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卫校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时间:2019-05-11 15:16: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是直接反映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对如何提高中职卫校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建议,包括积极改进或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巧把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等。

  论文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是指教师上完一堂课,学生在当堂内的收获大小,如果学生的收获达到或者基本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则课堂效果就好或较好;如果学生的收获小,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那就是课堂效果差。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是直接反映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每一位医学生构筑医学知识体系的莫基石。但这些年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主要由初中毕业升学而来,普遍年龄偏小,接受能力有限,生源素质也不理想,而且新生人学接触的第一门医学科目就是人体解剖学,它内容繁多枯燥,名词生僻难懂等,这些因素给中专解剖学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使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更好地掌握解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其它医学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是我们每位解剖学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1积极改进或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研究教学方法。在当今医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种类多样,不拘一格,选择何种方法应以教学任务、内容和实情而定。对人体解剖学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让学生感兴趣,易理解,好记忆。传统的“照本宣科”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喜新喜奇的学生来说,会很快失去吸引力。只有不断改进或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1.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1即教师在讲课时尽量抓住机会,多设置启发式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以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既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介绍”人体解剖学姿势”时,可以先设置提问,如”什么是上和下“、’叶么是前和后“、‘它们的依据是什么”等等,经过学生讨论后,再引出”人体解剖学姿势”,学生释然,记忆深刻,教师也达到教学目的。

  1.2帮助学生建立解剖学”框架体系”众所周知,现在盖商品房都采用”框架结构”,不仅抗震能力强,而且各层楼之间干扰小,有利于按居住者不同的需求进行装修使用。那么,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初期,不妨先给学生建立起解剖学的"框架结构”,即向学生详细介绍人体结构中九大系统的组成、归类和解剖学意义。比如有的系统具有对人体起支持、保护、运动功能的(如运动系统);有些系统是具有对人体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功能的(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内分泌系统);有些系统具有对物质的摄取、吸收和排泄废物功能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的系统具有完成体内物质的转运和输送功能的(如脉管系统);还有的系统负责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繁殖新个体的(如生殖系统)。以上解剖学框架体系一旦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九大系统的各自归类和定位,更有利于今后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和记忆,易于思路清晰,不会混淆。

  1.3利用歌诀,提高教学效果。人体解剖学具有内容复杂、名词繁多且难以记忆的特点,作为教师应积极借鉴或自已编写简明扼要、朗朗上口的解剖学歌诀,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既降低记忆难度,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①可通过歌诀掌握重要器官的形态特点,比如描述肩脚骨的形态可用以下歌诀:肩脚骨形三角扁,三缘三角两个面,上缘外前伸咏突,肩峰为冈向外延;②可通过歌诀加强对名词繁多的内容的记忆,比如腹膜与腹盆腔脏器关系的歌诀:空回盲横乙状阑(内位器官),胃脾卵巢输卵管(内位器官),升降膀胧子宫肝(间位器官),胰肾肾上输尿管(外位器官);③可通过歌诀对一段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比如对十二对脑神经的概括: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蜗)九舌咽,十迷十一副舌下全。

  2积极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改善,必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影响。笔者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深感使用旧式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认为应该在教材的不同内容上,积极探讨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推荐如下两种,以供参考:

  2.1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和内容很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更不易记忆。即使授课时利用大量挂图、模型、标本进行讲解,有时也很难使学生获得动态的直观感受。如果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熟练运用解剖学课件,在幻灯片切换中,表现出主次标题的关系、以达到板书的效果、同时利用图片、动画、动态流程图等三维立体画面,再配以简明的解说,能极大地弥补教师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缺憾,也能全面调动学生视听器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运用课件演示骨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式、人体动静脉血管的分布和血液的流向、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途径等,都能使静态的理论知识变成鲜活生动的动态表演,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清晰、立体、真实,学生学习兴趣备增,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2应用P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解决间题的能力为目标,边学习、边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的简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PBL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问题设计”、”合理配置学习小组”、”问题解决。当然,并不是解剖学上所有内容的教学都适用此模式,应有所选择和设计,故第一步骤特别重要。

  3巧把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

  人体解剖学作为中职卫校护理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很多临床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相关的临床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操作特点,使解剖学知识达到’·临床有用、够用、实用”,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讲到胸骨角、肩脾骨上下角、骼前上棘时,通过活体触摸使学生掌握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其临床意义,如胸骨角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在临床叩诊和心电图的胸导联定位时都要用到;在介绍肌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讲解常选肌肉注射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最佳操作部位的选择:如三角肌的外1/3部、臀大肌的外上1/4部等,此与护理技术操作密切相关;在消化系统中,食管的三个狭窄距离中切牙的距离与护理技术中插胃管操作存在密切联系,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分别与外科护理中麦氏点压痛及Murphy征有关;在生殖系统中,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两个弯曲及女性尿道外口与阴道口的关系都与护理技术中的导尿术有关;在脉管系统中,各浅表动脉与临床护理操作中常用的压迫止血、切脉、测量血压等相关,而肝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与内科护理中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并发症内容有关,等等。通过巧妙地把这些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知识密切结合,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使得学生感觉到解剖学在医学相关课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解剖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或课堂气氛,‘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作为刚人校门初学人体解剖学的学生,本身对解剖学就一无所知,甚至还有些害怕,再加上解剖学内容繁多枯燥,名词生僻难懂,难免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恰当运用心理学规律和语言艺术,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

  例如重视情景创设,课前予以一段"导学”宣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课中穿插诙谐幽默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张有弛;课尾适时抛出小思考题,让人回味无穷。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且抱有良好的”期望值”,因为师生之间的情感、心理距离等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关爱少漠视,要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值”,善于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使课堂气氛不断上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要想上好一堂人体解剖学课.取得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需要解剖学教师不懈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笔者在十余年的解剖学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积极研究和尝试上述儿种做法,并使之不断成熟、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卫校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352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