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最美孝心少年人物少年故事大全介绍

时间:2019-05-14 12:25:24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8最美孝心少年人颁奖已经结束了,今年的这是为孩子都是谁呢?他们的故事你了解了吗?她们每一个人的事迹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是现在这个社会所需要的,2018最美孝心少年人物少年故事大全介绍大家一起看看!

李新颖

小小的年纪、瘦弱的身体,在原本充满欢乐的年纪却用瘦小的肩膀扛起一个家庭的责任。13岁的李新颖面对眼前的种种困难没有选择退缩,没有选择抱怨,而是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懂得孝敬,懂得担当。

13岁的李新颖家住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家中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爸爸与她相依为命。爸爸行动不便,只能靠制作山核桃工艺品贴补家用,工艺品的原材料都要靠小新颖上山采摘。可是今年春天的寒流让家附近的山核桃绝收,为了维持生计,坚强的小新颖不得不走路、蹚河,去20里外的山上碰运气,即便遇到毒蛇、毒虫她也不怕。

照顾爸爸对新颖来说得心应手,很小的时候,她就成了爸爸的左右手,帮爸爸递东西,跑腿儿买菜。6岁的时候,新颖已经学会了做麻食。除了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新颖每天还会出门替爸爸扫街,这个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是宜君县就业局给爸爸提供的,每个月可以收入500元钱。

看到父女二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你很难想象,新颖是爸爸13年前从医院里捡回来的,更让人扼腕的是,小新颖患有泄殖腔畸形,在筹到善款实施手术之前的8年时间里,她常常一两个星期无法排便,这样的痛苦伴随着新颖的成长,却也没能抹掉小新颖乐观的性格。爸爸爱新颖,把新颖拉扯大,不知受了多少难,平日对小新颖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新颖更爱爸爸,在她的心目中,是这个爸爸给了自己生命,她要用一生去报答。

高梓渊

高梓渊今年14岁,是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包钢九中初三年级的学生。2014年底,妈妈查出患有白血病,全家人如遇晴天霹雳,爸爸带着病重的妈妈去北京治疗,留下他和爷爷、弟弟独自生活。

面对年迈的爷爷,幼小的弟弟,他变得更加懂事和坚强,主动承担起家务,买菜做饭,照料爷爷和弟弟的生活起居。

最终经过家人不懈的努力,高梓渊的舅舅为妈妈成功做了骨髓配型,妈妈的病情逐步得到恢复并回到家中休养。该如何更好的照顾术后的妈妈呢?高梓渊想了很多办法,为此,他学会如何使用消毒水,每天他都将家里消毒的干干净净。而且根据妈妈的病情还学会了独特的做饭方式,保证妈妈的身体健康。为了让在家的妈妈不感到孤单,高梓渊陪着妈妈看书、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

高梓渊说,妈妈养大了他,现在他为妈妈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应该的,他只希望能够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李小燕

李小燕来自仪陇县思德乡桃垭村,今年17岁,父亲李军20多年前在建筑工地上班受伤导致右腿截肢,行动不便,母亲则是一位癫痫病人。体重70斤的奶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胃溃疡等多种疾病。

第一次背奶奶去乡卫生院看病,小燕只有14岁,中途不知道歇了多少次,小燕说:“小时候,奶奶照顾我。现在,我要照顾好奶奶。”

节目里,主持人白岩松问小燕:“将来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婆婆和家里怎么办呢?”小燕说自己将来想考一个离家比较近的城市,“可以常回家看看”。

“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在全年级排100多名(共1000多学生)。”11月25日,小燕的高中班主任老师张益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小燕替父尽孝的事情,在班上人尽皆知,当初,小燕到学校上高中时,学校了解到她家里经济困难,学校免去了她的全部学费,现在,小燕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些爱心资助。

“她是个孝顺的孩子,我亏欠她的。”47岁的李军说,他现在有残疾人生活护理补助,家里还有低保,前段时间,因为母亲病重,原本成都打工的他只好回到家里照顾母亲。

“孩子要读书,不能耽误她,母亲生病了,我虽然腿脚不方便,但在医院里还是可以照顾她(母亲)。”25日下午,李军在电话里告诉小编,平时,在仪陇中学上高中的小燕只要放假回家,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帮助家里干农活。

周雨杉

周雨杉,辽宁省法库县东湖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

杉,树干端直,结构细致,材质轻柔,有香味。这是字典里对杉树的注释,其实也像极了周雨杉。只不过雨杉是一棵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小杉,难得的是,风雨之中,她依然端直挺拔、细致轻柔、有香味!

