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子》观后感_电影《八子》观后感1
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红色影片《八子》火热上映,再一次掀起了红色记忆的浪潮。看过该影片后,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影片带给我灵魂的震撼。
走进影院,幕布上映射出雾雨蒙蒙的深山老林,炮火轰隆、硝烟滚滚,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画面让人有种恍如回到战争年代的感觉。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曾经有一位母亲先后将八个儿子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为了光明的新中国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故事打动我的地方很多,但最让我难忘怀的一是家国情怀。战争爆发后,兄弟7人先后上了战场。6个兄弟牺牲后,大哥大牛强忍着悲痛,带着为数不多的战士们继续奋勇杀敌。后来,老八满崽在母亲和兰花的支持下也追随了大哥的部队。一场场艰苦战役的淬炼让新兵满崽从无情的战火中迅速成长,成为了真正的战士。剧中时不时穿插了一位老者对大牛、满崽的劝告,“老杨家,只剩你俩了,总得给留一个”。但大牛和满崽为了国家,为了革命的胜利,义无反顾的投入战斗中。最后,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大牛在部队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带领所剩无几的战士浴血奋战,炸掉了敌军军火库和铁索桥,用全部阵亡的代价为主力部队的撤离赢得了时间,扫清了障碍。这就是对国家的大爱情怀。二是母亲的守望。影片多次出现宁静安详的村庄,微风吹过,满头白发的母亲在村口的老树下翘首企盼,叮嘱着“妈在这儿等你们回来、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回来”。然而,八个儿子却再也回不来。孤独寂寥的身影使我潸然泪下,母爱的伟大就在“舍”与“不舍”。作为对国家的大爱来说,为了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一位农村老母亲竟然舍弃了让儿子在身边尽孝,毅然送去战场杀敌。然而作为母亲,又是多么希望儿子杀敌后能活着回来,一个个连夜制作的红肚兜、在村旁望眼欲穿的守望却又展现了母亲对儿子无限的爱。
通过观看影片,使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和平幸福安宁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上一代革命者的家国情怀,投身到当前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电影《八子》观后感_电影《八子》观后感2
电影《八子》根据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改编而来,剧情源于当年中央苏区瑞金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的八个儿子争当红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那段硝烟四起、国破家亡的岁月,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数以万计的人便奋不顾身的投入残酷激烈的战争,抛头颅、洒热血。电影再现了当年赣南苏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为了国家利益,革命先辈们舍弃自家的小利益,背井离乡去参军,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鲜血诠释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是当年苏区扩红支红的典型代表,蕴含了苏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与忠诚、奉献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赣州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赣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赣文清营业部作为扎根在赣南红土地上的证券营业部,在建党98周年之际组织员工观看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为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引导党员、群众向革命先烈学习,激励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老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国盛人仍然肩负着历史使命,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踏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这不仅是我们的愿望,更是我们的责任。
电影《八子》观后感_电影《八子》观后感3
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国产战争片有成见,所以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自己拍不出顶级的战争大片。这一次,《八子》让我们心潮澎湃,可以说它是一部非典型中国式战争大片。它,代表着目前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从头到尾的战争场面让观众的情绪始终紧绷,展现了中国式英雄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真诚朴实,融个人英雄主义于集体主义之中,让观众为之动容。
电影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采用了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三线并叙的结构。它以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八子参军”为原型,以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为了守护家园故土,33万赣南壮士踊跃参加红军,排长杨大牛带领全排战士以寡敌众,与敌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一位老母亲毅然决然把八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当今中国之繁荣,让我们更加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和战争,更加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辈,每一段历史和战争的存在,都应是严肃而有意义的。那些牺牲和流血,忠诚与信仰,值得尊重,也必须尊重。《八子》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就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历史,不刻意丑化对方抬高自己,内容真实生动。不同的导演会采取不同的叙事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则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心灵触动。战争,从来就不只是血与火,生死之间的人性与温情,才是战争电影永恒的主题。这一点,高希希导演处理的很好。
一部真正的战争大片,火爆震撼的战争场面固然重要,真正的艺术价值还是其内核的价值导向与人文精神。电影《八子》中没有过多地渲染国仇家恨,因为高希希“希望把温度拍出来”。高希希称,这不只是战争片,也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这里的爱体现在母子、兄弟、战友之间。母亲固然爱孩子爱得深沉,但是国仇家恨战胜了她内心的挣扎,她选择送八个儿子去参加红军。离别之际,她叮嘱儿子们,“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相信有多数观众为母亲的这句话动容。
她知道没有人能给她肯定的答复,但这是所有的母亲都一定会说的话。她年复一年地在村口张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她等了35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儿子,但是她等来了新中国。
