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江城读后感范文集锦

时间:2019-05-15 08:06:59 网站:公文素材库

《江城》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网友们关于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皮特的祖辈来自意大利,他的祖先早期因为东奔西跑到过很多地方,历经几代的颠沛流离之后皮特在密苏里定居,所谓故乡不过是心中永远回不去的那些地方,这些故乡跨越了很多地区和文化,多代混血之后纷繁复杂的基因已经渗透到这个家族,就好比把中国的八代菜系混到一起后食客很难分辨其中的原汁原味了。这个家族可以作为许多美洲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继承了古罗马的桀骜与扩张性、古印地安游民的坚毅性格、古希腊的文艺与浪漫。所以皮特讲他们并没有祭奠先人的习惯,因为不可能到那么多那么远的地方!这样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宽阔的胸襟和永远开阔的视野,这与我们的文化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我们的祖辈甚至三代都没有离开过家乡,真的是故土难离还是因循守旧,狭隘保守,值得深思!特别是像涪陵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早期公路非常糟糕,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国家建设很难以一种快速直接有效的方式帮助到这个地区,去哪里都得坐船,所以就有了三代甚至更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这片被水汽笼罩的土地。人们年复一年的祭奠祖先,而我们从小就将之视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学习、模仿之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然后继续重复着这样的人生。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含蓄的,人们在任何需要情感宣泄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需要矜持,所以常常在需要放声大笑的时候提醒自己我如果笑了是不是有什么危险的因素存在,常常在需要放声大哭的时候强忍着挤出一丝笑容以证明什么!我不知道需要证明什么,总之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这虚无的一生丧失了幽默感,丧失了情绪,丧失了作为人的本质,不到30岁的人已死再等50年躺进棺材那一刻,终于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

书中我最爱的一段原文: 这样的情形有如凝视一张不带任何表情的空洞笑脸,却突然间发现一生的忧伤其实都凝聚在了嘴角边。我想到了赵雷的一首歌,歌名阿刁,每次听到这首歌总能看到一个冷漠坚毅的藏族小姑娘的脸,高原红的双颊反透出双瞳如鹰眼般深邃如炬,可是透过这张看似平淡的脸再望向眼神的深渊,会突然发现所有的情绪都凝聚在了嘴边。

另一点让我觉得受益的是作者说:“尽管政治说教依旧令我心烦,但那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旦那些受过教育的孩子们会从中持续受益,不管这个国家会有怎样的改变。 我们的世界原本就不是完美的,不美好就是人生之为人需要接受的部分,对这些不美好持有的态度将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接受它反而能看到人生的另一面,那就是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终将成为美好的部分!

02

读完之后,我觉得时间好像已经过了很久,仿佛自己也和海斯勒一样以外国人的身份在涪陵生活了两年,也体验了海斯勒曾经遇到过的烦恼,也像海斯勒一样的观察和思考着涪陵这座江边小城的人和事,也从试着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中国的人和事。

但又不全一样,毕竟我不是外国人。虽然我不了解涪陵,也从没去过涪陵,但同是中国人,我很清楚涪陵尽管地处西南,但终究也逃不过大多数中国内地小城市的一些共同之处,我也出自这样的小城市,只是不在江边,所以我对书中描写的小城市里脏乱差以及各种好或不好的感受很能想象的到。而海斯勒则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环境,所以读的时候,我很期待很好奇他对此会作出什么反应,我也尽量想象如果自己是海斯勒会是什么感受。有时候我跟他在书中描写的感受差不多,但很多时候又不太一样,这种体验很奇妙。

总之,《江城》给了我很多重新打量自己生活的一些角度,更让我想重新看待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变化。

最后还有就是我没想到作为一个译本书读起来这么流畅,读之前我一度担心万一译的不好我会读不下去,好多译本都是这样,但这本真的翻译的很好。可能也因为作者海斯勒写书的时候已经汉语已经学的很好,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译者熟知涪陵和海斯勒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翻译的好,很多用词都符合中文的习惯,看起来就像是直接用中文写的一样。

