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

时间:2022-03-22 09:39:16 网站:公文素材库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全国公映,以光影盛宴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在喜庆浓厚氛围中为迎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一】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于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正式上映,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和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工作中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我们观看了《大国粮仓》纪录影片。

  影片聚焦中国饭碗,解读粮食安全,通过垦荒造田、种子与水利、农民与土地的生产关系变革、粮食安全话题、耕地、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要装中国粮的粮食安全六个板块展现了大国粮仓这样一个重大主题。

  《大国粮仓》以纪实拍摄手法,立足历史纵深、关照当下现实,是一部关于中国人饭碗的电影。影片细致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水利灌溉、种业发展、粮食储存等奇迹进程;集中反映了中国在“三农”问题上的伟大探索历程;生动展现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以及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攻关征程中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才能解决好中国人自己的吃饭问题。

  磅礴的影片画面,丰富的信息量,给我们带来一堂关于农业知识大国粮仓的公开课,激发南阳直属库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爱党爱国之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传递袁隆平院士和农业学者、农业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砥砺初心使命,自觉扛起时代重任、承担历史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在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中,在守住管好“大国粮仓”、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端牢饭碗,国富民强。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嘱托,积极落实国家局党组“两决定一意见”和“五句话”总体要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忠诚担当,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粮食和物资储备各项工作任务中,坚决守住管好“大国粮仓”,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做出积极贡献。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二】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论点,全面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从1949年起中国经历的不同年代的彩色胶片开篇,娓娓道来,展现了中国几十年来,垦荒、造田,继而大力研发种子与水利等科研,保障农业稳定增长、又通过土地改革等国家政策释放农民的积极性举措,保证粮食安全。真正完成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人见面,最常见的问候往往都是一句:“吃了吗?”与粮食息息相关。那么天天吃饭的观众们,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一部跟粮食有关的电影,其中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点是选题,虽然关于饮食、美食的纪录片有很多,但是用大国粮仓这样具有长时段视野来关注粮食话题的纪录片是很少的。另外纪录片中间随处点滴可见中国人对于粮食的执着,对于能够吃饱饭的一份良苦用心,其中特别打动我的细节是关于红旗渠除险队的故事,一根绳子在悬崖岩壁上,除险队队员们用钢签把有可能带来落石危险的石块排除掉,之所以如此艰辛地开凿这样一条天河,为的就是粮食安全、能够把粮食生产的主动性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影片采访了唯一在世的除险队员,当他对着镜头告诉我们,其他队友都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给我的冲击力特别强。

  《大国粮仓》用电影语言,来叙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每年的一号文件,就是我们中国三农的灯塔,不但指明了方向,落实了政策,还给三农工作指出了路线图、时间表,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保证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中国粮。

  “用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很多观众在学校的历史、政治课本上就见过这句话,而《大国粮仓》用详实的信息、长时段的历史视野给观众们再现这个基本事实的时候,其背后蕴含着的历史力量,国家对于粮食安全、衣食住行的持久关注也被一一展现出来。电影通过各个方面讲述吃得饱、吃得好和吃得美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们都在为之奉献,有普通的农民、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甚至是院士。许多观众期待在影片中看到的袁隆平院士怎样不断地去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以此怀念袁隆平为代表的种子精神,这位老人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样朴素的事业,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除此之外,影片按照时间的顺序为观众梳理了相关数据,并加上事例方便观众理解不同的阶段到底发生和经历了什么。第一板块是垦荒造田,以北大荒精神、黑龙江垦区等故事为主,展现了我们能够吃得饱、吃得好的基础。第二个板块是种子与水利,仓廪实、水利兴是描绘农业事业兴盛的一个俗语,而红旗渠这样一个伟大工程,就是水利设施的一部分,确保农田不再靠天吃饭,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控收成。

  第三板块是农民与土地的生产关系变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样美好的愿望。第四个部分是粮食安全话题,其中让人印象很深刻的是2008年前后的那场粮食战争,影片用国际的全球视野,让观众们看到了围绕粮食安全背后的各种暗流涌动。第五板块又回到了耕地,是严禁耕地的“非农化”,从近些年中央不断出台的各种政策里,能够强烈地感觉到红线的意识是非常牢固的。第六板块回到了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要装中国粮。影片通过上述的六个板块展现了大国粮仓这样一个重大主题。

