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Crime and Punishment》读后感

时间:2020-12-13 11:17:22 网站:公文素材库

《Crime and Punishment》读后感

  说实在的,读完这本书一个多月,可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和心思写读后感,内心异常的压抑和沉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郁闷和难受。与此同时,为了不让自己的读书进度放缓,我又开始直接开始阅读塞万提斯的《Don Quixote》,同时参杂一些轻松的散文作品,以减轻和缓解内心对《罪与罚》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后遗症。
 

《Crime and Punishment》读后感

  读前苏联的文学作品,你最痛苦的莫过于是读书中人物的名字,看看这位作者,他的全名翻译成中文是: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足足17个字,先别提书中的人物,看得足以让你抓狂。

  我一直都这样认为,作家不单单喜欢写别人,更喜欢写自己,有意无意地会将自己一生的经历无声无息地融入他/她的作品当中。只要检索一下他的经历,你会惊奇的发现,书中的人物隐隐约约呈现出作者的模糊的影子,若明若暗地闪烁着作者内心微弱的光辉。

  他虽然出生自一个医生家庭,可是因为父母没考虑优生优育,家里排行老二,且在九岁的时候就犯过癫痫。他的人生并不顺利,曾经疯狂地崇拜过空想社会主义,正因为参加这些秘密的“革命”活动,不幸被捕并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服刑,正是因为这段艰难痛苦的日子,在冰冷空旷、苍茫荒芜的天地之间开始反省,并开始笃信宗教,最后“成就”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一个人的思想,与他阅读的书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军事工程学院期间,深受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的作品的熏染。这也是让他毅然弃戎从文的原因之一。

  他的家庭生活并并幸福,母亲病死,父亲则死的不明不白,妻子、兄弟的相继离去,对他的精神上造成巨大的打击,也让他的经济陷入窘境,他曾债台高筑、甚至四处躲避债主。虽通过《罪与罚》这部作品在文坛赢得赞誉并获一席之地。

  单看《罪与罚》这书名,不管你是否信教信佛,都很容易马上联想到“因与果”的这个话题上。故事的背景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故事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处于社会的底层,可怜、卑微、经济拮据、贫困潦倒,他蜗居在彼得堡一间狭窄的房间,因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经常典当物品,以换的微薄的金钱勉强过活。撇开学业不说,就连日常的生活都难以维系下去。

  一个人犯罪,必须先了解他的犯罪动机,主人公出于什么目的要铤而走险,走至今天杀人的地步。书中暗暗地穿插了一段他发表在一片杂志上的理论。他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平凡”与“不平凡”两类:前者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后者则是旧规矩的破坏者,也是新秩序的缔造者。像拿破仑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踏过尸体和血泪,他的犯罪心理就是想证明他是一位不平凡的伟人,而不是唯唯诺诺,卑微顺从的匹夫。

  他之所以坚信杀人有理论调源于一次无意中听到的议论,认为该死的老太婆(放贷者)对大家有害(因为她手头有钱)杀死他,抢走钱财,为的是往后利用她的钱为全人类服务,为大众谋福祉,死一个人,活百条命。这就是算数,她不过像只虱子或者蟑螂罢了。他的犯罪和一般意义上的杀人不同,他自欺欺人的以道德上的正义感、纯洁感蒙骗了自己丑恶、血腥犯罪的阴暗心理。他在杀人的时候,没有恐惧,没有愤恨、在杀死典当行(放贷者)之后,还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他在杀死老太婆之后,她的妹妹,一位经常被姐姐欺侮、凌辱的妹妹却意外地出现在犯罪现场,他没有犹豫,用斧头将这位无辜的受害者杀死。我开始觉得这个情节是不是多余的,但读到后面的章节,我才发现这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个场景。使“罪”的概念再次摆脱纯粹的道德层面。罪成为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地存在。我们可以从书中,发现作者的二元思维定位,贫与富、强与弱、好与坏、错与对,直到后来的拯救者到被拯救者。有时我会觉得作者本身的思想就是病态的,因为在这个犯罪的层面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主观与客观的分离,行动与结果的相悖。他认为自己做得对,不是一个普通人,和别人(虱子)不同,他替天行道,为民造福,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他大义凛然,问心无愧,但接下来,却莫名地的陷入恐惧、矛盾和痛苦之中。

