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实验装备维修的论文研究

时间:2019-05-11 15:05:41 网站:公文素材库

  1问题的提出

  当前,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军方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薄弱,承研承制单位维修保障效益不高;二是建、管衔接机制缺失,难以实现全寿命的维修保障优化;三是维修资源难以统筹,资源使用效益不高;四是维修过程管控不严,维修质量效益偏低;五是维修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长效发展机制。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试验装备维修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中,首先应建立基本职能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中包括差别化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全过程管理机制。还应建立发展机制,主要包括自强化机制,主要解决试验装备维修管理工作自适应性问题。

  2试验装备维修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设计

  根据试验装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在维修资源管理、维修过程管理、维修保障力量建设与运用等方面分别建立和完善差别化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全过程管理机制和自强化机制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试验装备维修管理系统运行的有序度。

  2.1差别化机制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中每个元素发生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由于元素有层次之分,其对整个系统的作用和影响也存在着差异。面对日趋繁重的试验任务保障需求,在维修保障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依据试验装备在试验任务中的重要程度,采取有差别的维修保障策略完成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是明智之举。差别化机制主要体现在多种维修保障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上,其目的是使部队明确“谁来修”“怎样修”,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维修保障力量使用不规范,维修保障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在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上,根据试验装备在科研试验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区分核心装备与非核心装备,在维修保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核心装备和非核心装备应采取差别化的维修保障策略。对保障核心装备和非核心装备的维修保障力量也应采用差别化的建设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试验装备核心维修保障力量。在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上,运用差别化的管理理论策略,对于核心试验装备可以采用“以军为主”的维修保障模式;对于非核心试验装备,可以视情采取“民主军辅”或“军地联合”的维修保障模式;对于部分在研、停产或待停产的非核心试验装备适宜采取“军地联合”的维修保障模式。

  2.2沟通协调机制

  试验装备管理部门多,其维修保障涉及的单位多,不仅包括军队内部的相关机构、部门,也涉及地方的诸多单位。这种建、管衔接缺失造成试验装备难以实现全系统的维修保障优化,为确保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就必须建立以军方主导从总部到基层、从军队到地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维沟通协调机制,理清各维修参与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保证维修保障活动高效有序开展。试验装备大中修工作主要由承研承制单位、地方企业承担,在沟通协调方面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维修准备阶段的沟通协调;二是维修实施阶段的沟通协调。

  1)维修准备阶段。

  维修准备阶段的沟通协调是实施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开始,是指由军方发布维修保障需求信息到承修单位反馈信息,最终达成合作协议的过程。沟通前双方应指定相关人员组成协调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军方根据试验装备维修项目的重要程度确定维修信息发布等级,可将维修保障需求信息分为秘密级、内部级、公开级,不同密级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发布方式。承研承制单位、地方企业在接收到需求信息后做出反馈,向军方提出合作意向。试验装备维修管理决策层与承修单位决策层进行沟通协调,就维修的进度、质量、费用等内容达成基本共识后交由双方管理层实施,有分歧可经过协调委员会进一步磋商解决。如经多轮沟通协调后仍存在根本性分歧,军方可另寻新的承修单位。

  2)维修实施阶段。

  在维修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执行委员会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组织维修保障工作的实施,同时也负责对维修作业实施阶段产生的分歧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在维修项目完成之后,执行委员会将所有的项目执行情况上报协调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评价,并视情提出下一步合作意向。

  2.3资源整合机制

  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资源是指用于试验装备维修保障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统称。为解决试验装备维修资源难以统筹、维修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需要对整个试验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内的维修保障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高效保障。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资源主要分布在试验基地、技术总体单位、承研承制单位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建立试验装备维修资源整合机制就是将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资源视为一个系统,利用系统工程思想,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资源整体最大功能,实现资源整体最大效益。

  1)维修信息资源的整合。

  试验装备维修信息主要包括试验装备信息、试验装备故障维修信息、技术资料信息、维修设施设备信息、器材备件信息和维修人员信息等。其来源主要包括装备论证部门、研制部门、生产部门、器材备件的生产供应部门、试验装备使用部门等。试验装备维修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是由试验装备信息管理体系围绕试验装备维修信息的生命周期,采集、存储、传递、使用、销毁5个阶段,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分散的维修信息资源重新整序和充分共享,从而增强维修信息在维修活动中的“倍增”作用,并使试验装备维修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维修经费资源的整合。

  维修经费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在保障有限经费情况下,用最少的费用消耗,保持试验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技术状态。针对当前小修标准化供应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维修经费难以统筹问题,应通过有效的整合措施实现小修费按标准计领、大中修按规范实施这一模式。建立试验装备全寿命费用协调规划、统筹安排的机制,探寻科学预测维修保障费用的方法,顺畅试验装备维修经费保障渠道,实施大中修维修经费单列的方法,将分散在各系统中的大、中修经费集中起来,形成独立的维修经费。由试验装备维修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共同下达大、中修专项计划,通过维修计划的逐级下达,使维修经费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试验装备维修上。

