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自传》读后感
十月之后同样有机会接触到曾公(后续用此称谓代替曾国藩),从其他方面看到其相关作品同样会拿来阅读,只是不会继续像10月这样系统性的,只读曾公的相关书籍。
这五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考试到高中秀才直至翰林大学士;
第二阶段:翰林大学士到组建湘军,回家守父孝;
第三阶段:守父孝对自己性格及处事方法的转变到平太平天国并兼任两江总督;
第四阶段:两江总督到洋务运动;
第五阶段:天津宗教事件到驾鹤西去。
补充一个曾公为官数载的打成一片的方式:收礼只收小件,拒绝大物。也就是说,为了与其他官员打成一片,每次他们送的礼物,曾公只收价值小的礼物,那些贵重的一律拒收,用这种方式来坚守自己的内心。
晚清曾公对待西方列强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不失主权,真诚以待。在保证主权依然在中国政府的手中的同时,真诚处理西方的事务,能做到则许诺,做不到则直言不答应。而不是像清政府仍然以天府上国之称,对待列强是权宜之计,反而更加引起西方列强的不满。李鸿章作为当时与西方列强谈判的代表人物,接受曾公的指导思想,与西方列强沟通甚好。
天津宗教动乱,曾公本可以因为身体抱恙,拒绝从河北总督参与到天津的事务中。但他考虑到如果此事不处理妥当,会引发列强的再一次集体侵犯,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政府免不了还要再次各地赔偿。所以曾公心系政府,带着病体参与到处理天津事件中。我们现在回头查看,天津的宗教暴乱系国人迷信,官员处理不当引发的惨案。曾公查明情况,处理了相关官员,还洋人一个清白。但是这个处理结果遭到了国人以及慈禧的谩骂。曾公的一世英明,被天津事件所玷污。最终,引发曾公的身体不适,很快郁郁而亡。
圣人一路坎坷,有低谷有高峰,心中有丘壑,自然平稳很多。我希望面对挫折的时候,自己也能够了解到这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我们一定要有一种从过往经历获取经验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成长。曾公一生身体状态很差,患有眼疾,而且晚年有高血压,身体长癣,奇痒难耐。就是用这样一个皮囊,活出了圣人的模样。最后用曾公的名言来结束他的这本书: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曾国藩自传》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