  书中的另外一个人物,索尼娅,她是一位曾经是九品文官的女儿,因为公务员裁员,她的父亲丧失了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真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她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贞节,开始从事妇女们不愿意从事的最古老的行业。按照书中所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事这份职业,即使在当时,也必须拥有本营业执照才行。自从做了这一行,为了家族的声誉,她不得不搬出去自己居住,通过自己微薄的卖肉收入,维持家庭的开支。

  我们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有时候并不无道理,索尼娅的父亲,因为失去工作,心情郁闷,整天不着家,在外闲逛游荡、借酒消愁。中国人有句俗话“借酒消愁愁更愁”,其实这句话按照我的理解,决定是否会“愁更愁”,那要看你和几个人喝,如果你自斟自饮,没人陪伴、无处宣泄,那么的确愁更愁,而且还容易喝醉。但和几个知心好友一块喝,那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说着说着,扯远了。

  书的作者本身有癫痫病(在这里并没有不尊重作者的意思),而在书中,主人公也患有一种病,是因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他有些神志不清,书中的描述是一种热病,按照我这位庸医的判断就是寒热往来,邪犯少阳,风热感冒,来两包云南白药小柴胡冲剂,加两支香雪牌抗病毒口服液,洗个热水澡,冲个暖水袋,睡个暖和觉就能彻底解决。

  作为两位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来说,两个人相互怜悯、相互同情,顺便暗生情愫,这种故事情节我是可以理解的。她对于主人公的关怀源自于一种感恩和谢意。因为在索尼娅的父亲惨死在马车之后,他们的家庭连一次体面葬礼都无法负担。在这个时候,仅有一面之缘的主人公慷慨解囊,倾尽所有来帮助索尼娅一家,这本身就是出于一种对自己的负罪感的一次救赎。随后,索尼娅的继母因为肺痨病,再加上失去家庭支柱的双重打击后离世。她对拉斯科尼科夫由尊重、到感恩、再到爱慕(我们不能剥夺一位妓女的爱情,尽管她从事一项不光彩的工作,但那毕竟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法)。

  索尼娅自卑、懦弱、胆小,逆来顺受,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所从事的职业似乎加深了整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些罪恶的根源并不在于她本人,而在于这个社会,她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但她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即使她从事着为人不齿的行业,但是她的内心却是向善的,而向善力量的根源竟然源自一本《圣经》。她和拉斯科尼科夫两个人都有罪,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但作者让前者充当后者的拯救者,扮演着一个圣母的角色,这不由的让我想起BBC的一部记录片—《圣经的故事》,里面有对圣母玛利亚的描述,她的背后也有着不光彩的一面,但这只是一家说辞,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我们再反观拉斯科尼科夫的罪的两个层面,其一,不堪贫困与剥削杀死放贷者;其二人格分裂并去屈从于自己所谓的理论。这似乎揭示了导致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外因和内因。

  我开始阅读的时候,并不太喜欢书中的作者对主人公的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写,因为这占据了大量的文字篇幅,而且越看心里越沉重、越压抑,甚至有点像放下书本,不去阅读。但后来,我又不得重新拾掇起书卷,佩服作者在这方面的深厚造诣,也正是因为作者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才让他有时间安静下来,静静地思考和总结。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是警官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和他之间言语对话。俗话说:“小偷不可怕,就怕小偷有文化。”从某种角度上来分析,拉斯科尼科夫虽然算是一时思想冲动犯罪,但必须承认,可以将他划入高智商的犯罪类别之中。他精心策划,谨慎思量,甚至在逃离犯罪现场时的冷静和从容,这其中虽然有两个小插曲,第一是老太婆的妹妹意外的回来,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杀人;另一个是中途有人敲门,他不得不将门在门里锁上。他原本无法逃脱,正是因为敲门的人心存疑惑,但又阴差阳错地选择下楼,他才给他提供时间,第逃离犯罪现场,躲避在二楼的一个房间,但也就在期间,不慎遗留一份证物,这也引起警官的注意。