刚上小学时候,雨杉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下她和妈妈相依为命。重击之下,妈妈患了红斑狼疮又并发综合症,后来又患了甲状腺癌。从那时起,小雨杉就用小小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妈妈的担子,用一双稚嫩的小手撑起了她和妈妈的天空。

里里外外全靠她

“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唱词也正是小雨杉的写照。雨杉妈妈因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而瘫痪,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娘俩寄居在小村庄最边上一处孤零零的小房子里,缺亲少邻,所有的日常生活,差不多都要由小雨杉来操持。除了洗衣做饭,担水劈材,给妈妈梳头洗脸、端屎端尿,雨杉还学会了种菜栽花、养鸡喂兔,房前屋后菜园里的农活,都可以做得像模像样。

无论冬夏,雨杉的起床时间都是四点二十。因为她要早起做她和妈妈的早饭,冬天还要给妈妈烧炕,这样瘫在炕上的妈妈白天才不会太受凉。临上学前,她会把一白天妈妈需要的饭和水摆在妈妈伸手能够得到的地方。五点半,她就要跑去村里的街边坐校车上学。冬天,这个时间天还完全黑着。雨杉除了要打上小手电,每天还要拎着一根小棍子,因为有两条狗常常追着她又叫又咬。无论刮风下雪,雨杉的上学路放学路总是小小的一个人,没有爸爸妈妈的来接送她。有时候跑急了、摔破了,她也会瞒着妈妈,怕妈妈心疼、上火。

放学回家,雨杉要先给妈妈换好尿不湿。然后再生火做饭,刷盆洗碗,料理家务。写完作业后,雨杉还要每天给妈妈洗一次脚,每三天洗一次头发。

娘俩相依为命的小屋子,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但总是被雨杉打扫得清清爽爽、窗明几净。而且窗台上,还长年养着开得很好看的小花小草。

妈妈的主心骨、小棉袄、开心果

尽管生活非常艰难,但雨杉极少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而是常常面带笑容。熟悉的人都夸她是个坚强、乐观、有主见的孩子。

从求医问药到柴米油盐,娘俩要面对的难事儿特别多。每当妈妈犯难的时候,小雨杉就会重复她的口头禅:妈,没事儿,有我呢!

到镇上买米买面,雨杉会盘算好哪位乡亲的摩托或者三轮车可以帮忙捎脚。鸡下蛋攒多了,菜园里的菜哪样长好了,雨杉这个小小的一家之主都心里有数,趁着周末拿到镇里集市上“提篮小卖”。妈妈在医院做手术,雨杉既要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妈妈,又要在自己哭过鼻子之后耐心劝慰、鼓励妈妈。同病房的病友都感叹说:没见过这么小就这么立世的孩子!而该向拿个部门、向谁及时报告自己和妈妈的困难、寻求社会帮助,雨杉也能既给妈妈当好跑腿学舌的“通讯员”,也能给妈妈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长”。这些年来,正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才让妈妈有病可医,让娘俩的生活有了保障。

到县城上中学以后,为了能继续照顾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雨杉和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住了楼房。离学校近了,雨杉对妈妈的照顾更方便了,也就更周到了。除了早饭、晚饭的一如既往,午休的时候,雨杉也常会跑回家里来,给妈妈热热饭、倒倒水、多换一次尿不湿。妈妈病情恶化,医生叮嘱妈妈在吃激素类药物的时候不能再服用降压药。为了给妈妈降血压,整个春天,每个周末雨杉都会跑去县城郊外的山上去挖野菜,回来晒干了熬水喝来给妈妈降血压。

