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时间:2019-05-14 11:06: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软件专业人才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符合,同时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9号)文件精神,要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根据江苏省软件经济产业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工本位”教育理念,结合产业需求、职业标准和生产实践过程深入思考研究,提出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特色。

引言

根据商务部软件服务外包分析系统统计,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8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7%。[1]作为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江苏南京正趁势而上,把发展软件服务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产业,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3]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加之云计算和大数据新型数据技术的引领与应用,对社会软件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分工化。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但是培养的学生却无法满足新时代数据软件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和时代特色不足,培养的人才结构层次不合理,软件人才无法适应软件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4]因此在新时代技术经济发展背景下,开展江苏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研究,优化产业人才培养结构,突出新时代软件产业经济特色,对提升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应该承担培养软件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已经无法满足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专业培养的人才基本定位在软件工程师,但是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缺软件工程师,也需要专业的系统分析师、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质量评价人员等,[5-6]因此这些高校与行业偏差以及专业教育陈旧与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差距都是我们人才培养定位要完善改革的。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

软件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应该是业务与项目呈金字塔状分布,企业人才结构也是合理的金字塔型:高级(既懂产业技术又懂企业管理)、中级(既懂系统分析设计又能胜任软件研发)、初级(经验丰富代码能力熟练的程序员)。[7-9]但是目前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不清,基本都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演变而来,没有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金字塔型需求改革完善培养定位,更没有结合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工程角度发展培养专业特色。

1.2师资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陈旧

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基本都是与计科专业共享,且师资队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多,很少具备企业背景与项目实践开发经历,加之教学体系与产业经济发展脱节,这就决定了专业师资的理论教学知识结构陈旧、实践教学缺乏真实企业项目开发经验支撑,如此课堂教学过程完全与产业生产过程脱轨,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胜任软件开发工作,更谈不上人才培养结构合理分布。由于教师缺乏真实项目开发经验,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就不能很好地按照企业软件开发流程进行工程实践教学,无法培养学生应用工程项目思维进行软件生命周期过程开发和项目工程管理实践。[10]

2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

软件工程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辅助以工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按照预算和进度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业的定义、开发、部署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专业教学体系全面深入理解软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关系,同时协调工程与产业经济的专业教育属性。[11-15]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设立发展的,专业申报之后学院成立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小组,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首先论证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经过校企双方多轮调研论证并结合学校“工本位”教育理念,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一谷两园”(中国软件谷(南京)、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以工程应用型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培养从事应用研究和大型软件工程的设计、研发、组织及管理的具有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学院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坚持了高校本科教育的通识与专业相结合,又体现了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培养特色,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识教育和突出产业应用特点的本科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定位特色上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专业学科体系,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抓手,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素质通识教育的同时,发展符合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需求的课程及其体系,总之在新时代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专业与产业的结盟特色。

3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完善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后,专业工作小组积极调研思考“如何培养”问题,从产业发展与生源特征等方面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全面改革完善,立足培养目标与特色,以软件工程实践开发生命周期为线索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作了优化设置,同时加大实践应用教学学时比例,加强学生实践工程能力培养,缩短学生、学校与企业的角色转换周期,解决学生专业就业“最后一公里”难题。3.1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加快软件工程专业与企业“供给侧”人才培养,学院与工程实践企业建立了协同育人机制,在学院主导和企业协同努力下构建了“3+3+1”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将软件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了3个层次:前3年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前3年暑假短学期的项目实训教学、最后1年企业项目工程实践实训。此模式更新了人才培养理念,在注重高校重人文宽素养的培养教育的基础上,以企业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切实与软件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高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就业的有机对接。在校企合作“3+3+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提出了“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位一体,以工程实践应用为目标”的课程设计原则,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从学校授课、企业授课到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几个维度进行考虑优化,实现企业软件人才技能需求与高校培养课程知识体系全覆盖,在突出专业实践应用的同时兼顾专业知识扩展与知识迁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2突显本科职业教育,共建实践基地,加重实践教学比例

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学院积极借助区域产业经济企业在行业的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以及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对于用人企业的岗位职责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薪资水平等大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确定人才能力标准,与相关产业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在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增加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积极心态、时间管理、团队沟通、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知识,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突出职业教育本质,立足服务区域产业经济,让学生真正成为当今社会紧缺型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实践基地共建育人之外,在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中,大幅加重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占比,课程实施以校企双导师制开展,企业导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带着学生对企业真实工程项目进行重构,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真实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在企业实习与毕设阶段,学生深入企业项目开发每一个环节,完成作为一个企业人参与到完成的项目开发过程。企业实习将实际工作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前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论文撰写工作。此阶段项目实践比之前项目重构要更加全面真实,让学生完全以一个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软件研发,助力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4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践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院专业培养定位和特色,为学生改革完善了多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实践素质教育融入多元化课程体系,通过自主课程模块和大创项目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团队精神、自主学习、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近两年学生企业实训实习和就业质量反馈情况来看,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成果,毕业生受到产业经济企业和人才市场的欢迎。随着“互联网+”产业经济的兴起,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引领与发展,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新时代产业经济技术发展优化专业方向,更好地为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686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