  正是在先辈的努力和国家的教育宣传下,大家对于粮食的认知在发生着改变,很多关于美食的纪录片、综艺不断出现,也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于粮食的认知在更新。在这个时候看《大国粮仓》这样关于粮食的纪录电影,它在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而居安思危恰恰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梁君建提到:“粮食的重视是贯穿中国整个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最核心话题,翻开历史书,每一个朝代都要去处理农民和耕地的问题和兴修水利,对于每一个盛世的描述,都离不开农业,对于粮食和农业的重视刻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里。当这样的话题放到纪录电影里之后,我们对于粮食、民以食为天这些问题的一代一代思考都会被激发起来。”

  影片以纪实拍摄手法,融入珍贵历史资料,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动人故事,展现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以及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攻关征程中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

  影片主题的呈现让现场观众更加清晰的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农业、农村、农民翻天覆地的发展历程,深刻的认识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吃得美到吃得健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世界奇迹,激发了爱国爱党之情。

  聚焦中国饭碗,解读粮食安全,《大国粮仓》展现了社会真实、留存历史切片的作用,让观众们可以更好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声音在提醒我们对于粮食要珍惜,这也促使我们更好去思考:为什么要设定耕地红线、为什么每年的中央一号文献都重视农业农村等一系列问题、在第二个一百年中,我们如何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

  电影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论点,全面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从1949年起中国经历的不同年代的彩色胶片开篇,娓娓道来,展现了中国几十年来,垦荒、造田,继而大力研发种子与水利等科研,保障农业稳定增长、又通过土地改革等国家政策释放农民的积极性举措,保证粮食安全。真正完成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历史性转变。

  影片画面气势磅礴,解说清晰有力,用真实生动的画面和故事叙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向大家展现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里永远装中国粮。

  今天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作为一名粮食工作者,都要有像先辈们这样的情怀,为国家和人民保障粮食安全。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三】

  中国自古推崇民以食为天。在2020年,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时,这片曾经落后的土地却有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淡定与从容。从曾经的食物不充足到如今面对疫情「不慌」的背后,正是因为如今的中国已是「大国粮仓」,有了应对风险足够的底气。《大国粮仓》以动情的笔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70多年里如何解决温饱问题、端牢手中饭碗,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的光辉的历程。

  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之下都一一变为现实,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

  《大国粮仓》可谓首度全景式披露了诞生这个伟大奇迹背后的历史细节:从主粮到饲料粮,从肉类到蛋奶果蔬,《大国粮仓》全面展现了中国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历程、经验、重点和未来走向,并从历史的纵深角度和当下的现实出发,对它们的种养、生产、存储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述和系统表达。以简单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奇迹全貌。

  这个奇迹,便是从曾经的吃不饱,到实现全面小康。人口多、粮食少、大面积荒地盐碱地、产能低下……这些都是拦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面前的绊脚石。面对这重重困难,7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迎难而上,用吃苦耐劳的品性战胜天灾与贫瘠,用科学有效的政策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改革」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统购统销」粮食调配政策的实施,保证了特殊时期人们的吃饭问题;加大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步伐,让北大荒成了北大仓。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的新追求,面对「一些耕地流失、农民离开田地」的新困局,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用「卫星导航」实现插秧机自动插秧,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用「稻蟹共生」、「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等天然生态的种植方式,实现让人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粮食紧缺,不少老百姓不得不寻找玉米、大豆等作为代食品。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小麦、水稻等主粮产量充足以后,玉米、大豆便从曾经的代食品转变为经济实用的饲料粮。

  同时,为了改善耕地不够、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以保证自身玉米、大豆的产能。同时,通过「间套作技术」等技术创新手段,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利用其价值。

  从紧缺时代不得已而为之的「替代粮」,到富足时代经济实用的饲料粮,大豆和玉米的生产,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国的农业与中国人民的饭碗在70多年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的时代变迁。

