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观看《金刚川》 有感

时间:2020-11-17 10:40: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观看《金刚川》 有感(1)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学习爱国主义红色精神,近日我前往电影院观看了《金刚川》这是以个渡江的故事,不同于飞夺泸定桥那样惊心动魄,金刚川下的那条大江表面平静,但内里暗流涌动,就像是抢修渡桥的工作,当敌机袭来时,才会掀起波澜,其他时刻,每个人就是江底的暗流,挟卷着彼此,推动整个工程的前进。

  电影从几个不同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炮兵班的老关和张翼德。两人是师徒,在战场上两个男人虽不善言语表达,但对对方的关心都体现在一举一动之中。为了掩护过桥大军,两个人坚守的炮位都选择暴露自己,在血肉横飞之中用尽最后力气将敌机击落。他们在炮弹中死去,在烈火中永生。

  电影最后一幕的人桥,不仅让当时大的敌军飞行员永生难忘,更是让我迟迟不能从震撼之中脱离。即便水没过了头顶,即使双眼已失去光明,即使全身伤痕累累,即使大批炮弹在耳边炸开,那些撑起这座桥的人们,冲向对岸的人们仍不为所动。

  让我难以忘怀的,永远都是中国人那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是面对灾难毫不退缩的勇敢,是面对死亡毫不犹豫的牺牲。《金刚川》以其全面的视角以及独特的拍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纷争的残酷,更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的勇敢无畏。


观看《金刚川》 有感(2)

  金刚川,一座桥成了中美双方争夺的焦点。志愿军冒着炮火奋不顾身架桥,美军飞机狂轰乱炸毁桥,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

  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桥,张飞和关班长在阵地周围点火,吸引美军战机的攻击火力,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是如此让人精神震撼,这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王成拿起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大桥毁了,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搭起了一座人桥,让大部队快速通过。看到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英雄赞歌》唱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通过观看影片,也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金刚川》 有感(3)

  动物天生趋利避害,动物和人天生都是害怕死亡的。而,在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有那样的一群人,他们无畏死亡,即使明知对方有侦查机有大量的炸弹,即使明白人和科技的差距是那么大,即使明白下一步就是死亡,他们也无所畏惧,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金刚川》中,没有神、没有超人,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一位又一位志愿军用血和肉铸成的。

  一次又一次修建了木桥,一次又一次被摧毁,又何妨!每一位志愿军明白,他们身后是后辈中国青年的美好未来,这便是他们的信仰,便是让他们无畏生死。


观看《金刚川》 有感(4)

  随着老人旁白的切入,影片娓娓道出了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广大志愿军将士必须在明天凌晨6点钱通过金刚川。本以为这部影片会一贯按照战争片的做法描绘大场面,但令人惊喜的是,这部影片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上,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话来说“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

  电影通过不同角度,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军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后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起承转合之间,为我们全面的介绍了关于这座桥的人和事。一个个令人揪心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顽强不屈的民族脊梁,才得以傲然挺立。是你们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山水一色!


观看《金刚川》 有感(5)

  《金刚川》电影背景设置在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阶段。在美军最后竭力挣扎时,为了保障向金城前线输送的战力,志愿军们誓死捍卫交通要塞——金刚川上的金刚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志愿军在一条名叫金刚川的河流上架桥保障大部队通过的故事,力图重现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时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令人惊叹的是导演的大胆创新,巧妙运用多线程,通过步兵,美空军,炮兵还有不断被重建的桥,四个角度对事件进行讲解,不仅提升了我对于国家军人的认知,并且将观众和抗美援朝将士们的拳拳报国心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饿了,一口炒面就一口雪,一个苹果,大家一人一口传着吃。有人睡着了,其他人就用背包带,一个牵一个,有人晕倒了,后边的人扶起来架着他…有的步兵大腿打断了,坚决不下火线,有的肚子中枪了,就拿绷带扎一下,不让血流出来…我们观看这样的电影,不是为了被激烈的战争场面燃爆,更不是为了满足仇视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心态…而是透过电影,去了解那段远去的历史,铭记战争的残酷。从而更加懂得一个道理: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好好珍惜。