  警官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和拉斯科尼科夫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因为他是一位精通犯罪心理学的刑事专家,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断定拉斯科尼科夫就是凶手,他通过主人公曾经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深刻了解凶手的作案动机,但苦于没有证据,他只能通过言语上技巧,推翻拉斯科尼科夫的理论,并让其心理崩溃,最终选择自首,但拉斯科尼科夫出人意料的应答,恰如其时的热病及良好的教育背景,又很好的掩饰了他的罪行,成功地的扰乱了警方的视线。而且非常非常讽刺的事,拉斯科尼科夫心理防线坚不可摧,从外部无法攻破,这也是让警官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抓耳挠腮,束手无策的苦恼之一。反而,另外一位也被怀疑的对象,因为不堪警官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的循循善诱,心理暗示,竟然破天荒的主动的供认了自己的罪行,这让警官始料未及,让调查陷入困境,不得不终结此案。但警官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可以说,拉斯科尼科夫只要坚持不承认自己杀人,警官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已无法定罪,他应该可以顺利逃脱惩罚,逍遥法外。恰恰在这时,索尼娅的纯洁(当然只心灵,因为肉体已被玷污),善良,感动了主人公负罪的灵魂,她用坚强和奉献精神,以及圣母情怀让拉斯科利尼科夫感到惭愧,为自己杀人的行为做了无休止的心理斗争。另外,有一种潜藏在内心的力量,让主人公不停进行着的道德谴责,良心的不安,内心的恐惧,让他坐立不定,寝食难安,身体上的折磨尚可忍受,心理上的折磨令他无比痛苦。索尼娅的陪伴,开导,成为他倾诉的对象,精神上的依靠,灵魂上的圣母,给了他带来第二次新生,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宽恕和解脱。

  拉斯科尼科夫和索尼娅是故事的第一男女主人公。我们在了解一下拉斯科尼科夫的家人,母亲普利郝丽雅和杜尼亚(她们的名字各个都水蛇春那么长,实在不好记)。母亲是靠着微薄的年金度日,同时也尽可能支持拉斯科尼科夫的学业,但杯水车薪,远水救不了近火。杜尼亚,年轻貌美,关键还受过教育,曾经在富人阶层家里担任家庭教师,因为与主人之间的斯维德里盖洛夫之间的“绯闻”,不得不离开。为了支持主人公的学业,杜尼亚开始选择一位律师卢仁并与其订婚,但却遭到拉斯科尼科夫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从母亲的书信中,了解到卢仁是个吝啬卑鄙的小人,他仅从车票这件小事就可以断定卢仁的为人,由此可见主人公观察力和判断力的敏锐和正确。从他乘人之危(知道她们母女经济困难),他栽赃陷害(为了报复拉斯科尼科夫,她甚至连索尼娅都不放过),这种人可以被列为道貌岸然,衣冠禽兽那一类。