  我们不慌的底气在哪里?《大国粮仓》徐徐为我们揭开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伟大历程:

  首先,是政策惠农。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大国粮仓》细致地描绘了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从政策提出到技术落实的全貌。

  从取消农业税,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脱贫攻坚,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央对于「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从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农业得以了解。立足于现实之上的每一项强农惠农政策,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是科技兴农。

  农业要振兴就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如今,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利用卫星「种地」,还可以把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改造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们不仅摘掉了「缺粮的帽子」,还生产出了质量更优、绿色安全的粮食。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广,正是科技兴农的最佳典范。1975年,以袁隆平为首的水稻科研团队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约650公斤。之后十年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96年中国又提出「超级稻计划」。如今,我们的第三代双季超级杂交稻亩产已经突破1500公斤。

  此外,还有人才助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不仅要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还要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仓廪实,天下安。正因为有政策惠之,科技兴之,人才助之。每当我们端起沉甸甸的饭碗时,就获得了不慌的底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一颗一粒,中国的粮食装满了中国的饭碗;一「砖」一「瓦」,几代人的心血构筑起了这个伟大的奇迹——「大国粮仓」。如今,我们可以用诸多数据,勾勒「大国粮仓」的伟大奇迹:

  看产量,从1949年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到如今连续6年每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保障中国人口粮基本消费的同时,今天的中国还生产了全世界差不多半数的猪肉,牛羊肉产量也比新中国初期增长了几十倍;

  看库存,如今稻谷、小麦等粮食的库存量,能够满足14亿中国人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看品种,14亿中国人每天要吃掉12亿多只鸡蛋。中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全世界近70%的西瓜、32%的柑橘、50%的苹果、98%的杨梅,都来自中国。而且,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继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应用是“北大荒”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北大荒”垦区有了广泛的应用。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如今农业技术员不仅可以利用卫星“种地”,还可以把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改造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让中国饭碗装上质量更优、绿色安全的中国粮食。放眼大江南北,科技助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挑上“金扁担”,藏粮于技让广袤田野孕育着新的丰收图景。

  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世界奇迹。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极端重要性。在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将继续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十四五”新征程,中国人的粮食奇迹必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谱写出新的华彩乐章。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四】

  夏粮有望再丰收,“菜篮子”供应充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高峰……根据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一季度,全省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业农村经济运行逐步趋于正常,“三农”这块压舱石稳固筑牢。

  粮食安全稳定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发展大局,尤须牢牢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着全省乃至全国的“粮袋子”和“菜篮子”。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到一定影响。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具体到安徽农业生产,截至4月28日,全省已完成粮食作物面积481.2万亩,同比增加19.8万亩,总体进度快于去年。特殊之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多于往年,进度快于去年,无不体现出安徽铆足干劲筑牢三农“压舱石”,全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春耕有保障,夏粮才有丰收的基础。安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春耕,4300万亩在地小麦苗情长势总体好于去年及常年同期,这些从田间地头传来的好消息,无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坚强动力和强大信心。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在保障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对蔬菜、肉类、家禽、鸡蛋等农产品的保障也要同步推进,既保产量,又保价格,让老百姓舍得买、放心吃。从安徽一季度“菜篮子”工程的走势图来看,蔬菜、禽蛋、牛奶、水产品等方面都实现了同比稳步增长,“猪压栏、禽压棚、鱼压塘、菜压田”等“四压”问题已基本解决,可谓从供给侧实现了“菜篮子”的稳定供应。而在价格方面,当地持续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采取储备和调运、价格补贴等专门措施,全力稳价保供,政府始终当好民生保障的“大靠山”。