  对于美国的掌权人来说,所谓战争不过是一纸文书,但对于战场的士兵们来说,战争意味着血与硝烟。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军开始了对中国军队通往前线的命脉—金刚桥的狂轰滥炸。美军飞机驾驶员每次在凝视轰炸完之后一片狼藉的桥的残骸时,总会想着,它会不会重生?答案是肯定的!一次两次,乃至更多次炸弹的洗礼,却只能摧毁桥体而不能摧毁组成桥的不败精神!驾驶员面对着一次次重生的桥,在与中国志愿军的交战中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对于建国不久的新中国来说,抗美援朝的作战条件十分艰苦,作战时装备简陋、弹药紧缺。明知两军武器装备的差距,中国志愿军依然顽强的坚持。我从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体会到了灭不掉的中国战斗精神,这些都深刻的体现了抗美援朝中中国军燃烧的斗志。影片中,担任架桥保护任务的志愿军高炮班,在武器装备落后且有限的劣势下,发扬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与空中敌机展开生死对决,经过一次次严酷的战斗,最后全班壮烈牺牲,完成了使命,掩护了大部队顺利过桥。银幕上的炮火硝烟,震撼着银幕下无数观众的视听;志愿军顽强战斗的形象,期以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祈愿山河无恙、祖国富强,是观众观影的共同心声;铭记英雄、致敬最可爱的人,是银幕上下共同的情感旋律!

  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志愿军用血肉之驱建成了金刚桥,这些英雄值得中国人铭记。在仔细回味中,我愕然发现整部电影没有一个大的领导人出现,更没有两军主帅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画面。但仅仅就是这些平凡而勇敢的战士们,就已经让人内心感慨万千。转念一想,现在的和平生活,不都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吗?这是何等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好好守护和珍惜当下的和平稳定的中国,主动认知了解“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感受中国共产党这一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敬畏我国先烈们不畏艰险也要誓死捍卫的新中国!在历史长河中,还有着无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人物等待我们发掘,唯有品读“四史”,才能再次认识他们、认识他们的中国魂!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爱国爱家……无数精神传承至今成为“四史”精神,望在抗美援朝70周年的今天,这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可以唤醒更多中国魂,团结更多中国人!


观看《金刚川》 有感(6)

  昨天晚上和先生去看了电影《金刚川》。该片豆瓣评分不高,看过的朋友们反映也很一般。我亦觉得就同类电影来说,它的确有很多进步空间。我不是专业影评人,我就写写这个片子让我想到的那些散淡的故事吧。

  我的大姨父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老人到了生命的后期,饱受战争创伤后遗症困扰。他的精神状态很差,在历史和现实里过得很不安生,时常觉得好似回到了当年的惨烈里,时常觉得周围的人会谋害他。

  那时父亲也还在生,休假回家的时候,常常和大姨父一边打桥牌一边劝解他。那时我还小,对于他们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残酷与惨烈,印象不太深刻了。只记得夏夜歇凉的院坝里,姨父讲的那些神奇精怪故事。

  讲有一位四川的战士,他是一名孤儿,很年轻,也很勇猛。小四川盼望着早点打跑侵略者,可以回家找个媳妇,过好小日子。他始终记得他的班长对他的教导,在战场上要一直往前冲,才有活下去机会。每次他都冲了最前面。在最后一次反击战中,他不幸被打中了。但是,他咬着牙,一直往前冲一直往前冲。后来战争结束了,他回到祖国,好好生活下去。很多年以后,他偶遇了当年曾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战友很惊讶,在那次战役中,小四川所在的整个班都牺牲了。打扫战场的时候,是他们亲手掩埋了他的尸体。小四川想起了当年的种种,原来在枪打中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一直往前冲一直往前冲、打赢了战争、回到家乡过好日子的是他的一股子意念。意念被说破了,小四川化作一缕清风消失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哄孩子的故事,但大姨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两眼泪花。当年他同小四川是一样年纪,都咬着一口气,盼望着结束战争,早点回到家乡,过好日子。就是这口气、这点意志啊,撑着他们一直往前走。大姨父活下来了,还有很多他的战友,永远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后来在历史里学到,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们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破了美帝国主义麦克阿瑟“不可战胜的神话”。

  电影《金刚川》讲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后期,中国志愿军为了促成停战协议签署发动夏季反击战役里的一个故事。为了顺利抵达金城战场,大部队需要过金刚川的一座桥,而敌军为了阻止部队前进派飞机不断的轰炸这座桥。美军空中优势明显,志愿军工兵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抵挡,将桥一次次迅速修复,最后架起了一座炸不垮的人桥,保障大部队的准时到达战场。

  《金刚川》用了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四个维度叙述这个故事。在拍摄手法上是有点像诺兰的《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是从海陆空三个维度拍摄的。但我觉得并不构成抄袭。我写作文也像《金刚川》这样写,总分总,能写得很清楚。步兵战士渴望及早到对岸投入战斗,工兵战士要确保主力部队快速过江,护桥步兵战士要确保过桥和修桥战友的安全,高炮班战士要制约敌军空军的伤害。而天空中的对手敌军,一心想将天空下的桥与人毁灭。