在妈妈面前,雨杉是个特别“话儿多”的孩子,妈妈总说她叽叽喳喳像个“小家雀儿”。给妈妈洗脚、梳头的时候,雨杉的嘴也总是不闲着,说说学校里的趣事,唠唠社会上的见闻,雨杉总是变着法儿地给妈妈解闷儿,哄妈妈开心。而让妈妈最感宽慰、开心的,就是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影响雨杉的学业,从小学到中学,雨杉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手绣生活

自己还小,妈妈失去了劳动能力,除了靠别人帮助,我们自己能干点什么?这是小雨杉和妈妈一直在动脑筋的问题。

终于有一天,雨杉一拍脑门儿:妈妈,有了,我们可以绣十字绣!咱可以从网上买来原材料和图案,你下身不能动,但是手能动,还挺巧。我写完作业也可以绣,咱娘俩绣,绣完我拿去卖!

就这样,娘俩开始绣起了十字绣,后来又发展到粘贴珍珠画。作品完成了,雨杉就趁周末拿到夜市摆摊去卖。虽然作品不多,赚的也不多,但是娘俩却干得很起劲儿。

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刺绣着自己的生活!

说到自己的生活,雨杉说她并不觉得很苦,而是觉得有妈妈活着、有妈妈陪伴,就已经很幸福、很快乐了!她说自己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恩,感恩妈妈给了自己生命,感恩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自己和妈妈可以沐浴同样的阳光,让自己可以有机会孝敬妈妈。

她说,为了感恩,我的妈妈已经成了红十字遗体捐献志愿者。我呢,我也会是,你一定惊讶为什么小小年纪我就想到了这个,但是没错,我的确好好想过、也和妈妈商量过的!别忘了,我可是个有主见的小孩!

这就是周雨杉,是一棵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小杉,难得的是,风雨之中,她依然端直挺拔、细致轻柔、有香味!

吴昊洋

今年12岁的吴昊洋,家住在海丰镇,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应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在2016年,吴昊洋家中遭逢大变,母亲在田中补苗时从四轮车上摔下,被未能及时停住的车轮碾过,造成脊髓损伤,双下肢瘫痪,而父亲也因生活的压力病逝。吴昊洋的爷爷奶奶本就是聋哑人,家庭生活的重担,便落在了当时年仅10岁的吴昊洋身上。

因爷爷奶奶都是聋哑老人,照顾妈妈的重任就落到了吴昊洋的身上。面对困难,吴昊洋没有退缩,毅然担负起照顾母亲的重任。每天上学前,吴昊洋早早就要起床帮母亲擦洗身子,照顾其大小便才匆匆忙忙赶去上课。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母亲清理大小便,洗衣,做饭,喂鸡喂狗,收拾屋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尽管生活远比旁人想象的更加艰难,吴昊洋却没有哭过。他说:“哭是耍脾气,我必须坚强。”两年间,700多个日夜照顾着残疾的妈妈,用幼小的身躯撑起整个家,吴昊洋的事迹渐渐传开。老师同学们都说,吴昊洋很开朗懂事,跟老师同学都相处得很好,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爸爸不在了,我得尽我最大的能力照顾好妈妈,每天多花点时间陪在妈妈身边,多和她说说话,让妈妈每天都能快快乐乐的,看到妈妈笑了,我也会很开心。”吴昊洋对记者说道。

在学校,吴昊洋认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遵守课堂纪律。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小小的他,一个人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小小的肩膀担当起照顾母亲、孝敬爷爷奶奶的责任。

覃可欣

为帮助妈妈恢复健康,11岁的可欣增胖18斤、分四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目前,“生命的种子”已移植到妈妈体内。

【妈妈突患白血病】

37岁的覃世美老家在荆州松滋八宝镇大路口社区,他和36岁的妻子相爱十多年,11岁的女儿可欣个子高挑、清秀可爱。没想到,幸福的一家人却遭逢厄运。

去年5月,妻子突然咽喉肿痛、口腔长满溃疡。起初以为是上火,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随后去镇卫生院检查,医生发现其血液多项指标异常,建议转去大医院。

