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扩张成为必然趋势,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无序扩张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城市化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承载力、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优先考虑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主要以经济发展为导向规划用地布局,先有了空间布局后再进行生态绿地等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只是以确定的用地布局规划为基础编制,从而使得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1]。1960年代以来,环保与生态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价值观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运用,城市规划朝着生态价值观转移,形成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或城市规划的生态化[2]。生态导向下,城市规划不再以人的需求作为唯一目标,人的社会经济过程不再凌驾于自然过程之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城市规划分配和管理空间资源的主要对象[3]。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用地规划首先确定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区,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使生态环境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破坏,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从而保证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龙泉山位于成都市中心区东、南近郊,作为全域成都格局中的“龙泉山生态旅游带”,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区域(图1)。龙泉山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生物廊道,成都市的生态涵养带,对成都市的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龙泉山地区是成都平原、丘陵地区传统农耕文化和农田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图1龙泉山区位图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通过对现状环境的分析,综合评价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功能区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措施,提供了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用地规划的实践运用。
1.研究区域概况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范围为龙泉山脉周边地区,包括金堂县、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和新津县五个区县的47个乡镇,总面积1556km2(图2)。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生态环境的恢复,通过生态保育和恢复重建工程提升其环境容量及生态承载力,发展以绿色植被为基础的森林—农田—水域生态系统,充分发挥龙泉山自然生态区域的系统服务功能,平衡都市碳排放并为人们创造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绿色空间,使之成为成渝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及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个良好空间载体。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应符合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根据周围环境和城市总体规划,适当建设旅游点、森林公园等配套设施。龙泉山属于生态脆弱带,目前形态和景观特性与规划的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成都市发展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目标相差较远,因此必须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同时与景观再造相结合,增加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提高视觉效果。龙泉山生态建设应既恢复其生态功能,又尽可能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在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龙泉山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通过分析龙泉山的生态环境现状,研究龙泉山的自然本底情况,综合评价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并结合龙泉山五区县开展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及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及分区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育规划,从而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提供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
2.研究方法
通过详细解读龙泉山各区县已有规划或环保政策,深入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实地考察龙泉山地区的土地利用、水系组成、生态系统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结合龙泉山五区县已有规划或环保政策,全面掌握龙泉山地区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龙泉山生态敏感性,探讨龙泉山用地规划,将龙泉山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议,使龙泉山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有机结合(图3)。
3.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3.1基本农田保护的冲突
龙泉山生态旅游区很多划为基本农田的丘陵耕地坡度在20°以上,属于水土流失易发区,土壤瘠薄,并不适合农作物耕作,而是需要退耕还林的地区。但是,龙泉山地区普遍存在土地生产力低且不适合农作物耕种的坡耕地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使龙泉山普遍出现无耕地可施的情况,坡耕地的农业发展又不利于山区的生态保护,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而且,龙泉山地区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的饱和又导致生态林建设用地紧缺。
3.2自然资源匮乏
龙泉山地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的屏障作用还未形成。区内仍有疏林地,未成林地及无林地,现有公益林面积中无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地区山丘由于土层瘠薄、干旱少雨,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现状和长期以来林业投入不足,致使植被呈退化趋势。加之坡耕地比重大,与林地相嵌分布,形成明显视觉”裸窗”,坡耕地长期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愈耕愈薄,耕作收入入不敷出,形成恶性循环。龙泉山生态环境的建设任务相当急迫且艰巨。
3.3水土流失严重
龙泉山地区的坡耕地普遍发展林果业,其中,以龙泉驿区的林果业最为发达。龙泉驿区的优质水蜜桃、枇杷、梨等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2亿kg,成为著名的优质水蜜桃产地。但是该区农民的传统果树管理方法却导致了水土流失的现象。
3.4粗放式森林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家乐”应运而生,对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龙泉山地区的“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不但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但是,龙泉山地区的精品农家乐数量少,低层次重复的农家乐数量多,小型农家乐以““撒沙”的形式遍布整个丘陵,出现了无序发展的现象,影响了周围环境。
4.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人口负荷、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是生态系统对各种环境变异和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是这个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生态敏感性分析实质上是对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区域。通过评估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对生态价值相对较高、生态系统相对较敏感的区域,进行积极合理的保护;将生态价值相对较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土地作为适宜建设用地。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逐步改善已经恶化的自然环境,为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1评价因子
生态敏感性分析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通过对成都市龙泉山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要素进行调查研究,依据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显著性及资料的可利用性筛选出评价因子(表1)。
4.2生态敏感性评价
依据龙泉山地区植被指数敏感度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34%;轻度敏感区占15.64%;中度敏感区占35.20%;高度敏感区占43.23%;极敏感区占0.59%。其中,龙泉山西南部的双流县和西北部的青白江区的植被条件最好,其敏感度最高,中部的龙泉驿区和东北部的金堂县的植被条件较差,其生态敏感性较弱。依据龙泉山地质灾害敏感度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2.43%;轻度敏感区占13.44%;中度敏感区占40.09%;极敏感区占34.04%。其中,龙泉山地区东北部的地质敏感度最高,为地质灾害易发区,西北和西南部分的地质条件较好,其敏感度较低,中度敏感度的地区分布最为广泛。依据龙泉山地区水土流失敏感区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87%;轻度敏感区占71.39%;中度敏感区占8.39%;高度敏感区占12.53%;极敏感区占4.82%。龙泉山地区水土流失生态敏感度的空间分布极为不均,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集中于丘陵山地,造成丘陵山地的生态敏感度显著高于平原地区。依据龙泉山土地利用敏感度分区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21%;轻度敏感区占6.84%;中度敏感区占42.23%;高度敏感区占3.65%;极敏感区占36.06%。由于基本农田园地和林地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山地,因此,龙泉山地区东部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度显著高于平原地带。
4.3综合评价
根据权重表中各单因子的权重,将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通过融合临近多边形和破碎多边形,将规划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划分为5类(图4)。图4生态敏感度分区图其中,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85%,基本为城镇建设用地和村庄用地。轻度敏感区占42.6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水体分布区,以平原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为主,也是龙泉山地区最早被开发,人口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中度敏感区占31.01%,在全区广泛分布,以平原耕地景观为主,地形坡度较缓,植被较单一,可承受一定强度的人类干扰,生态恢复能力较高。高度敏感区占18.68%,极敏感区占1.83%。两者呈带状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这些区域以林地和基本农田划定的园地为主,虽然地表植被条件较好,但是大部分区域受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生态恢复能力弱,区域敏感性强,需重点保护。
依据龙泉山地区生态敏感度评价分区,可将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划为重点保护区,必须严格控制人为干预,不允许破坏地貌、水体、植被;将中度敏感区划为一般保护区,可以进行适度的人工改造自然环境,以提高环境质量;将轻度敏感区划为环境保护缓冲区,即外围保护区,禁止新建重污染项目,禁止滥采乱伐,提高绿化水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基于生态学原理城市用地规划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2395.html
- 上一篇:网络层次结构研讨论文
-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