“活着,算咱命大。死了,英雄!”血肉铸山河,英雄永不朽,《八子》作为一部战争片,汇集了大爱无私、小爱动人的两种情感,在让人看到家国大义下包裹着的兄弟情的同时,也使人牢记了人民英雄的爱国精神传承。战火无情,但是我们还能感受到母子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历史因真实而残酷,人物因丰满而感动。铭记历史,不忘英雄,6月21日让我们为《八子》这部中国式战争大片打CALL。
观看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700字
一位母亲将自己的八个儿子送上了战场前线,为护家卫国,这“八子”和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为家为国壮烈牺牲。他们用热血铸造了忠魂,用燃情谱写出赞歌,看的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眼湿泪飞、心暖魂燃。
《八子》为观众塑造了一组中国式英雄人物的群像。在这组英雄群像中,他们每个都鲜活立体,饱满丰盈,真实素朴,感人肺腑。尤其是刘端端扮演的满崽和邵兵饰演的大牛这对亲兄弟,更让人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式英雄人物的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以他们为代表的普通小人物,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来。尽管生活在当下的和谐社会、和平年代中,却依旧能从他们身上感受体验到汩汩的正能,满满的励志。
《八子》不仅在人物塑造上,为观众呈现出了最带感的中国式英雄人物,在制作上也充满着匠心与诚意,走心的制作,让该片绝不输于任何一部好莱坞战争大片。无论是炮火轰天的大场面,还是贴身近距离的狙击战,抑或是斗智斗勇的游击战,《八子》对战争戏份的呈现,细腻而精彩,流畅而自然,恢弘而磅礴,是对中国电影工业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又一次鉴证。
《八子》有很多戏份都拍出了史诗级战争巨制的大片感。比如开场野猪追咬满崽,满崽力挫野猪的戏份,那紧张感足以让人窒息,那镜头的凌厉剪辑、画面的快速剪切,都让人看的大气不敢出,完全有一种凝神屏气的窒息感。而这段戏不单单是为了秀导演的拍摄技巧,更是为了呈现满崽的人物属性,并且为剧情的后续发展做足了铺垫,从而让满崽这个人设的塑造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丰盈鲜活。
还有后来的炸桥场面,通过对敌人密集炮火的展示,对满崽飞奔步伐的捕捉,对“八子”战士无畏之举的描述等等等等,都让整场戏份在枪林弹雨中显得更加惊心动魄、燃魂蚀骨。我们的英雄就是这样不顾个人安危,不惜个人生死,前赴后继为家献身,为国捐躯的。这场戏,不仅体现了敌人的残酷无情、战争的凶猛残暴,更体现了大牛、满崽等“八子”们的英勇无畏,同时将满崽与大牛的兄弟深情也烘托了出来,看得人瞬间就泪流满面了。
《八子》是一部非常硬核硬气的战争大戏,这种硬核与硬气,不仅体现在大小战争的场面中,也呈现于人物角色的特征属性中。以刘端端扮演的满崽和邵兵扮演的大牛为例,两个人从里到外都透着百分百的刚性、硬气、英挺、勇武。而两个人的对手戏不仅是硬核指数的比拼,更是实力与演技的交锋。从刚开始的弟弟硬杠哥哥,顶牛顶到不服气,到后来弟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征服了哥哥。弟弟与哥哥之间态度的相互转换与变化,是两个男人的大戏,也是对满崽和大牛两个人设的完美呈现,更是对弟弟满崽成长路径的一次再现。当兄弟情、战友情融于家国情中的时候,影片的立意和内核也就达到了燃点,让观众的情绪与满崽与大牛,以及“八子”们命运归途也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真正做到了让观影观众与影片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影片所营造的共情力、感染力也因此喷薄而生,汹涌而来。
电影《八子》观后感_电影《八子》观后感4
江西的南部地区,是著名的中国红色老区,曾经无数英雄烈士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中,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发生在这里。也正是先辈们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后代们的和平,不论在历史的记录载册中,有没有出现过他们的名字,我们都不应该忘记。电影《八子》就是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影片的导演高希希,就是出生在江西,所以他对这里的人民,这一片乡土,有着特别的感情,也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将这份感情毫无保留地倾注进影片之中。
片中所讲述的原型,正是在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故事“八子参军”,以19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为背景,一位年迈的母亲,家中有八个儿子先后奔赴战场,邵兵饰演的杨大牛,是家中的长子,他带着六个弟弟先加入了红军,留下了年龄最小的弟弟,刘端端饰演的“满崽”在家中照料母亲,战争爆发,已经在战场的七个儿子,先后牺牲了六个,只有大牛还在苦苦的坚守阵地,然而他有一天却发现,“满崽”竟然也出现在阵地前沿,此时的敌军也正在展开大举攻杀。
在观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心情久久未能平复,片中烽烟战争的震撼场面,触发着内心的激动与感慨,感触更深的是,不论是杨大牛和他带领小连队,还是在家中每日等待儿子归来的老母亲,又或是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满崽,所表现出的那股“宁舍小家、顾全大义”的浩然之气,杨大牛几次做出不属于自己连队任务的决定,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袭击,为大转移争取到宝贵时间,正有如是黄继光、董存瑞等烈士先辈那种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英勇无畏精神。
虽然影片是战争题材,但却不失温情,兄弟亲情、战友挚情、母子的骨肉之情,感动着每一位在场的观众,能够感受到杨大牛与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之间的感情,几乎超越了家庭亲情,但是残忍的战争,让他看着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开,存活下来的战友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坚定的信念,驱使着他们勇往直前、无怨无悔,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满崽也是在战争中,从先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害怕与震惊,直到后来独自冲锋陷阵完成任务,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名出色的战士。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骨肉分离、流离失所,这部影片所呈现出的战场,在感观上并没有用过多的血腥暴力来表现战场上的残酷,而是更多的用炮火爆燃瞬间的视觉冲击,加以有如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通过细节的刻画,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真实凶残,大量的主观镜头,观看起来,也仿佛自己参与其中,有着更为深刻切身体会,相信每一位观众在观影之后,也都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如何的来之不易。
电影《八子》将镜头聚焦在战争中的小人物身上,很少能听到他们喊什么豪言壮语,而是通过他们的壮义之举、鲜血与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感动着观众的内心,每一个生活在当下和平幸福日子里的中华儿女,都应该深刻铭记,影片已定于6月21日全国院线上映,推荐给更多观众,去感触下影片所带来震撼,感受那硝烟烽火中的浩然之气,战壕沟垒间的兄弟情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八子》观后感_电影《八子》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5149.html
- 上一篇:观电影《八子》有感3篇_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