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一】
7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周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x于都,探寻“初心”的源头。(2019年05月22日新华社)。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调研,x西柏坡、xx、x古田、xx、xx、x井冈山、x金寨、xx、x石柱……都留下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老区人民的身影。这次到于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不到三年半时间里,又一次考察x。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这个时候来到于都,此行背后有何深意?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他反复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与老区人民深厚的感情,当然是习近平总书记频访老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次到于都来,却有着更进一步的深意。
众所周知,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85年前,中央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此出发,如滚滚铁流,纵横十余省,爬雪山、过草地,战强敌、跨激流、翻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历时两年,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突破了人类的生存极限,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一路也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红军长征,成为震古烁今的不朽传奇。
可以说,长征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让党和革命的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也就没有民族的独立解放,以及今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中国和十几亿人民的幸福生活。长征是一部豪情万丈的中国革命壮丽史诗,是一座巍然屹立的中华民族精神丰碑,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理想信念、思想灵魂和不变的初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长征,在新的长征路上,虽然没有了雪山草地的艰难,但依然面临着国际国内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复杂形势的挑战,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此刻,我党为什么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又为什么会到于都这个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动情地告诉乡亲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也告诉我们,老区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系,是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的精神力量所在。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需要再出发,关键是要懂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记住来时的路,知道今天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日献礼十九大,以“初心”为主题的电视剧《初心》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该剧讲述了x莲花走出来的开国少将甘祖昌从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战乱动荡时期舍身救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不畏艰险建设x,解甲归乡后,他又以满腔热血投入家乡新农村建设中,始终牢记党的使命、不忘初心的感人事迹。
甘祖昌常说:“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能摆老干部的架子。”这句话中一个“担子”、一个“架子”充分展现了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官即为民的初心。
一九五七年,他经组织批准,回到x省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当农民,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甘祖昌象当年打仗一样地豁出命来干。带领社员群众打木桩,筑篱笆,捞稀泥,开沟排水,把全大队的冷浆田全部改造成了大寨田,亩产量提高两倍以上;为了改变“望天丘”年年遭旱灾的问题,他领着大伙肩扛手提,修建了蓄水量五百五十万立方米的用于土地灌溉的江山陂,望天丘”变成了旱涝保收田。回乡以后,老将军始终坚持勤俭节约,谢绝了国家给他盖房子,衣服破了补补接着穿,东西坏了修修继续用,还将自己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捐出来,帮助集体兴修水利、购买化肥、添置农业机械、解决社员生活困难。
从农民到将军再回到农民,甘祖昌老将军在衣锦还乡后,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乐享清福,而是放下了开国将军的“架子”,挑起了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担子”,心系百姓,造福人民,始终初心不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鲁迅曾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点天态,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毋庸置疑,甘祖昌老将军正是这样的人,他不是单枪匹马、开疆拓土的英雄好汉,而是始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普通人,但却扎根于人民,为人民所敬仰,因为他既敢于挑“担子”,更勇于放“架子”,始终牢记自己是“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始终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一起战斗。
习总书记说过:“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干”最重要,但要干好还得要“撸起袖子”,必须像甘祖昌老将军一样,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为了老百姓,收起自己的官“架子”,挑起自己的责任“担子”,挽起裤腿,撸起袖子,不顾自己的形象埋头苦干,脚踏泥泞,俯首前行,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初衷,真正做到造福一方百姓。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三】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x省x市于都河的一个渡口,这是当年红军横渡的第一渡口,也是漫漫长征的源头。饮水思源,党员干部要跟随总书记的足迹,细细思忆漫漫长征路,默默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
思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感悟艰苦奋斗的初心。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尽管饥寒交迫,但红军战士始终抱定解放全中国的意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跨过了一条条波涛汹涌的江河、翻越了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踏平了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沼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展壮大、成就伟业、创造辉煌。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的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敏感,政府要过紧日子,党员干部也要思忆长征苦中作乐的精神,感悟艰苦奋斗的初心,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继续以“任尔东南西北风”的顽强意志艰苦创业、不懈奋斗。