  顺便还得提一下杜尼亚曾经的雇主-斯维德里盖洛夫,他的人生经历可谓奇葩,因为这小子太幸运了,负债累累,有人帮你还。婚姻方面,他还是个上门女婿,俗称倒插门,她的妻子年纪比他大,他们的婚姻有没有爱情,我不能确定,我想女方的心里是有,但是斯维德里盖洛夫,他应该是没有,他们生活奢侈、安逸,位居社会的上层。但是他们同样冷血无情。最为让人惊讶的是他们之间达成的婚姻协议中的部分内容,觉得讽刺又好笑,记得其中的一条是,男主人可以和除了她之外的别的女人相好,但前提必须是要和她分享其中的细节,这不是窥探隐私龌龊行为,不是心里变态吗?这位斯维德里盖洛夫可谓是臭名昭著,因为在他家里发生两件奇异的人命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都与这位先生有关,但是他一样可以轻松地逃脱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最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是杀害斯维德里盖洛娃背后的真凶。他喜欢拉斯科尼科夫的妹妹杜尼亚,也许有倾慕的成分,但更多是强烈的占有欲。他知道拉斯科尼科夫的罪,所以他借此威胁杜尼亚就范,就在他即将得逞的时候,他又突然间良心发现,放杜尼亚离开。他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这让我觉得有点突然,道德败坏的人可以瞬间变好,是因为宗教的力量吗?是因为内心的良知吗?我表示怀疑。他生前体面,死后邋遢,这个反差有点大,但符合作者的二元化的构思风格。

  纵观整部作品,“罪”与“罚”这两个概念贯穿了故事的始终,它的基调是沉闷,里面的人几乎都存在着让人难以忍受的问题,让你有种压抑让人窒息。但也恰恰正是这种情况,让你清楚地认识到,“罪”几乎无处不在,它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完全不由你决定,而是由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你犯罪的同时可能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罚”永远是人们对苦难的一种自觉担当,不仅是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难道这是是作者为人欲横流、充满苦难的现代社会所开出的一剂“济世良方”吗?只有你受到了惩罚,你才会对那些犯罪想法心生畏惧,产生警示作用。作者对“罪与罚”的理解,可以说既是破坏性的,又是建设性的。他将“罪”绝对化、理念化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主观选择,即对罚自觉的担当,体现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西西福斯精神。因此,他对“罪与罚”主题的探讨无疑为现代人确立了一个新的精神坐标。

  读完《罪与罚》后,心中不时感到震撼与感动,久久不能平静。主人公可谓是聪明绝顶、有思想,有头脑,凌空抛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

  他认为这个理论有着强大的事实支撑,他将拿破仑作为一个鲜活的例子,拿破仑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杀人、流血,但是历史却记住了他。因此他自己也想当然的认为他同样可以去剥夺别人的生命,以一个看似正义的理由。他想向世人表明的是,他并不是出于私利而杀人,他是为了博爱才杀人。

  全书分为六章,只有第一章写主人公的犯罪过程,其余的五章都是写他因为罪而受到的罚。犯罪只是那一瞬间的事,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冲动是魔鬼。”因为那几秒钟的冲动犯下的错误,要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来偿还,来救赎,这正如查尔斯基所说:“人人都要对每一个孽障、每一次罪行负责,犯罪是普遍的现象,刑罚应该加于所有的人。”这就是作者的世界观。这不正与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不谋而合吗。

  书中设置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斯维德里盖洛夫夫妇的地主阶级,靠剥削、吸血度日;以阿廖娜伊万诺芙娜(放贷者)与彼得彼特罗维奇(律师)为代表的上层阶级;以拉斯柯尼夫和索尼娅为代表的下层劳苦大众;而作为警官的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为代表的维护法律和社会力量的人,我们把它划入公务员队伍,至少衣食无忧。

  犯罪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上层与底层的矛盾造成的,这点在书中的第一章就有描述,当主人公拿这物品去典当的时候,钱还没拿到,就要支付利息。这与我们现在民间很多小型贷款机构相似,前未到账,先从你的贷款中扣除手续费。我们可以说拉斯科尼科夫是因为心理扭曲导致他铤而走险,谋财害命,但这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受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决定的。放贷者的罪是盘剥利息,这是她的“罪”,而她所接受的惩罚是被剥夺生命。罪的根源是什么?贪婪,这不是她个人身上的罪,而是整个阶级的罪。在扩大点范围来说,贪婪是人类固有的原罪。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她处在这个阶层,她靠什么生存下去?放贷收息,这听起来也是天经地义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根本算不上错误,更不能说是罪恶,这是由她所处的阶级地位决定的。