  3)维修人力资源的整合。

  试验装备维修人力资源包括试验装备维修人员及相关辅助人员,其核心是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维修人员在不同专业中的数量比例。由于人力资源是试验装备维修资源中最能动、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人力资源的整合是试验装备维修资源整合的核心。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要遵循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结合试验装备维修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目标是建立高水平的试验装备维修人才队伍。

  4)维修物资资源的整合。

  试验装备维修的物资资源主要包括实施维修活动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器材备件等。试验装备数量多、涉及的专业面广,设施设备、器材备件等物资资源需求量大,做好维修物资资源的整合不仅能有效解决目前维修资源难以统筹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资源的节约。设施设备的整合主要体现在成立相应的非编维修保障中心上。器材备件的整合主要是围绕试验装备维修器材备件的管理流程,按照相应规范的程序,采取积极措施实现试验装备维修器材备件及时、齐备地供应。

  5)维修技术资源的整合。

  实现军、地试验装备维修技术资源的整合对于快速获得维修需求、快速做出维修决策响应、快速获得维修资源,进而快速恢复试验装备的良好技术状态十分必要。试验装备维修技术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2项措施:一是依托总装所属科研院所自行开发相关技术;二是吸收引进国外、军外相关维修技术。

  2.4全过程管理机制

  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使得试验装备维修过程按照科学合理的秩序进行,是确保维修活动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进行的有效途径。在试验装备维修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管理内容与目标。试验装备全过程管理机制通过从全过程出发协调各个动作、程序、阶段、子过程的关系,能够使各个机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解决目前试验装备维修效率、维修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确保试验装备维修活动科学高效进行。全过程管理机制规范了维修工作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使得维修参与主体明确了“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有助于确保试验装备维修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完整的试验装备维修过程应该包括制定维修计划、组织维修准备、维修作业实施、维修状态监控、验收交接、总结讲评等环节。

  1)制定维修计划阶段。

  需要建立维修计划统一管控的机制以加强装备机关对试验装备维修活动的管控,有效解决试验装备维修工作管控不及时、维修计划制定不科学等问题。此外,实施维修计划统一管控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维修参与主体的优势,确保维修活动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开展。实施维修计划统一管控主要是指无论大、中、小修,都需要向上级主管机关上报计划,批复后分层次实施。

  2)试验装备进场检验与诊断阶段。

  入场检查和诊断是为了全面了解试验装备的技术状态,为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入场检查时应充分做好送修单位与承修单位之间的交接工作。

  3)维修准备阶段。

  各维修参与主体按照维修计划,共同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维修工作高质量、高效益开展。首先是筹组维修人员,并开展维修作业技能培训,使其能有效胜任维修工作。其次是筹措维修物资,主要包括维修所涉及的设施设备、器材备件等。再次是做好维修经费的统筹工作,依据小修按标准计领维修经费,大、中修使用专项经费的模式做好维修经费统筹。最后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定维修方案,在方案中明确维修的范围、标准、进度等要求,并做好维修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

  4)维修实施阶段。

  由承修单位按照既定的维修策略、运用维修资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时间要求实施维修。在维修的同时,应做好维修质量、进度、费用的监控工作。若发现维修质量不合格,应责令承修单位重新维修,以确保维修质量。

  5)竣工验收阶段。

  在试验装备维修接近完成时,承修单位应通知送修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2.5自强化机制

  自强化机制属于一种发展机制,主要解决试验装备维修规范化管理模式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实现长效发展的问题。自强化机制以整个试验装备维修管理系统内的物质资源、智力资源为载体,通过学习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通过对要素维、结构维、运行维的调整来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自强化机制的运行按照能力需求的提出,能力现状评估,能力比较,提出能力建设计划,实施能力建设计划,试运行,进行推广应用的逻辑思路进行。

  1)能力需求的提出。

  在这个阶段,主要由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结合国家科研试验战略、科技发展水平等形势任务,在科研院所、技术总体单位等部门的智力支持下,提出未来一段时间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需求,并将能力需求进行分解,明确能力需求在工作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在战略层面上指导试验装备维修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能力现状评估。

  由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组织专家组对各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现状进行评估,并广泛收集各基地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

  3)能力比较。

  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依据未来试验任务保障能力需求,根据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现状,在技术总体单位、科研院所、专家组的协助下,通过比较找出能力差距,并分析出能力差距产生的根源。

  4)提出能力建设计划。

  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依托智力支持机构,依据能力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试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计划。

  5)实施能力建设计划。

  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根据能力建设计划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各单位在能力建设计划中的职责分工、使命任务。各单位依据既定任务量开展相应的研究、实践工作,提出相应的改革途径或方案,并上报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

  6)试运行及推广应用。

  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组织专家组对各单位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提出相应修改意见,批准试验单位按照新能力建设方案进行试运行,以检验有效性。试验装备的主管机关根据试运行情况决定是否将试运行的相关措施转化为相应的工作机制并进行推广应用。

  3结束语

  本文从试验装备维修管理现状出发,运用规范化管理理论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试验装备维修管理问题的5项机制。在明确界定各管理部门的横向关系和管理层级之间的责权关系基础上,再灵活运用5项机制,推进试验装备维修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实验装备维修的论文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248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