远在深圳打工的覃世美立马赶回老家,带着妻子直奔协和医院血液科。一检查,血小板只有正常值的1/60,随后骨穿结果证实:急性髓系白血病(M1型)。医生说,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化疗,再骨髓移植。

【11岁女儿恳求配型】

从确诊白血病到化疗,夫妻俩没敢告诉女儿真相。没想到越是刻意隐瞒,越是瞒不住。有天老师打来电话说,可欣最近很反常,以前活泼爱笑,现在常一个人坐在教室发呆。

覃世美打电话询问,女儿委屈地说:“爸爸,我都知道了,妈妈是白血病。”原来,曹晓娟生病后一直住在医院,老人为此常抹眼泪,可欣察觉到不对劲,拉着奶奶追问,才得知真相。

在此期间,夫妻俩尝试过一次亲属配型,结果却是“配型失败”。去年9月,夫妻俩在两次化疗间隙回到老家,躲在房里商量对策,可欣突然冲进房间,一把抱住妈妈说:“让我去做配型吧!”“她才11岁,当父母的哪舍得让孩子遭罪。”覃世美说,自己既是丈夫又是父亲,心疼女儿,可生病的妻子又该怎么办。

本以为可欣只是一时冲动,没想到她每天拉着妈妈软磨硬泡。实在拗不过女儿的坚持,去年9月底,曹晓娟在做第二次化疗时,可欣在协和医院同时进行了亲属间配型。没想到,这次真的配上了。

【为捐髓增胖18斤】

3月2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病房见到可欣时,她正在进行第四天造血干细胞采集,血液从大腿处的动脉抽出,经过机器分离,提取出造血干细胞,血液再重新回输体内。护士说,当天采集量为110毫升,整个过程4个多小时,相当于可欣全身血液在体外循环了两遍。

记者看到,可欣偶尔小手捏成一个拳头,紧紧拽着被子。一旁守候的覃世美说:“这孩子即使再疼都不会吭一声,我这个当父亲的看着难受。”

覃世美告诉记者,女儿身高1米7,体重84斤,处于捐献体重的“临界值”。可欣回家拼命吃饭增重,5个月时间,体重增加18斤。她说:“我要把身体养得胖胖的。”

在同一层病房,可欣却见不到妈妈。她说:“妈妈生我养我,她生病了,我要救她。我能做的就是坚强,毕竟妈妈生我时经历的痛苦比这大多了。”

主治医师、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王华芳教授表示,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已输入至曹晓娟体内,身体各项指标需经过一段低谷期后逐步恢复,观察后再决定出舱时间。孩子分多次采集是最佳方案,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霍培鑫

今天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们来认识一位爱笑的男孩,他就是来自山西晋中的霍培鑫。

这个架着双拐的小男孩就是霍培鑫,今年10岁。别看腿脚不方便、追不上球,可是他在组织防守时,很有威慑力,小伙伴都愿意和他一组。除了踢球,开朗大方的性格,让他在班里拥有很好的人缘,小伙子的责任感 也让他成了好朋友中间的主心骨。

8岁时,霍培鑫被查出得了右侧股骨头骨骺坏死,初期被认定以后要与轮椅相伴,但是两年他一直坚持康复训练,已经可以拄双拐走路,还成了妈妈的“小帮手”、“开心果”。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靠做蛋糕维持生计,拄拐的霍培鑫懂事孝顺,总是力所能及地给妈妈跑腿帮忙,课余时间帮妈妈卖蛋糕,洗蛋糕模具,清扫家里卫生,更是孩子的日常。