思忆长征飞夺桥强渡河,感悟勇于斗争的初心。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多少长征事迹,让人听得惊心动魄。多少革命英雄为了革命胜利,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凭着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开山辟路,攻坚破险,打赢了一场场“不可能”的战役。当前,要使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再出发,必将遇到更多更艰巨的矛盾和困难,党员干部也要思忆长征百折不挠的精神,感悟敢于斗争的初心,在任何时候都不变色、不变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思忆长征军民鱼水情,感悟虔诚为民的初心。长征路上,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广大群众也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帮助红军攻坚克难,赢取胜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群众路线这一党的重要法宝,始终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从而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当前我国正处于正处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党员干部更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奋斗目标,一心为民、虔诚为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员干部要饮水思源、忆苦思甜、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勇于斗争、虔诚为民的初心。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河流,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挖草根,大小战斗无数,突破重围无数,长驱两万五千里。中国工农红军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谱写了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恢宏历史的背后,有无数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青山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934年10月,陈发姑的丈夫朱吉薰随红军长征离开瑞金。丈夫走后,陈发姑每年打一双鞋,等着丈夫回来。然而年复一年,草鞋打了一双又一双,可是丈夫没有回来。陈发姑始终不愿相信丈夫早已牺牲,她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他相信革命,我相信他”。直到2008年,陈发姑等了75年,打了75双鞋子,以115岁高龄去世。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李斌感慨,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的选择,为了理想信念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理想信念可以坚守终生。“坚守,是对理想信念的最好承诺。于我们而言,对理想信念能做到什么,愿意付出和牺牲什么?回望历史,有着不计其数的答案,放眼未来,则需要我们用勇毅行动认真解答。”
在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后山的蛤蟆岭上,17位红军战士在82年前栽下的松树巍然屹立。他们相约革命成功后省亲故里,活着的要为阵亡的弟兄敬老孝亲。如今,青松业已郁郁苍苍,勇士血洒长征疆场。
站在“信念树”前,x省委党校教授毕远佞感悟,对烈士最好的怀念就是做好今天的工作。华屋的今天已旧貌换新颜,打赢农村扶贫攻坚战仍然任重道远。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铭记,革命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才是永不松懈的使命。
“今天我们纪念长征,除了彪炳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浴血奋战之外,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身后一代一代、无名无姓的人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燕表示,长征之所以取得胜利,人民的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当时的人民为什么会选择共产党,就在于党的心中有人民,从而赢得民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长征途中那些令人涕泗横流的故事竖起一座座英雄主义丰碑,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井冈山出发,拉开了战略转移的序幕。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宁会师,标志长征的结束。
回首长征,赞叹生命之奇迹。
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十几个省份。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队伍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饥寒交迫、缺衣少药,九死一生,奇迹般地对抗超出生命极限的残酷生存条件,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走完了远超两万五千里的征程。
这支队伍武器简陋、弹药奇缺,始终面对装备精良且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队伍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以慨然赴死的精神穿行于十倍敌人之间。战斗激烈而残酷,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五百多次遭遇追击和堵截,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长眠,上演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
这支队伍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残酷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和频繁的战斗,没有使队伍变得冷酷麻木,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队伍的大多数人永远地停留在征程中,最终只有三万人活着到达了陕北。他们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甚至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很多人的名字。
牢记长征,感受信仰的力量。
长征面临的艰难和困苦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之悬殊、武器装备之差异,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是什么使他们慨然赴死,让他们如此不屈、顽强、不惧命运,是什么让他们在饥饿、寒冷、劳累和死亡的威胁下永不放弃,是什么支撑他们一次次地在绝境中突围、在绝望中重生,是什么让他们在生命临危时仍保有纯净的信念、让他们在朝不保夕时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由平等的新世界充满向往?又是什么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改天换日、达成梦想、实现奇迹?
一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
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
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长征告诉我们,个体的力量虽然渺小,个体的生命虽然卑微,但当这些渺小的生命集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时,会焕发出奇迹般的精神力量,可以突破人类力量的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当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灵魂不会摇摆、理想不会丧失、心灵不会犹豫、梦想不会放弃。
长征告诉我们,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只要保有理想、坚持信念,就会获得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的巨大力量,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可以让血肉之躯超越生命极限,可以在绝望中重启希望、在绝境中重获新生。
长征告诉我们,当一群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同时被唤起,其作用和威力是无穷无尽、难以想象的。有了坚定的信仰,会知道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生命的浩瀚与信仰的光荣。
读懂长征精神,方证初心。
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的本质?怎样才是读懂了长征精神?是带领劳苦民众求生存得解放的坚强意志?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精神?还是坚持信仰、严守纪律的伟大信念?