确实是很好的一本书,通过外国人的眼睛再来看我们中国自己,能看到很多平时看不见东西。

03

最近的睡前催眠读物是《江城》。

断断续续大概看了有半个月,很好看,但是催眠效果也很好。这本书写得有些零碎,像一本有内涵的流水账,不过对于读者来说行文舒服内容有趣,结构散漫也有好处,不致使我夜不能寐,顶着黑眼圈非要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讲的是彼得海思勒,也就是何伟,九十年代在中国涪陵教书期间发生的事情。我更习惯称他为何伟,因为他自己也说彼得海思勒和何伟是两个人,一个入乡随俗甚至有些老土的中国名字赋予他全新的身份。

我能感觉到,何伟在这两年时间里不断地消化他的茫然和不解,他不熟悉这里的乡村、农民、学生、老师,乃至于巨大的三峡工程,淹没在水下的博物馆,以及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精神风貌。

他茫然而动情,渴望得到准确的答案,然后在仔细钻研和试图了解后怏怏作罢。

他不明白学生为什么会觉得香港回归那一天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明明和他毫无关系;他也不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国家政治氛围如影随形,就连圣诞歌都不允许唱。这里有邀请他除夕去吃饭的热心人,也有无缘无故挑衅他的修鞋匠。90年代巨变下的涪陵有着冷静自持的外表,以及强烈波动几欲爆炸的内核。

一切都变得太快了,强烈的冲击在影响着这个偏远的小镇;这一切也太不同了,相较于何伟熟悉的世界是天壤之别。所以即便是中国版图上这一个小小的角落,他很努力地试图融入其中,可最终他还是一个局外人。这种无力感给了何伟更动情的笔触和有些凌乱的描述,但是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他对这一切的热情和温柔。

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可贵的品质,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保持着冷静的视角和接纳的态度,尽可以不理解,但是仍然对一切宽怀。

90年代的江城很新奇,也很平淡。新奇在于我并不了解那里,平淡在于我发现归根结底和我成长的东北差不了太多。那是一个寻求摆脱历史阴影桎梏的年代,在摆脱了基本生存问题和政治因素制约后,人们在慢慢地产生新的想法。比如新的婚姻观念,新的生育观念,从对温饱的思考到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开始思考目之所及之外的世界,也开始不甘平庸。

到今天,短短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大家考虑的如何吃饱穿暖,到今天所有读大学的学生,主观或者被动地要学习康德黑格尔和卢梭,开始有体系地讨论自我与本我,讨论市民社会,讨论民主和自由。

但是这个世界的发展总是不能与想象相符,以任何事物为模板,在中国最后都会变成另一个样子。比如我小的时候从来没读过补习班,也不爱学习,成天就是在外面玩,但如果我将来拥有一个小孩,我知道他也像我这样过童年肯定很快乐,但我会允许他这样吗?我现在还不知道。我还无法预测我将来对未知是什么态度,是做一个旁观者,还是一个局内人。

何伟谈到了很多很零碎的观点,其中有一些到现在看还很有意思,比如说即便是没有约束也会进行的政治自查,比如说对领袖的维护,对历史和政治定义的坚定不移(何伟问过为什么毛是七三开而不是67%),对于愚公移山的费解(何伟觉得这是在糟蹋山)。也许中国人就是这样奇怪的群体,他们懒得去思考这些了,“那就这样好了”是一种习惯,因为这不会影响什么,即便是变成67%又能怎么样呢?知识分子喜欢自嘲一介屁民,大抵如此。

我很喜欢江城的结尾,何伟说他只是一遍遍地看着这个城市,他没有下结论,也没有做出评价,对于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即便是写上几百本书也无法概括它的全貌。它太巨大,也太复杂,想要完整地了解它是不可能的,何伟触摸到的是一点点的温度和一点点的坚硬,而他还要走更远,去触摸更多的文明和日常的市井生活。

在路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江城读后感范文集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379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