值得欣慰的是,医生告诉妈妈,培鑫很有希望可以摆脱双拐。这个目标也激励着乐观坚强的培鑫,继续努力战胜伤病,让妈妈脸上的笑容永远绽放。

李婧源

李婧源,临颍县杜曲镇一中的学生。

早上六点多钟,懂事的李婧源就开始起床忙碌,先是给卧病在床的父亲换了尿壶,然后做饭,喂父亲吃饭,收拾碗筷......而这样的日子,李婧源已经坚持了八年之久。

2010年,在外打工的婧源父亲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从此便再也没有站起来。半年后,婧源的母亲不堪重负选择了离家出走,让这个原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天塌下来了,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成了这个样子,儿媳还走了。”提及家里的事,73岁的王翠芹忍不住哭了起来。

婧源家的小院里有三间瓦房、两间平房,瓦房内,昏暗潮湿,有部分墙皮早已脱落,裸露出红砖,水泥地坪因粮食的堆放而有了明显的下陷。两间平房,一间是婧源父亲的,一间是王翠芹他们祖孙四人的。在婧源父亲的房间里,一张老式的木制沙发上堆满了姐弟仨的书、一排破旧的桌子上置着台老式彩电和其他杂物、白色泛黄的墙角,摆放着一张病床。“我和俺奶四个人都住在这儿。”婧源说话时,用手指了指里屋那张不足两米宽的床。

临近中午,婧源在厨房里忙碌了起来,婧源笑着说,准备做他父亲最喜欢吃的稀饭泡馍,在简陋的厨房里,婧源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做饭,手法娴熟,非常干练,完全不像是一个13岁的孩子。做好饭后,婧源先是用膝盖顶着她父亲的床帮,调整了床的位置,让她的父亲半坐了起来。在喂她父亲吃饭的时候,她每喂一次,都要吹很多下,生怕烫着她的父亲,同时她还对着父亲说些俏皮的话,逗她的父亲开心。“爸爸开心,吃的就多了。”

“你若不学习,谁替你努力;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勇敢;不比吃穿,只比学习。”面对困境,年仅13岁的李婧源没有抱怨,她始终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摆脱贫困。“婧源就是学习好,上了不到七年学,获得了50多张的奖状证书。”提及自己的小孙女,王翠芹满是自豪地说道。

而面对这些成绩,婧源却不是很满足。“我初中阶段的目标是年级第一,考上县城高中的宏志班,然后高中阶段的目标是考上一所非常名牌的大学,给爸爸治病,为国家出力。”说这话时,婧源的语气坚定。

王翠芹说,家里遭遇变故以来,各级政府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关心和照顾,时不时有人到家里慰问。“政府很关心我们,就是我们一家太难,没有劳动力,所以得提住劲让仨孩子上学,等他们有本事了,回报社会。”

隋翼远

翼远的妈妈突发急性白血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保命。中华骨髓库配型失败,只有儿子隋翼远配型成功,那年隋翼远只有10岁。

面对病重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爸爸左右为难。隋翼远看着日夜操劳的爸爸,想能为他分担。在来自亲戚朋友的反对声中,隋翼远力排众议,坚决要捐髓救母。

在自己的微信朋友群里,他说难受得想要骂人;而面对家人,他只字不提,永远都是微笑面对。

妈妈说,她要为儿子的付出,努力坚强地与病魔斗争;爸爸说,隋翼远就像照进家里的一缕阳光,他让感觉温暖而有希望。

陈坤阳和陈宗阳姐弟

五年前,妈妈被重物砸伤成了植物人,医生说,妈妈醒过来的希望渺茫。但是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没有放弃,毅然把妈妈接回了家。

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两年前妈妈竟然奇迹般地醒了。醒过来的妈妈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丧失了全部记忆和语言能力。

妈妈的突然倒下,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但全家人都各自努力着让家变得越来越好,妈妈的每一点进步也都会让家里的幸福感更多一些。

康复训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妈妈恢复记忆,能像正常人一样认知、生活。姐弟俩暗自定下目标,一个教妈妈数学、一个教妈妈语文。从最开始一个字就要教一个学期,1+1等于2教了几个月,到现在妈妈已经能背4首完整的诗,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步速度越来越快。

而且妈妈正在逐渐恢复记忆,已经可以跟人简单交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最美孝心少年人物少年故事大全介绍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584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