在羽毛的刺激下能飞是一个现象,透过这个现象,刚开始人们只是发现一种浅层的表现,即“小飞象能飞=小飞象+羽毛刺激”,而没有进一步挖掘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根源和本质,即小飞象因为耳朵的特殊构造,本身就具备飞的能力,羽毛只是帮助小飞象发现它具备这种能力而已。
二、从具备一种能力,到发现具备这种能力,到使用这种能力
具备一种能力,是外界无法改变的,是客观存在的;而要发现具备这种能力,需要一定的刺激、诱导和情境;最后到使用(尤其是熟练实用,甚至是驾驭)这种能力,则需要一定的探索和实践。越是难一些的能力,越是需要自律+刻意练习。
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天生就具备很多种能力,比如意志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排除天赋因素,每个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和使用这些能力。那么,为什么现实中人们的这些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差异巨大呢?
我的看法是,人们没有很好地去开发自己的能力。就像小飞象的故事一样,当我们没有面对压力、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会有天生的惰性,没有动力去开发这些能力,觉得没有这些能力,我也过得不差;即使已然具备这些能力,对我的生活工作现状也不会带来什么改变。但是,区别在于,当已经开发了这种能力和没有开发这种能力的两类人,在面对需要那种能力的情境时,差距就体现出来并逐渐拉开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即使天上掉馅饼,也是给有准备的人。
给我的体会就是,人的能力开发,需要接受来自或是内部的自驱力,或是外界的压力和挑战,如果两者能相互结合,效果最佳。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内部自驱力非常有限,这就主要靠外界的压力和挑战了(如工作、生活、家庭)。
在企业管理环境下,为了开发员工的能力和潜能,需要给予适当的压力和挑战,否则一直在安逸的环境下,人很难得到应有的发展。在顺风顺水的大环境下,问题不容易看出来,等到公司发展遇到问题、困难和瓶颈的时候,就立刻体现出来了,人才梯队、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等各种不足就一并冒出,让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并思考解决对策。
再联系到教育层面,《反脆弱》中提到的足球妈妈和观光式教育,孩子天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但家长确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帮助孩子做好了所有的学习计划,安排好了所有的学习和体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剥夺了自我计划和规划能力,反而削弱了本身的学习能力,妈妈们的付出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到团队管理,为了团队的良性发展和成长,团队负责人不能大包大揽,把本应该由下属完成的事情自己包办了,或者替下属思考这个事情怎么做,那个事情 怎么做,这样做是最好的。这样的做法,团队负责人可能的出于为下属好或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但是非常不利于团队成员思考和成长的,结果是自食苦果,吃力不讨好,也害了别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飞象》观后感之能力开发》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1381.html
- 下一篇:观《八佰》后有感 《八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