我想,长征起初唤醒了中国广大社会最底层的赤贫民众,带领他们走上了一条黑暗中追寻光明、改天换日迎来新世界的艰苦征程。使他们从开始的“跟红军走可以吃饱饭”的单纯,到“我要活下来!一日不死,一日跟队伍走!”的进步,到“仗打胜了,公平的世界就来到了”的坚定,到“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坚守,再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不屈和顽强。
长征队伍中,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普通战士,长征传递给他们的是以前从未接触过、从未想象过的美好信念,让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牺牲,可以改变命运、掌握命运,打碎这不公平的旧世界,为这世间迎来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世界。
长征带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和考验,长征磨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意志,历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及军事智慧,促使他们在困境甚至绝境中,永不放弃信仰,一次次地自我纠正、自我修复,战胜自身错误、获得新生。
传承长征精神,砥砺前行。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永葆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读懂长征精神,是对思想的涤荡,更是对灵魂的洗礼,给人强大的信念和力量。因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党员的信仰。
长征精神永不消逝,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我们应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循履而上,踏迹前行,重新踏上征程,始终走在路上。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六】
历史纪录片《初心永恒》由x省委组织部、x省委党史研究室、x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通过探访革命历史遗迹遗址、走访战争亲历者及其后代,回顾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间,中原大地的红色记忆。
纪录片以详实的史料集中展示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鏖战独树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等一幕幕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历史片断;讲述了吴焕先、杨靖宇、彭雪枫等一个个救国救民、舍生忘死的英烈故事;呈现了最后一口饭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等一份份感人至深、不能忘却的军民情深,系统反映了中原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深情缅怀了中原大地的革命先烈,鲜明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渝初心和使命。
位于x市东大街与城东路交叉口的商城遗址公园内,一组雕像引人注目,它再现了李大钊在铁路工人夜校讲课时的情景。在黑板上,李大钊写下“工”“人”“天”三个大字,他说,工人阶级可不矮呀,“工”“人”二字连起来就是天。
1921年9月,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x工人阶级的第一个革命性群众组织——x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随后,x、x、x、x、x等地的铁路工人俱乐部也相继成立,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剥削、反压迫的铁路工人运动正席卷而来。
85年前,在位于大别山北麓的x省x市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踏上了长征之路。在长征途中,红二十五军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并于1935年9月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第十五军团,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建立大本营奠定了基础,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官庄,豫东平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7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中心战场。1948年11月30日,国民党x主力倾巢西逃,解放军勇猛追击,最终将国民党军包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发起总攻,活捉国民党x“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把蒋介石的3个兵团26个师全部歼灭。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革命者持续不断地奋斗才能完成。创业难、守成难、发展更难。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七】
今天汲取长征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信仰,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指导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今天我们还要坚持、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三个方面永远不会过时: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科学的,能指导我们解决很多难题。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实现人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平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并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第二是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远x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坚信这个理想,努力实现这个理想。当年老百姓跟着党走,就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为老百姓谋利益的。
第三是信念。过去我们是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我们今天坚持什么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什么自信?就是因为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和成就证明我们的路走对了,我们的理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们的制度经过改革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文化也具有强大生命力。所以,我们就有理由自信。
第四是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一成立就抱定了这个宗旨,我们党从过去走到今天,还能继续走下去,就是因为这个宗旨。坚持这个宗旨,老百姓就会认同你。我们党成立95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我们党连续执政67年,地位依然不可撼动。靠的是什么?就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人民为什么支持我们党?就是因为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回顾长征历史,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非常好地、非常深刻地佐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不忘初心”的极端重要性。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八】
“长征不仅仅是‘走过荒草地,翻越大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简单描述,它是实实在在的路,一条心怀信仰、努力向前的路。”长安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查映川表示,要把长征精神融入到审判执行工作中,坚定法律信仰,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我们人民法官新的长征路!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周至县委宣传部苏明表示,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永远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汇聚起振兴发展的磅礴伟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更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市委政法委宣传教育处干部田丰说,作为一名政法干部,要把责任担当、勇于奉献、服务人民作为自觉的行动,融入到日常的政法工作中,努力为平安x、品质x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鹏是x普达盈信公司总经理,作为民营企业负责人,他认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首先就是要担负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党员《永远的初心》观后心得精编8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news/9482.html
- 下一篇:公司拓展训练个人心得体会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