  交战双方装备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我军只有两门苏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准星还缺炮弹。对手敌军用了F4U-5N夜间战斗机、B-26轻型轰炸机、B-29战略轰炸机等先进武器(在此感谢一同观影的王先生的科普)。影片里小战士抬头看着飞机,眼睛周围的肌肉突突地跳,那是对敌我双方装备差异的愤慨和暗暗的发狠。B-26轻型轰炸机投下常规炸弾和延时炸弹,其中延时炸弹在半夜志愿军大部队过江时引爆,造成了八连连长高福来、女通讯员莘芹以及多名战士的牺牲。B-29战略轰炸机投下了大量燃烧弾,步兵班长刘浩、工兵连长闫瑞、高炮班班长张飞等多名战士被瞬间烧焦定格在画面里。太惨烈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以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胜利。

  张译饰演的高炮班排长张飞,赚取了我很多眼泪。作为业内公认的演技派戏骨,他将张飞这个人物前后内心的转变过程,塑造得极自然和令人感动。伴随着紧跟他视野的长镜头,他的眼神、干枯的嘴唇、嘶鸣吼叫、颤抖的手、烧焦的腿等等细节拍摄,他用他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的质感。影片里他断了一只手、一条腿后,回头望向桥,他知道那个给了我军重创的敌军飞行员还活着。他不能死,他坚持撑着一口气、一点意志和敌军飞行员希尔做最后的了断。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铭记历史,敬畏生命,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当下的盛世太平,是用他们的牺牲换来如今的繁华安宁,是用他们的无畏换来现下我们在国际上的威名。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道: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影片里抗美援朝的精神是大家团结在一起,为自己的民族做出贡献,是这炸不垮的桥、这口气、这点意志、这份精神。和平年代,依旧有暗流涌动,请记住这炸不垮的桥、这口气、这点意志、这份精神,记住时代赋予它的不同的内涵。


观看《金刚川》 有感(7)

  10月31日,学校礼堂组织观看当前热映电影《金刚川》。因为各大平台宣传时候看过一些小片段,其内容深深地震撼了我,加之是周六,时间较为充裕,于是相约三两好友,前去观看。距离影片开始还有半个小时,但礼堂内早是座无虚席,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一个靠偏的位置坐下,内心也不由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战朝鲜70周年,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之桥的英雄事迹。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故事背景来自于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金城战役是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也是火力支援最为充足的战役。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协议的签署。而志愿军战士们只有通过距离金城不远处的金刚川,才能有效支援金城的战斗。

  故事就是通过这条河流上的小桥展开的。数万人亟待通过小桥,参加第二天的决战。桥梁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志愿者战士们在工兵第十团三连连长的带领下,连续七次修复长桥,保障了金刚川上的水路通道,保证了前线的物资供应。

  在美军飞机一次次的轰炸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可爱的英雄人物。

  高炮班长关磊、高炮排长张飞,他们分别负责隐藏炮位和参战炮位,在装备差距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指挥炮位战友们击落一架又一架美军战机。在一次战斗中,美军飞行员希尔因同飞战友被张排所在炮位击中,同时对中国人存在歧视心理,便开始了复仇之旅。一次次起飞,一次次试探,希尔发现张排所在炮位具体位置。身在隐藏炮位的关班长在最后一次轰炸后赶到张排所在位置,告诉张排炮位已经暴露,要求他去隐藏炮位,部队第二天能否安全通过小桥全靠后期隐藏炮位发挥作用,张排不舍地离开了战斗炮位。没过多久,希尔驾驶战机向关班长炮位俯冲射击,关班长和战友们不幸牺牲。“愿护战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这是对关班长英勇无畏、舍己为人、保卫祖国精神的高度肯定和概括。关班长的牺牲,是张排内心无法抹去的伤痛,在最后一次与希尔的对决中,张排成功击落希尔战机,但炮位战友全部牺牲,自己也因被炮弹击中落下残疾。

  步兵连长高福来,本人虽看上去沉稳,但他自己也是一个充满勇气和责任心的热血军官,也非常想冲锋陷阵,但因为军令必须“断后”与工兵连共同修桥,在一次轰炸中身受重伤,面对战友的救助,他并没有接受,而是要求战友迅速修桥,护送大部队通过。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感动了场下的每一个人,荧幕微光的照映下,我看到了身旁战友闪烁的眼泪。

  当桥被完全炸毁,志愿军战士搭起人桥的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眼角徘徊着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习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70年前的中华民族,国力衰弱,百废待兴,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难险阻,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跨过鸭绿江,帮助朝鲜民族赶出侵略者,促进了当地和平发展。很多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大地长眠,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他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在中华儿女之间代代相传。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这群最可爱的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珍惜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用实际行动助力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感怀先烈,牢记英雄!和平年代依然有很多坚守一线的英雄,像疫情期间不顾生死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指战员、身在祖国边陲的边防战士……中华民族正是有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让我们心怀感念,共同奋进!

点击查看更多: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观看《金刚川》 有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927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