  彼得彼特罗维奇虽与阿廖娜伊万诺芙娜应该是同一类人,但作者并没有让他们有同样的结局。他属于“恶人”中的“幸运儿”。他想要娶贫困人家的有修养、有文化的女孩,目的是可以因为在金钱上的优势从而处于被尊重、被仰望的位置,让对方永远因崇拜自己而忠诚。

  他作为一个七品文官,在索尼娅的父亲马尔梅拉多夫过世后,承诺要帮助她母亲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争取补助金救济她们穷困潦倒的家,却满脑子想着怎样诬陷索尼娅偷盗从而重新获得拉斯科利尼科夫妹妹与母亲的信任,挽救自己之前憧憬的婚姻。可以看出,他不断地犯罪,但是从来不越过阶级法律所容许的范围,因此他并不会受到惩罚。

  读到这里,我们又不由觉得,罪与罚的定义和界限并不那么清晰和单纯了。它不再仅仅取自现代的法律制度,而是掺杂了圣经所代表的的真理及道德作为标尺来衡量社会的正义。

  最后,我要指出的就是,书中过多的倚重宗教的感化力量,尤其是索尼娅将十字架交给拉斯科尼科夫的时候,让他去自首、悔过,获得宽恕。这其实就是作者本身的一种自我救赎。如果道德、仁心真的能感化一个人,不去犯罪,不去作恶,那也未免太天真了一些。文末的那部分更是渲染了宗教的力量,拉斯科尼科夫被感化,他在监狱里的狱友们同样被感化,让我们重归美好,终归善良,愿望是好的,但实际上可能性不大。

  每次阅读,我都会摘抄书中的一些富有哲理,具有思考价值的句子,不忘记录并分享一下。

  “贫穷不是罪恶,而极贫就是一种罪恶。”我也用这句话来审视自己,我还挣扎在贫困线上,穷也是罪恶。

  “犯罪是对社会组织的不正常现象的抗议。”这点我颇为认同,当然,也有真的因为走投无路的时候。因此,我总是和自己说,遇到抢劫的时候,我会对抢劫者说:“你也不容易,钱财你拿去”

  “要知道,女人就是这样,爱你也是她,害你也是她,两者并行不悖。”这个观点我保持中立态度,不置可否。但我总是会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得罪女人”

  “胡扯是一切生物钟只有人类才享有的唯一特权。通过胡扯,可以得到真理!”这句话很有意思,耐人寻味,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请您细品。

  “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难。”,这句话我也曾经问过自己,但是没有得到明确令自己信服的答案。

  “人穷,您还能保持与生俱来的高尚的情操,可是穷到一无所有,那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办不到了。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人,甚至不是用棍子把他从人类社会中赶出去,而是应该用扫帚把他扫出去,从而使他斯文扫地,无地自容。”话糙理不糙,仔细这么一掂量,确实就是那么回事。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直言不讳更难,也没有什么比阿谀奉承更容易的了。直言不讳,即使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音调是假的,那么立刻就会产生不和谐,随之而来的是争吵。而阿谀奉承,即使从头至尾全部音调都是虚假的,可还是让人高兴,听着不会觉得不愉快,哪怕这愉快有点儿肉麻,可还是感到愉快。而且不管阿谀奉承多么肉麻,其中却至少有一半让人觉得好像是真实的。”这应该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看看职场周围,每天都在发生,有时候觉觉得掩耳盗铃,有时候更是自欺欺人。但贵在真实。

  “平凡的人必须听话,没有犯法的权利,因为,您要知道,他们是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却有权犯各式各样的罪,有权任意违法,为非作歹,而这只是因为,他们是不平凡的人。”这段话被很多人视为真理,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似乎都能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但我们也要谨记在心的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rime and Punishment》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1105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