  总体而言,全省“粮袋子”“菜篮子”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表现出了好于预期、优于往常的状态,但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影响全省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和隐患也在增多,特别是全球疫情对粮食产业链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当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为全省夏粮丰收再添把火,牢牢把住“皖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从产业链来看,全省以往依赖进口的部分粮油或者依靠出口增收的农产业,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难免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推出更多有效措施,加强市场引导,让农民放心种、扩大规模种,保证粮食丰收。从时下农作物生长面临的问题看,立夏时节,正是农业茁壮生长、抽穗拔节的“黄金期”,但也是季节性冰雹、雷雨等天气高发阶段,另外根据通报,当前省内各地农作物病虫害比较严重,防虫压力不小。对此,如何处理好病虫害问题,做好气象灾害防范等,都是农业相关部门需要提前思考和应对的重中之重,切实以万全周到的措施,保障夏粮丰收不减产。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安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种种回暖信号也初步构成了“筑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无比信心。擘画江淮大地粮食丰收图景,仍需要全省上下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力落实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护好“米袋子”、稳好“菜篮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牢粮食安全基础。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五】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

  首先,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_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再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_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专业和院系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及教学科研培养工作办成、办好、办到位。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作为大学教师我们的收入不算丰厚,但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却是极为崇高的,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为水利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贯彻县委、局党委的各项安排布置,积极努力工作。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六】

  袁隆平院士的才智和科研能力,我们无需置疑。但是我想袁院士身上,还有一层更闪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比所有的才华更重要。首先是袁隆平院士心怀祖国和人民,把人民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也因此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默默奉献。就是心底这种信念,支持他在科学路上不断超越。有人曾嘲笑他自找苦吃,何不轻松点。袁院士坦然说:“为了大家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一句话,能让我们不从心底感动?第二,能承受失败打击,但信心不倒。刚开始研究条件简陋,尤其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威胁,但上千次的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就是倒,也要倒在稻田里。第三,袁隆平院士注重实践,讨厌信口胡来。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使他在第一线义无反顾的坚守,锻造出了战略性的眼光,科学的光芒四处闪耀。第四,袁院士胸怀宽阔,甘当人梯。他重视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并深邃认为,团结协作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科研基金。他将实验材料,毫无保留的分送全国一些科研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

  由此让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三十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地位。而且,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袁院士只要哪里有需求,都亲自前往指导,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科学家。第五,老骥伏枥永不满足。尽管袁院士已是高龄,但是在有生之年,他还要实现两个愿望:一是争取九十岁时,水稻亩产达到一千公斤。第二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并已做好准备,帮助其他国家研发杂交水稻。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七】

  所谓“人以食为天”,如果想要生存就离不开粮食,保证粮食的供给是每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但问题是,中国是一个耕地面积小,但人口又众多的国家,如何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粮食呢?有个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他于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系,开始了自己研究农业的生涯。他在农业学校任教期间,发现了一株特殊形状的水稻,他利用水稻测试,发现这株水稻相比于一般水稻来说有不同的性质,是所谓的“天然杂交水稻”。这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大发现,在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后,袁隆平便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全中国水稻增产20%,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农业大国。

  可能大家对农业方面并没有什么概念,可我要告诉你的是,农业是每个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自古以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意味着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而每次的皇朝更迭,一般都是天灾人祸导致粮食紧缺,人民吃不饱饭才开始造反。农业与国家的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见它的重要性。袁隆平就是通过杂交水稻的研究,使得中国以世界5%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创造了一个全球的神话,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袁隆平院士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今天他虽然走了,但他科技兴国,不断奋斗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八】

  就在2021年5月22日的下午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件令人无法描述的事情——袁隆平爷爷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走了,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

  因为袁隆平爷爷曾经饿过肚子,他为了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农业部在1996年立下中国超级稻计划。当时是五个进程,700公斤亩产、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袁隆平爷爷所在的团队都顺利实现了,他们现在向每亩1200公斤冲刺。袁隆平爷爷曾经说:“希望2019年就能实现每公顷18吨,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估计10月中旬就能够收获,现在长势非常好。如果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有90%以上的可能性能实现。”

  臧克家有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当然,袁隆平爷爷只是表面上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坎儿里,他永远活在全世界人的心里。世界那么大,没有人会不记得他。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我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还有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爷爷希望水稻可以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希望米粒可以像花生那么大,同样还希望水稻可以覆盖全球,让全世界的人都远离饥饿。

  袁隆平爷爷把旧果实带走了,可他却把新的果实就给了新时代的人。真是应了那句话:我们中国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大国粮仓》观后感优质例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news/1775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